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 由张艺谋、张末执导。该片聚焦五班战士的奋 战历程,展示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从微 观角度挖掘战争背景下个体的情感和命运。叙 事手法有新意,以平民英雄视角讲述战争故 事,为战争题材电影带来新的视角和表达方 式。同时,电影在主旋律叙事类型上进行探索 和创新,回归经典叙事方式,提升艺术价值, 转变价值输出为观众精神认同。《狙击手》的 叙事类型革新是主旋律电影向经典叙事回归的 重要尝试,与类型电影融合的探索。作品丰富 战争题材电影表达,注入主旋律电影新活力。
一、叙事主题: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
社会记忆与历史记忆在时间与空间之中 交织、互动,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历史阶段或背 景,战争题材的电影均通过追溯各异的历史英 豪与记忆,以重塑历史。张艺谋通过媒体表 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张桃芳、邹习祥等 很多优秀的狙击手,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生 动的素材。电影《狙击手》选取了一场规模不 超过 20 人的阻击战作为叙事核心,精准而生动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画卷。通过这部 影片,社会大众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形成更为明确的价值判断。影片中展现出的爱 国主义精神,无疑为社会树立了积极的价值导 向,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志愿军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毫 不犹豫地支援朝鲜。影片开头揭示了侦察员亮 亮可能掌握重要情报的情况,即便明知是陷阱, 五班战士仍然奋不顾身地进行营救。这一行动 充分体现了志愿军服从命令、勇于牺牲的精神, 导演通过这一场景精准地诠释了志愿军为了大 局而牺牲小我的崇高精神。美军狙击手约翰运 用军事法庭的威慑力,防止士兵逃离,以维护 国际声誉与尊严。而五班战士在极端不利环境 下,成功拯救同伴并获取关键情报,彰显民族 气节,成为每位志愿军战士的共同追求。电影 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核心内涵,是民族血脉中传承的宝贵基因。
民众对于抗美援朝烈士的深切缅怀,源自 对那段历史集体记忆的深沉感慨。电影所展示 的家国情怀,深刻地诠释了无私奉献的集体主 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亿万中华儿女的 精神纽带,不仅体现了抗美援朝时期的精神风貌,更是现代社会应当弘扬的重要品质。为了 与春节的喜庆氛围相契合,本片特意突出了 “回家”的主题,通过展现志愿军战士对故乡 的眷恋与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触动了观众 的情感。选用《回家》作为片尾曲,不仅与春 节团圆的氛围相得益彰,更在最后一句“孩子 的牵挂,永远是家乡”中,为整部电影画上了 圆满的句号。本片在春节期间上映,使得抗美 援朝的历史记忆与春节团圆的情感相互交织, 深深触动了国人的内心。它让人们更加珍视当 下的幸福生活,并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全体人民 的共同追求。
影片的人物塑造十分鲜明,志愿军的主 要人物是刘文武、陈大永,此外还有五班集体 和侦察员亮亮。在刘文武的形象塑造上,着重 展现了他的神枪手标签,以及对五班集体的指 挥领导、作战布置能力;在陈大永的角色塑造 上,从最初的爱哭的小战士,面对战友的牺牲 和敌人的残忍,成长蜕变为沉着冷静、判断准 确的坚强战士,完成了叙事的升华。集体形象 的塑造上,以五班的团结奋战为特点,不惜付 出生命的代价来阻止敌人的凶狠进攻。亮亮戏 份少而出彩,从艰难地传递情报到宁可自杀也 不被俘,把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一面表达出 来,为集体形象塑造增添力量。
影片精细地呈现了诸多策划周密的细节, 以凸显其艺术深度与感染力。在影片的开篇, 班长刘文武执行点名仪式,全班战士无一缺 席,展示了严明的纪律与团结的精神。当影 片渐入尾声,陈大永向连长哭诉五班的重大 牺牲,连长随即再次进行点名。每当念到已牺 牲的战友之名,总有战士以洪亮的声音回应 “到”,这是对牺牲战友的致敬,也是对战友 精神的传承。当念到刘文武与五班之名时,全 体战士齐声高喊“到”,这份悲壮的回应中蕴 含着坚定的决心与无比的英勇。导演明确指 出,五班象征着一种信念与精神。五班用生命换回的情报,对志愿军的作战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情报组织作战部署,迫使美军回到谈判桌 前,对战争的走势实现了战略性的逆转。这一 胜利,源于我军有无数像刘文武这样的英勇战 士,每个组织都拥有五班的精神。影片中的细 节描绘,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钢铁意志与深厚 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朴实。同时,这些 细节也深化了影片主题,颂扬了五班精神与抗 美援朝中官兵的大无畏情怀,强化了保家卫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突显了崇高的主题价值。
