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情侣在后座小声交谈。女孩问:“你知道我的缺点是什么吗?”
男孩问是什么,女孩说:“缺点你。”
男孩一愣,我当时差点笑喷了。这就是当今流行的“土味情话”吗?
女孩接着说:“哈哈,没想到吧?再考你一个:装香烟的是烟盒,装戒指的是戒指盒,你知道装我们俩的是什么‘盒’吗?”
男孩想了想,说:“是……我不敢说。”
女孩说:“有什么不敢说?赶紧说来听听。”男孩试探着小声说:“骨灰盒?”
套用星爷电影里的台词:我们是有职业要求的,无论乘客说得有多搞笑,我们都不会笑,除非忍不住。有乘客把目的地“芮欧百货”说成“纳欧百货”,我没有笑;把“陆家浜”说成“陆家兵”,我也没有笑;但是这次我实在忍不住,笑出声了,转而又感到尴尬至极。偷听失败了,我的职业生涯顿时掺入些许灰暗的影子。
还好,这对情侣只是愣了一下,继而也哈哈大笑。女孩一边笑一边说:“师傅,是不是超好玩?”
接着她公布了答案,是“天作之合”。这谁能想到?土味情话果然有趣。
这是我唯一失败的一次偷听。
作为出租车司机,憋不住笑是很危险的。
在宁浩的电影《疯狂的赛车》里,一群黑帮去接货,阴差阳错接错了人,误把骨灰盒当作带货的容器,骨灰当作毒品。在出租车上,小弟打开骨灰盒验货,按照惯例尝了一口,感觉不对劲,另外一个小弟也尝了一口。导演本人客串的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一幕,惊讶得张大了嘴,瞪大了眼。小弟跟大哥说:“大哥,味道不对啊!”
出租车司机一个急刹停下车,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脑子让门挤了吧?那味儿能对喽?”后果可想而知:随后,这个出租车司机被五花大绑地塞进了后备厢。
著名的英国作家吉尔伯特·海厄特曾在《偷听谈话的妙趣》结尾中描写过偷听的乐趣:“荷马有个经久不衰、被人用滥了的比喻:生着翅膀的语言。别人谈话中的只言片语就长着翅膀,它们宛如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趁它们飞过身边一把逮住,那真是一件乐事。
抓住一只蝴蝶,就有可能抓住整个夏天。吉尔伯特陶醉于这样的乐事,我亦然。
作为出租车司机,在一辆车狭小的空间里,乘客之间的对话、乘客拨打或接听电话,我偷听起来是相当光明正大的(有时候还不得不见证热恋情侣的卿卿我我),也会听到很多有趣的内容。有时候短短几句话,就能勾勒出这个人的脾气、心性,或展现出一个小故事。
比如这个上海女人打电话的内容:“咦?手机怎么在你手里?你爸呢?什么!你爸出去啦?你爸滚蛋啦?这个不要脸的今天没去接你啊?他死哪里去了?好好,干得好,我要骂死他啦!要不要我骂死他?烦死啦……对了,今天考得怎么样啊?估计一下,能考多少分?什么叫还行?茶几上的苹果你现在去吃一个……好了好了,你在家等我吧。我打个电话给你爸,骂死他。”
这通电话,让我直接对这个女人背后的男人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原来只是听说上海有很多爱老婆、好脾气的居家男人,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再比如另外一个女人的电话内容:“别听他们的,说什么不用管不用管。别人打电话问你钱的事情,你实话实说就行了,钱不是不还,只是现在还不了,你好好跟人家说说。别听他们的,什么不用管?他们纯粹是在害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咱们不是那样的人,自己的责任自己扛起来,自己捅出来的窟窿自己补。王××啊,你心里得有点数了,不能再吊儿郎当了,支棱起来,活出个人样。好好跟人家说,现在手里没有,不是故意不接电话的,就说是不好意思接,接通不知道该怎么说。又不是什么也没干、混吃等死,对吧?现在正在做事,正在赚钱……”
电话那头应该是这个女人不争气的弟弟。这些话既说得义正词严,又没有过多的指责。这个女人令人敬佩。
后来又遇到一个女人,上车后先是跟她老公通话:“老公,那个房子定下来没有?不是给你说了吗?县城里就这个小区卖得好,以后涨价也快。赶紧下定,不要再犹豫不决了……”然后,她打电话给另一个人:“你的钱什么时候能到位?房子都已经定下了,马上要付首付。”
我猜想,这个人可能是她的朋友。
接下来,女人的语气变得颇为烦躁:“×××这些天一直在看房子,你不是知道吗?这件事给你说了一个多月,问你要钱,你永远说正在凑。到底什么时候能凑好?”
鉴于女人这样的态度,对方应该是她比较亲近的一个家人。
接着,她又对着电话说:“就两万块钱,看看你在怀里揣了多久,迟迟不给我。你又不是没有钱,别说钱都不在你手里。你要是想给,马上就能给!看看,两万块钱而已,就把你心疼到肚子里了。没见过你这么磨蹭的人。”
已经很明显了,对方是她的公婆或者爸妈。
果然验证了。她继续说道:“爸啊爸,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要是心疼这钱,房子买了你别来住!”
这么说,是她公公的可能性也有,但极有可能是她爸爸。女人说话好听吗?并不见得好听。电话那头的人犹豫不决,可能是真的有顾虑。
送客途中听来的对话,就像徜徉在河畔时不经意间捡到的石头,大部分都值得欣赏,极个别的甚至还是宝石,可以把玩许久。所以,工作的时候,我有什么理由心情不愉快呢?
不仅在车上能无意间得到偷听的乐趣,在车外也是。记得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我把车停在路边休息。两个十几岁、初中生模样的小女生,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掠过。正好听到一个女生问另外一个的话:“将来你结婚,是找个对你好的,还是找个有钱的?”
(责编:栗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