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的《上海》与《旅愁》

2024-06-25 14:14王艳华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上海文学创作

《上海》是横光利一以当时亚洲的中心 上海为舞台,以上海的“五卅惨案”为背景, 基于一个多月的上海体验写就的一部长篇小 说,这部小说通过出场人物的恋爱故事描写了 像幽灵一样滞留在上海的日本人的生活状况及 其思想转变,最后提出日本回归的主题。与此 相对,《旅愁》是以欧洲的中心巴黎为舞台, 以“二 ·二六事件”为背景,基于欧洲旅行于 1937 年到 1946 年写就的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将十年间的时势变迁通过小说出场人物的恋爱 进展和思想变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描写 了出来,主题设定是“与西洋对决的东洋的精 神构造”,最终依然是日本的回归。围绕日本 回归这一主题,两部小说之间的必然性诚如山 田幸平对《上海》到《旅愁》的必然性做的论 述:“横光利一理所当然地首先把眼光放在各 种族汇聚的上海这座大熔炉中。但当时,有一 种强烈的渴望,那就是把日本乃至于日本人置 于欧洲的中心这一国际舞台上。所以从以上海 为舞台的《上海》到以巴黎为舞台的《旅愁》, 作家所走的这条创作道路,隐藏着这位作家必 走的深层创作动机。”

此外,对于《旅愁》和《上海》的关系, 栗坪良树在《〈旅愁〉鉴赏》中评论道:“如 果说《上海》相当于是对横光利一昭和初期的 总决算的作品,那么《旅愁》可以说是《上 海》的续篇。”因此,《旅愁》可以说是《上 海》 的延续,《 上海》是《旅愁》创作的探 索,是实验品。但可惜的是实验品成功了,成 品最终却毁誉参半且没有完成。因此,两部作 品之间的这种事实联系使它们具备了比较视域 下的研究意义。但中日两国的研究者都没有对

这两部作品进行过专门的对比研究。美国文艺 批评家 M.H.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 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作品、世界、作家、 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 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因此, 在比较视域下从作品内容上的“同”、创作时 代背景上的“异”和作家横光利一思想行动上 的“异”进行分析,能明晰这两部作品的异同 及原因,将有助于我们解读日本近现代文学流 派演变以及日本文学家的转向。

一、作品内容上的“同”

《上海》和《旅愁》都是通过问题的论 争、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变化来描写出场人物 思想变动的文学作品,在作品内容上有很多相 同之处。

( 一 )作品情节设定上的“同”

第一,二者都是以有名的政治突发事件作 为背景的。《上海》是以“五卅惨案”为背景, 《旅愁》是以“二 ·二六事件”为背景。第二, 二者都描写了罢工场面。《上海》描写了东洋 纺织大罢工,《旅愁》描写了法国左翼人民战 线大罢工。第三,二者都拥有相似的志向 —— 日本回归。《上海》的主人公参木在中国人的 反帝国主义运动中,自始至终都意识到自己是 日本人,虽然爱慕和帮助过中国共产党党员芳 秋兰,但最终选择回到日本洗浴女小杉的怀抱。 作为《旅愁》主人公的矢代去欧洲之前,认为 自己像出征战场的士兵一样,寻求回归日本和 古神道。第四,二者都描写了复杂的三角恋爱关系,通过和恋爱对象关系的变化,表现了出 场人物思想的变动。

(二)恋爱关系象征意义的“同”

两部作品中,恋爱关系的象征意义是异曲 同工的。

《上海》中主要描写了银行职员参木和洗 浴女小杉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芳秋兰的三角恋 爱关系。参木最初被洗浴女小杉所吸引,但又 对中国共产党党员芳秋兰一见钟情。然而,怀 有狭隘民族主义的参木和中国共产党党员芳秋 兰的恋爱是不可能成功的。结果,走投无路的 参木最终又回到了小杉身边。参木象征着日本 的知识阶层,中国共产党党员芳秋兰象征着无 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小杉象征着日本,其 恋爱关系象征着日本知识阶层在无产阶级文学 盛行之时,不断地发表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或 也曾试图向无产阶级靠近,但一旦无产阶级运 动被镇压, 日本帝国主义抬头的时候,又变成 了国粹派,寻求日本的回归。

