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杉浦康平作为亚洲研究图像学学者第一人,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艺术界站稳了脚步。其代表作《造型的诞生》一书从万物照应论的角度出发,并以研究人体结构入手,阐述造型原本的全新样貌,使人们对造型诞生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对构建艺术造型理论体系有着极大的开拓性意义。《造型的诞生》主动探寻造型之根源,创新图像探究新样式,本着民族意识共同体,开拓“形”与“型”的研究新领域,为图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杉浦康平;万物照应;造型图像;生命关联;造型的诞生
“生命记忆”是根植于万事万物中的深层记忆,是人们探寻自然过程中以“型”与“灵”的形式的引领者,是深藏于灵魂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杉浦康平认为生命的所有源头都是相互连锁与缔结的,所波及的每一个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绽放并融为一体,这是他坚定的宇宙造型观。《造型的诞生》将我们所忽略的源头一一呈现,在溯源于宇宙万物的基础之上来激发人们的生命共同感,这是DNA的印记,是造型诞生的根源。从人体的结构奥秘出发,以回归本源来揭示造型与生命之间的千丝万缕。
一、民族文化根源的觉醒
杉浦康平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将意识领域形象化,在艺术设计与理论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造型的诞生》《生命之树·画的宇宙》《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等。杉浦193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其少年时深受战争影响,再加上当时新思潮的来袭,使杉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高中毕业,考入了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但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精密的建筑设计图竟与实际的建筑施工的现场尺寸不符感到失望,从而踏入了平面设计的行列中,同时又由于“日宣美奖”的契机,使杉浦提升了自信心,彻底投入了设计行业中。1964年与1966年受邀乌尔姆两次任教期间,对杉浦产生了极大影响,产生了对国家文化与教育传播的思考,由于接触了不同的文化阶层,更让他有了剖析与思考的自我反省,唤醒了根植于内心的东方情结,让他认识到了亚洲文明与自己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中说:“当面对战后洪水猛兽般涌入的美国文化,我的意识深处已经沉积了对自己文化渊源即亚洲文化深深的关切。”[1]在他授课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询问这样是否可以的类似问题,他认为只有简单的“yes or not”,显得有些绝对化,因此杉浦有了“可能的老师”这样的称号。在他的观念里设计或者说一种创意与想法,并不能以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来回答,他认为在万物相生的过程中,是有阴阳相照,此消彼长的,是根生缔结的关系。没有绝对的不变,是互为因果,相生相息。在日本人的传统概念当中,“万物相生”是所遵从的文化宗旨,这与中国的禅宗思想相似,禅宗提倡万物众生于一体,同根同源,共生演化。从隋唐开始,日本对于汉文化的接受与学习,不论从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由于地理位置,在日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遭受着来自于森林、海洋、陆地等大自然的影响,频繁的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使本身并不优越的地理条件更是雪上加霜。正因如此,那里的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与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日本人的作品中对于自然具象事物的应用是很常见的,比如日本人的浮世绘设计,有大海、植物等各种自然元素。而身为日本人的杉浦,这种注重和谐,万物共生的文化理念充分展现在了他的作品当中。比如《银花》杂志设计系列,从“杂志”一词为源头探索,“杂”极为复杂、混合之意,杂色暗指印度佛教的“曼陀罗”。设计是由地、火、水、风、空组成的宇宙图,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必然性,顺应自然的运动轨迹,这是杉浦为我们展现的。他引领着时代的设计语言,是游离于混沌与秩序之间的美感,杉浦的理念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平面设计,更多的是在于亚洲文化精神圈与亚洲文字生态圈中的研究与探索。以严谨科学的东方哲学思想谱写与设计出一部部精品,影响了日本几代的设计师,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中,呼吁亚洲各国注重自身的文化价值,倡导设计师们走向自强的文化精神与内涵。
