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探索

2024-06-24 04:30许跃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6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

摘 要:本文着眼于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特色小镇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特点,结合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小镇的实践案例研究,探索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从城镇化发展、产业创新升级、历史文化传承、人文特色彰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梳理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产业;建设意义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特色产业发展、人才聚集、特色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特色小镇”应运而生[1]。

特色小镇则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缩影,具有人本化、生态化、差异化、传承化、艺术化、一体化等六个特征[2]。特色小镇从成立、发展,到具备一定的规模,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政府的主导。特色小镇的“特”是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现在千镇一面的发展困境,在规划策划过程中需要找准定位,明确到底要建设什么类型的特色小镇,从小镇的现有资源、产业特征及当地的城乡发展建设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镇,探索特色小镇发展的合适路径。

一、特色小镇内涵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比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体现出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点。

二、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一)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小镇概况

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小镇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主城区西北部,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数字小镇位于新汴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唐河景观带两带相拥的大生态景观格局中,京台高速和泗许高速生态绿廊、四季花海是小镇内部核心生态景观资源,整体生态格局良好。综合考虑利用田园及水系自然资源、具备开发建设潜力、兼顾产业项目布局、完善数字产业体系,选址建设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小镇。

(二)发展路径

宿州高新区在独特产业本色、生态绿色底色、宜教宜医彩色、宜住宜乐特色“四色园区”的发展定位的指导下,积极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生态文明新城区。宿州高新区已经逐渐从产业片区走向产业新区、从单一生产走向产城融合、从绿化配置走向生态聚合、从生产加工走向文化塑造,数字小镇也将从附属组团走向核心主体。宿州高新区数字小镇主要从产业、空间、功能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思路转变,探索产业片区向特色小镇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1.产业由“特”到“强”的转变:集聚特色产业

围绕数字小镇内相关重点产业领域,重点吸引行业内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发展为支点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招商,以价值链打造为提升,聚集产业群体,谋求宿州市数字产业的整体发展。实现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培育出创新链的目标。

2.空间由“物”到“人”的转变:汇聚优美环境

特色小镇的形态应突出风貌个性和宜人的空间尺度。产业园区由于追求效率,一般采用大马路、大厂区和大园区等为“物”服务的空间意向。而宿州数字小镇建设应突出特色:紧扣主题功能,突出风貌特色,打造高颜值数字小镇形象。

3.功能由“产城融合”到“文化培育”的转变:凝聚人文气息

为了宿州数字小镇应该是“产、城、人、文、旅”有机融合的重要平台,而不是以单一的生产功能为主,需要结合产业现状和人文情况,植入数字文化、数字产业,强化文化及旅游功能。

4.管理由“传统开发模式”到“创新体制机制”的转变:构建灵活体制机制

针对小镇数字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小镇现有的要素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与小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精细、规范、高效的专业化管理体制。构建一流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专业化的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和政策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为中小型企业的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放共享“公共信息资源”,打造信息化软环境。推进公共事务职能部门将因公共事务职能产生、收集、整理、传输、发布、使用、存储的信息资源依法依托互联网平台开放出来,为全社会所有、所用、所享。通过降低公共信息资源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以信息为“生产原料”的小微企业创业,大中型企业投资,撬动小镇产业增长。

(三)规划对策

宿州高新区数字小镇通过探索产业片区向特色小镇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落实“数字+云端”的规划理念,实施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个维度融合发展的规划对策,贯彻优化空间、提升产业、植入功能、营造特色、凸显特质五大策略,引导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四态融合”发展。

(四)政策扶持

1.强化组织领导

宿州市高新区特色小镇成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筹指挥特色小镇的创建,协调解决规划实施的重大问题,将创建方案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各部门年度计划和考评内容,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形成层次清晰、责任明确、运行规范的领导体制和上下统一、左右协调、运行高效的机制。成立宿州市高新区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办公室,作为特色小镇创建的执行机构,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2.强化政策支持

在产业发展方面:设立文化基金、徽新云计算(手游)基金、南创产业基金,为数字小镇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设立数字小镇云计算这一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云计算创业项目孵化、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公共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产业环境营造等,加大数字小镇投产企业支持,企业从投产之日起1年~2年,给予企业不高于产值的6%补贴,3年~5年给予企业不高于产值的3%补贴。

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鼓励企业建立研究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及成员企业参与数字小镇产业发展。

3.强化人才建设

强调人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培养多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高端人才港,建设皖北人才特区。支持企业建立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对建立实训基地的企业,经认定,根据规模一次性给予一定的补贴。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参照当地人才引进相关文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数字小镇相关企业员工,按个人所得税(非股权转让),给予一定奖励。

4.强化金融支撑

建立以宿州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的投融资保障体系,建立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数字小镇企业打通融资渠道,使宿州数字小镇具备孵化器的功能。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进入宿州数字小镇进行风险投资,对宿州高新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和担保资金,投资参股控股宿州数字小镇内的优质企业。

5.强化税收政策

财政政策是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举措,加大对数字小镇相关企业财税优惠支持。对于入驻宿州数字小镇的涉云企业,从获利之日起,前两年由同级财政按照100%扶持奖励,奖励款项于次年第一季度一次性兑付。

6.强化招商引资

加大数字小镇数字云、数字存储等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IT企业、数字文化、数字智造、数字电商等企业来小镇投资项目。加强沿海经济区的多层面全方位的沟通互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建立“飞地”园区,打造宿州市高新区为沿海发达城市数字产业延伸地,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变产业承接这一被动产业转移模式为园区对接的主动模式。

7.强化要素保障

优先安排数字小镇主导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上级预留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坚持高标准建设小镇,统一道路、灯光、亮化、绿化主色调,完善小镇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供热等配套设施,打通标准化厂房光纤通道,推进产城融合。实行社会事务系统化管理,按照开发小区标准提升安置区物业管理能力、便民服务能力。建设好邻里中心,引进酒店、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坚持园区校园化理念,完善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功能配套,提供人才公寓吃、住、行便利,构建职工“十分钟生活圈”。

8.强化服务配套

在宿州高新区数字小镇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体制,建好政务服务中心,抓好权责清单管理,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四最”营商环境。深化“保姆式、顾问式、管家式”服务。

三、建设特色小镇意义

(一)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各种社会资源不均衡投入,致使大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的“城市病”,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逐渐下降。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新的投资机会,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激发传统特色产业的活力,使特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大城市病”,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激发人口、设施、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带动乡镇和乡村的开发建设,完善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营造赋予特色文化底蕴的城乡空间环境,同时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快促进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产业就是培育特色小镇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要素。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地缘集聚优势,聚合各类资源和要素,结合属地物流企业和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建成物流数据共享互通体系。特色小镇就是着眼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一批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

(四)有利于保护和挖掘传承传统文化和建筑

通过特色小镇的塑造,可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一至两种特色产业,将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文化融入小镇的建设中去。

结语

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其特色,把自己的最大优势彰显出来,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领域创新,需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技术与人的需求。创新不是孤立的,需要人们在传统环境里享受到现代服务。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一定要赋予它原生的动力,前期可能会通过外部的一些规划、模式等,包括先进的技术促进、各方关系协调机制和利益共同体机制进行推动,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实现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样特色小镇才能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28.

[2]中共城阳区委党校课题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色小镇建设分析——

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02):92.

作者简介:许跃东(1986.03-),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更新、城市设计、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等。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