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静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和灵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前须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涨
当前的作文教学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许多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涨。这一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感到无从下笔,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无法运用准确的文字进行表达。这些困难使得学生对写作的热情逐渐降低,甚至产生了畏惧心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作文教学内容较为固化
作文教学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固化现象。通常,教师会根据教材规定的内容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确保教学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固定的写作模式中,写作风格趋向单一,缺乏个性和创意。同时,固定化的教学内容也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无法充分实现自我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和重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动力也容易逐渐减退。面对相同类型的题目和要求,学生可能会感到厌倦和疲惫,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
(三)作文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的作文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具有多样性。通常,教师会给出命题或给定素材,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写作。这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执行,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也相对单一。通常,教师只关注语言和结构的评价,而对内容和创意的关注不够,这使得学生的写作变得单调乏味,缺乏新意。此外,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疲惫感。如果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少变化和创新,学生就会感到无聊和枯燥。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热情对于写作至关重要。生活化的选材和布局是激活学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式。写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或故事,可以让作文更加贴近生活。如果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之处,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且有更多的内容可写。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关于周末生活的文章,让学生描述自己周末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取素材,并将其转化为文字。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主题,如游戏、电影、音乐等。
相反,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写作技巧,导致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情感。学生被要求写一些抽象的主题,如“我的理想”“我的童年”等。这些主题往往缺乏真实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感到无趣和无聊。而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然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各种表达方式,使写作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二)有助于丰富作文教学内容
生活化的选材和布局可以丰富作文教学内容。首先,从选材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素材和话题,如家庭、学校、朋友、社会热点等,这些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生活的文章,分享家庭故事和亲情经历,这种选材不仅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能够加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其次,从布局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清晰明了的文章结构,如开头、主体、结尾、合理的段落安排和语句连接。基于此,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组织自己的思路、选择何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加有条理、有逻辑。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通过生活化的选材和布局,作文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写作教学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生活化的选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逻辑。在写作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语言表达不清晰、语言逻辑不严谨的问题。而引入生活中的素材,比如日常对话、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逻辑,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其次,生活化的布局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学生需要具备实际应用能力,比如报告、论文、求职简历的撰写等。生活化布局能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更加熟练地运用写作技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策略
(一)作文素材积累生活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让学生写好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五彩纷呈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设好“素材库”,这并非让学生做笔记、抄范文,而是要引导学生用生活的“活水”去充实它。
1.在生活中选材。教师平时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大凡优秀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的结果。例如,《荷塘月色》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使人如亲眼所见;《我的空中楼阁》对小屋周围环境进行描绘,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都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观察生活,可以让我们及时准确地记下一些重要的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2.在新闻中选材。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虽然每天接触不少的人、事、物,但这些内容大都平淡无奇。学生在写作时没有新鲜材料可写,为了应付而胡编乱造,杜撰一些假话,就不足为奇了。学生要想把这些平淡无奇的内容变成精妙绝伦的文章,就要在选材上下功夫,寻找写作的鲜活材料。将一些小材料、小片段、小事情,经过精心地选择、加工、提炼,写得深刻,写得典型,写出新意来,“小”中见“大”,“细”中见“粗”,如果不能写真实的生活,不注意时代发展的脉络,文章自然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在职业中选材。学生长大后会从事一定的职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开设相应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搜集有关资料并写出心得体会。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升表达的准确性。而且,职业是学生未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中选材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生活的特点和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作文布局生活化
古人说:“文犹兵也。”只有认真研究作文的布局谋篇,才能使文章像堡垒一样牢固。为了使学生作文布局生活化,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设置新颖脱俗的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文题统一,文题呼应,使文章锦上添花。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拟题。
(1)点化名言,引语入题。这种标题往往言简意赅,精炼传神,能够小中见大、管中窥豹,进而升华文章的主题。例如“想起了鲁迅”等。
(2)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这种标题语言朴实又不落俗套,简洁却十分有力。例如“童年趣事”“第一次做饭”等。
(3)提出问题,引人入胜。此类标题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急于阅读的兴趣。例如“今天我当家”等。
除了以上几种命题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前后对比或者巧用标点等形式新颖的命题方法。
2.设置引人注目的“凤头”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应该简明扼要,旗帜鲜明,不拖泥带水。为了使学生可以在写作时迅速进入状态,首先,教师要在“开题”上下功夫。所谓“开题”,就是教师在学生动笔之前,先审清题目,精心设计一段导入语或创设一个与作文内容相关的情境等,将学生写作的思路引入写作轨道上来。“开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歌曲诗歌;可以讲述故事,设置情节;可以联想经典,唤起回忆……总之,“开题”要结合生活的实际,要针对不同的题目、体裁、内容、要求作出不同的设计。“开题”要具有吸引力,可以拨动学生心中的弦;要有启发性,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要具有感染力,可以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开题”贵在简洁而不在于繁复。
3.设置细致入微的“猪肚”
如果说“凤头”是文章的脸面,那么“猪肚”则是文章的心灵之窗。常言道:“文贵在曲。”这“曲”是文章的精髓所在。为了使文章内容丰富、厚实,给人“真”的感受,关键要把文章作“细”。这里的“细”,就是文章要有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从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文章才能更加具体生动、细腻感人、内容充实。“猪肚”除了“细”之外,还要注意布局谋篇的巧妙和详略得当的处理。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抓住中心,理清顺序,凸显重点,巧妙过渡。
4.设置发人深省的“豹尾”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结尾是文章画龙点睛之笔,是文章最出彩之处。因此,结尾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有头有尾,文章才能够首尾呼应,浑然天成。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能够让人回味无穷、余音绕梁呢?首先,结尾要紧扣文章的主旨,不能够为了追求新奇而偏离主题;其次,结尾要简洁有力,不能拖泥带水。常用的结尾方法主要包括: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等。
5.设置醒目的分点结构
为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和有条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点结构的方式来组织文章。分点结构主要包括并列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以及引议联结结构等。
(1)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点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每个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这种结构十分简单易用,适用于描述事物的多个方面或者多个角度。
(2)递进结构
递进结构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分点结构。在该结构中,每个分点都会以前一个分点为基础,逐渐深入地探讨主题。递进结构适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结果,或者描述事物的演变过程。
(3)因果结构
因果结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结构形式。在因果结构中,每一个分点都代表一个原因或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揭示问题的本质。该结构适用于分析复杂的问题,比如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等。
(4)引议联结结构
引议联结结构较为复杂。在这种结构中,每个分点都包括引述、议论、联系和总结四个部分。引述部分要引入主题,议论部分要对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论,联系部分要将主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总结部分则对整个分点进行总结。引议联结结构适用于分析较为复杂的议题,例如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