二、阴阳互补中的万物相照
杉浦认为雨润泥土,大地才能延续下来。水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花草树木得到了灌溉,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繁衍。《易经·系辞上》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2]宇宙万物是相生相照的,彼此是相互连接且不可分割。周敦颐也在《太极图说》中说:“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3]这都体现了世间万物是在不断变化与增长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造型的诞生》原名为《かたちの诞生》,这是杉浦自己设计出来的中日结合的书名字样,前面对应的日文字样翻译过来就是“型”或者“形”的意思。在他看来造型关键就是对于型的塑造,这种塑造并不是简单的拼贴,而是将深处灵魂根源的事物赋予灵气。这是人创作的结果,是人的一种动机行为。创造一件艺术品也好,还是设计一个造型、一张图纸,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注入生命,只有注入生命,才能称之为造型的诞生。杉浦提出注重阴阳结合的重要性,将太阳比喻为“永生”,月亮比喻为“圆缺”,视男性象征为太阳,女性象征为月亮。相对于生命体来说,雌雄结合才能繁殖生衍,也就是所谓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道理,互为相补。在书中他以开天辟地之神盘古为例,左眼为太阳,右眼为月亮,四肢与躯干化为四岳,毛发和脂膏化为草木与江海,这是盘古身上的天地万物。包括日本的不动明王的形象,尤其是眼睛也是日月眼的结合。杉浦无比喜爱道家学说,并将道家学说作为自己终极崇尚的文化追求,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极,这是世界的整合与源头。但这种对立关系并不是指绝对的分割与隔离,而是作为互补,彼此相互吸收与融合。同时道家也注重“气”,并认为“精”“气”“神”是构成生命的三大部分,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同,“吐故纳新”方能使天、地、人融为一体。杉浦在书中提出瑜伽与冥想的修炼,重视呼吸法,认为“气”即充溢在天地自然间澄清的“气流”[4]8,被吸入的气流通过人体的脉络流经各个地方,这是生命共生的方式。他认为左右对称是一种美学的形式,对称之美是万物之美,并以汉字中最古老的金文来对比。在金文中左右两字都含有叉的形状并互为反方向,其实这也是一种互补的美学。日本的两界曼荼罗,一为胎藏界,二为金刚界,这种同样包含着对称原理。胎藏界曼荼罗是红色莲花,而金刚界则是白色光环,其胎藏界代表的是太阳的活力,女性的智慧,而金刚界则代表寂静的月光,即男性的行动力。宗白华认为在中国绘画中表现的最深心灵并不是对于大自然的模仿和崇拜,也不是没有目的地在世界中寻找,而是将这种精神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去感受这世界的交融与变换。杉浦提出的“二即一,一即二”来源于禅宗美学,“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右手的金刚界的男性包容着左手胎藏界的女性,二者结合,并通过无限的循环融为一体。在这本书的封面更能有所体现,以祥云笼罩的富士山,日月同辉,天地共映。富士山上呈现出白红黑三个段色,圆形浑然天成,色彩质朴纯真,创作出了阴阳结合、虚幻与真实的万物相照的世界。
三、五感并存里的缔结连生
在《造型的诞生》中,杉浦提倡以“五感”与亚洲宇宙相对应,五感即所谓的“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它是多重角度的感知,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单体,是互为缔结成一体的。在书中它以鱼的眼睛作为透镜,通过鱼的眼睛来反映世界地图。从中心出发,向四周扩散,中心就是鱼的眼睛,每一个的行动轨迹都是变化着的,通过鱼眼来反映地球的一半表面。在他看来,在小狗的世界中,嗅觉可以代替眼睛,狗有二亿两千万个嗅觉细胞,人类却只有五百个。它们能通过嗅觉做出人们的100万倍的反应,提出以“嗅觉”来观看世界,捕捉万物的气息。同时认为人们对于不同食物的味觉反应是可以形成地图的,辣感、酸感、苦感、甜感,每一个味道对应的刺激是不一样的,呈现出的反应和感受的时间长短也是不同的。杉浦试图以五感来教人们观看世界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去看世界和感受世界,使其互融相通。这与中国美学中的“通感”是相通的,钱钟书提出视、听、嗅、味、触是相互贯通的,其本身就融为一体。佛教中的“五蕴皆空”“六根互通”也是同样的道理,“五蕴”指的就是色、受、想、行、识,“根”就是感知世界的外在方式,相互缔结、融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认为事物和形象是通过信息刺激大脑从而产生的一种信息构成活动,这种构成其实就是通过各个感官,也就是视、听、味觉等组合产生的刺激感。