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角色名词优、戚施、籧篨考释

2024-06-21 02:39齐昱
美与时代·下 2024年5期

摘  要:随着戏曲艺术的孕育、产生、发展,出现了大量与角色相关的名词术语。通过对戏曲孕育时期角色名词——优、戚施、籧篨进行考释,认为优来源于猿猴、戚施来源于蟾蜍、籧篨来源于鸲鹆鸟。通过对戏曲角色名词的阐释,试图拓宽戏曲研究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优;戚施;籧篨;戏曲角色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年中国戏曲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戏曲名词术语阐释研究”(YS22-1001198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它的孕育、产生、发展,出现了大量戏曲相关名词术语。对于戏曲名词术语研究,特别是角色名词研究,学界虽略有涉及,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外汉语翻译角度,语言学词源、语义角度以及戏曲表演角度。然而大部分研究很难触及戏曲艺术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本文对戏曲角色名词优、戚施、籧篨进行考释,理清这些戏曲角色名词的渊源,分析其发展脉络,通过对戏曲名词的阐释研究,试图洞见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内涵。康保成先生说:“凡欲解一物,须先识该物之源,后沿流而下,方能知其来龙去脉。”[1]希望能够藉此开拓戏曲角色名词乃至戏曲名词术语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一、优考释

(一)优含义衍变

优,较早记载于《诗经》。《诗·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维其优矣。”[2]501《诗·小雅·釆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2]369“维其优矣”的“优”有多之意,“优哉游哉”是悠闲、安逸的意思。到了春秋时期,优就有了乐舞艺人的意思。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有“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3]。西汉《淮南子》中有“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4]8。东汉许慎《说文》中有“优,饶也。一曰倡也。按,倡者本训,饶者假借”[5]375。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优作为一个词语,含义十分丰富,既有形容词词性的富饶、安逸等意义,又有动词的协调、调和之意,还有作为名词的优人之意。作为名词优人的优,据《列女传》载,初现于夏。《列女传》云:“夏桀既弃礼义,求倡优侏儒狎徒,为奇伟之戏。旁而孳乳为‘优。”[6]2

优是古代以歌舞、滑稽等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古时有俳优、倡优、优伶分别从事不同的表演形式。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古代优人表演的记载。

(二)优原义

冯沅君《古优解》中也对戏曲角色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优字或即字獶字转变而来”。獶本为猿猴,“‘弄臣身份和技艺近似”,獶,是以娱人为专业者的名称 [7]71。冯沅君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在读音上,优与獶(猱)、弄有着相近的地方;二是在表演上,优人常与猿猴一同被戏弄,供人赏乐。笔者亦认为,优或可来自于獶,是对模仿猿猴表演者的称呼。罗竹凤《汉语大词典》中:“獶:同猱,兽名,猿属。”[8]134而对猱字的解释为:“身体便捷,善攀援。”[8]96对于獶还有另一种解释:形容轻捷、轻快。而这种灵巧、敏捷等特点恰与古优的特点相吻合。

首先,我们从字音、字形上看。清沈自南《艺林汇考·称号篇》卷九《巫优类》认为,生、旦、净、丑之名,源于“狌”“狚”“狰”“狃”[9]。由此可见,诸多角色的起源与其声相似、形相近的动物有关。日本戏剧研究者新井白石认为,散乐即猿乐。同时,他还指出:“《日本书纪》所见‘俳优之类,其名虽代有更替,其实皆同,皆后世所称‘猿乐者”。[10]新井白石为我们道出了俳优与猿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说回字音,我们知道,“猿乐”后来发展为了“能乐”,那么优与猱、优与能字音上是否也存在联系?答案是肯定的。在日语中,“能”读作“のう”即“nou”。发音介于“nō”“nāo”“nuō”三者之间,也即猱(獶)、傩之间。据此,赵建伟教授认为:“‘猱古作‘獶。‘獶与‘优皆从‘忧声,二者皆孳乳字……‘能乐即‘獶乐(猿乐),‘能剧即‘优戏。”[6]17也就是说,能剧(猿乐)即为优戏,优有着猿的意思。明杨慎《古音附录》中说:“优,乃刀切,倡伎也。今之俳优字当作此音。字本作优。本《乐记》‘獶雑子女注‘优,倡也。篆作獿。獿,乃刀切,猴也。”[11]30答案就见于此,“优”古音为“náo”同獶,是猴的意思。至此,我们大致从字音、字形上了解了古优与獶的关系,即优古作优,同獶,意为猿猴。

