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六法”下的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实践

2024-06-23 09:39王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六法谢赫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题材在工笔人物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题材工笔画往往被片面认为就是传统仕女画,并且没有充足的理论支撑,从而难以得到创新与发展,存在画面布局难以突破、色彩比较单一、画面僵硬不够生动、女性题材表达不够等问题上。采用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进行研究,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谢赫“六法”为评判标准和创作准则,一一对应解决问题,使现代女性题材的工笔画在理论支撑下有所创新,推动工笔人物画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谢赫“六法”;现代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

“六法”是南朝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重要美术理论,它总结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学习中国画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一、“六法论”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

谢赫“六法”指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个方面。从气韵生动到传移模写是中国画的批评标准,从传移模写到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准则。无论是中国画的批评标准,还是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准则,只有深入学习了“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才能进行创新与发展。

二、结合“六法论”谈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的

创作实践

当今社会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题材也一直是绘画领域中的重要模块。许多艺术家用画笔表现女性形象,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作为一名创作者,笔者不断探索艺术绘画的潜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塑造现代女性形象,展现女性的精神世界。与传统仕女题材不同的是,现代女性形象似乎更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喜欢积极的女性形象。大多数画家都是从形象和外表的视角来表现女性题材。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笔者可以从女性的角度深刻地感受女性的美,除了身体、外表外,还有更多来自女性内心的独白,更能够通过女性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是女性创作者描绘女性题材的一种优势。观察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这个世界。如今,创作现代女性题材的工笔画,同样离不开“六法”的创作准则。

一个成熟的艺术形式必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否则就会被抛弃。就工笔画而言,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是取其精华,在保有本身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特色的优点进行创新。“六法”对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物塑造

“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是绘画的精髓,而应物象形是内在气质和特征的表达。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通过线条追求人物的内在特质和情感特征。在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上,创新和发展可以借鉴西方素描的造型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中国画的写意性,并在工笔人物画上有了一定的创新。现代女性是工笔人物画中的一个题材,更是一种独特的表达。例如何家英的作品,画面中女孩的含蓄表情和动作非常耐人寻味。画家将细节处理得一丝不苟,通过女性形象诠释了美。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之前的四年大学教育中,不断地实践和思考,进行大量的人体写生练习,通过临摹大量的线描作品和工笔画作品,逐渐从单纯描绘过渡到精确诠释,造型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对线描和工笔画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深入的观察、精妙的雕刻技巧、逼真的表现,对身体比例的全面理解和整体构图的处理都不再是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障碍。在笔者目前的创作中,更体现为一种主观的表现手法和内心的独白,更加强调画面的意境感。因此,笔者不断地在绘画中通过人物形象,甚至道具等媒介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二)构图方法

“六法”里面的经营位置指的就是构图方法,是将画面中所有的元素进行布局安排,在中国画里则称之为章法或布局。中国画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且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特别在古代绘画中表现得特别统一。例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均采用经典的长卷式构图形式。笔者的现代女性题材作品《追梦》(图1),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追梦》描绘的是一个少女坐在竹编秋千上听歌的画面。主体人物被安排在画面中心,从前到后有着虚实处理,周围背景里的书、植物和地毯使画面更加饱满。

(三)绘画色彩

随类赋彩是对画面中不同的描绘对象进行颜色渲染。在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上,有淡彩着色,也有重彩、岩彩,甚至肌理等一些新技法的创新。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中国古代大多数崇尚淡雅,而非浓艳热烈的设色形式。比如唐代擅于刻画女性形象的张萱和周昉等人,都追求雅致细腻的色彩,给人以清风拂面般的印象。这些画家作品中的女性,无论衣物还是肤色,都以淡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只是以朱砂点唇,起到一种类似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材质特性使得淡雅的色彩与其相适应;另一方面,则是画家为了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感,将人物融入寂寥的画面风格之中。在古代,画作中的女性有很大一部分是侍女和歌妓等。这些女性形象基本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其作用就类似于装饰品,因而这些人物是缺少神采的。其千篇一律的纤弱气质适合用来表现无奈苦闷的情感,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四)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精髓,需要画家对作品付出真实情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感人的。历来有一种说法,工笔画容易把画面画死、画僵。如何突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是每一位工笔画画家所要考虑的问题。画死、画僵就是画面没有气韵、不生动。想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在画面中注入写意性。

笔者的两幅作品《追梦》和《花语者》(图2)以女性为主要描绘对象。下面围绕这两幅作品,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的解读。工笔画的特征是工整细致,笔者在创作时,把这种细致刻画到极致,同时也结合了新材料新技法,呈现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在《追梦》作品中,衣服的拉链是一粒一粒勾勒出来的,包括发丝、服装上的纹路以及五官等细节之处,都花了很多的精力去渲染完善。此幅作品采用的是一位现代女孩的形象,比较写实,人物形象的雏形是自己。刚上大学,懵懂的自己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和幻想。画面中的人物动作、道具和背景都充分地烘托出整幅画面的主题内容。除了人物与道具外,画面背景进行留白处理,同时也给观者留下悬念。色调受敦煌壁画的启发,以红色和绿色这对互补色为主,加以黄色过渡。技法上面也有所探究,地面花纹是有层次感的,用蛋清和撒盐的方法去表现地面,其目的是体现出地面的厚重感。人物在画面中的安排也是精心布置的。当然,画面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期待在今后的创作中弥补过来。