《旅愁》中主要描写了两组恋爱关系,矢 代、久慈和千鹤子的三角恋关系,久慈、真纪 子和东野的三角恋关系。去欧洲考察近代文化 世相的矢代和去欧洲寻亲的千鹤子相恋了。回 国后,因宗教的差异,二人一度犹豫彷徨,虽 经过不懈的努力缔结了婚约,却因为担心被招 募参战而没有结婚。同时,醉心于欧洲的久慈 看到真正的西洋之后大失所望,虽然和同居的 真纪子都回到了日本,但真纪子却选择了和赞 同建立“新秩序”的东野在一起。矢代象征着 日本的知识阶层中的国粹派,而千鹤子和真纪 子象征着传统的日本,久慈象征着日本知识阶 层中的西欧派,东野象征着日本知识阶层中的 军国主义派,所以两组恋爱过程可以说象征了 日本知识阶层在经过近代的超克彷徨后,选择 了回归日本,最终变成了国粹派且走上了军国 主义道路。

(三)主题推动方面的“同”

主题是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观点, 是通过人物、情节和象征意义来呈现的。除了 恋爱情节的象征意义之外,这两部作品都是通 过出场人物的争论来表现作家回归日本的心路 历程的。例如,《上海》中甲谷和钱石山对于 日本和中国乃至亚洲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日本 人山口对中国和印度国情的判断以及对军国主 义的深信不疑等。通过争论,体现了横光利一 抱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对无产阶级的不 确信、军国主义的倾向以及最后向狭隘民族主 义转变的思想过程,完成了主题所要传达的日 本回归思想。

与此相对,横光利一在《旅愁》中设定了 “与西洋对决的东洋的精神构造”这一主题。 在作品出场人物的旅行途中,围绕着近代的超 克和西欧的合理主义、古神道和基督教不停地 在争辩和思考。通过争论,横光利一由最初的 彷徨和动摇最终转变为国粹派,成了彻头彻尾 的军国主义者,坚定地选择了日本的回归,完 成了主题的塑造。

由此可见,推动主题完成的是人物的争 论,而正是这些争论,让各个出场人物完成了 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在恋爱旅途中,还是在思 想旅途中。

也许正是因为两部作品有以上相同之处, 《上海》的成功才成为横光利一写作《旅愁》的 动力,给了其《旅愁》必将会获得成功的信心。 这也是作家横光利一从《上海》到《旅愁》必由 之路的“潜在的动机”。但具有时代性的文学作 品,必将会成为时代的祭品。日本“二战”的失 败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能够事前察知的。

二、创作时代背景上的“异”

胡适曾在其《文学改良刍议》(1917)中写道:“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也。一时代有  一时代之文学。”横光利一也在其散文《放  荡的时代》(1923)中写道: “文学产生于时  代,又必定成为时代的祭品,只要时代的感觉  不断更新,文学也必须保持新鲜的感觉。” (笔者译)。由此可见时代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之大。而要从创作时代背景上进行比较,就必  须厘清两部作品的创作时间,考察该时期的社  会思潮。

( 一 )《上海》创作时代背景

《上海》从连载到最终版刊行共经历了七 年时间,而从 1928 年到 1935 年的七年间,正 是日本从亚洲的旁观者变成了亚洲的侵略者, 日本国内帝国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

1. 国内外政治形势

从当时日本国内外政治形势来看,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以及一系列侵华行动的步步 推进, 日本国内自信心膨胀,意图瓜分和掠夺 世界资源。1923 年的关东大地震和 1929 年的 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和经 济恐慌,日本国内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潮兴 起。日本政府急于摆脱国内困境,决定通过武 力对外进行军事侵略,掠夺资源。1931 年《上 海》连载还未结束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侵华战争正式打响。1935 年的“何梅协 定”意味着日本对外侵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为 它后来的大举侵略打下了基础。

2. 文学思潮演变

从文学思潮层面来看,1926 年开始,日本 现代文学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 无产阶级文学,1928 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 (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 的成熟。同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文 学风靡于日本,并最终形成了与无产阶级文学 运动相对抗的新感觉派。由于九一八事变带来 的日本国内民族主义的高涨,日本政府对无产阶级运动开始进行疯狂镇压。1933 年,日本共 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在狱中发布“转向”声明, 无产阶级文学开始没落。