再看古优表演,《古音附录》中说:“古之圬人曰獿,本其登高涂屋名之,又倡伎曰獿,亦本其戏弄若猴而名也,今俗谓狎妓曰调猱。”[11]30可见古优并非一定脱胎于猴戏,很大可能是人物表演似猴而得名。唐孔颖达注疏《礼记· 乐记》中有“猱杂,谓猕猴也。言舞戏之时,状如猕猴,间杂男子妇人”[12]。史学家丁山认为:“倡优之戏,实蜕变于猴戏,猴别名夔,故俳乐之人,古人亦名之为俳、为优了。”[13]

无论从读音还是表演上,我们仿佛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优是从獶演变而来,艺人假扮猿獶表演称为优戏,后将其表演者称为优人。也就是,古优源于獶,是对效仿猿猴表演的称呼。

(三)古代优人俳、倡、伎技艺区分

了解了优的由来,接下来就要对俳、伎、倡的技艺加以区分。许慎《说文解字》对此三者曾分别作过解释: “俳,戏也”;“倡,乐也”;“伎,与也”。

1.侧重滑稽表演的艺人——俳优

俳者,《说文解字》:“俳,戏也。从人非声。步皆切。”段玉裁注“俳”亦曰“以其戏言之谓之俳”[5]380。这里强调了俳优擅长语言上的调笑。俳优的调笑作用,我们从《滑稽列传》称谓上即可看出大概。司马迁用“滑稽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概述了淳于髡、优孟等艺人的表演特点。《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笑之。(《索隐》谓众共以俳优辈笑之。)”[14]2017黥布身为囚犯却扬言以后会因此而成为王,这在时人看来如笑话一般,因而人们都拿他当俳优而取笑。这也反映了俳优艺人言语逗笑的特点。

综上可见,俳优是一类擅长以言语逗笑方式表演的艺人,具有能言善辩、滑稽的特点。后世口承语言艺术中的幽默语言类表演就是从俳优的这种调笑中延伸出来的。

2.侧重音乐表演的艺人——倡优

“倡”,《广韵》“阳”部释为“倡,乐也;优也,又音唱”[15]。《说文》:“倡,乐也,从人昌声,尺亮切。”[5]379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认为唱与倡为同源字,因此倡在造字上就与唱歌有着关系[16]362。《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颜师古注曰俳优,谐戏也。倡,乐人也。)”[17]从颜师古的注我们了解到,俳倡在汉代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汉时,“倡”通“唱”。《史记》卷二三《礼书》:“《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集解》郑玄曰:倡,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叹。”[14]1031《史记》卷二四《乐书》:“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正义》倡音唱。一唱谓一人始唱歌,三叹谓三人赞叹也。)”[14]1062所以,从文字语言学角度看,“倡”与“唱”相通,倡优与歌唱当有一定之关系。

倡优职业与音乐的关系例证颇丰:《汉书·景十三王传》中有“后去数置酒,令倡俳臝戏坐中以为乐。相疆劾系倡,阑入殿门,奏状。事下考案,倡辞,本为王教脩靡夫人望卿弟歌舞”[18]的说法,这描绘了倡优职业与音乐的关系。《后汉书·梁统传》有“倡伎……鸣钟吹管,酣讴竟路”[19]。由此得知“倡”是由演唱技艺而引申到演奏音乐之义。

倡优是一种与音乐相关的表演类型,它的传承与发展对后世口承语言艺术中说的唱艺术起到了奠基作用。

3.侧重竞技表演的艺人——伎

“伎”,《集韵》《韵会》“巨锜切,音芰。伎巧”[20]。《说文解字》中有“与也。从人支声。《诗》曰:‘人伎忒。渠绮切。”[5]379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中认为伎与妓、技、肢都属同源字[16]108-111。因此伎与技巧性肢体表演有着莫大的关系。“伎” 与“技”通作,因此“伎”也便有了“技”的含义。《说文》:“技,巧也。”[5]607《庄子·应帝王》:“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21]“伎”与“妓”通作,“伎”也有“妓”的内涵。《说文》:“妓,妇人小人物也。”[5]379肢则代表肢体,四肢。伎作为俳优的一种“与肢体技艺相关(肢、技),引申指用肢体手足表演技巧的艺人”[5]379。《国语·晋语》“侏儒扶卢”就是古代以侏儒充当优人表演的特殊伎艺。“扶卢”就是后世的“缘竿”,即为杂技中一种。而在《西京赋》中那些抗鼎、走索这样的表演也可能是由“伎”这种艺人承担。《文献通考》引石虎《邺中记》中马戏表演:“依伎儿作猕猴之形,走马上。”[22]应该正是由“伎”这种艺人来表演的。同时,“作猕猴之形”一句也印证了前文我们对于优从猴而来的猜测。

二、籧篨、戚施考释

(一)戚施、籧篨含义衍变

籧篨又作蘧蒢,“戚施”“籧篨”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诗经》。《诗经·邶风·新台》中有“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2]62。在这里,籧篨指蟾蜍或是丑陋不堪的东西。

