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莘
[摘 要]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经验的转化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种对音乐的历史理解与情感积累的途径,而音乐音响激发的听觉情动则显现了审美主体对音乐的即时反应。本文在研究音乐审美经验与听觉情动的关系基础上,试以场景化理论视角探讨音乐审美经验激活过程与听觉情动之间的互通,以及审美活动中人的情感能动性在审美经验构建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审美;音乐审美经验;听觉情动;场景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025-04
在有关情感与情绪研究分类的两种理论方法中,以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理论为基础将情感与情绪作为两级维度或情感性质的组织给予区分。众多学者对情感与情绪的研究成果多以两种共同维度作为研究角度,即某种形式的激活或兴奋、接收拒绝或评价,这样的理论框架形成了情感及审美反应的基础。对于两种研究维度所引发的思考,本文试从场景化听觉实例中的诸多现象分析音乐审美经验的构建与激活思路,探讨从音乐审美经验的激活角度与听觉情动之间的关系互通,以及审美活动中人的情感能动性在审美经验构建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音乐审美与音乐审美经验
(一)音乐中的审美与音乐审美心理学科
将“审美”一词拆分,“审”为动词,即在此环节中需要有人“审视”“观审”,其对象为“美”,因此同时意味着被“审”之事物需存在“美”的含义,所谓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便对应审美者与被审美对象的角色。纽约州立大学弗里多尼亚分校音乐教育教授曾在其研究情感及审美行为的文章中提出“审美一词最初的意义是动词的‘感知……是一种感知经验”,审美一词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定义,被理解为人类在主、客观方面感知与评判世界之存在,于理性认知与感性认识作用下认识、理解世界行为的一环。而在此基础上的审美心理研究,将其归纳为审美者的美感产生和体验,讨论的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感觉产生、直觉操作、情感升华、创造能力、性格影响以及审美效应等环节的诸多问题。
人类在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中汲取并创造“美”,审美的过程与体验反映在无数饱含智慧的艺术创作中。而通过有序或无序的声响排列形式所表达的听觉艺术——音乐,其让人产生审美体验、进行审美活动的缘由,推动着关于音乐心理研究的发展演变,使音乐心理学中的审美心理活动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研究方向,音乐审美逐渐发展为音乐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其研究领域与音乐美学、音乐批评、音乐史、音乐教育等诸多方向都存在着关联。
(二)音乐审美经验与音乐审美之关系
人们对于音乐信息的接收与体验,往往是基于以往所积累的认知而进行评判,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到的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经验,便可谓审美经验。这种经验保存在意向之中,影响着感官体会与察觉,也会影响在此之后的其他审美活动中信息接收的倾向与判断。
笔者尝试将音乐审美从行为定式、思维定式与潜意识三个层面进行解读:行为定式即音响信息的外显形式,可被人耳所识别的音量、音色、音高都属于这个层面;思维定式包含一种规范与结构的思考,如主体能从音响信息中分析得出调式、调性、和声色彩、时代风格等,对于未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群,分析结果可能表现为一种综合的感受,如节拍律动所带来的冲击感或连续的织体带来的秩序感等;在潜意识层面则涵盖了对以上两种定式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包括各种想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感受与知觉,这个层面决定着听者的思维与行为定式的来源。
当审美主体在音乐审美活动中获得各类情感体验时,其体验的感受并非来自音乐音响的单方面传达,而是由审美主体赋予其过往审美经验的归纳与对比所得的感知体验。人类意识之外的所有物理存在只是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人脑对于这些属性作出有意义的解释时,情感反应才能发生,审美经验的意义便是影响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出解释的方向,与其中所获信息的体验。
(三)音乐经验与激活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20世纪初期在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下,提出“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又称为“行为学习理论”。
几乎是心理学研究各分支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在心理学与各分支方向不断实践与研究的发展中,人的知觉反应已不仅以S-R公式进行理解,而是包含在一定环境背景中复杂的认知性解释过程。激活,通常与唤醒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音乐经验激活方面,“激活”亦可有多种定义,在将激活概念运用至音乐的刺激研究范畴时,探究的是音乐、情感及审美行为之间的关系。
