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林项目建设与成本效益探究

2024-06-24 00:00雷国强
新农民 2024年15期

摘要:国储林项目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旨在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森林结构并提升森林质量。本文以贵州道真县的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国储林项目建设的成本效益。首先,对国储林项目的背景进行了概述,随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针对提高国储林项目建设成本效益提出了建议。本研究不仅为国储林项目的成本效益提供了深入分析,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国储林项目;成本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市场对大径材和优质树种规格材的需求不断攀升。然而,内部木材供给不足、资源多元配置难度加大以及质量、结构亟待优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保障木材供给安全并提高森林质量,国储林项目应运而生。

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储林项目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要部署。为贯彻这些方针,原国家林业局于2013年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并在2018年发布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提出建立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计划到2035年建成2 000万hm2的国家储备林。

贵州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也是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省份。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的总体布局,贵州省编制了《贵州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方案》等各类实施细则和办法,明确了建设重点区域和具体措施。其中,道真自治县被纳入贵州北部低中山山地工业原料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区,成为贵州省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国储林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是一项重要课题。这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对国储林项目建设成本效益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国储林项目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1.1 生态效益

1.1.1 森林固碳释氧效益

森林作为地球的“肺腑”,通过光合作用对碳氧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树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维持大气平衡贡献力量。研究显示,每增加1 m3的林木蓄积,平均能吸收1.83 t二氧化碳,并释放1.62 t氧气。

国储林项目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不仅增加了森林面积,更提升了森林质量,从而增强了森林的固碳释氧能力。这一举措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对抗空气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以道真县的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例,其建成后年均蓄积增长量为3.00万m3,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5.49万t。若采用工业成本法并结合市场逼近系数0.2作为同化二氧化碳的定价,年增加同化二氧化碳效益可达1 318.45万元。同时,每年可释放氧气4.86万t,按生产氧气平均价0.15元/kg计算,每年释放氧气效益为729万元。

1.1.2 森林涵养水源效益

森林具备卓越的水源涵养功能,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保护和改善水质。其茂密的林冠和深厚的腐殖质层在拦蓄雨水、减缓地表径流速度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进而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每营造1亩林地,其标准林分通常可增加水源涵养能力20.0 m3。

以道真县的国家储备林项目为例,假设按标准林分40%的比例计算,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水源涵养能力8.8万m3。若按0.3元/m3的价值进行估算,其涵养水源的价值高达2.64万元。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国储林项目在涵养水源、保障水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还为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1.1.3 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

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当前,道真自治县的乔木林资源中,大部分为纯林,其中杉木、马尾松等针叶纯林占据了全县乔木林地面积的近一半。为改善这一现状,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珍贵树种,旨在有效提高珍贵树种的品质和种植面积。此外,该项目还积极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从而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级。

国储林项目的目标并不仅限于为木材生产提供资源。更重要的是,该项目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从而有助于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这一举措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2 经济效益

通过国储林项目的建设,森林面积得以增加,林木生长量显著提高,进而增加了林地产出。这为木材加工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道真县的国家储备林项目是按30年进行计算,其中,建设期为2年,生产经营期为28年。木材销售收入和经济林收入构成了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在项目经营期间,预计累计出材544 334 m3。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1%,扣除培育成本后,其经济效益仍然相当可观。预计净利润总值为68 797.96万元。

此外,国储林项目作为一种长期投资,不仅有助于调整和优化地方产业结构,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林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木材加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林木的生长和市场的扩大,投资回报率将逐渐提高,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1.3 社会效益

道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林木经营措施,显著提升了道真自治县的森林资源质量,提高了木材产量。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的木材安全,满足各行各业对木材的需求,更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资源保障。

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涵盖了林木的种植、养护、采伐和加工等多个环节。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地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道真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此外,项目建设对涉及的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带动了县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振兴了乡村经济。这不仅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国储林项目建设成本效益优化策略