《花语者》画的是一位少女站在玉兰树下,人物形象是笔者的大学同学,她的气质很适合出现在工笔画里面。这幅作品是在《追梦》之后进行创作的,材质改为了绢本。绢能够把女性的柔美感发挥到极致,衬托表现对象的柔美感,增添画面的飘逸感。眼睛和眉毛的微妙变化、脖子和肩膀的倾斜、画面中巧妙排列的手臂弯曲方向和腰线都形成了动态关系。笔者采用传统的工笔画法来勾勒人物的轮廓,在满是玉兰花的背景之上是表情微妙的少女,散落在少女手中和地上的花瓣与背景前后呼应,宛如梦境一般,展现出一种女性的柔美,具有浪漫的诗意美感。女性的柔软和柔滑绢纱连接在一起,产生一种优雅而有节奏的美感。整个作品干净细腻,以娴静的姿态刻画出人物的自信与从容。色彩非常简单和淡雅,用的是传统的植物颜料花青和矿石颜料钛白。这种色彩的搭配显得画面中的女性更加单纯,更加能够突出女性的特质。在虚实相生的意境中,所有的一切都看起来不那么真切。花中有人,而人面映花,少女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这个场景既真实又梦幻,象征着现代女性注重内心情感、关注生活的特点。

《花语者》相比于其他作品而言,在情感上进行强化。在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中,借花咏人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思路,以美好的花朵来寄托情感,赞颂伟大的生命。关于体态,女性身体的姿势和形态是笔者必须经过反复推敲的地方,按优先顺序排列并放置它们。丰腴的肩颈,柔软的背部,柔软的腰线,不同的曲线形成节奏,相得益彰,体现女人的独特之美,诠释美的意义。笔者旨在排除世俗,从女性自身更简单直接的角度,来审视女性的美。

在现代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做出的成绩不容忽视,而绘画女性不仅可以记录女性柔软的一面,也可以记录下她们英勇的瞬间。无论是古代女性还是现代女性,这种题材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笔画技法正好可以将女性特征,比如发丝、睫毛、皮肤的质感等,展现得淋漓尽致。罗寒蕾作品里的女性形象就非常温柔,把女性的特质体现得非常明显。此外,何家英作品里的女性也是非常唯美的。其作品《舞之憩》的整幅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色彩淡雅。另一幅作品《杨开慧》画的是革命烈士杨开慧夜晚在油灯下哺乳的情景。画中人不仅仅是革命工作者,也是一位母亲。此幅作品正是从母亲的视角展开,展现出女性刚强的一面和柔软的一面。因此,在创作女性题材中,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切入,可以是美的、柔的、刚的等。而女性创作者更容易找到这种切入点,也更容易找到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女性把女性题材发挥到极致。笔者想向观众传达的是画中人物的纯洁和宁静,以女性为中心,以中国精湛的笔法为基础,描绘简约而不简单的线条,表现出女性的温暖、温柔和优雅。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容易被各种思想和观念所引导,导致精神上的担忧和困惑。这些担忧和困惑隐藏在人们无法感知的外部秩序中。画家的责任是表现最深的真诚和最美的人性,卸下伪装,发现人性的真、善、美,诠释原初纯洁的生命。一幅好的有思想的作品,是充满温暖和人文气息的。观者必定会在画面中找到与之共鸣的地方,也许是其中的某个道具,或是画面中的色彩,或是画面的某个瞬间等。

无论是创作女性题材或是其他题材,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是真实的、感人的。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笔者始终对女性题材有着更多的探索和发现,甚至借助画面的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结合或许更加贴切,始终明确女性内心世界与情感认知的长处,在此基础上肯定创作兴趣方向,努力形成独特的个人化风格,甚至去接触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法,找到一种更适合表达女性的方法。笔者一直认为,重要的是先行动起来,观察生活、搜集素材、构思画面、推敲画面。多一些探索,多一些人研究,对于中国美术的长远发展而言总是有推动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孙瑶.谈蒙古族题材工笔画的创作实践[J].美术观察,2023(7):144-145.

[2]寇凌燕.线条与形式:我的中国画创作实践[J].美术观察,2023(6):140-141.

[3]杨抑.女性美的细腻述说与梦幻编织:“花语”系列创作谈[J].美术观察,2023(5):150-151.

[4]潘英莲.工笔人物创作中的随“意”赋彩:以《最美“逆行者”》为例[J].美术观察,2023(4):140-141.

[5]李江涛.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J].美术观察,2023(2):148-149.

[6]宗涛.从“六法”谈蒋才的工笔人物画创作[J].荣宝斋,2020(7):156-165.

[7]王园园.唐代工笔仕女画与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王君,硕士,永城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工笔人物画与壁画研究。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六法谢赫
谢赫·古画品录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女性人物画探析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工笔人物画与时尚题材结合探究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
高中语文教学导入“六法”
谢赫
尼古瑪六法略述
“六法”构建魅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