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工艺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和实践

2024-06-26 15:50詹新生肖亚杰朱敬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4期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岗课赛证课程思政

詹新生 肖亚杰 朱敬宇

摘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书。基于“岗位赛证”新形态教材建设能够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深化教学改革以及“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章以高职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教材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基于“岗位赛证”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包括教材编写的必要性、融入“岗位赛证”新形态教材的内涵、教材建设的思路、教材内容的选取、教材编写的原则以及教材的开发过程。

关键词:岗课赛证;新形态教材;数字化资源;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4-0166-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是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常用电子产品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识别方法,培养电子产品生产、测量与检验岗位所需的技术和技能,以满足电子产品生产、测量与检验岗位的工作要求。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体现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1],在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配套教材《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为例,阐述如何开展基于“岗位赛证”的高职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新形态教材的研究和实践。

1 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1.1 国民经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制定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根据指南预测,到2025年,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将产生950万的人才缺口。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刻变革,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巨大,其中操作和技术岗位约占70%。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使命,需要培养出电子工程技术人才。

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共有82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等专业。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及检测、电子产品装配中的常用工具、专用设备和工艺文件、电子产品装配焊接及电气连接工艺、电子整机设计和装配工艺、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工艺、电子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与防护等。

1.2 职业教育发展对教材建设的新要求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一大批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并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2021 年12 月3 日,教育部发布了《“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其中,开展基于“岗位赛证”的教材建设,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3]。

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多此类教材,但精品教材较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主要以传统按章节形式编写教材为主,理论和实践分开,不能真正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编写;2) 编写理念不先进,缺乏融入“岗位赛证”的教材;3) 校企合作编写教材不深入,有些教材只是署名,企业人员没有实质性参与编写,没有真正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融入教材中;4) 教材的课程思政融入不足,缺乏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内容显得生硬;5) 配套的数字化资源(视频等)不够丰富等问题。

为了适应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项目化、融入“岗位赛证”的新形态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教材。

2“ 岗课赛证”融通新形态教材的内涵

2.1“ 岗课赛证”融通

“岗课赛证”是指将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岗)、课程体系(课)、职业技能大赛(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相融合。其中,岗指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指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课指课程体系,本文中主要指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工艺课程。赛指职业技能大赛,一般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包括各省市自治区、行业协会及学校组织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证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的证书制度。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中“1”即指学历证书,“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就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

岗课赛证融通指岗课对接、课证融通、赛教融合、赛证课相通,即岗课赛证一体化。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与课程教学结合,与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以后到工作岗位的实战能力。

2.2 新形态教材的内涵

新形态教材是指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资源的教材形式。新形态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纸质书+资源”阶段、“纸质书+课程”阶段、“纸质书+专有教学平台”阶段。目前,这三个阶段的新形态教材同时存在[4]。新形态教材不仅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呈现方式上也与传统教材不同,可以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教材形式。

3“ 岗课赛证”融通的新形态教材

新形态教材旨在体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具有以下特征:1) 课程中融入工作任务;2) 教学案例与技能赛事结合;3)“ 1+X”证书与教学过程的衔接与整合;4) 教材基于类型教育特征,体现职业活动与职业情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设多重学习环境[5]。

4 教材建设的思路

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工艺教材的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该教材对接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产品装配调试人员等技术领域岗位,根据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的原则,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以模块化编写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任务驱动为特点,突出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及“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赛项规程相关考核要求和电子装联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考核要求编写教材。此外,还同步建设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工艺的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实现教材、课程和资源的三位一体改革,提高教材与课程的融合度,提升教材开发的效率,同时推动课程资源的建设。

5 教材编写原则

5.1 科学性原则

针对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装配调试、生产管理、维护维修等岗位,按照学生对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认知,从简单到复杂地设计项目任务组织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并充分体现职业特征。

5.2 可操作性原则

教材中选取的项目(或载体、产品)除了要涵盖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例如,项目所需的元器件、PCB板等材料应方便市场采购;项目应能实现特定功能,目标成果可以进行测试和验证。

5.3 校企共建原则

教材的开发应与校企共建,以实现企业岗位能力和技能需求与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真正做到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5.4 模块化原则

新型活页式教材具有“活页+教材”的特点,是在教材结构上的突破与创新,要在内容本质上进行变革,将内容选取和组合方式做到灵活多样。为适应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要求,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6]。这样一方面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内容的调整或拓展,增加新的知识、技术和工艺等内容。

5.5 规范性原则

教材所使用的术语、符号、体例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表述方式。

6 教材开发过程

6.1 梳理职业能力清单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工艺课程标准,明确对应职业岗位,并梳理出职业能力清单。

6.2 确定教材内容

以职业能力为基本组织单位,确定教材内容,并选取项目载体。通过项目和任务的形式将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材中。项目载体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材总共包含5个项目,具体见表1。同时,将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写和电子产品质量认证相关知识分别融入这5个项目中。

6.3 教材编写形式和体例

教材的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对规律的理解,采用模块化设计。以“项目-任务”的模式组织教材内容,以项目(或产品)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教材编写的体例如下:

1) 项目名称、任务名称;

2) 学习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3) 任务描述,让学生明确完成什么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预期成果;

4) 相关知识,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

5) 任务实施,具体完成任务所需的工作流程和步骤;

6) 任务评价,包括详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可供评估和测试;

7) 拓展任务,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的进一步任务工作,用于检验学习效果和加强训练。

6.4 数字化资源的同步建设

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需求,也不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需求,因此需要同步建设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包括与教材配套的微课、动画、图片、题库、知识链接等内容,以及在线课程的建设。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将数字化资源融入教材中,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获取各种资源,便于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配套在线课程的建设将纸质教材与在线课程网站的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有机地衔接起来。

6.5 教材中要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应将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元素无缝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项目4中选用国产STC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高科技的自信心;结合典型的大国工匠案例来讲解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视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观看晶体三极管的发明视频,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等。

7 结论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材建设研究成果应用到编写中,以满足新形势下高职教学的需求。在开发基于“岗位赛证”高职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工艺新形态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优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他们能够胜任电子产品装配、测试检验、维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 常红.职业教育新型教材开发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4):23-26,30.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2-13) [2023-04-12]. https://www. gov. 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68517.htm.

[3]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12-07)[2023-04-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2112/t20211207_585534.html.

[4] 谭文芳.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浅谈[J].科技与出版,2022(9):86-92.

[5] 窦芳“. 岗课赛证” 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逻辑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6):65-71.

[6] 罗海林.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研发策略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1(6):78-82.

【通联编辑:张薇】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D/2021/03/02) 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字化资源岗课赛证课程思政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及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
要善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高中物理教学服务
“智慧教室”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