由此可见,《上海》创作时期,政治上日 本帝国主义抬头,军国主义倾向已现,文学界 也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兴盛和衰落,开始转 向。实际上横光利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抛弃了 马克思主义。这些正暗合了《上海》的情节设 定、主题设定以及象征意义的设定。主人公参 木和中国共产党党员芳秋兰分手,回到日本人 小杉的怀抱,实现了日本的回归。

(二)《旅愁》创作时代背景

《旅愁》的写作时期正好是日本国内外形 势激烈动荡的十年,处于“二战”时期。

1. 国内外政治形势

横光利一开始欧洲旅行的那一年,即 1936 年,日本发生“二 ·二六事件”,日本法西斯 军事独裁政权形成,1936 年 11 月,日德签订 《反共产国际协定》,日本彻底走上了法西斯 主义道路。1937 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接着 进攻北京和上海,对中国展开全面侵略。1939 年,“二战”爆发,日本实行总力战政策,全 员全民参战。1941 年 12 月,日军偷袭美国珍 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宣布投降,意味着日本在“二战”中战败。 从以上时间轴可以看出,《旅愁》的创作时间 完美地覆盖了“二战”的战前、战中和战后。 日本也从战争初期的节节胜利到战争后期的大 溃败,最后投降,可谓是十年间日本国际地位 天地之变,这种政治上的剧烈变动势必影响身 处其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2. 文学思潮的演变

从当时的文学思潮来看,随着日本在侵华 战争中的节节胜利和日本政府对国内思想、言 论的严格管控,对欧美文明无批判地追随的反 省,日本国内“近代的超克”这一论调在日本知识阶层中广泛传播。正如广松涉在《〈近代 的超克〉论》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昭和初 年,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大家都确信日美战争 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是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 除非某一国支配世界,否则将反反复复永远存 在,这是当时人们深信不疑的常识……因为要 想得到永久的世界和平,确保全世界的安宁和 秩序,其必要条件就是日本战胜,必须成为最 终战胜的那一方。”[1]

由此可见,战争的必然性和日本战胜已经 成为当时日本人的共识, “近代的超克”的讨 论也说明这一认识也是当时的文学思潮。特别 是由于战时日本国内实行总力战政策,在“同 调压力”之下,被洗脑的知识阶层纷纷倒向法 西斯主义,深信日本最后一定会胜利,文学家 纷纷转向,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协助进行战争 宣传,走向“国策文学”的道路。但是,日本 战败给了日本知识阶层以沉重的打击,深信不 疑的思想体系开始崩溃,文学界掀起了追究战 争责任的风潮,特别是被逼转向的无产阶级文 学家,首先提出追究战时协助战争的作家的责 任。

因此,从创作时代背景的比较来看,《上 海》完结时是日本向帝国主义迈进的时期,是 日本向外军事扩张苗头兴起的时期,暗合了日 本国内的政治生态和情势。但是《旅愁》完结 时是一个大时代的转变期,经历了战争由胜转 败的过程,其“必胜”的信念和帝国主义的战 争思想都不符合战后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时 代潮流,故受到了国内外的谴责。从这一点上 是完全不同的。

三、作者横光利一思想行动上的“异”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文学都有政治性, 因为政治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而所有作品都 是作者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作品自然会反映出作者的政治观。评价作品的同时也在评价作者 的政治观。基于此,我们将从横光利一思想行 动上来考察其在两部作品各自创作时间内的政 治观,从而厘清人们对这两部作品产生不同看 法的根源。

