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全球价值链:环境、趋势及其路径选择

2024-06-23 06:52柏喆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1期
关键词:双循环价值链区域

摘要:本文在考察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探讨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中国路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该从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紧抓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维度,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1.00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价值链发生着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环境、研判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并提出中国推动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主要路径,旨在为全球价值链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的参考方案。

1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环境

1.1全球化逆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为转移国家内部矛盾,推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吸引制造业回流,主张逆全球化、慢全球化,使全球化浪潮受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上升。近年来,受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逆流趋势不断向各国蔓延。

1.2中美贸易摩擦

特朗普时代,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2018年7月开始至2019年12月,美国先后分5个阶段对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征税,大肆打压华为、中兴、抖音、微信等科技企业,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20年2月14日,中美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中美贸易摩擦告一段落。拜登上台以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多次针对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全面布局,其根本目的就是企图遏制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制造业企业回流,实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1.3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加速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重要变量之一。大数据、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使传统经济数字化转型、引导数据跨境流动,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使全球价值链面临剧烈调整和重组。后疫情时代,大数据、5G、人工智能更是引领时代发展以及各国争先发展的新一轮技术高地,正在加剧产业变革,颠覆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新一轮技术变革通过先进技术将替代部分简单劳动,使劳动力结构转变,诱发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将会进一步诱发世界各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

2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

2.1全球价值链呈现纵向缩短趋势

2020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价值链扩张的速度开始减缓。Timmer(2017)、Rodrik(2018)等通过计算全球价值链长度也指出,全球价值链从2011年开始出现缩短趋势。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部分跨国公司基于国内强大的政治压力以及中国劳动力、土地生产要素成本过大等原因,将生产企业向本国回迁或东南亚国家转移。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转移国内收入差距过大等矛盾,推行逆全球化,引导产业链向本国回流,引发一系列产业链回归本土趋势。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全球价值链缩短趋势。后疫情时代,中间产品、劳动力国际流动依然存在较大风险和过高成本,全球价值链存在向本国或周边区域收缩的现象。疫情加剧新一轮技术变革,也将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的使用,使全球价值链缩短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2.2全球价值链区域贸易协定增多

全球价值链逐渐呈现以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为中心的区域化。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以及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减弱的共同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全球价值链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逐步将全球价值链向回迁或者向周边区域、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从而使全球价值链出现向区域内发展的趋势。全球价值链在区域内发展势不可挡,区域内贸易协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中韩、中新、中摩自贸区为代表的双边贸易协定,以及正在谈判的美欧自贸协定等,正在影响着区域价值链的发展与走向。

2.3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日益固化

全球价值链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价值分层日益固化。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占据产品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相当大的收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生产、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较低的收益。随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日益加大,当发达国家发现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的经济利益有所减少时,便开始谋划转移产业链条,以通过更低廉的生产要素基地,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更高额的生产收益,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出现技术“低端锁定”以及被发达国家“边缘化”的风险。

2.4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技术方向发展

2015年以来,数字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轮信息技术井喷式发展,成为各国争先发展的技术高地。各国争先在高端技术领域布局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试图巩固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地位,掠夺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特别是新冠肺炎以来,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增强了世界各国通过信息技术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可能性,促使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技术方向发展。

3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价值链发展的中国路径

3.1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

3.1.1畅通国内大循环

中国已基本具备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基础。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第一,引导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运用产业优势以及推行“稳链、强链、补链”行动,引导中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延缓中低端产业向东南亚等区域转移,促进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梯度产业分工系统。第二,将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布局中高端产业,尽可能避免高端产业面临关键核心零部件、关键生产设备等被断供的风险,提高产业链的韧性。第三,挖掘国内需求。通过克服技术弊端,发展5G、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加快数字新基建,引导产业链在国内形成内部循环。

3.1.2引导国际大循环

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下,要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第一,以高品质融入全球价值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增强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产业优势。第二,增强技术优势。新兴技术更迭速度非常快,主动融入世界前沿技术创新领域,攀登技术创新领域的新高地。第三,发展“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引导“一带一路”国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形成“一带一路”国家的区域价值链。

