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亮?黎晓东?孙天垚
摘 要:[研究目的]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转型的强劲动力,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比较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并融会贯通,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基本内容,分析二者的契合点和共通之处。[研究结论]提出首都科技创新工作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即科技赋能文化教育、文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产业、文化创造等。
关键词:科技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国文化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赋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5.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发展系统谋划,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论述,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和比较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并加以融会贯通,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概要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和解读,在学术层面的理解和分类一直在探讨和升华中,本文从官方发布的有关内容中摘取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突出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九个坚持”[1]、在2023年6月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十四个强调”[2]以及2023年10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3]。
综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坚持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四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六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对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将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论述分为8个专题,分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4]。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持续丰富和深化,包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四个面向”、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共通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有着相近的理论源头,都扎根于中华文明,体现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强调中国特色,注重开放创新。
(一)理论宗源相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5]。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包含着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6]。文化思想不可避免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7]。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和社会存在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之成为经济基础的正向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8]。恩格斯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9]。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传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使科技真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10]。
(二)扎根中华文明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中,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形成了独特的“习式风格”[1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不乏中华文化朴素的创新思想。例如,《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二程集》中的“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又如《尚书引义》中的“新故相推,日生不滞”[15]等。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求变化、求创新、求发展、求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化中的创新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赋予中国传统文化质朴创新思维的时代内涵。
(三)展现自信自强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17]。“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到新的历史高度,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反复强调自立自强的科技观。“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10],“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而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控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四)强调中国特色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4]”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的结果也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提倡在科技领域行中国特色之路,最主要体现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重大变化,正从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自主创新。
(五)注重开放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11]。“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0]。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也善于通过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更是凭借独特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6],该理念也被载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科技立足自主创新,但并不排斥面向全球的开放创新。“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4]。因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供应链、产业链相互交织,单靠某个国家的力量很难解决人类共同的创新问题,尤其是面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新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等,更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10]。
三、首都科技创新工作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路径
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首都科技创新工作应肩负担当,勇于开拓创新,加强融会贯通,努力成为全国“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首善之区,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科技赋能文化教育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1]。科技赋能文化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育科学精神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即“精神赋能”。2022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个性化发展。北京市应发挥200余家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作用,培养青少年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精神,立志科学报国,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静心笃志探求真理,培育跨界融合思维等。二是科技提供技术支持即“物质赋能”。北京市应依托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速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提供文化教育的校外场所。截至2023年6月,北京市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217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博物馆集群,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主题涵盖科学、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诸多方面。众多的科学中心、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科普基地等场所,成为首都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的生动载体。
(二)科技赋能文化保护
北京具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北京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140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10家,拥有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全域保护及系统保护,科技赋能大有可为。一是加强科研攻关,面对文物防、保、研、管、用等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和集成技术,提升文物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巡查监管、预防性保护、修缮修复、展示利用等装备质量。二是通过数字化采集等科技手段,提升文物保护、修复、保存水平,拓展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和受众范围,释放城市历史文化活力。三是推进考古、文物保护工程、文物数字化、预防性保护、火灾防控、洪涝灾害防御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和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资源管理智能化等。四是支持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培养文物基础研究、保护修复、展览展示、活化利用等方面的人才,实施产学研用联合示范项目,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三)科技赋能文化传播
张军大使曾在联合国展示中国古代发明“鲁班锁”,令世人惊叹中华民族不平凡的智慧。“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17]。只有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才能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科技为讲好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国故事,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活力。一是智能技术放大文化传播效应。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运会开幕式上LED显示的系统设计与应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AI、AR、裸眼3D等技术的升级应用,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视听盛宴。二是科技推动传播媒介创新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出现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特征,给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三是科技成果承载传播功能。北京市通过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项目、科学人物、科普活动的报道,做好科技领域热点敏感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例如,中国空间站、国产大飞机、中国高铁等最新重大科技成就,既是令人瞩目的传播话题,更显示了中国人民永攀高峰、自强不息的精神。四是科技智库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高端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开放、自信的首都形象。
(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科技与文化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一是加速形成文化新业态。北京市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以服贸会、文博会、科博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等重大活动为引领,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这从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十佳案例中可见一斑。例如,“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运用3D复原技术构建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时空框架,实现多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文明场景复原的元宇宙空间,用户可登录相关APP及官网,利用数字分身自由探访文明成果,沉浸式体验祖先生活,感知中华文明的辉煌。二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北京市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旧厂房、旧街区、旧仓库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尤其是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进一步增强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在首批认定的12家北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首钢园区充分利用工业遗址建筑特点,打造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咪咕元宇宙数实融合基地、Apollo Park π未来出行体验中心等场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高地的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五)科技赋能文化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2],科技创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16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科技与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帮助人类减少自然束缚和贫穷无知,在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在历经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中华民族正在参与创造信息文明[23]。在此进程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脑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的科技进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预见的是,信息文明必将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新文化的孕育、发展、创造提供丰厚土壤。对国家而言,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为谱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新质动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1.
[2] 共产党员网.习近平文化思想[EB/OL].[2024-02-11].https://www.12371.cn/special/xxzd/hxnr/wh/.
[3]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08)[2024-01-2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jump=true.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 人民网.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5)[2024-02-11].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5/c64094-29966415.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6]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5.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10] 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1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12]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2-05-28)[2024-02-07].https://www.gov.cn/xinwen/2022-05/28/content_5692807.htm?eqid=d91f9e9a0000752500000006645e3a27.
[13]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一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2.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5]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16]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EB/OL].(2022-09-15)[2024-02-1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9/15/content_5710007.htm.
[17]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8] 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EB/OL].(2022-06-29)[2024-02-1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6/29/content_5698391.htm.
[1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0]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39.
[2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276.
[23] 姜义华.中华文明演进的三大乐章[J].人民论坛,2019(21):17.
exploring the Path of Exerting the Capital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dvantage to Practice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Liu Ziliang Li Xiaodong Sun Tianyao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89)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rves as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cultural transformation,while advanced cultural philosophy constitutes the source for idea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and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 whole is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as the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an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method] By elucidating the fundamental content of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and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verging points and common ground of the two. [Research conclusion] Based on this analysis,the paper proposes major paths for Beijing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orts to implement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namely,technology-enabled cultural education,cultural preservation,cultural dissemination,cultural industries,and cultural creation.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national cultural center;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technology enablement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的实践路径研究”(23LLWXC115)。
作者简介:刘子亮,男,1968年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级领导,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科学普及。黎晓东(通信作者),男,1975年生,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孙天垚,女,1989年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