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读“枇杷”

2024-06-24 16:05:03邱俊霖
美食 2024年6期
关键词:孙大圣花果山蝎子

邱俊霖

枇杷是花果山的佳果之一,山猴们吃枇杷也喜欢赶新鲜。话说美猴王外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猴子猴孙们为他献上的枇杷是“缃苞带叶擎”。浅黄色的枇杷果子连着叶子一起摘下来的,说不定还带着露珠呢。

《西游记》的原著中,孙大圣刚刚诞生时,靠着“觅树果”为生。即便后来学到了高超的法术,他最爱的依然是水果,甚至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果子。

在花果山上,各种果子应有尽有,孙大圣想吃啥都不是难事。但原著中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大圣的早点清单——话说孙大圣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唐僧带着沙僧、八戒来到宝象国,他们路上遇到的妖精“黄袍怪”却尾随而至,他变为美男子,来到宝象国蒙骗了国王,说自己乃是驸马爷,并将唐僧变成了猛虎。缺了大师兄,师徒几人根本不是黄袍怪的对手。于是二师兄只好来到花果山请大师兄出山。

二师兄来到花果山正值早晨。游览一番后,他忍不住对着孙大圣赞叹道:

“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

师兄二人谈笑多时,游览了一遍花果山,下山时,路旁的几个小猴子端来了孙大圣的“早膳”:

“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

‘大圣爷爷,请进早膳。”

看,孙大圣招待二师兄的这顿丰盛的早膳里,就有枇杷。孙大圣还开着玩笑调侃二师兄:

“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

对于美食,二师兄可来者不拒,更何况是知名“水果基地”花果山所产的美味水果呢?于是赶忙回道:

“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

二师兄当然是不会嫌弃拿果子当早点,他只会嫌果子不够多。

然而,《西游记》里的“枇杷”,远没有“琵琶”抢镜。枇杷是水果,可琵琶是一种乐器。比如宝象国的国王让宫娥们弹奏琵琶、吹弹歌舞,招待由黄袍怪所变的驸马爷。

有时候,“琵琶”也被当作形容词。出了女儿国,唐僧被蝎子精抓进了“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的这个洞府之所以被叫作“琵琶洞”,书中没有明确说过。不过,咱们可以从其他的内容中找到线索:

“(昴日星官)对着妖精叫一声,那怪即时就现了本象,是个琵琶来大小的蝎子精。”

孙大圣为了降服蝎子精,请来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让蝎子精现了原形,原来她是一只“琵琶”大小的蝎子。难怪,蝎子精会把自己的洞府取名为“琵琶洞”。

在古人眼里,枇杷是一种吉祥的植物。因为枇杷香甜味美,而且外表金黄,相当讨人欢喜,古人将其视作财富的象征,并常在庭院之中种植枇杷树,以期自己的家族能像枇杷的颜色那样金玉满堂。

曾有一种说法:枇杷之所以被人们叫作“枇杷”,是因为枇杷叶子和乐器“琵琶”相似。至于“琵琶”这个词怎么来的,古人也很好奇。

“琵琶”最早叫“批把”。东汉学者刘熙在经过一番探索后认为:

“(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日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释名》)

他觉得,琵琶是一种源自游牧民族的乐器,最早的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合称“批把”,后来演变成“琵琶”。据说,“琵琶”在秦朝时就出现了,那时候的琵琶和现在琵琶不一样。那时的“琵琶”琴身为圆形,后来,大致所有的弹拨乐器,古人都称之为“琵琶”。

而我国关于“枇杷”的记载也非常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修建了一座上林苑,并且在上林苑中移植过枇杷树。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提到:

“枇杷橪柿,亭奈厚朴。”

枇杷与柿子、棠梨、奈果以及厚朴等植物并列,成了上林苑中的一道风景。秦始皇时代与汉武帝时代相隔不过百年而已。这么说,“枇杷”与“琵琶”出现的时间相距不远,何况,早期的“琵琶”也不一定是如今的模样,所以说,枇杷因为“琵琶”而得名,这个说法还是存疑的。

枇杷和大部分的水果不同。很多水果都是春天开始生长,夏秋季节结果。而枇杷花期长,通常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春夏之际结果。加上枇杷虽然耐寒指数较强,但是喜欢阳光高温,所以,枇杷大部分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地区。咱们把神话与现实联系起来做个小小的猜想:唐僧师徒们一路向西取经,他们在路上遇到的枇杷树,能否结出果子还真得打个问号。

不过我们可以推测一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师是江苏人,而且长期流寓南京。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淮河以南地区,大概是特别爱吃枇杷的。所以,孙大圣也爱吃枇杷,而且还拿着枇杷当早膳。

猜你喜欢
孙大圣花果山蝎子
妙 术
妙术
科学老师“孙大圣”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08
天上有只大蝎子
假如我是孙悟空
家乡的花果山
花果山的神秘来客是谁?
你是不是那只非理性的“蝎子”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8
蝎子
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