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2024-06-24 04:30林忠华
科技风 2024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高水平建设

摘要: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平台、企业、技术、体制”四重维度,其中平台是载体,企业是主体,技术是支撑,体制是保障。本文立足温州实际,研究提出建设思路与抓手,助力温州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关键词: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概述

当前,世界范围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热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大国竞争正在引发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的重构,世界各国均在着力抢抓科技制高点。从国内来看,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的战略支撑,提出各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2010年,科技部启动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目前,全国已有创新基础良好、优势特色突出、辐射带动明显的国家创新型城市103个。温州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与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本、数字化改革先行市等中心工作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实现创新引领和科技强市的重要载体。

二、温州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全域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系统构建了“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科技创新四梁八柱。“一区”:2018年国务院批复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省仅2个;“一廊”:2019年启动建设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浙江省五大科创走廊之一;“一会”:2019年来连续承办四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获习近平主席贺信、联合国秘书长致信;“一室”:瓯江实验室2021年获批省实验室,浙江十大省实验室之一。“一集群”就是温州市大孵化集群按照有空间、有项目人才等“七个一”要求建设,现有省级以上国家级的孵化平台22家,省级孵化平台51家,孵化面积236万平方米。

(二)高水平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近三年,温州获国家科学奖4项、省科技奖88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64项,列全省前三位。2022年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341项,获省“尖兵”“领雁”项目20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0项,7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纳入“揭榜挂帅全球引才”试点。奔腾激光研发出国际首台3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信唐智芯自主研发的高频声波滤波器实现国产芯片替代,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叶志镇院士的“钙钛矿高效发光材料”项目达到钙钛矿绿光LED世界最高水平。

(三)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质扩面

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持续5年进位,从2017年第104名升至2022年第68名,上升36名。现有省级高新区2家,省级创建高新区6家,初步实现工业大县全覆盖;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9家、高能级创新平台5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技术转移转化中心25家,总量居全省前列。温州医科大学获批全国首个细胞生长因子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数安港、中国眼谷、基因药谷、国际云软件谷、温州新光谷、中国人工智能谷等“一港五谷”接连开园。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成效突出

2022年新增全职院士(浙江省“鲲鹏计划”人才)7人,四年时间,全职院士、鲲鹏专家数量实现“从0到1再到10+”的跨越式跃升。国家“引才计划”入选数在2021年已经“翻两番”的基础上、再增长41.5%、达到58人,省“引才计划”入选数达到38人、创历史新高。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确定为首批省级试点。

(五)高质量创新主体持续壮大

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深入实施,截至202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共有36000家,温州共有3724家,占比10.34%;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2022年全省共有98000家,温州共有14730家,占比15.03%,总量均居全省第三。获批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现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2家、省高企研发中心492家,高企研发机构的覆盖率超过80%,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6.8%,位列全省第四。

(六)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十联动”创新生态体系初步构建,数字化改革牵引科技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先投后股方式”模式揭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瓯江实验室与温医大成立科教融合学院,成功纳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联合中电海康组建创新联合体模式获时任省委主要领导肯定。率全国之先推出“科创指数”融资模式,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试点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项目库。

三、温州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存在的短板问题

(一)创新支撑力度不足,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2.41%,低于全国(2.44%)、全省(2.94%)平均水平。二是专利量质整体偏弱。2021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百万人PCT专利申请量、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8.1%、11.9%和40%。三是高质量科技成果偏少。近3年主持或参与的省级以上科技奖获奖90余项,但国家级的科技奖项数远低于省内的杭州、宁波。每千个国家标准中为主或参与制修订指数列全省中等水平。

(二)创新平台能级不够,高标准高地建设有待提速

一是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不强。温州国家高新区排名全国第68位,与省内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莫干山等差距悬殊,与GDP全国前30强的经济实力不匹配。二是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不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数量上、能级上与杭州、宁波相差很大。三是高能级创新平台产出不高。全市高能级创新平台产出效益不佳,人才项目吸引力、成果落地产业化率还不高,2021年温州全市技术交易成交额仅为杭州、宁波的31.1%和75.2%。

(三)创新主体质量不优,高价值产业赋能有待加强

一是头部科技型企业较少。总收入1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部高企的比重不到30%,每万家科技型企业中上市家数14.69家,列全省第10位。二是创新主体比重小水平低。科技企业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比重仅3.67%,每千家企业中高企数仅12.16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列全省第7位。三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偏弱。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仅1个,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5.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0.9%,排名全省中游。

(四)创新溢出效应不显,高效化体制改革有待突破

一是创新资源跨区域统筹配置偏低。“一区一廊”创新资源跨区域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高效运行格局,平台、项目、人才、成果跨区域共享流动仍存在一定的壁垒。二是科技领域数字化改革力度偏小。科技领域数字化改革缺乏流程再造,缺少数据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保障,科技领域整体智治的体系化成果未能凸显。三是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度偏慢。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体制机制未得到充分释放,高能级平台难以导入市场化元素带来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不高。

