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目的]探讨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提高网络时代科技新闻的传播度和影响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的现实窘境与应对目标,试析新闻记者提高科技报道专业技能的三种沟通范式,并从四个维度浅析媒体平台提高科技新闻影响力的公众沟通策略。[研究结论]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存在“一升两降”的现实窘境,即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下降、公众关注度和理解度下降。应对目标可以定位于对应的“一降两升”:降低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和理解度。实现该应对目标,可从新闻记者和媒体平台两个层面来搭建与大众的沟通之桥、提升科技新闻影响力。在新闻记者层面,逻辑沟通之桥可以破除专业壁垒,互动沟通之桥可以消弭时空隔阂,共情沟通之桥可以拉近心理距离。而在媒体平台层面,从品牌维护、渠道拓展、技术进步、受众选择四大维度出发,采取相应的公众沟通策略,架好媒体平台与公众的沟通之桥,不断提升平台的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才是提升科技新闻影响力的根本。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学素养;科普;网络谣言;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5.10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做好科技新闻报道,是新闻从业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但这个重要工作存在较大难度,因为科技报道范围广阔、内容专业,相关报道难以兼顾传达科技事实所需的准确度和吸引大众读者所需的通俗度。对此,我们要坚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勇于承担媒体社会责任,在传播实践中守正创新、不断探索,增强新闻传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力求把最好的新闻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1]。
一、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的现实窘境与应对目标
从传播速度和广度看,严肃的科技新闻往往比不上耸人听闻的科技谣言,一些谣言甚至对现实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这一情况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存在的痛点。2018年3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研究者发表了一项大规模、系统性的关于假新闻传播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此前12年间12.6万则新闻在推特上的传播情况,指出假新闻跑得比真新闻更快、更深、更广,传播最广的类型是政治、都市传说和科学领域的谣言[2]。
中国也不例外。在食品安全领域,“舌尖上的谣言”近年来屡见不鲜,塑料大米、红药水西瓜、病毒草莓等谣言屡禁不止,并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的兴盛而成为某些网红蓄意追逐的“流量密码”,“科技与狠活”也成为近两年社交平台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分析谣言的形成机制,剖析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面临的现实窘境,并探讨更具实效的科技新闻采写编发技巧,以更受读者信任的专业科技新闻,消除谣言的不利影响。
(一)谣言传播机制使网络时代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
在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谣言》一书中,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卡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分析了谣言的三种传播机制: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偏颇吸收[3]。三者在谣言传播中担任不同角色,信息流瀑是强化机制,群体极化是扩散机制,偏颇吸收则是扭曲机制。
一旦有些人开始相信并传播某一信息,其他人往往会盲目地跟随。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领头羊”的言行时,一个网络热点话题可能在一个人提出并被多人附和的情况下迅速传播,形成“信息流瀑”效应。如果民众中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前的想法更加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效应。“偏颇吸收”则是指人们以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信息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倾向于只接受那些与自己已有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对于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冲突的信息则选择忽视或反驳。
从这三种传播机制可以看出:便捷、快速的网络社交,大大加剧了信息流瀑的冲击范围和力度;大量想法类似的人在网上聚集,加剧了群体极化效应和偏颇吸收现象;只要有人相信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选择相信谣言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如果在人群中激起恐慌或者厌恶等强烈的情绪,谣言还会更广泛地传播。这些特性,让网络时代遏制谣言的难度比传统社会大为提高。