对音乐经验与激活的研究中,若将激活的形式分为两个纬度,通常为“结构”与“能量”,即同时发生、继时或顺序发生的心理加工原理。例如,摇滚乐、流行音乐的听众群体可能倾向在音乐信息中受到更多能量纬度的激活,如因振奋激荡的心情而引起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古典音乐或其他较于前者结构相对复杂的音乐,其受众可能倾向关注更多复杂纬度,如配器带来的音色体验、音乐旋律与织体间的处理手法等,其感知体验会引发更多理性思考。而两种纬度同时发生的心理加工形式也是存在的,这取决于主体过往形成的音乐经验与感知觉倾向。
二、听觉情动与场景化理论
(一)听觉情动与多维度影响
情动理论是由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提出的,后被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将“情动”概念纳入其“流变—生成”理论。在布来恩·马苏米的阐释中,情动是一种未定型、未被结构化的潜在状态,其难以用语言明确捕捉。当情动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会转化为可被主体所认知的情感。还有人将情动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非个人”运动或“前个人”的力量、更个人化的情绪或感受、影响或被影响的力量,提供了一种理解音乐中的更多复杂的情感反应与感知的框架,用以探究音乐如何在非语言层面上激发和传达复杂情感和感受。
在前个人层面,其指代一种存在于个体特定身份、经验和社会构造之前的情感或感觉状态,它更加原始化,并不依赖个人的特定身份或社会角色。在音乐范围内,则可以被理解为音响信息所激发的普遍、不受个人经历和社会文化影响的内在反映。音乐所激发的基本的、前个人的情动,即非语言化的、非结构化的感知状态,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在深处,超越了常规的情感分类。如音乐的某些基本元素,强烈的节拍或激昂的旋律,可能会激发听众内在的原始反应,这些反应往往难以用传统的情感标签来界定。
个人化层面所指的情感与感觉状态,是与个人经验、身份和文化背景紧密关联的,这些情动被历史和社会环境所塑造,形成具有独特性与个体差异的情感表达。个人化的情动体现在主体如何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记忆和情感反应来体验与解释音乐。音乐中的特定元素,如旋律线条或和声的选择,可能会触动听众个人经验和情感记忆相关的情动,这种情动随后转化为更可辨识的诸如喜悦、悲伤或怀旧的情感状态。这一过程涉及情动从非结构化的潜在状态向可识别的情感表达的转变。
“影响和被影响的力量”存在于“前个人”与“个人”层面之间,在情动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一层面涉及个体如何被动受到外部刺激影响,如环境、他人行为、社会结构等因素影响的个体内部变化,以及主动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如通过主体行为、创造力、表达方式等多种形式体现。此概念的核心在于互动性和动态性,强调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个体情感与行为的影响。在“影响和被影响”的层面,音乐不仅仅是引发情感上的反应,而是作为一种深刻的互动过程,改变着听者的内在状态。这种交互不仅局限于情感层面,还包括对听者认知、心理和灵性状态的深远影响。
综上,音乐中的听觉情动是一个多维、动态的现象,它涵盖了从非个人化的原始感知状态到个人化情感的转换,再到对听众内在状态产生深远影响的全过程,通过前个人情动的普遍体验、个人化情动的深层个体联系,以及音乐与听众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展现了其在人类情感和心理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场景化理论结合听觉情动的探索
场景化理论最初源于戏剧和表演艺术,后扩展至社会学领域,其强调环境和背景对理解和体验社会行为及文化表达的重要性。“场景”概念最初出现在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社会拟剧理论”
戈夫曼拟剧理论是借助戏剧的类比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
中,而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的“媒介场景理论”进一步扩展了场景概念。20世纪80年代,特里·克拉克(Terry N.Clark)与丹尼尔·西尔(Daniel Silver)领导的新芝加哥学派提出的文化场景理论,强调在不同群体之间创造文化场景以引发共鸣。
场景化理论与听觉情动在多个层面上存在显著互通,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音乐体验和听觉情动的新视角。
场景环境与感知相互作用:场景化理论强调环境在形成社会行为和文化表达中的作用,而在听觉的情动中,音乐不仅被听众直接感知,其所引发的情动也受到播放音乐的环境如音乐厅、私人空间、自然环境等的深刻影响,另外,空间布局、声学特性、与场合相关的社会文化意义,都能影响音乐所激发的情动。
文化背景与情感体验:场景化理论涉及文化和社会背景对行为和表达的影响,在听觉情动中,这表现为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激发不同的情感反应。不同文化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连接各异,因此,同一首乐曲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听觉情动体验。
