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24-06-25 03:42农艳春林富威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微平台微项目高职思政课

农艳春 林富威

摘 要:当前,受到学生安全、经费来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容易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实施“五微”实践教学可以有效破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难的问题,具体策略为:拆解问题,设计“精、巧、细”的微主题;因地制宜,设计“简、活、实”的微项目;利用微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微训练;双向多元,有效实施微评价。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微主题;微项目;微平台;微训练;微评价;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2-0070-03

2018年,教育部颁布《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本专科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一意见给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受到学生安全、经费来源、实践资源、行政审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高校很难组织学生集体走出校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微实践应运而生。学界提出了许多微实践的模式,如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双微”实践教学模式[1],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开展实践教学的“三微”教学模式[2],还有以微驿站、微讨论、微讲堂、微调研为载体形式的“四微”实践教学[3]。现有的这些研究大多倾向于利用网络、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本研究从微实践入手,抓住“细”和“活”特点,从微主题、微项目、微平台、微训练、微评价五个部分构建“五微”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微实践”的着眼点是将实践教学目标落细、落小、落实,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资金、安全保障等难题,而且活动灵活精巧,易于开展,能有效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难的问题,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在汉语字典中,“微”意为细小。所谓微实践,是相对于全班或者全年级学生跨出校门开展的大型集体实践活动而言,指的是借助新媒体、网络技术等开展的校内微型实践活动。由于是微型活动,微实践参与人数少,一般为2—5人,另外实践内容比较简单,活动时间比较短,整个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强调其“微”,突显其“精”。

“五微”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微主题、微项目、微平台、微训练、微评价五个部分。微主题就是由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当中的某一个理论、一些具体入微的问题或者一些有意义的事件,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小主题开展微型实践;微项目是指针对微主题而设计的微型实践活动;微平台是指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微实践;微训练主要指在课堂上开展容量小、耗时短的实践训练,以帮助学生将理论融入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微评价是对微实践效果的评价,突出时间短、评价方式简单易行等特点。

“五微”实践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细”和“活”。“细”是指活动范围小、耗时短、内容精,简单易行。“活”是指活动形式灵活、时机活泛。实施“五微”实践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大型实践活动中经费来源、组织协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操作简便,易于实施

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受到经费来源、实践资源、安全保障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组织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与需要较多时间、较多经费的社会实践相比,微实践教学活动灵活精巧,不占用太多课时,节省人力和财力,容易组织,便于实施推广,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二)针对性强,及时有效

微实践教学模式集合了多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微主题和微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微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同时,微实践活动可以迅速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形式灵活,趣味性强

微实践教学规模小巧、内容精炼、形式有趣,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灵活穿插开展,可以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实际,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的微实践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增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其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意识得到强化,专长也得到充分发挥。这说明,微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贴近学生,彰显个性

当前,大学生几乎都拥有智能手机,个人电脑也很普及。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多数学生掌握了视频、音频和课件制作的技能。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微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媒体由休闲娱乐工具转变为学习工具,这种转变不仅贴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能力,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思政课微实践教学的重要价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微实践教学的组织、执行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从而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拆解问题,设计“精、巧、细”的微主题

开展微实践教学,首先要将思政课各章节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切割处理,对教学进行微型化设计,不追求内容的全覆盖,但教学主题应该明确。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一组学生独立承担一个理论知识点的微主题设计。所设计的主题要做到“精、巧、细”,“精”是精练、精准,主题内容要与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时事热点相契合,具有现实意义,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主题。“巧”是指设计主题时要巧妙、有创意,将政治性、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增强微实践教学活动的吸引力。“细”则体现在从小处着眼,主题的范围小,聚焦问题,具有针对性。

例如,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的中国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相结合,设计“我眼中的教育家”微主题,开展演讲活动;为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壮美广西”的号召,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乡村振兴的内容教学时,微实践的主题可以设置为“共创壮美广西,我为家乡打call”;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的微实践时,可以“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计电子手抄报。教学实践表明,当活动的关注点更加细致且集中,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以及执行的成效通常会更高。

(二)因地制宜,设计“简、活、实”的微项目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微实践教学中,需要围绕理论教学的内容,根据学校的各种场地、设备等资源,因地制宜设计简单有效、灵活多样、容易组织的微项目。

学者陶利江[4]提出思政课实践教学按照教学场所的不同可划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四种范式。借鉴这一划分,本研究将微实践项目分为四大类:一是课堂微实践,如微讨论、微讲堂、微时评等;二是校园微实践,如学生自导自演的微剧表演、快闪活动、微视频比赛等;三是社会微实践,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四是网络微实践,如网络辩论、利用问卷星开展网络调研等。

在设计微实践项目时要注意项目的主题和内容要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与授课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乡一品牌——我为乡村振兴出点子”微主题,设计特色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方案撰写的微项目,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易将专业知识内化于心、学以致用。

(三)利用微平台,突破时空限制

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微实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开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其中,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因具有传播快捷、覆盖面广、交互多元及推送分享等信息传播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教学的辐射度、关注度、时效度、精准度[5],在开展微实践教学方面很有价值。因此,一方面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思政课微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利用钉钉、超星学习通、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微实践成果,搭建师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另一方面各班级可以在社交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在群内发送微实践教学信息,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协作,也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需求,为思政课微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微训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在思政课微实践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需求。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离不开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高职思政课教学往往也要结合专业需求。因此,高职思政课微实践教学要围绕学生的专业开展微训练,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微主题和真实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种方法旨在促进“主导—主体—载体”的良性互动[6],强调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产生情绪共鸣,从而促进他们反思与内省,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注重挖掘实践活动背后蕴含的深层原理、内在规律等,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课微实践教学的目标。

(五)双向多元,有效实施微评价

开展思政课微实践教学要实施相对应的微评价,这是一种即时反馈机制,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微评价旨在简化评价过程、缩短评价时间,使奖励措施易于操作,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持续的、定性的评估方法,鼓励并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7]。通过持续给予学生评价反馈,使其不良行为得到纠正,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微评价虽然流程简化、时间短,但是也要建立双向评价机制,使师生进行双向的沟通和交流,彼此给予真诚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微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教师要重点观察并记录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的细节表现,做到过程性评价精细入微。微评价的主体也要多元化,除了任课教师评价教学,学生应参与其中,形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维评价体系。只有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师生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评价效果,从而提升思政课微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为传统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微主题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小主题深入思考,微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与应用,微平台的利用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扩展了教学空间,微训练通过分步骤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能,而微评价则从多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五微”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关翠玲.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育教学理念及创新模式研究[J].年轻人,2019(16):34+50.

[2]黄道平.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7-9.

[3]罗珍.高职院校思政课“四微”教学模式的构建探微[J].改革与开放,2020(24):80-82+87.

[4]陶利江.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11):91-97.

[5]罗珍.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6):21-24.

[6]赵白玉,魏溦.高职思政课“品观说行悟”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45-48.

[7]陈光云.基于微课开展微活动的策略[J].中国德育,2017(12):69-73.

注:本文系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高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GSA2022003)、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卓越教师支持计划专项)重点课题“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适应性及其提升策略研究”(2024MSZ016)、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以驻邕五所高职院校为例”(GXGZJG2021B034)的研究成果。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微平台微项目高职思政课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微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中职电类技能微项目教学过程评价实践与研究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微平台用于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分析
关于高职思政课微课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微平台下广告信息传播创新策略研究
高职思政课问题及对策
“微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讨
基于社交网络的英语互动微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