“如果票面上印的是一幅森林图片,那么这张图片就不只是视觉刺激,它还会唤起我们的森林记忆,包括嗅觉和听觉在内的各种记忆都会因为这种微妙的刺激而被唤起。”[5]我们的感官并不是单独存在,如果将这五种感觉进行分类其实很勉强的,因为不论是触觉还是味觉,就跟杉浦在文中提到的一样,你所感受到的每一种食物带来的味觉感受都不相同,并且每一种生物所感受到的感觉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味觉定义为同一种味觉,也不能将其他感觉定义为同一种感觉。在《造型的诞生》中,杉浦提到须弥山外围环绕的四个洲与须弥山组合起来可以正好得出“五轮塔”的造型,它们象征的是“地、水、火、风、空”即“五大”造型[4]185,而这“五大”就相当于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按照佛教的宇宙观,这五大元素是在流动中由于相互作用产生了森罗万象,这也与五感的相互照应类似。在万千世界中每一种元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缔结,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不同的元素构成了我们宇宙体系的再生活力,这是杉浦想要我们明白的道理。
四、始于万物却终于一体的宇宙观
吞下世界指的是身体与宇宙合一的造型关系,从书中开头由人体结构奥秘出发到最终归于人体,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在第一章就提到所谓的“日月眼”,而日月眼的代表就是印度神的形象。在印度人的观念中,皮肤黑青的神第一反应就是“毗湿奴大神”或者是“克里希大神”。根据查询资料,毗湿奴大神为拯救世界的第十个化身就是克里希大神,所以毗湿奴大神也就是克里希大神。克里希大神的身体内部蕴藏着整个宇宙的世界,包罗着世界万象。分为天上七界与地下七界。《薄伽梵歌》将这个神的姿态描绘成“没有开始,没有终结,仅一尊身充满天地之间”。杉浦将人体比喻为内外世界的共同体,将人体单纯化为类似圆筒状的生物,嘴、食道、胃、肠、肛门贯穿起来。将人体翻转过来就会得到一个被消化器官所包围的球,杉浦将这个球比喻成万千世界,盛藏着内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体,包含着地球、行星、银河系以及其外侧广阔无垠的河外星云[4]195。这些相连的器官缺一不可,构成我们的宇宙体系,每一个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少一个人体能量就无法运行,生命就缺少一部分。对于自然界来说,不同物体和生物的形状是复杂的,每个人、每棵树、每座山也都是不相同的,但共同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汤普森研究了生物和非生物的方方面面,他认为树木不仅是属于某一科或属的物种,还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体,这些细胞和地球上的其他细胞一样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则[6]120。人类与大自然是分不开的,吃、穿、住、行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离不开万物的滋养,这也是杉浦研究人体奥秘的原因。美国克里斯托弗·威廉斯在《形式的起源》中提出这样的疑惑:如果没有飞虫和鸟类、马利筋种子,或枫树翅果作为模型,人类还能造出飞机吗?同样没有鱼类和海豚,人类还能造出潜艇吗?没有蜘蛛网,张力桥会出现吗[6]92?其中蕴含的就是万物的关联性,与人类的不可分割性,这是藏于我们国家的古老文明,是属于原始中的生命记忆。杉浦同样赞成这样的观点,他所探寻的生命记忆就是潜藏于原始文明中的关联,是人们的根,是属于自我认同感的民族信仰。从身体讲述宇宙开辟的造型,到回归于身体,与人体合一。不论是阴阳、天地,佛教美术中的对称,还是纹路、汉字,五官的关联,甚至是一本书或是一张地图。他所强调的万物都是有所呼应的,是一体的,是站在文化、自然、宇宙、生命根源来创造记录造型的诞生。
五、对《造型的诞生》的思考与评价
从图像角度来说,杉浦给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观看图像的方式,是站在万物根源的角度共同揭示生命的象征。在图像学的研究中,潘诺夫斯基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研究,前图像志、图像志、图像学分析。强调“再创造”的审美经验,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图像形成的过程。詹姆斯·埃尔金斯图像分析侧重的是不需要一些历史条件和政治文化因素,可以是在美术史标准化全方位诠释之外的二维视觉的对象,它可以是艺术之外的图像一个象征,一个象形文字或者自然中蝴蝶的翅膀图案。而杉浦所提出的万物照应是对于自然宇宙中万物的关联整合,我们可以在万物中寻找自我共鸣的一种方式,造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像或是作品,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记忆,是融合于天地之间的,是随着历史、世界的发展却扎根在我们民族信仰的根源。