二、叙事策略:极简空间与个体化视角
该片揭示了敌我双方在战略装备与后勤保 障方面的显著差异,战争的真实性与残酷性得 以极致呈现。敌方运用高端狙击设备,构建密 集战壕掩体网络,配备高性能光学瞄准镜以及 重型武器。相较之下,我方装备明显简陋,整 个班级仅班长配备望远镜,战士需借助饭勺反 光识别敌方火力点,使用老式步枪,通信依赖 喊话,火力压制时需兼顾子弹节省。这种装备 劣势使得五班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五班进入作战区域时,发现敌方已构筑完 善的战壕防御体系,而我方只能依托自然地形 寻找射击位置。在狭路相逢的战况下,我方不 占优势,志愿军战士们目睹战友牺牲,却难以 判断敌方火力分布。陈大永悲伤地诉说敌军拥 有高科技装备,而我方一无所有。双方参战人 员的生存装备也存在明显差异。我方人员在严 寒环境下,双手裸露,身着白色披风,与雪原 背景浑然一体。相较之下,敌方配备了专业的 射击手套、防寒雪地服以及热饮,以确保其在 恶劣环境下的战斗力。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武 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的宏观问题,也生动再现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在如此严酷的环境 中,志愿军战士们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 神,值得我们深深敬佩与铭记。
影视作品叙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电 影故事展开的灵魂所在。一个逻辑清晰、节奏 得当的叙事结构,往往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 体验到电影所传达的情感与内涵。在这方面, 电影《狙击手》堪称佳作。《狙击手》巧妙地 运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和群像叙事的方式,重构 了抗美援朝阻击战的历史记忆。影片以主人公 陈大永作为画外音叙述者,通过他的视角和声 音,清晰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引导观众进入影 片的世界。陈大永的回忆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还提高了影片的可信度,让观众能够更深 入地体验故事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在叙事结 构上,《狙击手》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相互 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陈大永作 为个体,他的记忆成为影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 分,同时也反映了整个集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的共同记忆。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填补了集体记 忆的空白,还让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那段 历史。影片中,陈大永经历了从恐惧到勇敢的 转变,这一心理成长过程也是观众所共有的。 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面对战争和生死存 亡的考验时,人们往往会产生相似的心理反 应。正是这种共性心理,让观众能够与陈大永 产生共鸣,形成集体回忆。这种回忆不仅是对 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历 史见证。综上所述,《狙击手》通过巧妙的叙 事手法,成功地重构了抗美援朝阻击战的历史 记忆。影片不仅让观众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故事 情节中,更通过个体与集体记忆的交织,让观 众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这种 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影视作品叙事的重要性, 也为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 启示。
