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巴黎

2024-06-25 00:00:00伊春德
世界博览 2024年12期

对巴黎的印象要从中学说起。我的家人喜欢看书,他们读过的许多书都是我的宝贝,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是雨果先生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几个人物的形象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钟声印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便滋生出一睹巴黎风采的梦想。

与巴黎首次相遇

2003年疫情结束后,伴随理想飞至这个古老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城市。

办理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顾不得洗漱,兴致勃勃地打开窗。不远处的埃菲尔铁塔闪耀着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红白蓝三色灯光,非常绚丽。但由于时差我不得不休息,便回身将窗帘半掩着,躺在小床上凝望着缝隙里铁塔的身影,盼天明。

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博物馆的中心建筑水晶金字塔的设计者是贝聿铭先生。卢浮宫内部有一个环绕型台阶,金字塔形的天窗设计使光线分布更加科学。

清晨的巴黎,路面洁净。道路不及北京的街道那样开阔,路边停靠的多是小型家用轿车,豪华轿车几乎寻不见。大大小小的店铺还没醒来,更显安静。车站设有公共座椅,两三个人坐着等待,偶有带宠物狗散步的行人,他们会主动打招呼:Bonjour。我也礼貌地回应。那些面孔都充满善意。天空像宝石一样蓝,没有一丝云,更显深邃。飞机时而调皮地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像是大海里泛起的波光。

本文作者、著名演员伊春德。

一家中国餐馆让街角的餐厅有了生机,老板穿着朴实,妆容自然。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在网络信息并不便捷的时代,老板给予的建议显得弥足珍贵,于是爽快地点了两份鸡蛋汤和炒米饭,一顿简餐消耗20多欧元。餐后急匆匆去家乐福置办生活必需品。第一次出国经验不足,欧洲的电源插座与国内不同,首要任务是买转向电源插座。由于环保原因,住处不提供拖鞋和洗漱用品,一双拖鞋20多欧。依云矿泉水在国内卖20元左右一瓶,在这里一提6瓶只需3欧多。

流光溢彩的艺术殿堂

我并没有急着去观赏巴黎圣母院,如此珍贵的宝地要留着压轴!而是先去了卢浮宫。参观卢浮宫的目的不仅是因为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更重要的原因是博物馆的中心建筑设计者是贝聿铭先生,多一份亲切!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西侧是横贯巴黎中心主干道的香榭丽舍大街,其中心建筑是水晶金字塔造型,被周边展馆呈“n”型环绕着。卢浮宫内部有一个环绕型台阶,金字塔形的天窗设计使光线分布更加科学。叹服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智慧与别致!卢浮宫占地198公顷,上下4层。

观赏卢浮宫内的藏品,犹如翻阅厚厚的一本世界史,馆内收藏着历经4000多年的雕塑《斯芬克斯》(狮身人面),以及闻名于世的雕塑《盘腿而坐的书吏》《汉谟拉比头像》,史上第一部成文石刻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等。达·芬奇的世界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前挤满游客,只得远眺几眼蒙娜丽莎神秘而含蓄的微笑。委罗内塞的巨幅作品《加纳的婚礼》铺满对面的墙壁,画面上,耶稣作为婚礼嘉宾出席。阿历山德罗斯的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柔美,没有署名的雕塑《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传递出力量,两尊雕塑的残缺反而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遐想空间。一左一右由纪尧姆·库斯图创作的两座大理石雕塑《马利骏马》是卢浮宫内最大的雕塑。安东尼奥·卡诺瓦的《丘比特吻醒普赛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坠入爱河的丘比特和普赛克。雅克·路易·大卫的油画作品《拿破仑和皇后约瑟芬的加冕礼》庄严隆重。欣赏维米尔创作的《织花边的少女》会联想起含辛茹苦的母亲。乔治·德拉图尔的《方片A的作弊者》生动地刻画出几个玩牌人的心理,戏剧张力十足。安格尔的《大宫女》充满魅惑。亚森特·里戈的《路易十四》描绘出一位特立独行,穿着红色高跟鞋和白丝袜的国王。欧仁·德拉克洛瓦具有象征意义的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将写意和写实手法相结合,凸显了浪漫色彩。

有人说,要将卢浮宫内56万件珍藏品欣赏一遍,需要至少2年的时间。

卢浮宫内宏伟壮观的阿波罗长廊甚是美艳,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在阿波罗长廊穹顶创作了巨幅作品《阿波罗征服巨蟒》,长达12米,被誉为浪漫主义绘画的经典之作。据说1661年,一场大火烧掉了亨利四世时期的豪华小长廊,路易十四决定开展重修工作。长廊以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与艺术之神阿波罗为主题并命名。历经近2个世纪,巴洛克风格的阿波罗长廊终于在1850年建成,成为法国首个皇家长廊的典范,为凡尔赛宫的镜廊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灵感。