2.1 注重融资多元化

道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的总投资额为25 012.56万元,

其资金结构中,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占据主导地位,占总投资的79.96%。然而,为了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发展,融资策略的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

单一的融资渠道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如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利率波动等。因此,为了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需要积极探索多种融资工具与模式。利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对单一融资方式的依赖。

企业债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可以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并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其核心在于以项目本身为担保,为项目建设筹集资金。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对传统担保物的依赖,提高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资产证券化则是一种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这种融资方式可以为项目提供更多的流动性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

此外,结合基金、信托、证券发行等多种融资模式,为国储林项目筹集所需资金。这种多元化的融资策略不仅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还能为国储林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项目的可jWq6oKn4EbU0uEa9tKywjUo+vFq6MgZY+HUONp8/Ssw=持续发展。

2.2 完善项目收益回报机制

道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的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于木材销售。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确保稳定的收益回报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不仅关乎项目的盈利能力,更直接影响到现金流的循环能力与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从多个维度出发,对现有的收益回报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为了增强项目的自主盈利能力,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比例。这有助于降低对外部补助的依赖,进而激发项目的内部经济潜力。这不仅有助于培养项目的自主盈利能力,还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为了确保项目收益的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和降低措施。包括加强风险评估、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建立风险应对机制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收益的影响,从而保障项目的稳健运营。

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优化。一是加强工程建设的全面质量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建设投资和经营成本。这为产品价格提供了更大的变化空间,进而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强化技术服务网络,与科技支撑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可以持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和增加收入来源,积极与家具、纤维板、规格板材等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一种策略选择。通过深化产业链合作和资源整合,可以共同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同时,在经营周期内,探索多元化的创收途径也是必要的。例如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木材加工出售项目以及林业碳汇项目等。这些项目不仅为项目带来了额外的现金流收入,还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

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国储林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高质量与安全性,同时维护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旨在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择优选择具备实力的建设与管理单位,进而提升项目的整体建设与管理效率。

在道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中,招标范围覆盖了从建筑工程、设备采购到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标体系。根据项目资金规模及具体招标内容,招标方式可以选择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公开招标不仅确保了招标信息的透明度,还为投标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其能够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投资事宜。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效率,还能进一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与安全性。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为国储林项目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首先,市场竞争能够激发建设与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有助于确保项目的高质量与安全性。其次,市场竞争能够降低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择优选择具备实力的单位,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市场竞争还能促进信息的透明化与公开化,增加项目的透明度与公信力。这有助于维护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度。

在道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中,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成功地择优选择了具备实力的建设与管理单位。这不仅提升了项目的整体建设与管理效率,还为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类似林业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4 强化项目成本管理

首先,针对国储林项目的特性,明确预算目标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创新预算审批和下达方式,可以合理设置预算管理相关职能,从而突显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的重要性[3]。同时,明确预算管理职责有助于明确工作方向,提高各方参与者的协调水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重视成本预算分析和考评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降低人力和物力消耗。同时,基层部门的参与和实际情况的细致考察同样重要,这有助于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松弛等问题。

此外,总结集权与分权结合的优势,完善上下级之间的预算信息反馈交流机制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预算草案得到有效修改和完善,从而真实反映预算信息,促进项目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不断改进。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降低人力和物力消耗,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对国储林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全程监督是确保各项措施有效执行的关键。这包括对项目的投资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执行期劳动力、生产资料、产品价格的基价、实价、时价等进行监督。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公开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全过程监督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项目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结语

在深入探究国储林项目建设的成本效益过程中,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储林项目的特性及其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明确了优化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策略和措施。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国储林项目建设的成本效益优化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关注国储林项目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本文为国储林项目建设的成本效益优化提供了有益的见解和启示。然而,这个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继续关注这一领域,深入挖掘其潜力,以期为国储林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兴强,房灵,张莼.道真自治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R].贵阳: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19.

[2] 刘卉.准经营性PPP资产证券化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4.

[3] 刘竹.国储林项目建设成本效益分析[J].财会学习,2023(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