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24-06-24 07:01:05黄金豆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园本游戏资源

黄金豆

本土文化是幼儿最容易接触到的文化,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个与儿童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资源的宝藏。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和幼儿获得经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呈正相关。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有效利用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我园结合实际,在十余年课程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本土的“泥韵”课程。“泥韵”课程以自然主义教育为基础,以多元智能为理论支撑,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泥”为载体,承载着诸多教育价值,是支持幼儿多元发展的多领域课程。我园通过将本土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园本课程,并加以整合、创新,拓展了幼儿园课程内容。

追本土文化之风——本土资源推进课程发展

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建设时,首先要了解本土文化并理解本土文化的精神与内核,根据本土文化的特点和幼儿园的实际,切实做到因地制宜。我们在课程资源库建设中注重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旨在推进课程发展。

本土历史文化的利用。花厅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沂区域的特色文化,有着五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花厅文化遗址位于马陵山下的花厅村,其中出土的陶器造型美观、纹饰精细,是稀有的艺术珍品。还有位于运河边的古镇——窑湾,这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为我们的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经过收集与整理,我们把花厅文化中的陶艺、窑湾古镇的建筑与民俗等历史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了“泥韵”园本课程。

本土民间游戏的利用。沭河两岸的孩子们喜欢将泥做成碗状,用力摔向地面,发出极响亮的声音,这就是“摔钢炮”游戏。他们还用黄泥塑手枪,在太阳底下晒干后,玩“打仗”游戏。民间玩泥游戏“摔钢炮”“弹泥球”“拾羊窝”“吹泥响”等总是能让幼儿感受到美好和趣味。沭河岸边处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这些简单有趣的民间游戏使孩子们产生了对大地和自然的依恋之情。

本土饮食文化的利用。沭河两岸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自古商贾云集,文化交汇。本土饮食以面食为主,种类十分丰富,包括煎饼、烧饼、云片糕等。将本土饮食文化融入幼儿泥塑、玩泥游戏等活动,不仅为幼儿所喜爱,还能进行爱劳动和饮食文化教育。

朱永新教授曾说:“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应该是卓越课程研发的重要内容。”我园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归纳和利用,实现了本土文化的传承,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逐课程建设之光

——本土文化渗透教育教学

提高教师素养。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程建设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对本土文化内涵进行学习和了解,充分参与本土资源的挖掘和梳理。其次,教师要阅读课程建设和本土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书籍,并结合教育实践开展交流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根植幼儿需要。开展园本课程建设以来,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从最初教育观念的更新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不断丰富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其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丰富民俗文化的本土资源成为教师课程内容的首选。比如,教师在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可以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本土民谣来进行教学;还可以将民间泥塑玩具“泥响”作为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教学工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当教师进行故事教学时,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泥塑创作,并讲述故事内容,从而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对文学作品的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对本土文化内容进行筛选的任务,基于幼儿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并将本土优秀文化融入幼儿的成长足迹中。

传民间游戏之韵——本土游戏丰盈童年记忆

虞永平教授曾说:“民间游戏不只是游戏,它是‘中国的课程。” 民间游戏是幼儿接触和学习本土文化、认识本土文化符号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具有鲜明的沭河地域特色的玩泥游戏纳入园本课程之中。比如“摔钢炮”,孩子们用泥做成碗状,单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再用力摔向地面,能够把“钢炮”摔出大洞者为胜。“摔钢炮”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而且让幼儿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直至成功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在模仿、交流、探索中学习并体验成功。再如“弹泥蛋”游戏,很讲究手眼配合。除此之外,教师还鼓励幼儿不断创新玩法,于是,“抢占泥洞”“泥球争霸赛”等趣味游戏应运而生。

教师通过挖掘本土民间游戏资源,结合幼儿阶段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寻找本土文化显性功能之下潜在的教育价值,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承生活教育之魂——本土环境回归自然本真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早已成为幼教人的共识。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教育与生活不应脱节,也脱不了节,两者的关系不是虚妄、矫饰的,而是真实、天然的……”在“崇尚自然”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创设课程环境时应把“返璞归真”作为环境创设的原则,将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本土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在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各班以“走进花厅文化”“畅游古镇”“沭河印象”等为主题,创设班级环境。例如,大(一)班在班级主题墙上创设了“花厅时空”特色主题板块,他们从网上和新沂市博物馆收集了大量与花厅文化相关的瓷器、玉器、劳动工具等实物图片,按照用途、种类进行分类,并将它们粘贴在主题墙上。同时,根据实物,制作出立体泥塑。通过创设主题环境,幼儿们对之前参观博物馆时看到的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认知水平。并且,在园所环境的熏陶下,幼儿们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开始在互动中传承本土文化,实现了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

此外,教师还在户外设置了踩泥池、滚泥区、涂抹墙、挖泥寻宝等不同的玩泥区域,将水缸、石槽、石磨、石臼等传统用具巧妙地融于区域环境中。游戏时,幼儿们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工具,用泥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游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走廊、过道等公共区域,创设具有本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游戏区域,如古镇中药房、沭河风情美食城等,并在这些游戏区内进行混龄游戏。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游戏区域,不仅满足了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也体现了“泥韵”课程追求“和谐共长”的教育理念。

教师将本土文化有机融入环境之中,可以让环境返璞归真,充满自然与和谐、创造与快乐,使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勃勃生机,每一面墙壁都融入自然的怀抱,让幼儿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顺应了儿童“向往自然”的天性,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朴素、自然的园本课程建设只有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方能根深叶茂,方有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幼儿才是课程开发的主人,教师应该以幼儿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并给予幼儿支持,使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对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自筹课题《幼儿园“泥韵”课程研发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编号:2021JY14-ZB7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园本游戏资源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7:58:14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6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