四、温州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抓科技战略平台,推动市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建强温州国家自创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对标浙江省“315”科创体系,向上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改革试点等战略性资源落地。瞄准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统筹谋划“一区一廊”与各县(市、区)创新资源的对接、协同、互惠机制,加快高新区“多层次、体系化、差异化”发展,推进开发区与高新区“双区联创”,学习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先进地区做法,推动国家自创区冲击全国第一方阵、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加快建设辐射东南区域的创新策源地。二是加速国际国内合作载体联动。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加强与兄弟城市间科学中心、实验室联动,推进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合作共享。加快上海嘉定、上海松江、杭州滨江、深圳创新中心等“科创飞地”建设,鼓励在先进国家、先进地市建设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构建“驻地招才引智、异地研发孵化、本地转化落地”开放新格局。三是科技赋能山区5县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科技专项,建立“一县一策”精准支持机制,引导支持发达地区与山区(海岛)县共建“双向”飞地;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山区(海岛)县科技特派团试点,引导用好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推动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扩容,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二)抓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创新策源地活力涌流

一是更大力度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以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基础研究投入等为导向推进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引导瓯江实验室与国科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生命健康领域创新平台协同发展,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学院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再生调控和眼脑健康创新平台,新增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二是推动校地企深度合作。加大前瞻性基础研究力度,健全“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协同创新机制,以在温高校为重点,开展一批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探索构建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圈,打造一批科教、产教、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培育一批具备冲击省级、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后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建设“校企汇”智治应用平台,打破校企数据信息孤岛,促进产业人才需求与教育人才培养精准衔接。

(三)抓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一是创新科技项目攻关机制。紧密对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战略布局,围绕温州重点产业领域,聚焦创新链“堵点”和产业链“断点”,建立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强化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协同攻关,争取更多省“双尖双领”、国家研发计划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重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迭代“科企通”场景应用,创新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完善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的科技成果路演和展示平台,促进技术创新者与成果需求者无缝衔接;探索实施“超前孵化”新模式,引导孵化载体、基金机构加大和创新源头的紧密结合,加快推动高精尖技术产业化。

(四)抓科技企业森林培育,推动企业当好创新主角

一是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切实当好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深化科技企业“森林计划”和“双倍增”“双迈进”等行动,构建“创新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持续做大做强科技企业群体。二是打造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加快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全面推广“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光电、生命健康等领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企业研发机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五)抓孵化育成体系构建,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一是开展大孵化集群建设攻坚行动。优化有一定孵化空间体量等“七个一”标准,高质量实施孵化空间拓展提质、专业孵化机构招引、人才项目双招双引、基金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五大行动”,以创建示范孵化基地、争创省级及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为抓手,系统提升大孵化集群建设水平。二是提升孵化器整体运营管理水平。以“新旧空间”兼顾原则,统筹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运营机构参与大孵化集群建设,引导存量空间运营方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业运营机构合作,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协助模式,借鉴先进孵化服务模式,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孵化效能。三是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体系。制定“市级+县级+园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的大孵化集群专项政策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造“孵化器集群”服务应用,为创新型项目培育提供集成式服务。引导各地、各部门在孵化载体周边,在孵化基地周边布局建设人才用房、商业、娱乐、休闲等配套,营造良好创业宜居环境。

(六)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一是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温州“5+5+N”产业发展,编制全球创新资源地图,精准招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来温设立或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在温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治理模式优化,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1]。优化整合研究方向相近、关联度较大、资源相对集中的研发机构。二是优化提升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聚焦一个产业方向,联动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链接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一批核心技术攻关,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服务一批本土产业,集聚一批创新人才团队,助推一批人才创新创业,孵化一批创新型项目,培育一批示范标杆新型研发机构”等“十个一批”机制,提质建设国科温州研究院、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华中科大温州研究院等在高能级创新平台,争创更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七)抓创新型人才引育,推动高端智力强劲支撑

一是全方位引才。抢抓世界人才中心加速转移、一线城市资源溢出的窗口期,联动实施“瓯越英才”“510”等系列人才工程,高水平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更多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2]来温州创新创业。二是清单式引才。坚持“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就招什么人才”理念,编制好人才需求清单,引入高水平的猎头公司和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开展上门招才、精准引才,推动科研、生产、设计、软件等人才集聚温州。三是抓好“留才”。先行先试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办好“温州人才日”系列活动,全面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加快人才社区、人才住房、人才咖啡、人才公园等建设,让更多人才在温州安居乐业。

(八)抓科技金融发展,推动市场活水灌溉良田

一是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持续优化“科创指数模型”,构建“区域+产业(首创)+企业+科研机构”指数矩阵,形成一套客观反映全市各层面创新创业活动的科创指数体系。迭代“科创指数贷”应用场景,全市域推行“科创指数贷”融资新模式,拓面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赋能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科创基金。推进政府科创基金市域全覆盖,实施投贷联动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科创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加大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力度。加快建设大罗山基金(天使)村、瓯江金融港,打造“基金+基地+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3]。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今年要新增上市企业12家以上,报会企业12家以上,要坚持精准服务、全程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上市路线,帮助企业缩短上市周期、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J].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20(Z3):65-70.

[2]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J].产城,2022(10):5+7.

[3]顾威.对标“315”科技创新体系 狠抓“八大抓手” 加快塑造“创在温州”的胜势[J].今日科技,2023(02):40-41.

作者简介:林忠华(1982— ),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高新区、科创走廊建设。

猜你喜欢
创新型城市高水平建设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