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产业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2024-06-26 18:23:23朱传章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13期
关键词:能源企业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摘要:本文以SD能源集团为例,阐述了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充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着力解决制约能源集团转型发展、高效发展、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力争探索一条符合能源集团发展定位及中长期战略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助力集团成为国际化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

关键词:能源企业;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DOI:10.12433/zgkjtz.20241314

一、产业转型发展路径研究分析

(一)国内宏观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行,但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新态势愈加明显。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跨越关口,经济发展从速度为先转向质量为重、从追求规模转向提高效益、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尽管国内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大气污染和环境治理艰难、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等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中速增长区间,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预计到2025年GDP经济总量将超过23万亿美元,2021~2025年年均GDP增速仍将保持在5.5%左右。

(二)能源发展形势

1.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已成定局

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到新高。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几乎所有国家均做出减排承诺。根据《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的信息记录证实,相较于1850~1900年,2021年1~9月的世界平均气温值高了大概1.09℃。BP能源数据显示,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消费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总量、消费占比持续上升。

2.双碳战略将加速能源革命进程

“双碳”战略将加速推动中国能源转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能将成为一次能源主体。相较于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50至70年过渡期,我国碳中和目标隐含的过渡时长仅为30年,节能减排、电气化加速、清洁能源替代以及碳捕集利用存储等四个最主要的碳减排领域将迎来政策强化期。

3.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202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明确,应严格审批“两高”环境评价,促使“两高”领域降碳减污,并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环评中设置碳排放评价专章,开展碳排放量核算,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时衔接落实有关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以控制碳排放。

二、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一)转型发展思路

践行山东省能源产业及其改革的“主推手”、能源合作以及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能源服务以及供应的“主力军”作用,真正维护能源安全“压舱石”、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顶梁柱”作用,创新国内国际互促发展的双循环模式,带动山东省经济转型发展,变成促进山东省能源产业发展和创新的“指引人”、能源结构进一步改革的“示范者”、新产业加速进步的“执行者”、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行者”。实现三大传统(电力、化工、煤矿)产业的深入发展和夯实,积极发展三大创新(现代物流贸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产)产业,变成高质高效发展、国际化布局、产业化协调的优质煤炭开发运营商、绿色能源综合服务商、高端化工全链制造商、新兴产业投资发展商、现代物贸集成服务商。

(二)转型发展路径

1.夯实矿业基石功能

一是优化矿业组合。存量优化与增量提质并举,坚决退出一批开采条件差、资源储量少、产能产量小的矿井,同时抓住政策机遇,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煤质好、储量大、区位优、开采条件优、预期收益高的大型整装煤田,进一步提升优质煤炭产能占比。巩固发展非煤矿产,实现钼、金、铜、铁、钾矿等行业的拓展,确保从煤矿的单纯采掘转型为开发各种矿种。二是建设规模基地。集中优势资源,建设“3+1”的煤炭产业基地,即本部、陕甘蒙、澳洲三个核心基地,新疆一个培育基地。本部基地,坚持稳产能、转动能、提效能、保供应,充分挖掘矿井潜力。陕甘蒙基地,拓产提效、并购整合、强化协同,打造煤电、煤化、新能源耦合发展的大型基地。澳洲基地,发扬澳洲的国际运营优势,增产拓量、深耕亚太,打造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能源基地。新疆基地,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双循环的历史机遇,培育建设煤电化一体综合发展基地。三是引领矿井智能化、煤炭清洁化发展。加强国际资源获取与技术合作,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导者。

