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琪
摘 要:CBI主题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语法教学融入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中,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法知识和应用技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许多学生认为语法教学枯燥乏味,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CBI主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并为语法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语法应用能力,并培养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CBI主题教学模式;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育观念由塔克(美国教育学家)在他的沉浸式教学实验中所创立,而威多森(英格兰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则率先提倡了外语课程应该把语言和内容融合在一起,以便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简而言之,CBI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的教育策略,它率先提倡了外语课程应该把语言和内容融合在一起,以便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CBI已经演化出了三个主要版本:主题模型、补充模型和保卫模型。CBI主题教学法主张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来设定教学主题,并且要把这些主题的内容和语言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辅助他们学会所需的目标
语言[1]。
一、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英语语法教学内涵
CBI主题教学模式的英语语法以语言为媒介,将教学内容与相关背景知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的功能性应用。在语法教学中,CBI模式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供具体的语言目标
CBI模式的语法教学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明确的语言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相关的语法规则。
(二)创设真实语境
CBI模式的语法教学强调将语法知识融入真实的语境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旅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CBI模式的语法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利用多媒体、游戏、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使语法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2]。
(四)培养交际能力
CBI模式的语法教学强调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学习语法知识,并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CBI主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通过CBI主题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将语法知识与实际运用相分离,导致学生只局限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应用。而CBI主题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使语法技能与实际交流结合,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CBI主题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传统的语法教学通常以语法规则为重点,学生在无趣、枯燥的教学环境下难以积极主动学习。而CBI主题教学模式将语法技能融入有趣的主题中,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运用语法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法运用能力。
最后,CBI主题教学模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而CBI主题教学模式通过选取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的主题,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参与学习。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提升了语法水平,也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三、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当
首先,学生可能会失去对语法规则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机械地背诵规则和例句,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主动探索和应用语法规律。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语法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次,学生可能会缺乏对真正语境下语法用法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往往脱离了实际语言运用的上下文,学生很难将所学的语法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这导致了他们在实际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往往出现语法错误,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4]。此外,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可能无法引发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背诵枯燥的语法规则和例句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聊,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缺失。而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备启发学生思考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二)缺乏实践操作和沟通
当学生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时,他们往往会在实际交流中遇到困难,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此外,缺乏实践操作和沟通应用也导致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掌握有限。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不均衡。他们可能会掌握大量的语法知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感到迷茫和不自信。他们可能不清楚如何正确使用所学的语法规则,或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会犯错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际使用语法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其应用场景,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运用。
(三)忽视语法与语境结合的重要性
忽视语法与语境的结合导致学生对语法知识只停留在了死板的规则上,而缺乏对语言背后逻辑和情境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际语言交流中,限制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掌握良好的语法知识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然而,单纯地重视语法规则本身,而忽略了语法与语境的联系,就像只看到森林中的一棵树而忽略了整个森林一样,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准确地表达意思,更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5]。
四、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一)聚焦主题含义,深入理解语法知识
1.以主题含义为依据,研究语法规则
“V-ing作为表述或修饰词”这一课程阶段主要通过第三课时的语法学习来实现,其核心在于探讨语篇主题“比较国内外不同的节庆,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同时,这也是 V-ing 语法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他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探索主题含义的方式去总结出这些语法规律。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通过语言文本来学习、理解与应用各种英语句法规律。教师从课文中的含有动词-ing形式的部分挑选出一些例子展示给学生看。在此之前的预备步骤是让每个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并且独立地探索答案,然后由他们自己整理成一套完整的英文表达方式(即V-ing在形容词或名词前作修饰成分)。接下来我们会一起构建一张关于这个主题的学习成果汇总表格——也就是描述了如何用正确的顺序排列这些信息的方法:先确定主干部分再添加其他元素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问题:它们是谓词还是非谓词?
它们属于什么类别的句子成分?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呢?
“语言学是传达文章基本含义的关键部分”。对语法的学习需要依赖于文本和环境。这个阶段让学生能在情境下领悟到语法概念的重要性、形态及作用,从而强化他们的英文语法观念。同时,把相关的语法点用构架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也能清晰明了地展现出信息,使得他们更有效率地掌握动词-现在分词作为主语或形容词的使用准则。
2.深度理解主题含义,将语法知识内化
教学活动的主题探究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在主题环境中运用语法知识,推动深度学习。在这个阶段,笔者设计了控制性和半控制性的语法教学活动,以此指导学生正确应用语法知识并深化对主题含义的理解。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西班牙西红柿节的影片,学生需要依照这个影片完成教科书上的P5填空题。同时,他们还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以此来深化对西班牙西红柿节的理解。
问题:视频中的人从事哪些活动?
你觉得这很舒服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从中外节日的比较视角来解答第二题是学生的选择之一,例如,他们可以选择讨论中国的新年与西班牙的番茄大战;而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问“你对视频中的番茄扔掷有什么看法?”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对于结果来说,精确度是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只有一种正确的解答方式。例如,常见的是替代式或转变式的练习,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语言与构造的精准性。而由教师设计的文本填空题则有助于让学生把含义和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至于半控制型练习,虽然它们的结果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更注重于内容的理解和沟通能力,需要学生基于对文章的理解,灵活掌握并使用语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用法的准确性和流畅程度。
(二)提升主题含义,转化应用语法规则
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在新环境下整合应用他们的词汇与技巧来处理现实的问题,探索话题的核心含意并且理智阐述自己的看法、感受及立场;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以达到深层次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根据课题的主要意思设计出全新的场景,并在深化其核心思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对语法规则的使用上。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结合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使用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个人研究的方法去深刻领悟主要概念并对之发表见解。
在依照教材习题执行后,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参与到主题场景任务中去:利用“V-ing作为形容词或名词”的语法准则来比较清明节与万圣节的相似性和不同点。这个项目是团队性质的活动,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探讨如下问题“万圣节和清明节有哪些共同之处和差别?”鉴于这项工作需要测试学生的全面英语应用技能,所以对他们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因此教师给他们提供了语言支持。然后,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之上,由每一组选出一位成员向全体同学报告结果。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制作结构性的黑板笔记,以推动学生把所学知识转移到实际使用当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其文化自豪感。
“讲”是使用多种语言工具来交流的一种行为,它不仅涉及语法的使用,而且还包括对未知或更复杂现实环境的深层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V-ing作形容词”的用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技能。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主题含义方面的问题,比如比较中国与外国节日的不同之处,以激发他们对于文化的敬意和自信心,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采用CBI主题教育策略的高一英语语法课程,我们应该从文章中提取主题含义,并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展示其层次感和多元化。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主题来理解和总结语法规则,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灵活掌握这些规则,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法技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英语语法的认识,最终达到让核心素质渗透到课堂的目标。
(三)结合主题教学与语法教学,丰富教学设计
在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确保语法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成为最核心的目标。通过选取与学生兴趣、需求紧密相关的主题作为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同时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境来呈现语法知识。例如,针对一个关于环保的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使用不同时态表达过去和未来的环保行动计划,并通过语法练习加深学生对于时态的理解和应用。此外,CBI主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等活动,使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并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CBI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应该充当一个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同时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以确保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结束语
CBI主题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法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具体的情境,并通过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和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研究还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为他们意识到语法知识对于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CBI主题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规则,并能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应用。教师需要充当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曹佩升.大学英语CBI主题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验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3):51-55.
[3]高英.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孩子,2020(27):58-60.
[4]吴滢.基于发展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链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4):83-88,108.
[5]高超,张光陆.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视角[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