(二)传播渠道多样性与传播内容碎片化使科技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下降
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其生命力所在,但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时代,这两点都受到了不利影响。一是自媒体的兴起让科技新闻的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一方面增加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率,另一方面也因为缺乏专业人员把关而降低了科技新闻的真实性。二是短视频的兴起让科技新闻传播内容加速碎片化,一些正规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在自媒体的短视频转化中被断章取义,降低了科技新闻的准确性。三是“注意力经济”等商业利益的驱动让内容发布者过多考虑点击量、粉丝量等因素,为此不惜牺牲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让科技新闻出现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的趋势,使得科技新闻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受到质疑,影响了科技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信息过载和科学素养不足导致公众关注度和理解度下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制造和获取变得异常容易,大量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导致公众难以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科技新闻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当前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虽在提高,但与信息的量级相比依旧显得不足。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2.93%,比2020年的10.56%提高了2.37个百分点[4]。2023年6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预测显示,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年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6.3%,增速为全球第一[5]。
信息过载和公众科学素养不足两大因素叠加,一方面使有价值的科技新闻被淹没和边缘化,难以形成系统、充分、深入的报道和讨论;另一方面也使得公众在面对复杂的科技新闻时感到困惑和无力,对科技新闻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下降。
(四)“一升两降”的现实窘境与“一降两升”的应对目标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的现实窘境主要体现在“一升两降”: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下降、公众关注度和理解度下降。从这个分析结论出发,应对目标可以定位于对应的“一降两升”:降低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实现“一降两升”,需要从社会管理、法治建设、科普教育、智能技术等领域多方施策、综合应对。一是加强对自媒体的规范管理[6],加强科技新闻的把关和审核机制,提升科技新闻的整体质量,以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是加强法治建设,对造成负面影响和侵害他人利益谣言的制造者依法依规溯源问责,从源头降低遏制谣言的难度;三是加强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大众对科技新闻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四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信息推送和筛选机制,减轻受众信息过载的压力,对谣言和不准确信息进行充分过滤和明确标识。
二、新闻记者提高科技报道专业技能的三种沟通范式
加强科技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升科技新闻的可亲度、可信度、可靠度,有助于实现前述“一降两升”目标。把各行各业的专业信息,做成老百姓能看懂的大众新闻,是新闻记者的专业技能。有了这样的专业技能后,新闻记者就可以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的议题设置者、舆论领头羊,用大量专业而又通俗的科技新闻报道提升大众科学素养,建起阻击谣言巨浪的防护堤。
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架起科技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之桥”,是需要记者长期探索和磨炼的专业技能。从近些年科技新闻报道实践的个案分析中,可以总结出“沟通之桥”的三种不同模式。分析其不同特色及作用,可以为当前的科技新闻采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架好逻辑沟通之桥,让专业知识变成常识
科学是严谨的,但科技报道未必要清高,挖掘科技报道的通俗性需要与大众取得共识,把受众理解最前沿科技进展的知识门槛降到最低。近些年,我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前沿突破,比如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等;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仅从名称而言就已经超出普通读者的知识边界和理解能力,要把科技报道做得通俗易懂,其难度不言而喻。