情境化音乐体验:场景化理论认为,任何社会行为或文化表达都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而听觉情动也如此,即音乐所引发的情动体验不仅取决于音乐本身,还取决于听众的个人情感状态、经验和与音乐相联系的记忆。
互动性与动态性:场景化理论与听觉情动中都强调了互动性和动态性。这种双向互动意味着音乐体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环境和个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在以上场景化与听觉情动的理论结合探讨中,音乐听觉体验不仅是对音乐本身的感知,还是一种包含物理空间、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情境的综合体验。音乐在特定场景中播放时,其听觉情动的激发除了受到音乐本身结构的影响以外,也深受播放环境影响。音乐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所激发的不同情动也反映了文化差异对情感体验的干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场景化理论与听觉情动之间的互通,更加深入了解音乐体验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性,强调环境、文化背景和个人情境在形成和解释音乐听觉体验中的重要作用。
三、音乐审美经验与听觉情动
(一)音乐审美经验对听觉情动的影响
在探究音乐审美经验对听觉情动的影响时,我们需将音乐作为一种深刻的情感和认知体验来理解这一关系。音乐审美经验不仅是个体对音乐元素和风格的认知积累,更是一种深层文化与情感内涵的整合,这些经验构成个体解读和体验音乐的认知框架,同时影响其对音乐的情感反应,即听觉情动。笔者将对其的思考与理解归纳为三个方面。
1.情感预设与认知框架的共同作用
音乐审美经验中蕴含的情感历史和认知结构共同预设了个体对新音乐体验的情感反应。这不仅包括对音乐作品情感层次的预期,还包括通过音乐知识和理论构建的认知框架,使听众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技术复杂性和情感深度,从而强化其情动体验。
2.文化共鸣与情感连接
审美经验中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历史使个体能在听音乐时与作品中的特定主题或情感产生共鸣。这种文化和情感的共鸣不仅增强了音乐的情感影响力,也促使听众更加主动和深入地参与音乐体验。
3.情感理解与体验的深化
丰富的审美经验增强了听众对音乐中情感层次的理解和共情能力,使他们能在音乐中寻找与自身情感经历相呼应的部分,从而深化音乐激发的情动体验,提升个体在音乐体验中情感反应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音乐审美经验影响个体的情感预设、认知框架、文化共鸣以及情感理解能力,对听觉情动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音乐激发的直接情感反应上,也体现在个体解读、理解、与音乐互动的方式上。
(二)听觉情动对音乐审美经验的促进作用
听觉情动作为一种因对音乐音响的聆听而激发的直接情感反应与体验,对个体理解、感知音乐并最终形成审美判断起到一定作用,其不仅体现在音乐带来的即时情感体验上,也显现在长期的认知与经验中。
1.情感体验与审美认知的相互强化
听觉情动激发的直接情感体验如愉悦、悲伤或激动,不仅可以加深个体对特定音乐作品的记忆,也能促进对音乐元素和结构的深层次认知。情感体验的强度和多样性加强了个体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促使他们形成特定的音乐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好转化为审美经验,影响个体未来的审美能力。
2.鉴赏能力和情感智力的共同发展
听觉情动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会激励个体深入探索音乐技术和理论,提升音乐理解和鉴赏能力。这种探索不局限于音乐的表象,而是包含深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意义。此外,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发展个体情感智力和同理心,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和共鸣他人的情感状态。
3.音乐偏好形成与个性化体验的促进
听觉情动在个体音乐体验中的作用导致音乐偏好的形成和个性化体验的加强。情感上的共鸣和对音乐的深层次认同促使个体探索与这些情感体验相联系的音乐类型,进一步加深音乐的个性化体验和审美欣赏。这种个性化体验反映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强调音乐在情感表达和社会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综上,听觉情动对音乐审美经验的促进是一个动态且互动的过程,不仅影响个体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也强化其对音乐的情感连接与社会文化认同。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音乐在人类情感、认知和社会互动中的复杂角色。审美经验为个体提供了理解和评价音乐的基础,而听觉情动则反映了个体对音乐的直接情感反应,在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两者的相互作用展示了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三)场景化激发音乐审美经验与听觉情动
