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代声乐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024-06-26 09:30:41董晴
艺术大观 2024年12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古罗马中世纪

摘 要:在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中,声乐艺术占据重要地位。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作曲家,也见证了声乐艺术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融合。进入中世纪,声乐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标志着这三个历史时期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直至今日依然在不断流传,而且人们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诠释。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声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2-00-03

一、歌唱的起源

(一)劳动起源说

根据劳动起源理论,音乐起源于劳动。这一观点说的是劳动是原始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当然这种说法也太过于简单化。欧洲社会学家布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一书中认为,人的劳动节奏与身体的节奏和周期性节奏是一致的,人们唱起歌来巩固节奏。劳动创造人,人因为劳动从自然界分离开来,劳动是专属于人的实践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手和脑是人类劳动的器官,用于执行和指导各种任务和活动,劳动创造人类,由此创造了美妙的音乐。

(二)模仿起源说

德里克·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说音乐的起源是模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类是通过天鹅等鸣禽来学习唱歌的;中国古代《吕氏春秋》中记载:“听凤之鸣以制十二律。”这些都表现音乐是模仿自然界的声音,通过模仿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古希腊人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模仿自然可以更加丰富和真实地表达情感,作曲家在创作时通过模仿人类和自然界的声音来表达情感,能够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希腊音乐模仿论的形成,为后世的音乐理论实践提供了重要价值,使后人在表达音乐的情感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1]。

二、古希腊时期的声乐艺术

(一)古希腊声乐艺术的发展进程

欧洲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文明,是古希腊声乐艺术的发源地。一些资料显示,古希腊音乐是一种单声音乐,它具有自然声的类型和自然声与各种变化声混合的旋律风格,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希腊音乐是墓志铭歌曲《赛赛勒斯之歌》,创作于一世纪。

公元前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古希腊社会由公社制向城邦制转变,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改变,开始注重追寻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不再只是沉迷于神话、英雄的各种幻想之中,而是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于是产生了抒情诗,它的旋律大多来源于社会所唱的民歌,伴奏乐器是七弦琴,有独奏和合唱表演形式,主题内容包括双线诗、讽刺诗和田园诗。

公元前5世纪,进入古典时期,古希腊由贵族制向民主制度转变,民主思想的萌芽逐渐形成,如在雅典城,艺术活动不再仅仅是贵族的活动,也开始在普通人中发展起来,一些业余爱好者也会在一些大型聚会上表演。古希腊的戏剧也由此产生,戏剧剧本的创作依然取自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人们逐渐产生了更高的审美意识和理想追求[2]。

公元前323年,进入希腊化时期,奴隶制度逐渐衰落,文化开始向各地传播,并与当地文化产生融合,导致职业歌手越来越多,集体音乐越来越少,声乐艺术中对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感性与理性的互补,导致声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落后。

(二)古希腊声乐艺术的特征

古希腊的声乐作品主要是合唱,在婚礼、葬礼、祭祀和祝福中,人们以合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合唱的种类就是单纯的齐唱或者是八度重唱。之后他们在男声中加入童声,使得表现出较为复杂而又大胆的表现手法,并用器乐伴奏的形式来加强其他更多的声部。除了合唱外,在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中也出现了独唱,许多独白也由表演者的独唱来表达,使这些也成为后来歌剧宣叙调的雏形。

古希腊声乐作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神话,古希腊神话史诗不仅是当时声乐的主要题材,它对欧洲歌剧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音乐起源于“神”,最早的音乐发明家和歌手是阿波罗、半神等。由于音乐与“神”的联系,从而使人们认为音乐是神奇有魔法的,能够净化心灵和灵魂,让人们崇德向善,可以在大自然中创造奇迹,给人带来幸福。二是以诗歌为基础,因为在古希腊,音乐和诗歌几乎是相同意思的词,所以两者息息相关,歌手通常是词曲作者,所以歌手、诗人、作曲者是一体的。由于当时没有固定的记谱方式,所以在歌唱时多以即兴表演为主[3]。