以中国科学家拍下世界上第一张氢键照片的重大成果为例,2013年11月初,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裘晓辉、副研究员程志海团队拍下世界上第一张氢键照片的重大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必须讲清楚“氢键”是什么,才能让读者理解该成果的意义。2013年11月27日,《经济日报》以通讯报道《看,这就是氢键!》[7]进行热点追踪,并配发一组漫画《氢键,你好!》,漫画逻辑清晰简单,一看就懂,刊出后读者反响热烈,堪称一次经典的“读者友好型”前沿科技报道。这组报道中,媒体用不超出初中程度的化学知识,讲清楚了一个国际前沿的重大突破,依靠的就是逻辑的力量,架好逻辑沟通之桥,让晦涩艰深的专业知识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大众常识。
逻辑之桥也可以用于辟谣报道。2021年12月,赶在大棚草莓上市的季节,“吃草莓会导致出血热”的谣言广为传播,不少爱吃草莓的消费者不敢买了,草莓滞销,莓农苦不堪言。在网络传言中跟草莓联系起来的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简称HTNV)引起、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2月26日,《经济日报》刊载时评《老鼠作孽不应草莓背锅》,对此谣言进行了剖析:“那么,吃草莓是怎么跟传染出血热联系起来的呢?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型谣言。首先,并没有出现草莓被测出携带汉坦病毒的事件,这种联系没有现实依据。其次,老鼠主要吃粮食,很少吃水果,草莓大棚里很少见到老鼠。再次,这种病毒很脆弱,体外存活时间短,不耐酸、不耐热,非疫区居民正常清洗、疫区居民用洗洁精清洗后,即可安全地食用草莓。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跟草莓没有关系,却让草莓种植户遭受重大损失,真可谓‘老鼠作孽、草莓背锅[8]。”此文的辟谣要点,同样是以逻辑作为沟通之桥,用最简单的常识和最简明的逻辑与读者达成共识,说服读者。
从上述2个报道案例的共同点可以看出,逻辑之桥的搭建要点是“简明”,采用最简单的背景知识、最简明的逻辑论证,尽量降低科技报道的阅读门槛,达到吸引并说服大众的目的。
(二)架好互动沟通之桥,让重大成就贴近大众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树立权威地位、扩大影响、创新内容的宝贵机会。尤其是对科技领域重大成就的报道,天然就会让受众产生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是凝心聚力、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奋斗走向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舆论工具,肩负着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使命。但要让科技领域重大成就报道深入人心,仅凭科技成就本身的重要性还不够,需要架好互动沟通之桥,让重大成就贴近大众。
2016年4月20日,《经济日报》刊发通讯《实践十号从太空“淘”回什么宝贝?》,就是一个通过日常生活体验类比达到良好互动沟通效果的案例。文中开头就说:“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的回收舱已于4月18日成功回收。实践十号傍晚从太空满载而归,科学家们忙着拆箱看宝贝,直到深夜。想看看实践十号卫星从太空淘回哪些宝贝吗[9]?”航天事业一般人很难直接接触,但“淘宝”是大众购物平台,“网购快递平安收货,拼单人快来拆包”这种兴奋感受很多读者都直接体验过。这篇通讯将太空实验的高端新闻事件,与普罗大众的淘宝拆包做了类比,一下子拉近了重大科技新闻与大众的心理距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科学家们的太空包裹拆包之乐,发出后广受读者好评。
现代社会的新闻发布已经步入全媒体时代,善用媒体融合工具,可以显著提升科技领域重大主题报道的互动性,吸引网友们积极参与,共同引爆新闻热点。高铁是展示中国科技水平的国家名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10月1日至8日的《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就是对科技重大成就进行互动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10]。该报道属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全平台直播系列,在2020年国庆中秋长假的8天时间里,每天直播一条高铁线路的运行状况,各条线路紧跟热点,生动呈现我国高铁发展成就,报道还特别设计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受众积极性。例如,央视新闻微博邀请网友一起读秒数隧道,《贵广高铁3分钟能穿越多少个隧道?坐着“过山车”一起数!》引发刷屏。最终,这组系列报道累计直播时长53小时、观看量超1.33亿人次、话题阅读量突破7亿次。
从上述2个报道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互动之桥的搭建要点是“日常”,网购淘宝、坐过山车、数数,都是常见的生活体验,借助日常体验的熟悉感,加强受众对科技事业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可以让重大成就迅速贴近大众。
(三)架好共情沟通之桥,让科技人物走下云端
科技报道中,人物报道是一个常见类型,科技人物报道领域出过大量名篇佳作,很多老科学家的故事感人至深。但对科技人物的报道,也面临科技报道的一个共同难点:怎样做到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对此,以人物报道见长的著名记者郭梅尼给出的方案是:“我写科学家,不着重于写他做出科研成果的技术过程,而着力刻画他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他的人生追求、人生道路、人生哲理,去写产生这些好事的源泉[11]。”科学性代表着科学家最本质的一面,不可回避。当然,写出科学性,不等于纠缠技术细节,大部分读者看到艰深的技术细节都会感觉到阅读障碍。写出科学性,实质是要写出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要把科技人物报道写得让受众爱看,不让人觉得高高在上如云端,就需要架好共情沟通之桥,让受众感觉到科学家就像自己身边的人,让受众与科学家的喜怒哀乐共情。
