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提升策略分析

2024-06-24 00:00杨丽
新农民 2024年15期

摘要:本文聚焦于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乡村振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农业经济的繁荣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滞后,以及农村地区人才的流失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以及实施人才回流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分配;人才回流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实现全面社会进步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面临挑战。农业作为乡村经济的基石,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全面振兴。因此,深入研究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1.1 乡村振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乡村振兴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精准灌溉和智能农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水平,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次,乡村振兴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通过优化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变。这不仅包括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还包括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再次,乡村振兴强化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等的结合,形成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例如,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农村的经济来源,还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最后,乡村振兴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农业保险和小额信贷,农民能够获得更加便捷和多样的金融支持,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投资的积极性。

1.2 农业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随着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发展,农村地区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和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减少了对传统农业的依赖,增强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农业经济的繁荣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随着农业收入的增加,农村地区有更多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教育、医疗和通信设施,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流入农村,形成了良性循环。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农业经济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实践。这不仅提升了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维护和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绿色支撑。最后,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地区有更多资源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成为吸引游客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分配不均

在地理分布上,资源分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如资金、技术和人才,而一些偏远地区则相对匮乏。这种差异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使得一些地区的农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而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在资金分配上,资金流向往往倾向于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小规模农户和贫困地区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农业发展不平衡,使得小规模农户和贫困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技术资源方面,高新技术和先进经验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农业企业,小规模农户和偏远地区的农民难以接触和学习这些先进技术[2],限制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改进,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政策资源方面,政策支持和补贴往往更多地倾向于特定区域或农业领域,导致一些地区或领域相对缺乏支持,加剧了农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使得某些区域或类型的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

2.2 技术创新和应用不足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不足的问题。首先,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资金限制和研发政策的不完善,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远远不足,导致农业技术创新的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进而无法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难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其次,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障碍。即使在一些地区研发出新的农业技术,但其普及和应用也面临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农民缺乏应用新技术的必要条件,如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再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3]。在很多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农民在应用新技术时难以获得专业的支持和咨询。这不仅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也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另外,农业技术创新缺乏市场导向。一些研发的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有效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导致了研发资源的浪费。农业技术创新应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以确保技术创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后,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滞后也是一个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农民对农业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有限,影响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2.3 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人才流失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首先,教育水平较高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许多接受过较好教育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和技术人员,往往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导致农村地区失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本可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其次,农村地区缺乏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较低,社会服务和生活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和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农村地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生活质量。再次,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出现了老龄化趋势。随着年轻人才的流失,留在农村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导致了劳动力的老龄化,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缺乏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最后,农村地区的文化和教育资源也受到影响。人才流失不仅是劳动力的流失,也是知识和文化资源的流失,使得农村地区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和执行公正的资源分配政策,确保各地区尤其是贫困和偏远地区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这包括合理划分农业补贴,确保资金能够流向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户和地区。同时,应加强对农业发展资金的监管,防止资源被滥用或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二是需要促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下沉。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研发机构与偏远地区的农户建立合作,通过培训、示范和咨询服务,增强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帮助他们掌握和应用新技术。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交通、水利、信息通信等方面,对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至关重要[4]。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能增强农村地区的连通性和生活便利,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例如,改善交通网络可以帮助农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而信息通信设施的完善则能让农民更容易接触到市场信息和先进技术。四是政策支持要更加精准、有针对性。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支持策略,不仅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特点和社会需求,确保资源更有效地被利用,同时激发各地区的自主发展动力。五是激励和培养地方主体的发展能力。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帮助他们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鼓励地方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推动农业经济的均衡发展。

3.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一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政府需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财政支持,鼓励私营部门和外部投资者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这不仅包括资金投入,还包括提供必要的研发设施和平台。应确保资金能够流向真正需要支持的领域和项目,特别是那些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涉及建立一套有效的研发机制,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以及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和农业实践的有效对接,确保研发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三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政府和相关机构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田间示范等方式,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四是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政府应支持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气象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提升决策效率和生产效率。五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个人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同时,对成功的科技创新和有效的技术推广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以激发更多人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

3.3 实施人才回流政策

一是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促进人才回流。改善基础设施,如提高道路、水电、通信网络等的建设水平,提供足够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吸引人才回流的重要条件。二是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减免、创业补贴、住房支持等方式,激励那些愿意回乡创业或工作的人才。对于在农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更多的奖励和支持,如科研经费、项目资助等。三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职业培训和教育[5]。政府和相关机构要提供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对于年轻人才,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特别是在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领域,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四是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经济。通过发展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为人才提供更多样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也能为人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加强与城市的交流合作。通过建立城乡互动机制,促进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共享和人才交流。例如,政府可以鼓励城市企业与农村地区合作,提供实习、培训和就业机会,同时搭建平台促进城乡人才的互动和学习。

4 结语

通过精准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并广泛推广,以及有效实施人才回流政策,能够为农村地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业经济向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对当前挑战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繁荣的坚定承诺,迈向更加平衡和谐的乡村振兴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高泽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4,4(3):109-112.

[2] 张燕.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策略[J].商业2.0,2023(36):84-86.

[3] 韦荣芳,甘立辰,李钰萍,等.浅析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以湖南永州市为例[J].现代化农业,2023(12):50-55.

[4] 林文店.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1):229-231.

[5] 李晓芳,潘绍军.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J].云南农业,2023(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