(三)古希腊的戏剧艺术

古希腊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古希腊的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古希腊悲剧又称“山羊之歌”,最初是为了庆祝狄奥尼索斯,人们头上戴着常春藤、羊角和羊胡须,用阿夫洛丝管伴奏,它的结构主要包括序词、入场歌、插歌和退场词。在古希腊,悲剧通常由三个穿着高低靴的男演员表演,依据剧情的不同和饰演的角色面戴各种面具并身着各种服饰,古希腊悲剧对意大利歌剧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悲剧最杰出的三位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克罗斯和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他拥护民主制度,主张平等,赞扬自由,因此他的作品反映出强烈的民主思想意识,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有力,创作了90余部歌剧,大多反映了雅典的经济、政治等[4]。

古希腊喜剧诞生于政治民主繁荣的时代,言论相对自由,因此最著名的社会人物成为喜剧的讽刺对象,特别是当权人物。喜剧中的演员大多是普通人,角色的数量比悲剧要多,结构一般包括开场、进场、对驳场、评论场、插歌、退场。在对驳场中,主要表现出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作家是被誉为“喜剧之父”的阿里斯托芬,他创作了44部喜剧,代表作品有《骑士》《和平》等,在他的喜剧作品中,歌曲充满反讽,对话缓慢抒情,音乐风格轻松愉悦,写作手法夸张,他的作品是雅俗、庄重与活泼,美丑的完美结合。

三、古罗马时期的声乐艺术

(一)古罗马的音乐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帝国向外扩张,公元前146年,整个古希腊都被占领了,沦落成为罗马行省,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逐渐融合。古罗马掠夺了大量的艺术珍藏,俘虏了大批音乐家,后来成为罗马皇帝、贵族和奴隶主的奴隶,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古罗马在最初的时候,人们不喜欢古希腊音乐,觉得古希腊音乐没有气势,经过古希腊文化的不断渗透,人们渐渐地改变了这种看法,开始接受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音乐教学,先是古罗马的贵族妇女,她们认为音乐教育是良好教育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后来这种认识传到古罗马社会生活中,使音乐成为古罗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古希腊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古罗马音乐对社会的影响不是很大,古希腊人人都可以参加音乐活动,音乐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纽带,但古罗马时期,音乐没有那么流行和普及,民间音乐的地位下降,歌唱家和音乐家不再是音乐生活的主角,它被贵族、奴隶主等所取代,这时宫廷音乐家也出现了。古罗马时期,音乐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消遣享受的性质,它已成为宫廷贵族的娱乐工具,当权的贵族们会在家中举行各种音乐活动和表演,这也体现了贵族奢华的生活方式。当时的专业音乐教育方面,据说有三种类型的歌唱教师,这也反映出歌唱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化,有培养发声者的教师,提高声音质量的教师和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教师[5]。

民间音乐在罗马帝国建国的早期兴盛起来。其中,歌舞有结婚歌、饮酒歌和士兵歌等,这些歌谣折射出人民内心世界的情感,对这一时期的抒情诗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当时的维吉尔、奥维德,他们的作品受到了民间歌谣的影响。

(二)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最初在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传播,后传入古希腊和古罗马中。基督教音乐受犹太教音乐的影响,犹太教最大的特征是语言音乐,那些教义都需要被大声朗读,吟唱诗篇以及应答式的歌唱方式都被基督教所采纳。在基督教后期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世俗的、娱乐性的音乐被否定了,之前古代举办的各种庆典节日活动都渐渐消失,音乐表演的场地主要在教堂,它已成为人们精神救赎的信仰,音乐风格更加严肃、庄重。476年古罗马帝国衰落,仅留下基督教这一文化遗产,使得宗教礼拜音乐活动成为中世纪的主流。

四、中世纪的声乐艺术

(一)早期基督教歌曲

早期基督教音乐是唱诗班以合唱为主的声乐。中世纪基督教音乐在欧洲声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欧洲声乐乃至现代宗教音乐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最早的基督教歌曲起源于犹太教音乐,用于寺庙的各种活动和宗教的会堂中,圣歌是最早由《圣经》创作的宗教歌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单声部音乐是格里高利圣咏,是以著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是一种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的艺术形式,圣咏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圣经唱词和非圣经唱词;按照演唱方式可以分为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按音符与歌词音节的关系可以分为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圣咏的主要形式有:交替圣歌,是一种数量最多的圣咏形式,风格质朴,旋律十分优美,是完全独立的歌曲;应答圣歌,与交替圣歌属于同类的圣咏歌曲,通常是一个简短的诗节,在祈祷前由独唱者和唱诗班重复演唱,而独唱者则由唱诗班或会众回答;哈利路亚,由一首叠歌和一首诗组成,然后重复叠歌,平时在演唱中有比较华丽的演唱方式,在哈利路亚中,有很多旋律没有歌词。

