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视觉效果的提升措施

2024-06-27 13:31陈艳妮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0期
关键词:视觉效果

陈艳妮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电视专题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愈加多样化,在后期编辑制作时,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呈现形式也随着各传播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类新兴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后期编辑制作中,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本文深入探讨了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制作的特性以及制作技巧和方法,就如何优化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视觉效果,提升后期编辑制作水平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后期编辑制作人员更好地把控纪录片视觉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视觉效果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0.037

电视专题纪录片是以特定视角为出发点,针对特定时间段、领域、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的展示与阐述。通过电视画面,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纪录片内容。自我国第一部纪录片《定军山》问世以来,中国电视专题纪录片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国内纪录片在制作上曾因盲目模仿国外的拍摄模式和后期制作模式,而使得纪录片显得较为粗糙,体现不出“中国特色”。近几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专题纪录片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展现出勃勃生机。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更迭,电视纪录片需要重视视觉效果,在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重视对视觉的优化,从特效、色彩、音效和配乐等方面入手,提高纪录片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推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本文从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技巧与方法着手,从内容、镜头语言、同期声、字幕、片头等几个方面研究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视觉效果及内涵展现,利用先进技术和特效以及配乐营造氛围,并为后期编辑制作者的后期编辑能力提升提出改进建议。

1. 后期编辑制作对电视专题纪录片的重要作用

在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后期编辑制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纪实手法展现的节目形式,需要通过精心剪辑和制作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深度。后期编辑制作对电视专题纪录片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强化主题表达

后期编辑制作是纪录片主题表达的关键环节。通过剪辑,将纪录片的素材进行有机地组合,使内容更加紧凑,突出主题。在后期编辑中,通过调整镜头长度、切换场景等手段,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强化纪录片的主题和观点。

1.2 提升故事性

电视专题纪录片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后期编辑制作则是故事呈现的重要环节。通过剪辑,可以将分散的素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索。同时,通过剪辑还可以增加情节的冲突和转折,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1.3 增强视觉效果

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视觉效果对于观众的观感至关重要。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可以通过调整色彩、亮度等参数来优化画面质量。同时,通过特效处理,如缩放、旋转等手法,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4 深化内涵

电视专题纪录片不仅需要向观众展示表面的现象,更需要传递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可以通过配乐、旁白等方式来引导观众思考,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纪录片的主题和意义。

2. 基于视觉效果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技巧与方法

在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后期编辑制作中,视觉效果的呈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巧妙的剪辑、特效的运用和画面的调整,可以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更好地传递主题和情感。在后期编辑制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增强电视专题纪录片的感染力,通常会根据纪录片内容和主题的不同,用到不同的剪辑技术、表现形式等,让观众能够在观看过程中与纪录片产生共鸣,提升纪录片的影响力与视听效果[1]。

全媒体背景下,电视专题纪录片在后期剪辑和制作中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能够根据纪录片的主题和定位对所需要的画面、图片、文字等素材进行有效利用。而对素材与后期编辑制作技巧的把控能力,也是影响纪录片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当前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实践来看,想要更好地展现视觉效果,后期编辑制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2.1 确保内容主次,从素材选择上对信息实现高质量呈现

与新闻类节目或综艺类节目不同,电视专题纪录片的重点在于“纪录”,在保证内容完整度的同时,需要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尽量确保纪录片能够围绕主角进行阐述,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呈现。这就需要后期编辑人员在进行纪录片后期制作时,能够充分结合纪录片的主题以及内容进行素材筛选,以此确定纪录片的调性和展现方式,让观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起观看兴趣。以广西卫视《我们的小康》栏目电视专题纪录片《守护海洋 与鲸共舞》为例,该片的主题是带领大家关注布氏鲸,领略涠洲岛的生态和美景,最后呼吁大家保护海洋动物以及生态环境。该节目关注生态环保,紧跟热点话题,片子主题明确、内涵鲜明,围绕以上几个关注点,将专题片的节奏和基调定位为缓慢悠长,体现其人文特性。因此,在剪辑时以慢节奏的剪辑方式为主,画面节奏舒缓,通过航拍、长镜头等,跟随布氏鲸在海洋中翱翔,以海浪声、鸟鸣、鱼跃等自然原声作为音效,营造出宁静悠远、神秘又孤独的布氏鲸生存环境,让观众身临其境,无论是画面美感还是表现形式以及教育内涵,都具有极大的可看性。整个片子的剪辑张弛有度、节奏合理,让人印象深刻。这次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也成了布氏鲸保护和生态研究的珍贵材料,作品更是被评为2021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奖。