( 一 )《上海》创作时期的横光利一

首先,我们对《上海》创作时期的横光利 一进行考察。1927 年,日本文坛正赶上新感觉 派退场,其成员正各自寻觅出路,且踏上了迥 异道路。其中,有很多作家踏上了无产阶级文 学的道路,而横光利一却对无产阶级文学持怀 疑的态度。在上海进行体验时,他致力于通过 创作来释疑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怀 疑。而且横光利一于 1931 年 2 月在《诗与小 说》中做了如下阐述:“它(马克思主义)折 磨了我文学生涯的大半生,从我十九岁一直到 我三十一岁,这十三年间,马克思主义从没有 离开过我的头脑。”[1]。由此可知,横光利一真 正地放弃马克思主义是在 1929 年。而 1929 年, 他的行动仅仅是在《改造》上发表了《上海》 的第二篇《足与正义》、第三篇《垃圾堆的疑 问》、第四篇《痔疮和子弹》、第五篇《海港 章》。1930 年 8 月,他写了一篇随笔《战争与 和平》,这也是《上海》创作期间内唯一一篇 与当时的政治有关的文章,但并没有引起什么 反响。1931 年又在《改造》上断断续续连载了 《上海》第五篇的一部分《妇人》, 11 月份连 载了《上海》的终篇《卖春妇》。 一直到 1935 年因应当时的时局,他几次修改后发行了《上

[1]   原文出自广松涉的《〈近代的超克〉论》新订增补 版,讲谈社学术文库出版, 但此处是转引自花田俊 典《横光利一的战争与和平》。中文为笔者译。

[2]   《诗和小说》是横光利一于 1931 年发表在《作品》 杂志上的,但此处转引自日沼伦太郎《二流的悲剧》。 中文为笔者译。

海》的单行本。在这期间,他没有参加任何与 政治相关的活动。也就是说,横光利一在思想 上虽然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有民族主义的倾 向,但在行动上并没有政治上的反动行为。

(二)《旅愁》创作时期的横光利一

与《上海》创作时期的横光利一大相径庭 的是创作《旅愁》时的横光利一在行动上协助 了战争,成为国粹派,拥护了军国主义。横光 利一于 1938 年 3 月在《文学界》上发表了《变 化的要因》(《知识阶级要改变吗》的一项), 并且在《东京日日新闻》发表了《知识界意志 的屈从》一文,写出了当时日本知识阶层的立 场和无奈以及转向的要因。随着日本国内发布 国家总动员法,提出总力战政策,横光利一又 陆续发表了《沉默的精神》《动摇的界限》,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横光利一对战争、对 国家政策还处于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可是随 着日本国内“近代的超克”话题的流行,特别 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2 年 4 月横光利一发 表了《军神之赋》,可以看出这时的横光利一 和一般日本人一样醉心于军国主义和国粹主义 了,并转向了“国策文学”。1942 年 5 月横光 利一成立了日本文学报国会,11 月又出席了大 东亚文学者会议并起草了决议文和宣言,这已 经是赤裸裸地在支持战争,支持法西斯主义了。 他甚至在 1945 年 3 月发表《特工队》来提高日 本军人的士气。即便他在 1946 年重新修订出版 《旅愁》,被指定为战争责任者,也并没有以 任何形式反省自己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

总而言之,《上海》创作期间,横光利一 在思想上虽然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有民族主义 倾向,但没有明确的反动政治观,在行动上也 没有协助战争的行为。故《上海》不会因其作品和作者的政治观受到恶评,所以取得了成功。  与此相对的,《旅愁》创作期间,横光利一的  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使其看不到法西斯主义的  非正义性,同时在日本国内总力战“同调压力” 之下,在行动上采取了支持和协助日本帝国主  义战争的行为,成了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的帮  凶,站到了人民和时代的对立面,导致了战后  人民对《旅愁》的负面评价。

四、结语

本文对两部作品的内容、作家的思想行动 以及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考察分析,发现 尽管《上海》和《旅愁》无论从结构设定、创 作方法、主题思想上是如此的相似,但仍然得 到读者截然不同的评价,结局迥异,最大的原 因就在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思想行 动的差异。《上海》创作时日本国内正处于军 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抬头,无产阶级运动由盛转 衰的阶段,《上海》的主题思想正符合了这一 暗流,故得到了当时读者的认可,获得了巨大 成功。而《旅愁》的创作时期,正处于日本彻 底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时期。作者横光利一 看不到法西斯主义的非正义性,积极参与战时 舆论宣传工作,必然要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和 谴责,那么反映了作者政治观的作品也必然受 到当时人们的恶评。由此可见,作品主题思想 与时代背景思潮的契合度以及作者政治观的影 响是造成这两部小说结局迥异的根本原因。

[ 作者简介 ] 王艳华,女,汉族,山东济宁人, 广州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文 学、日语翻译。

猜你喜欢
上海文学创作
上海电力大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创作心得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