在春秋时期的《国语》中,戚施和籧篨指代某种优人。《国语·郑语》:“侏儒戚施,寔御在侧,近顽童也。”[23]349韦昭注:“侏儒、戚施,皆优笑之人。”[23]349据此,冯沅君在《古优解》中提出,籧篨与戚施都是优[7]35。《国语·晋语》有“籧篨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23]259。结合韦注,我们知道,籧篨和戚施与侏儒一样,都是体貌残疾之人。

此外,战国时期《尔雅》有“籧篨口柔也,戚施面柔也”[24]1648一说。据此,舍人、东汉李巡、晋代郭璞、宋代邢昺等对此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尔雅》中籧篨是一种擅长“口技”的生物,戚施是一类以“面色”示人的物种。据此,李巡解释为前者“巧言好辞”,后者“和颜悦色”[24]1648,一个饶人,一个诱人。晋语则更进一步指出,口柔的不俯之人似籧篨,“必仰面观人之颜色而为辞”,面柔的低首下人似戚施,“媚以容色”[24]1648。

西汉的《淮南子·修务训》中有籧篨、戚施,据此高诱注云:“籧篨,偃也;戚施,偻也。”[4]1330因此,籧篨是患有偃疾(鸡胸)的人,戚施是患有偻疾的人。《邶风·新台》言:“得此戚施。”[2]62东汉薛君曰:“戚施,蟾蜍,喻丑恶。”[25]到了东汉,戚施有了丑恶的含义。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晋语、毛诗皆云:‘籧篨不可使俯。此谓卷籧篨而竖之,其物不可俯。”[5]192到了李渔的戏曲作品《风筝误》中,戚施成为了令人捧腹的丑角形象。李渔借用当时人们熟知的丑陋代名词——戚施,用以塑造不学无术且面目丑陋的主人公戚施。

至此,戚施、籧篨的含义经历了从动物蟾蜍到优人,到重疾,再到特殊技艺示人,最后到丑陋代名词的衍变。

(二)籧篨、戚施原义

那么籧篨和戚施从何而来,其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学界对此众说纷纭。

一是蟾蜍说。闻一多在《诗新台“鸿”字说》里提出了这样观点:戚施、籧篨和鸿都是蟾蜍,而籧篨和鸿都是蟾蜍的异名[26]。虽然时隔十年后,闻一多在另一篇文章《说鱼》中否定了鸿是蟾蜍的说法,但戚施和籧篨皆蟾蜍的说法他从未更改。他在《诗新台“鸿”字说》中对戚施进行了考证,认为戚施就是貌丑的动物——蟾蜍,在《诗三百》中将籧篨与戚施并举,可以推测籧篨也是蟾蜍。闻一多先生的推测显然有些不够严谨,但他的结论却一直对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是竹席说。籧篨另一个被广泛熟知的解释是竹席。《说文解字》里有“籧,籧篨,粗竹席也。从竹,遽声”[5]192,“篨,籧篨也。从竹,除声”[5]192。段玉裁注云:“晋语、毛诗皆云:籧篨不可使俯。此谓卷籧篨而竖之,其物不可俯。”[5]192《淮南子·本经训》有“若簟籧篨”,高诱注:“籧篨,苇席也。”[4]595《盐铁论·散不足篇》:“庶人即蓐索经,单蔺籧篨而已。”[27]据此,很多研究者认为籧篨是竹席。

三是不舒服。齐如山罗列北京土话时,认为“籧篨”是形容词“区抽”[28],表示不舒服的意思。

笔者认为,无论是蟾蜍还是竹席,作为对籧篨的解释显然是不对的。试问蟾蜍和竹席怎么会不可俯,怎么可能口柔?那么戚施和籧篨究竟为何物?笔者以为,戚施为蟾蜍,籧篨是一种叫“鸲鹆”的鸟类。

戚施作为蟾蜍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现代汉语词典》将戚施译为蟾蜍的别名。《说文》:“鼀,圥鼀,詹诸也。”[5]679《字汇·黽部》:“鼀,蟾诸也,似虾蟆,居陆地。”[29]“今《毛诗》作戚施。”[5]679《本草纲目·虫四·蟾蜍》有“《韩诗章句》注云:戚施,蟾蜍也”[30]。戚施作为蟾蜍,符合文献所述的外形特征。蟾蜍攀爬、跳跃行走,背弓、貌丑,不可仰且“面柔”(反义)。

籧篨应为学名“鸲鹆”的鸟类。首先,籧篨作为一种鸟,符合《尔雅》中描述的特征。鸲鹆又名八哥,是一种擅长鸣叫的动物,具有“口柔”的特征。其次,其与《国语》所释体貌特征也十分符合。鸲鹆作为鸟类,胸肌异常发达,胸骨突出,有鸡胸(不能俯)的特征。最后,从语音角度来讲,籧篨与鸲鹆古音几乎相同。籧《广韵》强鱼切,古音属群母鱼部;篨《广韵》直鱼切,古音属定母鱼部。鸲《广韵》其俱切,古音属群母鱼部,鹆余蜀切,余母屋部[31]。由此可见,籧与鸲古音相同,篨与鹆古音相似,籧篨或许就是鸲鹆的另一种叫法。