2015年1月10日,《经济日报》刊发长篇人物通讯《国之重器 声动九天》,报道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弹一星”元勋于敏[12]。于敏是年近九旬的老者,主要事迹“研发中国第一颗氢弹”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涉及了老人、旧事,是高冷的科研题材,如何才能吸引新世纪的年轻读者呢?作者在文章中适当穿插流行网络用语,在种种让年轻读者感到亲切的细节中,描绘出了于敏的科学家风采。比如:作为一个纯国产“土专家”,他洞悉了氢弹的秘密,世界五大氢弹拥有国只有两种氢弹构型,而于敏想出了其中结构更优化的那种;他是“学霸”,在北京大学读物理时,不仅本系第一,还在数学课上跨专业“秒杀”了数学系学生;他是“技术帝”,有一手精准的粗估绝活,能做出比计算器还快的神预估,“剧透”准确度惊呆了“小伙伴”何祚庥等等,这些细节写出了令年轻读者共情的燃点和萌点,赢得读者共鸣。文章刊发后被各网站和微博转载,评论区获得大量网友好评,“背《出师表》,跨学科秒杀,密语交流,给何祚庥剧透,于敏果然是学神”,“老科学家的故事也可以这么萌这么燃啊”,“中国科技的扫地神僧”,“这才是知识分子中的大英雄呢,真正的中华精英”,“于敏不仅是学霸,已经是学神级的了”,“应该给于敏发‘谁敢动中国奖”。
普通人的人生中总是有起有落,因此,写科学家不仅要写出他们的高光时刻,也要写出他们面临失败和困难时的痛苦挣扎,这也是能让普通读者深深共情的。2019年12月27日,《中国航天报》刊发深度报道《长五YF-77,如何走出至暗时刻?》[13]。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发射失利,中国航天的未来备受各界关注。在这篇报道中,记者独家采访到事件的核心人物,用回溯式场景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例如,“在航天人的记忆里,2017年7月2日的夜晚是以一种急速下坠的方式到来的。那天晚上,长征五号火箭副总师王维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车最后栽倒在谷底。巨大的长征五号在塔架上静静矗立,媒体架起了摄像机,老百姓等候在电视机前。发动机点火,正常。点火170秒后,4个装有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助推器完成使命,成功分离;346秒时,发动机提前熄火,问题出在一台芯一级上的YF-77发动机。王维彬感觉浑身麻木,‘心像被撞了一下”。通过大量回溯式场景再现,该篇通讯写出了一群走出“至暗时刻”航天人的心声,展现了航天人的担当与责任,让公众在为长征五号YF-77发动机团队感到荣耀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对航天事业高风险与高压力的认同和理解。
从前述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共情之桥的搭建要点是“真诚”,写科技人物,高光时刻不能浮于表面,要真实表述人物的科学精神内核;至暗时刻不能点到即止,要坦诚面对人物的困惑、痛苦与成长。
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架好“沟通之桥”,应当成为记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炼精进的专业技能。本部分提到的三座“沟通之桥”是从新闻实践中总结归纳的经验,各有不同效用:逻辑沟通之桥可以破除专业壁垒,互动沟通之桥可以消弭时空隔阂,共情沟通之桥可以拉近心理距离。这三座“沟通之桥”特别适合科技新闻传播,值得借鉴推广。但要注意这三座沟通之桥只是对新闻报道的个例分析,并非对科技报道的全面总结,新闻工作者还可以从实践中探索总结更多的沟通范式,在科技新闻和大众读者之间搭建起各式各样的“沟通之桥”。
三、媒体平台提高科技新闻影响力的公众沟通策略
提高网络时代科技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度,需要记者和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相关专业技能,更需要媒体平台行动起来,尊重新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借助新时代的信息处理技术,理解新时代的受众选择偏好。从品牌维护、渠道拓展、技术进步、受众选择四大维度出发,采取相应的公众沟通策略,架好媒体平台与公众的沟通之桥,不断提升平台的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才是提升科技新闻影响力的根本。
(一)从品牌维护维度出发,提高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当前,网络发展带来的信息易得性和科技新闻固有的信息专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公众在信息过载情况下产生了巨大的信息筛选过滤需求,期待得到精选的、可信的科技新闻。在信息时代,媒体如果能做到在一场又一场热点新闻竞技中树立并不断加强自己客观、真实、可信的品牌形象,就必将在大众传播中赢得先机,成为大众感到困惑时优先求助的可信信源。
从品牌维护维度出发,在科技新闻传播中提高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可以考虑如下三条举措:一是加强采编人员培训,通过组织常态化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更新一线采编人员的知识库和工具箱,使他们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至于产生被时代淘汰的本领恐慌[14];二是建立专家智库支持体系,与具备科普意愿和能力的专家建立密切联系,并注意涵盖不同领域,让这一支持体系与科技新闻领域跨度大、专业性强的特色相适应,便于采编人员在科技新闻制作有疑虑和困惑时进行采访咨询;三是强化信息获取核实机制,建立可信信源白名单和不可信信源黑名单,强化交叉信源、多重审校等久经考验的新闻采编播发机制,从科技新闻制作流程上做好质量维护,避免出现正规媒体因把关不严而报道失实、甚至成为网络传谣节点的传播事故。
(二)从渠道拓展维度出发,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
传统的传播渠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在当下依然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在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面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对此,媒体需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以便更有效地传播科技新闻。