2.2 巧妙运用镜头语言,赋予纪录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电视专题纪录片在进行后期的编辑制作过程中,想要让纪录片的画面感更强,就需要重视和加强剪辑手法的运用以及对镜头的利用。镜头是电视专题纪录片最重要的元素,是决定电视专题纪录片艺术水平的重要基础。而后期,则是提升其艺术水平的“工具”[2]。在处理大量镜头素材时,后期制作人员需具备清晰的主次观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需对素材进行有条理的分类与筛选,并运用剪辑、镜头置换、特效处理及转场等多种技术手法,对繁杂的镜头素材进行深度再加工。这样才能将庞大且琐碎的镜头素材整合成连贯且完整的镜头语言,进而赋予纪录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镜头感染力。在后期编辑制作实践过程中,镜头的剪辑需要把握两点,一是镜头的组合需要有逻辑性和关联性,保证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完整,二是镜头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艺术性,这就能够提升纪录片的视觉效果与美的体验。在剪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镜头之间的自然过渡,避免突兀地转场。同时,要根据纪录片的节奏和情感变化,合理安排镜头的时长和组接方式,使整个片子流畅自然,具有节奏感。以广西卫视融媒体电视杂志专栏《我们的小康》电视纪录片为例,以全面小康为背景,通过展现广西各民族人民奔小康,勇敢追梦的故事,展现广西精神。在这些纪录片中,电视新闻记者与摄影团队深入基层,采访一个又一个普通民众,组合形成广西的“小康故事”,而在对人物展现时,镜头通常以特写为主,在镜头的长短方面,剪辑人员主要按照人物访谈、事件阐述等主题将镜头以近景、远景、全景等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组合,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细节处理,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制作出更加精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专题纪录片。

2.3 巧妙运用同期声和字幕语言,扩充画面内容的表述

电视专题纪录片中字幕语言包括解说字幕、标题字幕、同期声等几个部分,从整体来说,字幕语言和同期声,是扩充画面内容,让观众更加了解纪录片背景的重要手段。字幕语言与同期声不但能够串联纪录片的情节,还通过画面与声音的结合,让内容表述更加直观、简洁、生动。因此,对字幕语言和同期声的运用,也是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3]。在实践过程中,字幕语言和同期声应当要契合纪录片的选题风格与内容,在字幕语言的颜色、字体、表现形式、停留时间等方面进行刻画,而同期声则是要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对声音和声调以及节奏快慢进行把控。还是以广西卫视《我们的小康》栏目为例,该专题片主要讲述的是脱贫攻坚、奔赴小康的故事,很多都是人物专访,因此,字幕选择通常以白色为主,在字幕语言的表现上,通常在介绍人物出场、人物主要场景中进行字幕的出现,字幕语言具有严谨性,整个画面也更加和谐,视觉效果良好。而同期声的选择,在纪录片进行解说和同期声时,声音清晰平稳,解说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根据故事的进行层层递进,做到声情并茂,保证声音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呈现,避免过于嘈杂和冗余而对画面造成影响,确保声音和新闻图文背景信息以及纪录片人物的语言保持协调搭配,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和韵律性,极大地增强了观众视听的舒适度。