《狙击手》以五班战士的个体形象,构 建了坚韧的集体形象。影片强调战士名字,展 现其个性和价值。每位战士都有独特故事和背 景,代表不同意义。电影以营救亮亮和挫败美军战功梦为主线,通过群像叙事展示阻击战的 细节和历史记忆。这是一部以重大革命和核心 历史为主旨的主旋律电影,但更注重个体化视 角。故事逻辑严密,情感传递连贯,通过完整 叙述,展示完整故事的前因后果。电影聚焦历 史营救行动,关注个体经历,生动展现战争环 境、事件推进和人物塑造。影片多采用中景和 近景,以微观方式凸显环境细节,如雪花、手 指和武器等,使观众能更真实地感受战争。在 事件推进上,影片注重细节,如五班士兵发现 亮亮仍存生机的情节,通过精细描绘展现了生 命的顽强。合唱《跨过鸭绿江》和情报藏于糖 果的情节,都以特写方式呈现,刻画了战争的 悲情氛围。这些细节贴近真实生活,因与个体 的紧密联系而更具感染力。影片为角色赋予了 独特且富有记忆点的细节,如刘文武是冷面热 心的老班长、陈大永是爱哭鼻子却眼神锐利的 新兵、胖墩是为儿子取名“铁板”的憨厚战士 等。这些细节使故事叙事具有可提取的元素, 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三、叙事内容:细节化的情感影像表达
志愿军相关的电影作品众多,但聚焦神枪 手的影片较少,因此该片选材新颖又深刻。影 片描绘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斗智斗勇,展现惊心 动魄的战斗场面和紧张悬疑氛围,凸显战士的 英勇和智慧。此片在斗智刻画上深入严谨,别 具一格。通过精细刻画敌方力量之雄厚、计谋 之狡诈与行径之险恶,我军战士之英勇、智慧 与坚韧品质得以凸显,进一步彰显其英雄本色, 深入揭示了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影 片在细节描绘方面亦表现出色,如班长在战士 牺牲之际的鼓舞之语、战士们齐声歌唱的场景 等,均充分展现了其卓越品质。这些细节深刻 展现了志愿军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源于英雄 的英勇气概、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无私无畏的传承,具有深远且重大的现实意义。
《狙击手》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展现出 了卓越的细腻与专注。影片紧密围绕志愿军中 的神枪手展开,深入细致地描绘了这位个体军 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聪明才智以 及坚定的爱国情怀。影片的叙事手法简练而有 力,其关注点不仅局限于战争的宏大场面,更 延伸至那些身处战争旋涡中的人——志愿军战 士,甚至包括敌对阵营的美军士兵。这种更为 聚焦、精细的叙事策略,以及“五班永远在” 所蕴含的坚韧精神,无疑为影片赋予了与大型 战争片相媲美的艺术魅力,并对观众内心产生 了深刻的触动。
整部影片以鲜明的纪实主义影像风格贯穿 始终。导演在选角上刻意避免使用明星,而是 致力于展现普通面孔,以此让观众在观影过程 中能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真实面貌,进而产 生强烈的亲切感,更容易融入影片情境。这一 选角策略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除了章宇 和张译之外,其他演员均来自各大艺术院校表 演系在校学生。他们的真挚表演感人至深,成 功地展现了昔日志愿军年轻战士的纯真勇敢与 无畏精神。例如,在危急关头,胖墩为拯救亮 亮,毫不犹豫地肩负起沉重的铁板,面对敌人 的枪林弹雨毫不退缩,甚至高歌《江南牡丹朵 朵红》。尽管最终不幸牺牲,但他对儿子的期 望和无私奉献精神令人动容。同样令人印象深 刻的角色还有小徐和绿娃子。小徐在炮火中失 去了下半身,痛苦至极却无力呼喊,他的无声 牺牲展现了战士的坚韧与牺牲精神。而绿娃子 最珍贵的绿手套,则象征着他与家人的深厚情感。这些细节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志愿军战士 的朴素情感和英勇无畏。
本片坚持实景拍摄,展现了纪实主义的艺 术魅力。导演为还原抗美援朝战场真实风貌, 选择吉林省的实景场地作为拍摄背景。剧组成 员在酷寒的冬季进行室外实景拍摄,面对低温, 演员们依然出色完成枪战的动作戏,逼真地再 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紧张对峙的惨烈 景象。影片视觉呈现独具匠心,运用大俯拍和 远景镜头,精准勾勒外部环境,凸显简单朴素 的影像风格。导演创新采用“子弹时间”表现 手法,突显主人公神枪手身份,为剧情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影片主要采用线性叙事方式,关 键时刻运用两次闪回技巧。一次是亮亮藏糖果 于孩子头发中,展示机智勇敢;另一次是亮亮 写给陈大永的“孩子糖”特写镜头。两处闪回 强化亮亮作为侦察兵的随机应变和聪明才智, 丰富叙事层次,使影片更加引人入胜。
本片艺术价值卓越,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 争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 顽强拼搏精神。故事情节与视觉影像交相辉映, 成为充满战斗美学和紧凑故事节奏的杰作。影 片传承经典的同时实现创新突破,导演以独特 中国视角诠释狙击手题材,展现中国电影产业 的实力与自信,为未来发展探索新路径。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将会在世界电影舞台 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作者简介 ] 原勋,男,汉族,山西阳城人,现 供职于新华社山西分社,本科,研究方向为电 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