从渠道拓展维度出发、创新科技新闻传播方式和手段,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条举措:一是媒体可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具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形成全网多平台多渠道分发新闻的信息传播矩阵,与用户进行互动,助力优质新闻最大限度传播、放大、增值,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15]。二是媒体可以在人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移动应用中开发专属的新闻应用,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新闻阅读体验,并通过推送通知等方式,及时将最新科技新闻推送给用户,增加用户黏性。三是媒体应主动制作科技新闻相关的视频内容,通过数据可视化、动画、访谈、实验等不同形式,使科技新闻更加生动和易懂。当前,短视频类APP已是全民化的应用程序,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7.7%[16]。从这个数据看,短视频已经成为科技新闻必须参与竞争的传播新赛道。
(三)从技术进步维度出发,加强舆情监测与反馈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舆情分析,能帮助我们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减少不利舆情迅速发酵扩大的可能。现代舆情监测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人工智能系统识别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情感、主题、情绪等内容,因此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如语义分析来识别和分类网络上的新闻、评论、微博等文本信息。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训练模型来预测、分类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帮助舆情监测人员识别和分析网络用户行为、趋势和态度,为政府、企业等机构做决策提供参考。
用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还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受大众欢迎的新闻作品,很多媒体已经开启了这方面的尝试。利用网络平台科技新闻产品的受众数据反馈和大数据分析,能真正了解不同平台主流观众的喜好,从而对作品内容和风格进行创新,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17]。
(四)从受众选择维度出发,提高新闻吸引力和互动性
以专业知识为基底的科技新闻似乎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泛娱乐化的传播生态,但近年来不少科技类新闻实现了“破圈”传播,比如“三星堆文物撞脸经典表情包”话题就曾经火爆全网[18]。这得益于此类科技新闻从受众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
从受众选择维度出发,有不少关于提升科技新闻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成功做法值得推广。一是个性化内容推荐。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历史、兴趣偏好和社交网络行为,媒体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科技新闻推荐,这种定制化的内容服务可以提高用户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加科技新闻的吸引力。二是创新互动形式。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创新的互动形式,如在线问答、直播讨论、虚拟现实体验等,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不仅可以增加科技新闻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用户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三是社区建设和用户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新闻相关的在线社区,可以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媒体平台可以通过设置积分、徽章、排行榜等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在社区中分享观点、提供反馈,从而增强科技新闻的互动性。四是跨界合作与内容创新。与流行文化、艺术、体育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可以吸引更多非科技领域的受众关注科技新闻。媒体平台可以与其他领域的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共同创作跨界的科技新闻内容[19]。
四、结语
信息社会中科技新闻传播出现了“一升两降”的现实窘境:遏制谣言的难度提升、科技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下降、公众关注度和理解度下降。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综合施策,本文主要从媒体角度简要讨论了当前新闻记者和媒体平台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期待媒体可以架好科技新闻与大众之间的“沟通之桥”。当然,未来该领域的相关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第2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IV.
