王静慧
【摘要】中职美容美体艺术教育存在着劳动技能教育内容片面、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教学中宜夯实劳动技能教育内容、促进劳动教育多样化,开展家企校协同育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关键词】中职;美容美体艺术;劳动技能
在新时代社会环境及企业人才标准的高要求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工匠型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把中职生劳动技能培养落到实处,是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劳动技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劳动技能教育内容片面,教育形式单一甚至被异化
劳动技能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劳动去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但在传统的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有些学校即便开设了劳动技能教育课,也很少有人当成一门堂堂正正的课去上,基本上只停留在体力劳动上,既不能教给学生真正的劳动技能,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丝毫的劳动乐趣。
劳动技能教育形式趋于单一化,如每周主要是以班级宿舍、教室日常清洁和清扫卫生区域为主。课程缺乏相关的课程体系作为依据,没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等,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划分卫生区域进行清扫、保洁即可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未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教育等,甚至有时候还把劳动教育做为一种教育惩罚的手段,把表现不良、违规违纪的学生罚打扫卫生,从而异化了劳动教育的本质。
2.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父母承包现象普遍
美容美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父母的掌中宝。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由老人照顾,更加溺爱。因此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教育认识不够、劳动技能薄弱,甚至在许多父母的眼里,孩子的任务就是上学读书,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文化技能、知识学习方面的过高期望,从而导致孩子都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苦的、累的、脏的家务劳动都由家长全部包揽,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严重的偏见,认为劳动又累又脏,对其嗤之以鼻。
3.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的问题
(1)吃苦精神缺失,劳动价值观偏离。刚踏上实习岗位的学生,拎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就业岗位上频繁跳槽,只因为吃不了苦。从美容行业来看,学生就业比较通畅,短暂的就业后因为岗位工作任务重、培训多、耗体力,部分学生存在无法坚持的现象,甚至存在高报酬闲工作的空想主义。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学校劳动技能教育的偏差,缺乏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质提升及劳动价值引导。
(2)学习主动性差,劳动精神面貌弱化。当今社会环境中存在许多不良的意识形态,严重冲击着劳动精神的弘扬。刚走上岗位的学生重视自身的感受,却忽视劳动蕴含的重大价值;急功近利,斤斤计较,缺乏劳动的精神支撑,只注重付出跟收入是否成对比,从而导致劳动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归根到底还是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3)抗压能力差,劳动态度不端正。在企业调研中不乏存在“劳动意识薄、抗压能力差、闲散惰性强”的现象,有的学生接手了美容师助理、调配师、前台接待等实习岗位,忙起来的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空闲下来不是在培训学习新项目、训练新手法就是背服务话术。有时候服务不周还要接到顾客的投诉,师傅的批评,院长的指责。加上岗位学习现状跟理想相差大,在校在家住得暖、吃得好、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玩乐,从而形成了一种享乐之风。因而学生对于通过双手劳动而获取回报的概念非常模糊,稍微做多一点就觉得自己吃亏,待遇跟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就满腹牢骚。学生没有从中认真思考过劳动技能教育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和意义,却常因为企业岗位工作累、坚持不下来而离开岗位。
二、改善中职美容美体艺术专业劳动技能教育的对策
1.开启劳动技能教育计划,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实践,开辟劳动技能教育场所,夯实劳动技能教育内容
学校要将劳动技能教育列入人才培养中,把劳动技能教育建立在专业学科融通之中,成为专业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专业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植入劳动技能教育教学内容,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在丰富的学科专业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如在感恩节来临之际,结合美容美体艺术专业特点,组织学生为老师送上修手护手技能服务、通过学习的专业知识让父母体验肩颈按摩的放松,让学生充分体悟劳动实践的价值。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应结合实际开辟劳动场所,开展劳动实践。通过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以班级为单位认领绿植农作物,实施看护责任制,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2.开设劳动岗位课程,创设岗位环境,创建劳动阵地,促进劳动教育多样化,培养吃苦耐劳品质
建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通、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劳动课程体系。创设岗位环境,让学生了解岗位工作的特点,熟悉岗位工作内容,掌握岗位工作流程。按照企业管理要求,岗前做好岗位环境卫生,做好一岗一消毒,岗后按照标准复原岗前状态。实训课结束清扫拖洗实训场地,检查实训设备,关好门窗才能离开实训室。既规范了岗位学习标准,也提高了服务劳动效果。做到劳动技能的培养与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互贯通,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参与、处处有实践。既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的锻炼,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持之以恒、踏实做事的劳动品质。
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技能教育。如开设第二课堂实训,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技能实操训练学习,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技能学习态度;创设专业兴趣小组,结合专业学习的技能手法服务师生,培养学生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意识和品质;举办师生技能节,学生努力备赛、苦练技能、重复训练。在备赛的过程中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成果的学习氛围;设立“劳动周”,以班级为单位,清洗实训床单床罩、冲刷实训室。在轮值期间,所有学生须集中时间、集体分工,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开展校内劳动技能,亲身参与松土、播种、浇水等“沉浸式”体验,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享受劳动喜悦。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劳动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劳动的成就,树立吃苦耐劳的意识。
3.家企校协同育人,提高劳动主动意识
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劳动技能教育的“第一课堂”。每周老师都会在家长群发布学生家庭劳动技能作业、推送劳动技能教育学习资料、宣传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充分领会劳动的宗旨与理念,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开展劳动。同时家长要树立勤奋劳动的榜样,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才能让孩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学校作为育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应在入学教育时制定相关约束规定,强化学生生活劳动技能能力。通过“日检查、日公布、月评比”的形式,产生“文明宿舍”,并颁布“流动红旗”、发放生活物品等形式全方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技能、提高生活劳动技能。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在课程教学中应把企业文化内容植入共同培育,以新闻、工作简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发展动态。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员工的管理标准去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培训学生,将企业员工素养要求和学校教学融合共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职场体验,提高学生乐于奉献的劳动品格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育中职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结合专业特征,积极拓展劳动技能教育教学空间,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组织两场进社区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专业技能服务。这不仅提升学生专业劳动技能,还能增强岗位职业自信。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既是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劳动意义的本质及劳动精神的深刻认知。
5.以劳动技能考核为标准,提升劳动技能教育重要性
注重劳动技能考核,专业教师结合课程岗位劳动标准,明任务、提要求、定标准,并将其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量化考核中,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在新时代,要注重强调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同时还要传授一定的劳动技能及技巧。为了保障劳动技能教育的持续性及有效性,还要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劳动的态度、劳动的纪律和劳动质量等。对每门专业课教师进行管理和考核,让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使劳动技能与专业技能并重,并从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持续性及有效性。
6.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助推高素质劳动创造者
以工匠精神引领劳动教育,定期宣传工匠精神文化,通过“请进来”宣传弘扬模式,开展“美容企业工匠进校园讲座”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传统文化诵读,同时将勤做尚俭、守心笃志的校训和热爱劳动、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等传统美德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加劳动技能的行为意识。通过树立优秀学生代表典范,积极正面地宣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学习氛围,助推劳动素质的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美容美体行业发展越来越专业化、规范化,对人才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培养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人才,就要重视人才劳动技能培养。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劳动技能、劳动素质,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美容美体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其利.中职生吃苦耐劳精神的现状及其培养策略[J].家庭生活指南,2019(03).
[2]管凌燕.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的美容专业职业素养‘阶梯式培养的探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V2023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