场景化理论强调的环境、背景在形成和理解社会行为与文化表达中的作用,同样适用于音乐体验的领域。在深入分析音乐审美经验与听觉情动的交互作用时,通过场景化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特定场景是如何激发听觉情动的,并进一步促进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不同的音乐场景通过其独特的环境特征、文化氛围和情感质地,能触发不同的听觉情动反应,促成音乐审美经验的转化。以下为探讨场景化理论结合音乐审美经验与听觉情动的应用案例。
1.古典音乐会场景
在音乐会场景中,音乐的演奏、音乐厅的建筑风格、观众的沉浸和专注,共同构成了音乐审美活动的前提。以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为例,其以独特的圆形建筑和卓越的声学设计闻名,为音乐的呈现提供了理想的声学环境。在演奏如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的《第五交响曲》时,音乐厅的卓越声学设计确保了作品丰富配器中的每个细节都能被清晰传达,从细腻的弦乐段落至宏大的全奏部分,每种音色和动态都得到完美的展现。这种声学环境所强化的作品层次感与动态范围,深化了音乐本身的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充分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深度和音乐魅力,这不仅激发了强烈的听觉情动,如交响乐的强烈震撼,也促进了审美主体对古典音乐风格、作曲家的意图和演奏技巧的深入理解,从而积累音乐审美经验。
2.爵士音乐俱乐部场景
爵士音乐俱乐部提供了一种不同于音乐会场景的体验。这是一种更加自由和即兴的场景,其中昏暗的灯光和放松的气氛、观众与音乐家之间的直接互动、乐手的即兴演奏与个性的音乐表达,在放松的环境中引发观众的听觉情动,如兴奋和愉悦。这种体验不仅增进了对爵士音乐即兴创作的理解,也丰富了观众的音乐审美经验。观众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理解和感受爵士音乐的即兴创作和演奏技巧,促进对这一音乐类型的审美认识与经验积累。
3.电影音乐场景
在电影音乐范畴的场景中,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创造了一种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例如,电影《星际穿越》中,一段通过肃穆的管风琴音色与电子效果器的音色变形来传达太空环境的广阔与神秘。在描绘虫洞、黑洞和电磁波等场景时,音乐与音响效果紧密结合,激发观众强烈的紧张感。这种音乐的异化表达加深了观众的情感体验,也强化了电影中紧张与神秘的气氛,在视觉与听觉复合体验的场景中,促进观众对电影主题与情感表达的认同。
基于特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以上不同类型场景展示了音乐在心理层面上影响个体的听觉情动和审美经验的形成。这些体验涉及情感反应的激发、认知加工的深化及社会心理的互动。通过多维度的心理体验,音乐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感知和欣赏,还作为一种情感和认知的媒介深刻影响个体的心理世界。在不同的场景化音乐表达下,独特的环境特点和文化氛围,激发了不同类型的听觉情动,也为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与转化创造了条件。
结 语
综上,“场景化理论”展现了音乐审美在不同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审美活动中个体情感的激发与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条件。将音乐审美经验与听觉情动的关系进行梳理,并结合“场景化理论”的应用,进一步激发个体情感体验,为积累审美经验打下坚实基础。在此,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音乐审美与心理学的深入探索,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
参考文献:
[1] 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2]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第二版)[M].刘沛,任恺,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赖特.洞见[M]宋伟,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4]李小诺.音乐的认知与心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李小诺.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新阶段——兼评林华教授新著《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4):119-122.
[6]张晖.音乐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视唱练耳教学[J].中国音乐学,2010(2):106-109.
[7]单金龙.《论杜夫海纳“现象学还原”在音乐审美经验中的所指》[C]//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上海音乐学院.第七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音乐学院,2021:8.
[8]刘永中.行动学习使用手册[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责任编辑:冯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