(二)早期的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产生于9世纪。复调音乐有两种:一种是民间复调音乐,是由民间艺术家的音乐本能所形成的,而不是由某些音乐理论所形成的;二是文人复调音乐,它既继承了民间的自由创作,又注重对音乐理论的探索。复调音乐产生之后遭到了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否定,他们以古代科学的名义藐视复调音乐,直到14世纪,安廷斯从理论上证实了三度音具有完全和弦的特性后,复调音乐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复调音乐的作曲方法被称为“奥尔加农”,指礼拜歌曲中附加的器乐部分,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基础上产生,它又被分为“平行奥尔加农”和“华丽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是在格里高利圣咏下方附加一个声部,构成四度或五度音程的平行。变体的奥尔加农是以同音斜向开始的,进入四度音程后两个声部开始平行进行,最后又汇合于同音;华丽奥尔加农是从原来的下方声部转向上方声部,并越来越表现出流动和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格,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复调风格。复调音乐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变位调,也就是“第斯康特”。

12—13世纪,几乎所有的复调音乐都是宗教音乐,宗教歌曲和世俗歌曲在风格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二者的歌词都是用复调谱写的。13世纪末,出现了一种采用三声部的复调题材经文歌,是情歌、舞曲、叠歌和教会赞美诗的组合体。在经文歌中,融入了形形色色的宗教思想和世俗观念,它是在克劳苏拉上方加上歌词的复调形式,分为弗朗科经文歌和彼特罗经文歌。弗朗科经文歌是各声部间逐渐出现对比,不仅是固定旋律声部与上方两个声部之间对比,上方两个声部本身常出现对比;彼特罗经文歌有两种,一种把弗朗科经文歌推向极限,上声部更加活跃,像快速朗诵,速度前所未有,另一种朝着单纯化发展,通常以法文世俗歌曲为固定声部,上方所有的声部用几乎相同的节奏。

(三)世俗歌曲

20世纪末,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改善,歌曲逐渐从宗教庙宇和封建城堡中脱颖而出,开始进入城市和乡村,世俗歌曲开始出现。最早的世俗歌曲是手写的,这些歌的风格是非常犀利的,早期的世俗音乐和宗教歌曲旋律线之间不是很清晰,但是旋律基本上是一个新的创作,尤其是歌曲的内容出现一个反传统的倾向,歌词的拉丁语言也改成使用方言。

从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游吟诗人这一职业歌手和音乐家阶层出现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演唱世俗和民间歌谣,其中也有贵族甚至君主。在这个圈子里,很多人通常具有作曲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这些游吟诗人以民歌为基础,丰富和激励他们的创作,有些人可以自己创作、演奏和演唱,有一部分游吟诗人和流浪艺人组成的演出群体到处巡回演出传唱世俗歌曲。

五、结束语

古希腊所拥有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它的贸易非常发达,经济发展迅速,这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也开始追逐精神世界的满足,从而促进了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而作为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声乐也相继发展。到了古罗马时期,其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相互借鉴交融,使得音乐在特征风格和内容上都变得更加丰富,其继承也发展了音乐,并开始出现声乐教育与表演艺术。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音乐开始转向为宗教服务,声乐表演而要变得更加多元化,从最初的单声部发展到多声部,从最开始的齐唱发展到声部演唱。此外,世俗音乐也逐渐吸收并演变,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田可文,陈永.西方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3]管谨义.西方声乐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4]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1986.

[5]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董晴(1998-),女,安徽亳州人,硕士,从事声乐演唱研究。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古罗马中世纪
中世纪城堡
中世纪欧洲艺术
家教世界(2022年4期)2022-03-23 03:50:28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古罗马艺术从何而来?
艺术启蒙(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江西教育C(2016年11期)2017-01-10 23:35:25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4:41
古罗马祭品搬运队
新少年(2016年1期)2016-05-30 0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