离开卢浮宫来到香榭丽舍大街。香街的西端是凯旋门。Fouquet's(富凯)咖啡馆名气很大,很多名流光顾过这里,餐厅门前的地面上刻有他们的名字。我们在这享受了在巴黎的唯一一顿大餐,坐在餐厅户外的遮阳伞下品尝着法餐,欣赏着异国风情。

凡尔赛宫镜廊被誉为法国王室的瑰宝。其墙壁上镶有17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
Fouquet's(富凯)咖啡馆于1899年诞生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是名流经常光顾之地。
枫丹白露宫坐落在法兰西岛广阔的森林中,正殿外部台阶呈马蹄形,是法国古典建筑的杰作。

领略过阿波罗长廊的华丽,对灵感再现的凡尔赛宫的镜廊产生几分好奇。这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宫殿究竟是怎样的呐?

艳阳高照。当凡尔赛宫伫立在眼前时,耀眼的镀金大门、护栏无不彰显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尊贵。迫不及待地来到镜廊,只见地板是细刻木雕,朝着花园方向的17扇拱形落地窗使70多米长的镜廊无处不在阳光的普照之下。连排的水晶吊灯更加闪耀。镜廊墙壁是17面镜子,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和浮雕。拱形穹顶由路易十四御用宫廷画师勒·布朗创作的30幅巨型壁画构成。厅内大理石石柱的柱头和柱脚、护壁全部是黄铜镀金。极尽奢华的宫廷建筑令人眼花缭乱。2021年的迪奥秀场就设置在镜厅,或是因为路易十四曾引领时尚,并将香水文化发扬光大的原因吧。

又一日晨曦,朋友驱车带领我们来到位于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塞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宫。枫丹白露正殿外部台阶呈马蹄形。在12世纪,这里曾是法王狩猎的行宫,也是王室婚丧大典之地,设有寝宫、喷泉、长廊、岩洞、舞厅等。枫丹白露有4个花园,其中的蒂布雷池位于花园的中央。拿破仑时期,御座厅被改建,立体感极强的大理石雕塑与精美的壁画、挂毯遥相呼应,形成枫丹白露独有的特点。御座厅的墙壁和天花板用红、黄、绿不同颜色的金叶装饰。地板上铺着画毯,水晶吊灯晶莹剔透。枫丹白露有一个展厅是中国馆。我们静默着走进展厅,数不清的文物拥挤地陈列在馆中,沉睡着。恍惚中,整个展厅充斥着雨果先生振臂高呼的声音……那一天身心疲倦,回到市里在住地附近下了车。望着塞纳河水惆怅起来,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亲人。

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由废弃的奥赛火车站改造而成,是饱览印象派画家作品的好去处。博物馆第5层是印象派大师作品的聚集地。梵高的作品《瓦兹河畔奥维尔教堂》《保罗·加歇医生》《阿尔勒卧室》《自画像》《午休》《罗纳河上的星夜》等记录了画家阴郁又热烈的一生。莫奈的作品《撑阳伞的女人》描绘了画家和妻儿流动的浪漫时光。雷诺阿《红磨坊舞会》中的人群在光影斑驳中神采奕奕。米勒的《拾穗》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马奈、高更、塞尚、德加等名家作品不计其数……博物馆巨大的钟表同样也是一件稀有的艺术品。

雨夜过后,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跳蚤市场。一眼望不到边的市场地面摆放了各式的古玩,其中也有一些是现代的仿古物件。一些摊主在中午就有条不紊收起物品回家了,所以下手要精、准、快。多数摊主都擅长讨价还价。

午后,漫步。塞纳河边有一排400多年历史的书报摊,可以找到年代久远的明信片、书籍和杂志。沐浴晚霞,走在塞纳河边。街头艺人自娱自乐地展示着才艺。游人三三两两坐在河边休憩。此时的塞纳河如此温柔,风儿带着悠扬的旋律轻拂耳畔。稀稀落落停泊的小船倾诉着城市昔日的故事。

假期预定1个月,时间很宽绰。但是在旅途中我就收到工作信息。假期还没有结束就要回去工作了。来不及与巴黎圣母院谋面,带着遗憾登上返京的航班。望着机窗外渐渐远去的巴黎,愔愔地告别:再见,巴黎。会再来看你,为少年时那份美好的愿望!