三、戏曲角色名称的研究意义

戏曲角色名词研究由来已久,从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到清代焦循的《剧说》等均对戏曲概念范畴名词,特别是戏曲角色名词加以阐释。王国维的《古剧脚色考》、任半塘的《唐戏弄》、冯沅君的《古优解》,更是对戏曲名词,特别是戏曲角色名称进行了深入探究。这种研究中西方均有涉猎,通过对这些词语进行研究,解读其背后意义,对该学科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名词研究

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 文化与社会的词汇》(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一书在西方影响甚广,这是现代意义上的名词、关键词研究。在威廉斯看来,这些关键词不单是表面上被赋予某种意义的符号,它们的发展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对词语的研究考据似乎略早于西方。从清代朴学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到新文化运动胡适所倡导的“历史演进法”,再到朱自清在《语文学常谈》中谈到现代的语义学与传统训诂学之“从历史的兴趣开场,或早或迟渐渐伸展到现代”不同,更注重“从现代的兴趣开场伸展到历史”[32]。中国学者对词语的考据由来已久,对戏曲概念范畴的名词术语的考据更是赓续不断。

(二)戏曲角色名词研究意义

首先,戏曲角色名词研究为戏曲艺术研究者提供学术资料,同时拓展戏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乃至为戏曲艺术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对戏曲角色名词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戏曲名词术语研究框架式的立体研究结构,专门、系统、多维地对戏曲名词术语进行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全面考察。一方面以文献钩沉为目的,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戏曲名词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线索;另一方面,通过对每一个戏曲名词个案研究分析,理清戏曲术语的来源,分析其发展脉络,可以审视这些术语在不同时期的戏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不同程度印记。以戏曲术语研究作历史观照,能够更好地探寻戏曲起源,了解戏曲的形成、发展。

其次,为戏曲表演、导演提供文献支撑。例如康保成教授通过对戏曲提示动作的术语“科”与“介”的考证,发现二者来源不同,进而认为所提示的动作亦不同。再如田志平教授认为“场”是社会化词语,具有社会文化含义,“检场”是戏曲特有名词,“检场”一词既有戏曲赋予的特殊含义,又有着戏曲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含义。又如,赵锡淮教授认为,南戏副末开场是祭祀除疫仪式的延续,是由副末角色地位决定的。这些考证,既为戏曲艺术研究开拓了新思路,又为戏曲舞台实践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支撑。

再次,戏曲名词研究可以还原历史。通过对 “优”“戚施”“籧篨”戏曲词语的研究,让我们能尽可能还原历史,“重建前人的所作所为,重建过去所发生而如今仅留下印迹的事情”[33]。戏曲角色名词研究对全面了解戏曲名词概念范畴,以及还原戏曲艺术形态及演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戏曲名词术语并不是仅是对事物纯客观的描述,在其背后包含丰富的内容,本人借由这些内容,对戏曲名词术语的文化与社会涵义进行考察,试图洞见戏曲艺术的形态变化以及发展历程。

最后,戏曲角色名词研究作为一种独特的戏曲术语,其背后涵盖了丰厚的文化意义。戏曲角色名词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与戏曲形成,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重视戏曲名词与戏曲文化、社会文化内在关系,深入挖掘戏曲角色名词背后的文化意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文本,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康保成.“务头”新说[J].文学遗产,2004(4):97-107.

[2]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3]左丘明.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1444.

[4]刘安.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许慎.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赵建伟.中国古典戏曲概念范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7]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8]罗凤竹.汉语大词典:第5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9]沈自南.艺林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325-326.

[10]新井白石,邹双双,黄仕忠,等.俳优考[J].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17(1):97-108.

[11]杨慎.古音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540.

[13]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319.

[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蔡梦麒.广韵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7:363.

[16]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9.

[18]班固.王继如,编.汉书今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1443.

[1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1182.

[20]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96.

[2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3.

[22]马端临.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4422.

[23]左丘明.韦昭,注.胡文波,点校.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4]朱祖延.尔雅诂林·卷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25]王应麟.王京州,江合友,点校.诗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

[26]闻一多.诗新台“鸿”字说[J].清华大学学报,1935(3):557-563.

[27]桓宽.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354.

[28]齐如山.北京土话[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206.

[29]梅膺祚.吴任臣,编纂.字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586.

[30]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35.

[31]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08.

[32]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 3 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71-172.

[33]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6.

作者简介:齐昱,硕士,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戏曲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