2.构建高端化工新格局

一是构建“大化工”产业格局。构建“煤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煤化工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推动煤化工产业稳健升级。勇担山东省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以灵活合理的方式推进山东省石油化工产业重组与整合,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附加值高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二是打造先进化工材料体系。强化纵深技术能力,推动高附加值新型材料生产,逐渐形成系统化的化工产品研发与生产体系。依托化工上游布局能力,延链发展醇基新材料、氨基新材料、高温费拓合成化工品三大支柱型产业链条,做优长碳链尼龙、阻燃剂等特色化工新材料,构建先进化工新材料产品体系。三是优化布局产业区域空间。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全面兼顾水资源、土地资源、环保等发展要素指标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的高端化工生产基地,实现产业科学布局。四是打造低碳循环发展闭环。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兼顾水资源、土地资源、环保等发展要素指标体系,实现从绿色原料、绿色能源,到绿色工艺、绿色产品,再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全面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闭环。

3.做强电力联动效应

一是优化煤电产业结构。紧抓外电入鲁政策机遇,通过推动现有项目建设进度、完善煤电板块管理体系、补强关键技术等举措,稳步推动省外大型煤电项目建设,确保山东省电力需求得到满足。二是推动热电联产创效。依据国家政策及地方热电联产规划推进项目建设,拓展工业热用户,扩大热电比,并通过对标行业标杆、加大技改等方式推动热电联产创效。三是加强电力清洁发展。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同时配合CCUS技术加强煤炭使用过程中的碳捕捉、封存和利用,实现煤电产业超低排放。

4.加快高端装备制造转型

一是整合优化煤机装备。基于智能化、高品质的煤机装备提供能力,构筑“制造+服务”的发展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成套化智能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端到端服务能力,塑造行业领先的服务“品质”和“效率”。二是做大再制造业务体量。以激光熔覆为核心,构建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定制化输出解决方案。做好内部市场,大力拓展非煤市场,形成规模化、效益化、科技化的发展新态势。三是有序发展新能源装备。依托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以EPC模式切入,与国内一流企业战略合作方式合作发展,有序布局塔筒、叶片等风电装备,后续择机推动布局高价值链环节。四是择机发展环保装备。按照“切入—壮大—升级”的路径,围绕环保材料、关键装备等,逐步打造环保装备价值链体系,构筑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五是优化发展轻合金业务。突出“高端化、轻量化、低碳化”引领,加速“园区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实施“产品高端化、精深加工、集成服务”发展路径,以全面持续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推动物流贸易健体增效

一是做强大宗商品供应链。聚焦“煤焦钢建”,拓展油气、化工,打造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做实煤炭贸易,依据终端用户需要,开展煤炭采购、物流仓储、加工掺配、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打造煤炭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延伸“焦钢建”产业链,实现集成服务,依托煤炭下游大型钢铁、建材客户的常年合作关系,延伸产品代销服务。二是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利用青岛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聚焦煤炭、原油、天然气、化工品等品类,围绕油气大宗商品现货、上合国家间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间能源交流“三大核心”,推动资源高质量汇聚,推动能源规模化交易,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以更加专业的业务能力服务示范区建设大局,建设服务全球市场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三是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紧扣国家物流通道建设趋势,在铁路、港口、长江T型水域、运河水域规划布局铁路集运站、水运码头、海运港口及仓库、堆场以及专业物流园区等物流资源,形成连接产区、港区、销区的“联铁、通江、达海、接运河”物流体系,提升物流贸易运营承载空间,服务主业发展。四是构建智慧化物流体系。围绕“数字驱动、协同增效”的产业发展导向,构建资源配置高效的智慧化物流体系,突出铁运、汽运、航运、园区、平台“五位一体”,打造大宗商品多式联运新模式,做实做强现代物流。五是强化金融赋能。整合内外部金融资源,充分发挥信用优势和规模优势,以供应链管理业务为基础拓展综合金融服务。围绕供应链服务嵌入综合金融服务,利用融资租赁、期货、创投、财务公司等金融业务,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应用创新区块链技术,立足于区块链技术探究供应链上下游的“信用币”体系,真正变现供应链流量。

