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卢利萨特冰峡湾

2024-06-25 00:00:00阿兹猫
世界博览 2024年12期

冰封300万年后,耸立在伊卢利萨特冰峡湾的巨大冰墙的一部分,从格陵兰冰原上崩裂而下,经迪斯科湾滑向大西洋。如今,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在融化,海中漂浮无数冰山,这是只有在格陵兰岛和南极才能看到的壮观景色!

格陵兰岛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Ilulissat Icefjord)是唯一一座完全被冰雪覆盖的峡湾,这里,已经是北极的领地了。“Ilulissat”在格陵兰语中是“冰山”的意思,自从2004年伊卢利萨特冰峡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她的美丽才逐渐被外界所知。三年前,我初次造访此地,因为峡湾出海口被冰堵住,风力太小吹不开,我们的大船无法靠近,只能遗憾地擦肩而过。这一次,我终于如愿。

格陵兰的古老小镇

灿烂的阳光下,当登陆艇绕过漂浮在码头边大大小小的冰山,将我送到岸边,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小镇——伊卢利萨特,这是格陵兰第三大定居点,人口约4500人,当地人靠捕鱼和其他相关行业谋生。小镇上设施齐全,大型超市、酒店、工艺品商店应有尽有。

1741年丹麦商人雅各布·塞韦林(Jacob Severin)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交易所,形成了小镇的雏形。伊卢利萨特的丹麦语名字雅各布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里也是北极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Knud Rasmussen)的出生地,他曾坐着狗拉雪橇穿越西北航道,在他之前没有人能成功穿越该航道,如今,他的童年住所改建成了他的纪念博物馆,馆前矗立着他的雕像。博物馆很小很小,里面用当地语言介绍了格陵兰地区的发展历史、文化、居民生活,还展示了当地各种动物的皮毛。

和格陵兰岛其他定居点一样,彩色的房屋和各种现代化设施随处可见,只是屋檐下挂着的鱼干和海豹肉、窗台下晾晒着的驯鹿皮都在提醒着我们,这里依然是因纽特人的家园。据说因纽特人定居在冰峡湾已经有至少3000年的历史了。伊卢利萨特以南2公里有处荒废的定居地——塞梅米尤特(Sermermiut),这里曾经是格陵兰最大的定居地之一(当时也不过250人而已),如今伊卢利萨特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便以塞梅米尤特的名字命名。

著名极地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的纪念碑。
锡安教堂建于18世纪后期,是伊卢利萨特地区最古老的教堂,因离海岸太近且地势较低而废弃。
平坦的苔原小道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近距离欣赏伊卢利萨特冰川的方式。

沿着海岸前行,会看见一座灰黑色的尖顶建筑,这是伊卢利萨特的锡安教堂(Zion's Church),是这个地区最古老的教堂,从1779年沿用至1929年,因为此处太靠近海边,地势低,一旦出现洪水、涨潮等极端情况,会比较危险,目前已经废弃。教堂面向大海,高高地耸立在岩石上,在太阳下山时,她的身影与金色的海面相辉映,太美了!难怪是每个来伊卢利萨特的游客都要打卡的地方。

最后一个冰川时代的例证

我们决定扬帆起航,与巨大冰山亲密接触。船缓缓驶过连绵不绝巍峨耸立的冰山,漂浮着的巨型冰墙犹如一道海上长城,冰壁晶莹剔透,偶尔有海鸟飞落在平坦宽阔的冰山顶端,我们远远地看着,呼吸着冰凉的空气,好一个纯净的世界。

很快,船在一片浮冰中停下,船长关掉马达,世界仿佛被寂静吞噬。巨大的冰山在阳光下闪烁着冷艳的光芒。船上的姑娘从舱里拿出一个鱼抄,从蓝色海水中捞起洁白的浮冰,递给我一块,放进嘴里,口感清凉,还带着一丝甘甜。她将冰块加入威士忌中,杯中发出“滋滋”的声音,酒的香甜立刻被激发出来,一向不喝烈酒的我也忍不住来了一杯。