[2] VOSOUGHI S, ROY D, ARAL S.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J].Science,2018,359(6380):1146-1151.
[3] 桑斯坦.谣言[M].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56.
[4] 中国政府网.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2.93%[EB/OL].(2023-09-01)[2024-01-2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1485.htm.
[5] IDC.Worldwide Global DataSphere and Global StorageSphere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data forecast,2023—2027[EB/OL].[2024-01-20].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US50397723&pageType=PRINTFRIENDLY.
[6] 新华网.中央网信办加强“自媒体”管理:发布谣言造成恶劣影响一律关闭[EB/OL].(2023-07-10)[2024-03-20].http://www.xinhuanet.com/2023-07/10/c_1129742200.htm.
[7] 佘惠敏.看,这就是氢键![N].经济日报,2013-11-27(16).
[8] 佘惠敏.老鼠作孽不应草莓背锅[N].经济日报,2021-12-26(5).
[9] 佘惠敏.实践十号从太空“淘”回什么宝贝?[N].经济日报,2016-4-20(10).
[10]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第2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145-153.
[11] 中国青年报.郭梅尼老师在中国青年报讲座: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EB/OL].(2009-08-05)[2024-01-31].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8/05/content_2790938_3.htm.
[12] 佘惠敏.国之重器 声动九天[N].经济日报,2015-1-10(4).
[13] 赵聪.长五YF-77,如何走出至暗时刻?[N].中国航天报,2019-12-27(3).
[14] 潘贤强.努力打造与主流媒体相匹配的内容及其支撑体系[J].新闻战线,2024(2):54-57.
[15] 孟宪励.健康专业媒体的融合实践:以《人民名医》直播为例[J].新闻战线,2024(3):12-15.
[1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2024-03-22)[2024-04-23].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1/c208-10962.html.
[17] 赵伟东,刘莹,李红友.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创新[J].新闻战线,2024(2):76-79.
[18] 人民日报.可可爱爱!三星堆文物撞脸经典表情包[EB/OL].(2021-09-10)[2024-01-21].https://weibo.com/2803301701/4679994885018050.
[19] 李明德,王晴.“圈层化”传播中主流媒体新闻生产范式研究[J].新闻战线,2024(1):73-75.
Build the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News and the Public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he Huimin
(Economic Daily,Comprehensive News Department,Beijing,100054)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it aims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issemination of technology new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ways to enhance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new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 method] Employing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al dilemmas and targeted response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echnology new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t attempts to analyze three communication paradigms for journalist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in technology reports. Furthermore,it briefly discusses public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media platforms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news from four dimensions. [Research conclus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re is a realistic dilemma of “one increase and two decreas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echnology news. They are an increase in the difficulty of curbing rumors,a decrease in the authenticity and accuracy of technology news,and a decrease in public attention and understanding respectively. The response goals can be targeted at corresponding “one decrease and two increases”:reducing difficulties of containing rumors,improv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accuracy of technology news,and increasing public attention and understanding. To achieve this response goal,we can build a communication bridge with the public and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news from both the perspectives of journalists and media platforms. At the level of journalists,the bridge of logical communication can break down professional barriers,the bridge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can elimin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barriers,and the bridge of empathetic communication can bring psychological distance closer. At the level of media platforms,starting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brand maintenance,channel expansion,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audience selection,corresponding public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re adopted to bridg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a platforms and the public,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eput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latform,and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and influence of the media.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news.
Key word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cientific literacy;science popularization;online rumors;issues and strategies
作者简介:佘惠敏,女,1978年生,硕士,主任记者,经济日报综合新闻部采编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