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是宇宙的一部分。就像米歇尔所说的,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符号,而颇像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演员,被赋予传奇地位的一个在场或人物,参与我们所讲的进化故事并与之相并行的一种历史[7]。也就是说你在创造形象的过程中,本身就属于这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归于自然进化的演变中,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依照造物主去创造,并创造自己的世界进化故事。我们存在于万物世界的母体中,属于这个母体的一部分,不论是自然、历史、还是人文,都是其中的元素构成,我们应该思考最本质的东西,再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从社会角度来说,随着科技时代的盛行,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我们来说,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我们真正慢下来去思考一些本质的东西。这不仅是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渐渐淡忘与内心深处的灵魂进行交流。面对快餐时代,各类短视频和消费文化的铺天盖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一书,把人们拉到了不浮于表象的思考,让我们深刻地思考民族源头的共性。怎样才能做出弘扬属于自己的亚洲文化,这一直是杉浦所关注的问题。他站在万物共生的视角,将自我投放其中来体会文化的魅力,探索古老的文明。阴阳结合,二即一,文字的力量,纹路的象征,回归于生命的本源,这些都在揭示人类与万物的不可分割关系。看似很简单,实则很复杂,它是潜存与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象之中的。用直觉去理解造型,通过五官把握物体的形态,这些都是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程、生命的延续、人类的智慧息息相关。吕中胜说过,之所以学习民间传统,并不是学习外部样式,而是找到怎样导致的造型。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注重自我民族文化的发扬,去寻找民族共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道家提倡返璞归真,回归于质朴,归于万物自然。将型中注入灵,而作为人类来说,身处这个世界当中,从我们本身出发所创造出来的形体也具有生命力。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论是绘画,装置,还是行为艺术等,都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诞生,这根植于每一位艺术家的民族共性,是心底里的文化象征,是造型的诞生。这是杉浦老师想让我们感受到的万物照应,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自我与民族文明、文化的意义。
六、结语
《造型的诞生》一书从万物的根源上出发,站在民族深层意识上来揭示文化以及宇宙和精神空间。他所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于自然心灵与力量的、回荡在宇宙的一种声音。他的艺术观念对艺术造型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了解亚洲传统文化图像的视角,对图像的发展史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意义,让我们更透彻地了解造型的诞生。站在宇宙的尽头,体会生命带给我们的意义,在心底绽放属于自己的灵魂之花,去感受大地给我们的滋润与培育。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仁的对话[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6:35.
[2]王云五,主编.南怀瑾,徐芹庭,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404.
[3]周敦颐.周敦颐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7.
[4]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 图像宇宙论[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71.
[6]威廉斯.形式的起源[M].王业瑾,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
[7]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何诗童,河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