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集中供水厂是保障农村居民安全用水的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中供水厂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某市农村集中供水厂为例,分析探讨了广西地区农村集中供水厂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广西;农村;集中供水厂;运营管理
农村集中供水厂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许多农村集中供水厂存在着诸如水质不达标、设备老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久而久之,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供水质量,更威胁了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厂的运营管理,提高供水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农村集中供水厂为例,深入剖析其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类似供水厂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广西农村集中供水厂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水质
1.1.1 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是农村集中供水厂运营管理中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因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所带来的水源污染问题屡见不鲜,其中,农村供水厂主要受到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影响较大,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等通过农田排水进入水源,其中,含有的农药残留和化肥成分对水质造成潜在威胁,不仅如此,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水中的微生物、鱼类和其他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并最终进入供水厂。
1.1.2 生活污水
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许多家庭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源,这些生活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微生物和重金属等,对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情况供水厂在运营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查设施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维护和更新,同时,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减少水质受到污染的风险。
1.2 设施老化
农村供水厂的设施普遍存在老化现象,包括陈旧的水处理设备和老化的输水管网等,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缺乏维护或未及时更新等原因所致,老化设施不仅影响了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性能逐渐下降,过滤器和消毒装置等部件出现磨损、堵塞或失效,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从而影响到供水的水质。同时,老化的输水管网存在漏水、腐蚀和交叉感染的风险。输水管网通常由地下管道组成,经过多年的使用,管道极易出现磨损、腐蚀甚至破裂等现象,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外界污染物进入管道,影响供水
的水质。
1.3 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在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员工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其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供水厂的运营效率和供水质量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例如,在一些农村集中供水厂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导致管理工作的混乱和不规范。同时,供水厂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但农村毕竟大多处于较偏远地区,供水厂资金有限,操作人员外出培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可能存在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高、培训不足或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下降,从而影响了供水厂的管理和运营水平[1]。
1.4 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在农村地区,由于村落和农户分布较为分散,集中供水式工程供水规模较小(如表1所示),因此供水厂的规模一般较小,导致了运营成本的相对较高,包括设备维护、水质检测、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支出。加上部分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居民的支付能力有限,水费收取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供水厂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差,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一些供水厂可能会采取减少设备维护、降低水质检测标准等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但这样可能会对供水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等方式来支持供水厂的运营,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用水宣传教育等。同时,也需要加强供水厂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表1 2016—2022年广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规模构成及其覆盖人口比例(%)
年份 日供水量<1000 t 日供水量≥1000 t
工程比例 覆盖人口比例 工程比例 工程比例
2016 91.96 45.59 8.04 54.41
2017 92.08 44.89 7.29 55.11
2018 91.51 43.04 8.49 56.96
2019 91.69 46.03 8.31 53.97
2020 90.46 35.40 9.54 64.60
2021 90.43 34.29 9.57 65.71
2022 91.00 40.57 9.00 59.43
1.5 供水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许多农村集中供水厂的供水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使得供水厂的管理效率低下。具体来说,这些供水厂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缺乏对水处理、水质监测、供水管网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导致了管理的不便和信息的滞后,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供水厂在人员管理、设备维护、财务核算等方面也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影响了管理效率。因此,为了提高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效率,农村集中供水厂需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同时,更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供水厂的运营效率和供水质量[2]。
2 广西农村集中供水厂运营管理措施
2.1 加强水源地保护
为了确保供水质量,集中供水厂必须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更是为了保护集中供水厂共同的生态环境。
首先,集中供水厂需要划定水源保护区,明确规定水源地的范围,并根据水质保护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农村供水厂可以将水源地划定为特定区域,并禁止在该区域内从事可能造成污染的活动,如工业废水排放、农药使用等,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对水源的威胁,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集中供水厂需要定期对水源周边的土壤、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监测数据可以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水源地的状况,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集中供水厂可以确保供水质量,为市民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同时也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2.2 更新改造设施
面对设施老化的问题,集中供水厂不能忽视,更不能回避,为了确保供水质量,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集中供水厂必须加大投入,对供水厂的设施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
2.2.1 净水设备升级换代
为了提高水质和满足更高的健康标准,集中供水厂需要对其净水设备进行全面的升级换代,由于现有的净水设备已经陈旧,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升级更换。通过引进先进的净水技术,集中供水厂可以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确保每一滴水都达到健康标准。这不仅是为了满足用水者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更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负责态度。净水设备的升级换代不仅可以提高水质净化效果,更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和杂质,为市民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2.2.2 设备保养维护
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重中之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避免突发的设备故障,保障供水的稳定性。同时,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增强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设备得到正确使用和维护。面对设施老化问题,集中供水厂需要全面考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大投入,进行设施更新改造,集中供水厂能够提升供水厂的处理能力,保障供水质量和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2.2.3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供水厂的管理水平是提高供水质量的必要措施,供水厂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管理职责和流程,确保供水厂的运营和管理有序进行。管理制度应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责任追究等内容,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概率,提高供水质量。
同时,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供水用水条例规定,运营管护主体应当为直接从事集中供水工程运营管护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组织体检。直接从事集中供水工程运营管护的工作人员应当体检合格,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水、管水工作,因此管理培训与考核工作应注重对从事人员的身体健康检查,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培训可以包括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以及供水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供水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例如,供水厂可以建立投诉处理机制,接受用户的反馈和意见,并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措施,集中供水厂可以提高供水厂的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提高供水质量,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3]。
2.2.4 加强科技创新
为了提高净水效率,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研发适合当地水质特点的处理工艺和技术,以更好地应对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和问题。除了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集中供水厂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供水厂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远程监控,集中供水厂可以及时了解供水厂的运营状态,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而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则可以帮助集中供水厂更好地了解水质变化趋势和运营情况,以及优化运营策略,提高供水效率。
2.2.5 加强宣传教育
为了促进用水行为的良好习惯,供水厂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可以利用宣传册、海报等物质形式,向居民普及用水知识,这些宣传资料可以向居民介绍清洁饮用水的重要性、科学用水的方法、合理用水的策略等,并提供相关的技巧和建议。这样可以增强居民对用水安全的关注,并引导居民采取节约用水的行动。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进行在线宣传教育,通过这些平台,供水厂可以发布用水知识、解答常见问题,并与居民互动交流,提高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的认知和意识。同时,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扩大宣传的覆盖范围,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用水问题。最后,供水厂还应加强对学校、社区等场所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展览、实地考察等形式,向师生和村民普及用水知识,并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可以开展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动。
2.2.6 降低运营成本
除了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许多农村集中供水厂还面临着运营成本高的问题。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供水厂在人员管理、设备维护、财务核算等方面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低下,进一步提高了运营成本。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农村集中供水厂需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供水厂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引进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优化水处理流程,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供水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语
广西农村集中供水厂的运营管理关乎当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针对存在的问题,集中供水厂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素质,确保供水厂的稳定、高效运营,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刘天聚.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季节性缺水成因及应对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52(8):33-34.
[2] 吴金祝.浅谈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建设与运行管理[J].新农民,2023(7):13-15.
[3] 范美师.对曲靖市沾益区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保护的思考[J].云南水力发电,2023,39(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