2.4 精心雕琢片头,提升观众的观看欲望

在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片头是整个纪录片的“门面担当”,片头的吸引力可以让观众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在此背景下,编辑人员需从海量的、碎片化的、复杂的素材中选取恰当的视听元素,进行精细的重组和编辑工作,通过动画、特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展现,丰富片头的元素,既能够展现主题又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4]。以广西卫视《大家来到我们村》的乡村振兴公益节目为例,该纪录片是具有一定综艺属性的纪录片,通过邀请明星、网红、企业家等人物前往广西14个设区市的14个特色乡村与当地村民进行互动,通过村容建设、风物挖掘、生态开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体验,让观众了解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解决乡村振兴的难题。整部片子以“弘扬本土特色文化,展现区域人文特点,体验乡村建设,品味民族风情”为主,所以在片头设计时,重点以特色乡村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景观为主线,通过慢镜头、航拍、拉镜等运用,以动画和特效作为开篇,展现广西山水与人文风情,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在色彩的运用方面,通过调整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改变色调和饱和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层次感。特别是在拍摄过程中因光线不足或色彩偏差造成的画质问题,可以通过后期调整来改善。因此,整个片子呈现的色彩饱满明亮,每个镜头都让人感到极度愉悦与和谐,充满激情和力量,让观众流连忘返。片头既有创意,又不喧宾夺主,既能够满足主题的传达,又能展现艺术审美。

2.5 新兴技术的科学应用,注重艺术展现的多样化

想要更好地把控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视觉效果,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强大的编辑软件、动画制作技术等都能够使得后期处理工作更加高效。比如:适当的特效可以强化画面冲击力,突出主题,增强观众的记忆点。例如,在展现历史事件时,可以使用模拟仿真技术来重现当时的场景;在讲述自然生态时,可以利用动画效果来描绘生物的习性或演变过程。但同时也要注意,特效的运用要适度,不能过于花哨或与主题无关,以免干扰观众的观感。另外,音效和配乐也是影响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合适的配乐能够为纪录片营造氛围,增强情感表达。音效的选择也要贴合内容,起到补充和修饰的作用[5]。

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同样重要。因此,在后期编辑制作中,编辑人员需要注重艺术元素的多样化表达,通过剪辑技巧的应用提升成片的艺术效果。如纪录片中的转场、特写、动画模拟等等,都丰富了纪录片的展现元素,让画面更加具有可看性。

3. 后期编辑制作者的自我修养

后期编辑制作者,作为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幕后英雄,承担着将导演、策划的创作意图与内涵呈现给观众的重要任务,他们的工作涉及剪辑、特效、音效等多个方面,需要具备全面的技能和素养[6]。

首先,后期编辑制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包括对剪辑技术、特效制作、音效处理等方面的熟练掌握。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后期编辑制作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掌握最新的制作工具和软件。其次,后期编辑制作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审美眼光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他们需要理解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创作规律,能够准确把握镜头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观众的审美需求,能够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第三,后期编辑制作者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需要与导演、策划、制片人、纪录片主角等各方密切合作,确保作品顺利完成。在剪辑过程中,他们需要耐心细致地梳理素材,准确把握镜头的切换和场面的过渡,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此外,后期编辑制作者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需要在剪辑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还需要勇于尝试新的剪辑手法和技术,以创作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4.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升级,对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纪录片的爆火,让观众看到了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可塑性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为了电视专题纪录片更具艺术和教育意义,首先要提升其视觉效果。因此,对后期编辑制作的创新和优化就非常有必要。后期编辑制作是一项复杂又具有全局观的工作,需要后期工作人员紧密结合专题纪录片的实际情况进行后期的制作和输出,从整体上提升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视觉效果,以此来提升纪录片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欧阳俊.如何把控电视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的"视觉效果"[J].传媒论坛,2020,3(05):155.

[2]方弦.纪录片前期摄像与后期编辑的统一[J].视听,2019(01):112-113.

[3]张海波.如何把控电视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的视觉效果[J].科技传播,2019,11(19):56-57.

[4]张志中.浅析专题纪录片后期编辑制作的"视觉效果"[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200.

[5]王姝妹.谈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后期编辑与制作[J].电视指南,2018(06):159.

[6]顾崴.论纪录片前期创作中的后期编辑意识[J].传播力研究,2019,3(20):162.

猜你喜欢
视觉效果
花朵耳饰
魅力挖剪
全钻腕表
春“色”撩人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昆腾高性能存储助力动画与视觉效果工作流
家具定制系统中基于视觉效果的边缘检测方法
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名为FIELD的极简架子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
声色百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