3.1.3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后疫情时代,打造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把握两个方面。第一,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循环的基础(孔晓和谢地,2021)。国内发展格局并非封闭的内循环(刘志彪和凌永辉,2021)。通过挖掘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融入更加开放的国际循环提供经济支撑。第二,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通过国内产业资源优势、制度优势、投资环境,吸引全球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第三,国内国际双循环与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相互作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3.2推动和优化全球价值链

3.2.1攻关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核心技术对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日益固化,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更高的附加值要求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陈勇和柏喆,2021)。第二,中低端生产环节被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挤占,迫切需要自主创新突破竞争。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以及新一轮工业化战略的推行,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对中国形成竞争。因而,推动技术自立自强是减弱产业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转移风险的根本路径。

3.2.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就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高附加值延伸,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过程(黄群慧,2021)。因而,第一,在现有制造业规模基础上“做好做强”,提高产品品质。第二,增强区域之间及关键领域合作。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协定》(RCEP)签署,将培育一批有领头作用的制造商,要充分发挥其在关键技术突破中的主体作用。第三,增强企业韧性。后疫情时代,发展国内价值链,重构全球价值链需提升产业链应对突发危机、抵御风险的能力。第四,鼓励数字经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融合,促进全球价值链重构。

3.2.3促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破除各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打通产业链生产、消费等环节,促进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协同发展。二是避免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恶性竞争。不同地区通过采取企业税收补贴、人才引进补贴等政策,影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过度竞争,造成市场割据现象,阻碍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21)。三是引导生产要素资源在各区域合理布局,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圈的产业优势,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3.3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3.3.1紧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

未来是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5G、集成电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引领的数字经济,是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争夺焦点。中国在5G、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全球领先,但要意识到,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要继续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要推动新兴科技促进传统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还要布局新兴产业的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提高在全球产业分工的获益能力。

3.3.2构建数字经济贸易规则

数据已成为劳动力、资本、土地之后的第四种生产要素(黄鹏和陈靓,2021),但围绕数字贸易仍缺少明确的规则。在全球化强势逆流背景下,破除数据自由流动障碍以及解决数据隐私性问题,是促进全球价值链向数字化转型,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核心问题。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已经在加快布局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因此,中国一要整合数字化资源,构建数据交易规则。二更要同“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推进制定数字经济规则。提高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地位,助力中国全球产业分工地位攀升。

3.3.3推动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

发展数字经济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关键途径。一,增强数据获取、存储、使用能力,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合作。首先,将数字经济贯穿到产业链各环节,推动全球价值链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其次,充分借助区块链、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促进产业链发展。最后,在全球价值链中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增强中国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二,补齐短板,抢占高端价值链。首先,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科技攻关,增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其次,引导数字经济参与者从低附加值模式向具有更高水平的高附加值模式转型。

3.4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3.4.1积极推进沿线国家产业合作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通过增加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投资,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卓有成效。中国发挥“共商共建共享”的优势,引领全球价值链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戴翔和宋婕,2021)。第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的区域产业协作关系,降低中国在区域价值链上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第二,在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形成中国在“一带一路”价值链的优势地位。第三,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配置能力。

3.4.2加快构建国际经贸规则

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可以降低同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概率。跨太平洋协定伙伴关系(CPTPP)以及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等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号之一。中国积极构建立足周边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多边贸易体制,一要积极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制定区域贸易协定,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构建与巩固。二要构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协议规则,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上合作共赢。

3.4.3构建及优化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

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一要强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区域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二要推动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深度合作,高效联通区域价值链,弱化对发达国家依赖,加快向区域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参考文献

[1]RodrikD.NewTechnologies,GlobalValueChainsandDevelopingEconomies[R].NBERWorkingPaper,2018.

[2]TimmerM.ProductivityMeasurementinGlobalValueChain[J].InternationalProductivityMonitor,2017,33:182193.

[3]陈勇,柏喆.新冠疫情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4):6983.

[4]戴翔,宋婕.“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1,(06):99117.

[5]黄群慧.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1,56(04):423.

[6]孔晓,谢地.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全国第十四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21,56(03):204208.

[7]刘志彪,凌永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视角、逻辑主线和总体框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02):8393.

[8]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02):8097.

猜你喜欢
双循环价值链区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