6.壮大新能源产业体系

一是做大风光储装机规模。基于新能源产业成熟度和内部资源能力优势,积极发展光伏发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业务,围绕“外电入鲁”电源端、省内海上风电、省内盐碱滩涂地和煤炭塌陷区积极发展风光产业,通过“并购+自建”并举,快速壮大规模体量。二是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综合考虑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集团技术储备情况、未来产业的市场空间以及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产业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稳步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储能、地热能等业务拓展。以重组省内天然气管网为切入点,整合全省天然气长输管线,形成东西南北环状长输管线。三是建立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围绕用能需求和多种供能主体,紧抓电改、节能减排、供热替代等机遇,构建源网荷储调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实现由能源生产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的转变。

7.促进新材料集群发展

聚焦发展重点,协同发展优势,打造产业链纵深融合、专精特新载体支撑、技术平台创新助力的多元材料发展生态。发展钙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拓展材料应用与制品加工,构建多领域综合解决方案。一是提质发展钙基新材料。全面提升钙基新材料发展能力,推动产业整体向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模式升级,通过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改造,提升运营能力,力争成为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水平先进的钙基新材料综合供应商。二是拓展纤维、尼龙及复合材料。充分释放玻璃纤维、特种尼龙及复合材料领域的产业优势,探索发展碳纤维等其他高性能纤维业务,逐步推进纤维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生产,推动纤维及复合材料向多元化、应用化、制品化转型升级。三是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结合集团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拓展布局新型能源材料产业。重点关注集团新能源业务领域的上游材料及制品,延伸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储氢材料、锂电池材料等业务。

三、产业转型发展路径实践

(一)煤炭产业向绿色智能高效转型

大力实施黑色煤炭绿色开采,2020年8月起7对矿井实施充填开采,全年置换煤量近200万吨。选煤升级挖潜能,完成洗选技改项目125项,原煤灰分同口径降低3.47%,精煤回收率同口径提高4.98%,累计增效32.84亿元。在建设智能化矿井中投入63亿元,建设智能化国家级的矿井9处,打造了5G+智能矿山应用场景24个,建设智能化开采工作面133个。深入推进控员提效,建成8处277、388矿井。

(二)化工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4000吨水煤浆气化技术开发及示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鲁南化工公司成为省煤基精细化工品产业链“链主”企业。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深度参与、有序推进。

(三)电力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优化

目前具备1166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且设计了参数高、容量大的机组,盛鲁电厂的发电量业已达到101亿度。

(四)高端装备生产加速发展

目前具备的10米超大采高液压支架样机业已跟欧标型试验标准相符合。完成山能重装经营效能评价,制定了扭亏止损提质实施方案。

(五)现代物流贸易产业做实做优

贸易规模、风险防控和盈利能力有效提升,实现利润23.87亿元。强化营销协同,煤炭统销提效100亿元。建设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并且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达到了2000亿元以上的交易规模。初步完成联合重组和贸易划转,减少贸易平台40个,副处级以上三级单位7家,在“瘦身健体”的同时,有效提升贸易规模、风险防控和盈利能力。

(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点起势

搭建省级新能源投资企业,可以主导开发渤中海上风电基地,主动落实前期的装机工作,且落实了沂水县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并且在省级新材料产业特级尼龙产业链中,东辰瑞森公司处在“链主”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SD能源集团联合重组为例,重点论述了大型能源企业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旨在促进大型集团公司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丹.晋能集团转型发展的产品多元化战略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8.

[2]杜蕾.JN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3]令狐桑楠.HX煤焦化企业转型战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4]王玉婷.煤炭企业低碳转型资本投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

[5]景文博.“双碳”背景下BF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2.

作者简介:朱传章(1981),男,山东曲阜人,本科,高级会计师,山东能源集团资本运营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兼并重组等大型股权并购项目实施。

猜你喜欢
能源企业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37:37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11:25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5:13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7:59
能源企业采购成本管控问题探微
能源企业战略改革中企业文化要素影响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