船缓缓驶过伊卢利萨特冰峡湾,眼前是连绵不绝的冰山,蓝色的海水中散落着洁白的浮冰。

雅各布港冰川

伊卢利萨特冰峡湾东面的源头是雅各布港冰川,又称雅各布港冰河,它是北半球流量最大的冰川,冰川每天流动20至35米。2001年时,雅各布港冰川已是世界上流动速度最快的冰川,它以每年7公里的速度从陆地向海洋流动。到2010年7月,它的流动速度已加速到每年大约15公里,冰川前沿已消退将近10公里。

徒步旅行者静静地看着冰川崩裂,重达数吨的冰块从冰川上滑落,成为冰山,挤满海面。

下午,我们开始徒步冰峡湾。离开小镇,沿着平坦的苔原小道走了三四公里,不远处一片晶莹的白色世界在召唤我们。源自格陵兰内陆冰帽的雅各布港冰河像一条狭长的冰舌沿西海岸向海洋延伸开去,这个北极圈以北约250公里的冰峡湾,是通过格陵兰冰冠入海的冰河出海口之一。走到近前,我不禁吸了一口气,被面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海面漂浮着的大小冰山已经挤满海面,气温升高加速了冰川的融化,狭窄的海湾已经承受不了如此多的冰山融入,似乎要溢出来。

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是地球的一个历史阶段——第四纪最后一个冰川时代的例证。作为北半球流量最大的冰川,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冰川之一,每年裂冰以35000立方米的速度增长,占格陵兰岛裂冰的十分之一。大多数冰川每天只崩解大约1米,而伊卢利萨特附近的冰川每天可崩解25米,相当于每天融化2000万吨的冰,比南极洲以外的任何地区都多。巨大的冰床和迅速移动的冰川不断地崩裂和挤压,发出低沉的声音,犹如来自远古的呼喊,令人敬畏。近距离观察冰川从冰原上崩解直至流入峡湾的全过程,是只有在格陵兰岛和南极才能看到的景象。

荒野小路的尽头,豁然开朗,一池晶莹的冰山散落在海面,什么海角天涯、地老天荒,都显得庸俗而笨拙,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坐在海边的岩石上,静对这个白色世界,这个岩石、冰和海洋构成的野性而优美的世界,看云卷云舒,聆听自然,把自己放空,千辛万苦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地球命运的指向标

第二天,我们决定在“迪斯科湾”来一次海上巡游。巨大的冰层从雅各布港冰川崩裂分离,经过40公里长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流入迪斯科湾,最后滑入北冰洋,这一段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让人难忘的景色之一。迪斯科湾犹如一个巨大的浮冰池,大小冰山千姿百态,冲锋艇穿梭在冰山间,阴云密布下的千年寒冰,愈发神秘莫测。有的冰山形成巨大的冰洞,犹如魔兽世界的入口,但是美丽也往往是致命的,不断移动变化的冰山有随时崩塌的危险,保持安全距离是非常必要的。

这不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看巨大无比的冰山,却是头一回在如此“温暖”的天气出行,气温有10摄氏度左右。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由于气候变暖,格陵兰冰盖融化速度日益加快。与150年前相比,附近的冰川已经退后了几十公里,或许有一天,厚达2300多米的冰川会全部融化,那时全球海平面将要上升7米之多,这就是这片童话世界背后的冷酷现实。

阴风冷雨中,不时地从某个方向传来冰川崩裂发出的巨响,听得人惊心动魄,对大自然顿时无比敬畏。我们的邮轮在冰山庞大的体型前,也不过是一个“玩具模型”。每年200亿吨冰山崩裂排出峡湾,很多都很庞大,甚至高达几百米,高得在峡湾搁浅,有时要等待多年后才会被峡湾上游的冰川的力量冲破。破裂的冰山流出大海后,初时顺着海流往北,再转向南,流入大西洋,较大的冰山通常要到北纬40-45度才溶化。

现在,科学家观测到1993—202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高度都是格陵兰贡献的。漂浮的冰山,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地球未来命运的指向标。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