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和个性评价探讨

2024-06-24 08:43贾袁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

贾袁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并开展个性化的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作业完成效率.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首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应用、开放、层次、实践等角度出发,对数学作业进行趣味化的设计;最后提出了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采取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学生互评、运用个性化评价语言三个层面的策略,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质量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个性评价

引 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尽管许多教师都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变革和优化,但对作业的合理使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数学作业往往仅被视作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的手段,缺乏创意与趣味性.这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地完成习题,难以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也无法实现数学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转化.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着重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的理解.教师应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以期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教育目的.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任何一门课程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和作业的安排上都应该注重创新和新颖性.然而,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通常的作业安排方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习题,或者仅依赖学校教材和配套材料来开展作业练习.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显得乏味,它只能用来巩固和深化学生当前的学习,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综合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片面追求作业数量

结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采用题海战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他们往往按照每个知识点去设计大量的对应习题,这导致作业的数量显著增加.然而,这种做法忽视了小学生学习精力有限的发展特征,使得学生在课后以及放学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数学作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抵抗等不良心理.

(三)评价主体单一

受传统教学影响,以往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参与被忽视,这导致学生只关注完成作业并交给教师,却不在意作业完成的质量.此外,由于作业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结果往往容易受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评价不客观、不全面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工作.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策略

鉴于上文提到的问题,并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为了避免学生因思考和逻辑上的困难而对数学作业产生消极态度,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需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从应用、开放、层次、实践等多元角度出发,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实用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学生兴趣及特征,增强作业内容趣味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内容,往往局限于运算和模仿例题,题型简单重复,知识虽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却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使得学生难以对完成作业产生兴趣和探究精神.然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还能为作业设计提供灵感,增强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动力,降低作业的难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更加注重作业的趣味化,使之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连.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从机械、重复的传统作业设计中走出来,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同时,鉴于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活力,对于新奇事物总是充满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作业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作业设计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面积计算基础和图形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作业.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硬纸片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自由设定图形的大小和边长.通过图形组合、剪裁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富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丰富作业内容,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推理和总结能力,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作业内容应用性

学习的成果最终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场景都能成为数学学习的实践场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致力于将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实际收获,并增强他们的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能够将作业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作业设计中,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故事形式的作业:周六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他们买了2()苹果,1000()面粉,250()盐,10()大米.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概念,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以数学故事的形式呈现,作业的趣味性大大增强.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错误例题来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例如,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以下例题:早晨起床,小红拿着10克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洗脸.妈妈为她准备了一盒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150吨重的面包.小红快速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她碰到了同班的“大块头”小壮,他的体重有50多吨.这种反面案例不仅具有挑战性,还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思考和提出质疑,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三)整合学科内容,提升作业内容开放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趣味化设计时,可以积极探索各个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并利用数学与美术、语文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提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增强其趣味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的作业设计中,由于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这三种图形运动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性作业时,可以与美术学科相结合.具体而言,可以引导学生灵活选择和应用图形的三种运动形式来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比如通过旋转完成风车的绘制,利用平移完成树林的绘制,以及运用轴对称完成蝴蝶的绘制等.这样的设计不仅显著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热情.

除此之外,新一轮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通过数学作业的设计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性作业时,除了注重提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外,还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方法.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内容:小明爸爸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每满69元减19元.如果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那么在A,B两个书店各应付多少元?在哪个书店买书更省钱?A,B两店的价格相差多少钱?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多维度探究与思考,有效增强学生的拓展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联系实际学情,增强作业内容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时,除了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需求,对作业内容进行科学分层.同时,应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合适的练习机会,并能在现有能力基础上得到提升.分层作业的设计应将同一知识点按照基础、中等难度、拓展延伸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灵活选择,从而更快地获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作业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已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分层趣味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底面半径为2.5米、深3米的圆形游泳池,其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一个底面半径为2.5米、深3米的圆形游泳池,若在其底部和内壁贴上瓷砖,则贴瓷砖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从一根长4米的圆柱形木材上锯下一截长1米的小圆柱后,表面积减少了62.8平方分米,这根木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这三个题目均围绕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点展开,但难度和深度层层递进.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有针对性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应用计算公式.这种分层设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同时激发了他们探索知识和独立思考的热情,从而充分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潜力.

(五)根据特定内容,设计实践作业

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时,为了凸显其实践性,可以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设计一些调查型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参与调研活动,从而逐步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应用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的作业设计中,以“统计”部分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统计作业主题:调查全校学生对于恐怖、科幻、战争、武侠以及喜剧五种类型电影的喜好情况.这一作业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以调查实践的形式展现,新颖且富有趣味性.学生可以组成小组,明确分工,负责询问、记录、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以及汇报作业成果.在合作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将被充分激发,不仅能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还能提升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价值.

调查型作业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作业形式打破了常规,与社会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入这种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完成数学作业的热情.

三、小学数学作业个性评价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评价时,面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作业错误的出现并不代表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努力,这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实质上也反映出了教学工作有待完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将单纯的说教转变为聆听,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疑问,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并以建设性的方式给出参考意见.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还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开展学生互评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作业个性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相互接触的时间较多,因此学生之间的互评会更加关注细节,也能达到锻炼学生判断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全面、客观地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进行评价,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三)运用个性化评价语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作业个性化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在评价语言上多下功夫,做出创新,创造出独特且富有个性的评价语言,以此加深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印象与感受,增强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期待.传统的评价语言往往过于生硬和频繁,缺乏新意,导致学生在看到这些评语时并不在意,无法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评价语言中加入简单的符号,如微笑和夸奖的大拇指等,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评价语言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化评价对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作用.

结 语

总而言之,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是数学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核心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数学作业进行趣味化设计和个性化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在今后的数学作业设计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同时,在作业评价工作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调整评价语言,以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俊.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设计和个性化评价[J].文理导航(下旬),2021(9):26-27.

[2]杨宏.例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设计和个性化评价[J].小学教学参考,2021(11):56-57.

[3]黄超慧.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与多元化评价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9):85.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数学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