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燕 张平
语文课堂往往重理解感悟、重人文熏陶,忽略了工具性的训练和运用,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使学生在获得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滋养的同时,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和言语智慧,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同生共构,相辅相成,全面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探寻言语形式与言语之美相融合
言语形式表达事物的个性化特征和作者的个性化思想及独特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要理解言语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情感,实现“语言文字”向“人文思想”的转化。言语形式之美,美在准确和独特。学生只有感悟到言语形式之美,才能将言语进行准确而独特地运用。
(一)言语形式与情境之美相融合
言语之妙,妙在寥寥数字,却能描绘出画一般的情境,让我们透过文字走进画里。在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对于这段环境描写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读完片段后思考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当时环境的恶劣,再让学生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不仅能写出当时的情境,更能突出文中人物的品质,并且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写出这样精彩的环境描写。在课后续写《穷人》的小练笔中,我也安排学生尝试学写环境,使环境描写为突出主题服务。
单元导语中有以下要求,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因此这一段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到这是环境描写,还要从环境描写中感受到穷人之穷,内心之富有,更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是能起到衬托人物品质这一作用的。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培养学生感受文中情境之美的能力,要让学生透过言语看到画面,看到主人公的内心,言语形式与情境之美相融合,有利于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提高想象能力。
(二)言语形式与韵律之美相融合
汉语是最具有音乐美的语种。言语形式的韵律之美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动听,让读者获得愉悦感;二是帮助传情达意,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在教材中有很多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这些言语形式中的韵律之美,能有助于学生表达出富有韵律之美的语言。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三自然段中的这句话:“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教学中要抓住四个“时而”让学生感受小溪的蜿蜒曲折,变化之多。再引导学生通过“宽、窄;缓、急”这两对写出溪流的形和声的反义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整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语文课上老师应该利用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本,抓住内容的精彩和语言的经典,品读这些语言文字,使学生从中得到人文关怀,得到语言熏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努力。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沉浸于“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之中,让每一位学生“想说”“会说”,在“语言文化”为核心的语文课中锻炼自己的语感,语文课才能真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三)言语形式与意境之美相融合
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将主观感情与客观感情充分融合运用的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运用意境这一写作手法,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使读者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在作品中深刻地体会到意境的美妙。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言语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这份意境之美显得尤为重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是一段极富有意境之美的描写,很多老师往往只是让学生从这一段的描写中感受闰土的品质,却忽略了言语带来的意境之美。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中运用了描写色彩的词,这些词使得这幅画面充满诗意和浪漫。接着让学生从闰土一系列的动作“捏”“扭”“逃”中感受闰土的勇敢与机智。
当下的语文课堂,一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了对言语形式的欣赏,殊不知一篇精彩的文章,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语文教学既要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领悟重点句子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意旨,又要关注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二、突破言语规律与文本内涵相融合
在汉语言文学中,无论是词语,还是句子,或是段落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依据文本的不同,语言的构成规律也有不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言语构成的规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词语的规律与文本特质相融合
语文教材中很多的经典名作在词语描写上都独具匠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火烧云》中关于火烧云色彩的词语表达极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之多。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接着让学生找出萧红运用了哪些描写色彩的词,将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分类,说明自己分类的理由;同时补充各类表现色彩的词语,再让学生将这些词语带入课文进行再创作,再次感受火烧云带来的瑰丽色彩。
探寻词语的规律,体会这样的表达在文本中所起到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积累和运用及更好地体会文本的特质,也会更有利于学生对词语规律的探索。
(二)句子的规律与文本主旨相融合
“语用”教学不能仅仅讲授理论知识,更要紧紧围绕“语用”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和语境学习中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让学生分析并解读描写的语言特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作者以祖父园子中的“倭瓜”“黄瓜”“玉米”等景物为主,以‘愿意……就……这个关键句式,描绘了园中之景。为了让学生体会语言特色和作者寄寓的情感,要聚焦于关键词句“愿意……就……”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出疑问:作者为何反复使用这一句式呢?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意,“愿意……就……”这样的排比句式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感受到祖父园子的自由。由此,学生也能走近作者的思想世界,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特色。
(三)段落的规律与文本情感相融合
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花之歌》,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表意是写花,真正是写人。第一至第四小节,每一段都以“我是”开头,写出了花与大自然、花与人们的种种关联。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四个小节内容相似,结构一致,修辞相同,语意连贯,构成排比段,每一句都如花的宣言、花的歌唱。通过课文的深入学习,师生共同总结全文,使学生感受到文本是借花写出了一种神韵和品格,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人格理想,赞美了花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对这一主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三、创生言语表达与文本特点相融合
语言文字运用首先是理解,然后是表达。二者是一种交织、递进、融合、螺旋上升的关系,只有在读懂“写什么”,进而指导学生理解“怎么写”,才能迁移“怎么写”,实践“怎么写”。我们需要树立一种“全语用观”,紧密融合文本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言语表达。
(一)仿写与文本原有特色相融合
仿写是一种常用的语言实践方式,其目的让学生在“仿”的过程中积累词汇,训练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但是在语用教学中,仿写积累不能只是随意地模仿,需要融合文本原有的特色进行,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言语表达效果的认知深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描写的是叶圣陶爷爷看到满池荷花的景象,对于花朵的细节刻画很到位,读着文章,似有一支神来之笔在面前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彩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来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这一课的教学有的老师抓住了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仿写天空中云的特点,有的老师让学生仿写操场上同学们的行为,还有的老师让学生仿写某一处山峰的景象。这样的仿写虽然都是学习了排比句式,但忽略了荷花清新脱俗的美,这样单纯的句子训练就变得没有意义。此刻的仿写可以再向学生提供一些不同荷花的图片,让学生保持原有特色的仿写。通过这样的仿写即使言语表达得到锻炼,也可以进一步感受荷花带来的视觉盛宴,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喜爱。语言的创生需要有情境,情境的创设要有价值,若是给学生创设出具有文本原有特色的情境,那么学生创生的语言也更有价值。
(二)补白与文本原有主题相融合
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是对文本的超越和发展。其实质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丰富而又灵动的想象来在关键处补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突破文本的重难点,深化主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发现”中编排了“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本单元的《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以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内容简略易懂,学生乐于去读。在对话中作者赋予陶罐铁罐以生命,他们有思想、会说话、有表情,十分生动。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四次对话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国王的御厨间,看到了铁罐对陶罐的奚落,听到了陶罐和铁罐的争辩。丰富的对话恰好和这一教学点融合,可以让学生再次巩固复习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作为课文中现成的言语材料,以文本的对话为“例”,进行迁移运用,练习对话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学时可以做这样的尝试:首先研读四次对话,发现对话的形式,复习三种不同对话形式提示语的运用。再创设情境,学写对话。教学中可以发现文本里并没有写其他餐具的态度,那不妨设计这样一个补白训练: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假如你是御厨里的其他餐具,你会怎样说?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色,选择对话的一种形式来表示。
在找到了补白的言语形式之后,并没有脱离文本的主题,而是让学生在原有主题中进行了补白,既实现了言语运用,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续写与文本原有风格相融合
教材中很多的名家名篇在表达方式上颇具匠心,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是一篇微型小说,文章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丽风采。文章以“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儿子。”来结尾,让读者感受到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经典之作在让学生续写时,可以让学生保持原有的写作风格进行续写。这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拥有了思想,才变得生动美丽。教学中要力求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逐步提升,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