认识真实的“老友”

1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如同老友相聚,多了几分熟络。我终于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与中学时期脑补的模样完全不同,呈哥特式结构。教堂里的玫瑰天窗非常俏丽。西面两个钟塔,是雨果笔下卡西莫多敲钟之所。内部设有5个纵舱,中舱左右2个翼舱。东面是圣坛。后面呈半弧形外墙,横厅尽头有门,旁边有小塔。

在欧洲众多的教堂中,巴黎圣母院并不是最奢华的建筑,但它在世人心目中的位置无以代之。雨果先生在《巴黎圣母院》这部著作中勾勒出各具特点的几位人物,样貌与众不同的卡西莫多、活泼美丽的埃斯梅拉达、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多情善变的弗比斯,还有一个保持沉默的“角色”巴黎圣母院。雨果先生笔下不会有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通过故事的自然发展,人物的本性逐渐显现,正是作品的生动之处。我谛视着留下岁月痕迹的建筑外墙,埃斯梅拉达曼妙的舞姿、婉转的歌喉仿佛若隐若现……

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中央西堤岛上。塞纳河上有巴黎最耀眼的一座大桥,连接香榭丽舍和荣军院的亚历山大三世桥,为了不影响两侧的景观,桥身设计得比较低。桥两侧的两端各有一个巨大的石柱,上面是策马扬鞭的骑士铜镀金雕像。桥身有花卉浮雕,两侧是复古的金属路灯。塞纳河北岸有一个雕塑——自由之火,本是美国送给法国的礼物,为纽约自由女神像手持火炬的1∶1复刻品。因1997年黛安娜王妃就在附近阿尔玛桥下的隧道处遭遇车祸,现在也是纪念黛安娜王妃的非官方场所。

巴黎是一个悠闲的城市。漫步时途经一家小店,橱窗里精致的商品吸引了我。门上挂着一个木质牌子:主人去喝咖啡了,下午2∶30回来。我建议去店铺门前守候,但当地朋友说主人不会准时回来。果然,将近下午3∶30,一位女士才款款走来,漫不经心地打开门。店铺不大,但每一类商品只有一件。女士并不主动介绍。她将我挑选好的几件商品分别轻柔地包装起来,像是对待一手带大的孩子,我小心翼翼地将“乖宝”装进背包,她会心一笑。

朋友们相约乘坐地铁去聚会。地铁车票为长方形,不大。不待闸机全部打开,一个黑色的身影从里面冲出来,将我撞一个踉跄,瞬间黝黑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朋友们说那是逃票的人,在门的另一侧伺机。地铁里乘坐的本地人都在全神贯注地看书。车厢里有两三个皮肤黝黑的乘客,体态偏胖,胳膊比我们的小腿粗壮,嘴唇厚大。走出地铁站口,咆哮的摩托车声一浪一浪传来。

亚历山大三世桥是巴黎塞纳河上最华丽的一座桥,于1900年落成,作为法俄友谊的象征,由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捐赠。
自由之火雕塑在塞纳河北岸,安放于1987年,为纽约自由女神像手持火炬的1∶1复刻品。因1997年黛安娜王妃就在附近阿尔玛桥下的隧道处遭遇车祸,成为纪念黛安娜王妃的非官方场所。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5周年,相关修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本文作者于2014年在巴黎圣母院前。

在塞纳河左岸有一处很特别的场所。傍晚时,一些人有秩序地在那里排队——这是政府为游民提供免费食物之地。这里吸引了大量来自北非和欧洲各国的流浪者,巴黎也曾因此得名“流浪之都”,据说200万人口的城市包容了上万名长居流浪者。有些流浪者会挑衅那些看上去富有的游客,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的欢悦是对自己的侮辱。巴黎当地“救济无家可归者警察队”将流浪者带到免费的收容所,隔不多久,他们的身影又会出现在街头,因为流浪者认为那些警察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

后记

2014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我受邀参加中法电影节。法国女导演安妮·芳婷和法国演员文森特·佩雷斯担任形象大使。我有幸与法国国宝级女演员凯瑟琳·德纳福共同出席盛会。隆重的开幕式在巴黎举行。仪式结束时,穿着高跟鞋小心翼翼走下台阶,文森特·佩雷斯友善地向我伸出臂腕。虽然语言不通,但两国文化的融通有目共睹。

2019年的巴黎并不平静,3月16日黄马甲第18轮游行中, Fouquet's(富凯)咖啡馆因常常接待名人政要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标志而遭到破坏。时隔不到1个月,巴黎圣母院经历了灾难性的大火,三分之二的屋顶破损。当我在大洋彼岸看到这个新闻时痛惜万分。这座世界瑰宝级的圣殿难道就此一去不复返了吗?11月7日,喜闻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修复巴黎圣母院的合作协议,两国人民无不为之振奋,为巴黎圣母院增添了一份关于中国的永恒记忆!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圣母院也预计在年底修复完成,重现她姣好的容颜!

谨以此文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

(责编: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