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锜 梁雪梅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诚信文化育人路径的探究与思考——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3QD14)。
作者简介:陈昱锜(1994,11-),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对日益复杂的交往,诚信这一优秀传统美德更应该被传承和发扬。该文首先阐述了诚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中诚信文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多角度分析了诚信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初步探索诚信文化育人道路,即打造诚信文化品牌,开展多元化活动;多方联动促进校园诚信文化体系建设。最后该文探讨了诚信文化高校育人的创造性转化路径,从教学、校园文化、品牌、体系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以期为培养大学生诚信价值观打好诚信根基,为高校诚信文化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诚信文化;育人;四川文理学院;创造性转化;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147-06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Education Path of Integrity Culture Universities
—Tak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s an Example
CHEN Yuqi, LIANG Xuemei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5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in society and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action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virtue of integrity should be inherited and promoted. The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on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integrity culture,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tegrity culture education in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t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integrity culture educ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takes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integrity culture education, which is to build a brand of integrity culture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activities. Multi party collaboration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ampus integrity culture system. Finall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integrity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effective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ampus culture, brand, system, etc., 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the values of integr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integrity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ntegrity culture; Educate people;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path
诚信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被古人奉为治国齐家的方略,安身立命的基础,交友做事的原则。诚信在当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其中“诚信”即诚实守信,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把诚信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但把诚信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建设是一巨大挑战。对此,高校应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深入探索诚信文化教育实践路径,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筑牢诚信文化教育根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 诚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基础。在高校德育中,诚信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塑造良好道德形象的重要途径。诚信文化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探索诚信文化高校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实践路径,以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
诚信文化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其中诚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诚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诚信文化教育推动高校学生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诚信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更加注重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其次,诚信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最后,诚信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诚信文化教育是巩固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诚信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诚信文化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诚信的重要性,掌握诚信的行为准则,从而在市场经济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同时,诚信文化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责任担当打下坚实的基础。
诚信文化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法宝。在校园中,诚信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校园的和谐氛围才能得到保障。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诚信也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诚信文化教育,可以减少欺诈、不信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际关系的真诚友好。因此,诚信文化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得到高校的重视和推广。
2 高校诚信文化育人现状
2.1 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学习诚信缺失。体现在考试作弊,复制和抄袭学术成果等情况。考试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部分学生会选择通过作弊来达到不挂科或获取优异成绩的目的。在大学日常生活中除了考试之外,其他方面也存在作弊现象,比如,写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为了轻松快速完成任务,会出现抄袭、作弊、造假等情况[3],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所以学习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思考。
经济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恶意拖欠学费、骗取困难补助、恶意透支信用卡、网贷、发布虚假兼职信息等。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会形成自主的经济消费意识,有的学生认为拖欠学费、透支信用卡、过度消费并不会影响学业,对自己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经济诚信的原则,会影响学生的后期发展。
交往诚信缺失。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导致他人误解;或是不遵守承诺,使得自身信任度降低;交往缺乏真诚,用花言巧语欺骗他人,这些都会损害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利于自我信誉的塑造。
2.2 高校诚信文化教育现状
诚信思想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注重成绩指标,而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部分学校对诚信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诚信教育体系和明确的诚信教育目标,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缺乏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高校诚信文化教育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一些高校在诚信教育方面方式过于单一,往往只是通过课堂教育或者简单的宣传活动来进行,并且没有专业的诚信教育师资力量和相关课程资源,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再加上学生缺乏诚信实践的机会,不能真正体验和认知到诚信的重要性。
没有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诚信文化体系不健全[4]。一些高校对于学生不诚信行为缺乏完善的惩罚机制,使得一些学生可以轻易地逃避惩罚和责任。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诱惑,产生不诚信的行为。在管理机制上应当有更完善的法规条例和监督措施,使学生发生背信行为时承担一定的责任。
3 四川文理学院诚信文化育人道路初步探索成果
3.1 打造诚信文化品牌,开展多元化活动
学校以建立诚信相关监管机制和实施办法为基础,以开展各种活动为途径,以多种宣传方式为手段,丰富诚信文化内涵,有效规避了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诚信文化品牌。
定期开展“诚信考试、诚信做人”主题班团活动。通过对部分考试违纪、作弊失信的案例进行分析,强调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并带领学生学习《四川文理学院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办法》和《四川文理学院关于学生违纪处理的规定》等相关规定,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考试氛围,以好的考风带出好的学风,树立起当代大学生诚实守信、踏实勤奋的良好形象。
开设诚信文化课堂和讲座。课堂是诚信文化输出的主阵地,对学生诚信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四川文理学院运用《现代征信学概论》进行课堂教学,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开展诚信专题讲座,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及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合诚信内涵。
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诚信环境。学校在各大媒体,包括学校官网、微博、公众号和QQ空间,以及《达州日报》、达州电视台地方主流媒体等外宣平台发布相关诚信文化活动情况和内容,扩大辐射面,营造校园诚信文化氛围,构建以诚信为荣的校园文化。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诚信文化思想建设,将诚信文化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把诚信教育从单一的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自觉提高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行为,养成诚信为人的品质。
3.2 多方联动促进校园诚信文化体系建设
高校诚信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多方联动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高校诚信文化体系的建设[5]。学校可以提供理论教育,家庭可以提供情感教育,社会可以提供实践教育等,三方共同作用丰富了诚信内容,提高了德育效果,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学校须联合多方资源,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企银三方合作等模式为师生践行诚信理念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在校地合作中,达州市税务局结合“税惠千万家,服务现代化”主题,联合四川文理学院积极开展“青春相伴·税法同行”税法宣传进高校暨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通过富有专业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税法宣传活动——“税费服务站”将诚信深植心底,在大学生将要步入社会之际把依法诚信纳税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心中,推动从“就业源头”提升税法遵从度。
在校校合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通川区东岳镇中心校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丁玉洁和王小兰分别以“百年奋斗,爱国永续”“共建美丽中国,共创诚信社会”为题进行了教学观摩课讲授。两校依托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推动育人合力的形成,积极探索协同共建机制,促进了诚信文化交流,丰富了诚信文化内容。
在校企银三方合作中,四川文理学院联合达州市商务局、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举办了“诚信杯”万达开统筹示范区暨川东北经济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在线交流会,历届“诚信杯”大赛选手约200人参会,本着诚信理念,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诚信杯”大赛优秀获奖团队进行了分享,且打造的多个项目已经落地实施。四川文理学院还与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达州市农商银行,共同主办“诚信杯”演讲比赛,目前已经开办了6届,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2022年由四川省教育厅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主办的全省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中,四川文理学院的《失信惩戒机制》荣获“诚信文化教育微课堂三等奖”,公益宣传画《诚之焰,心之往》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四川文理学院促进多方联动切实有效地把校内外一切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把诚信文化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3.3 保障诚信文化教育长效实施
高校诚信文化体系的建立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及增强学校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诚信文化体系要保证诚信理念长期发展,长效发挥德育作用,就须构建长效机制[6],也须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的运行。
四川文理学院诚信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就是保障诚信文化长效实施的机制。诚信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是在诚信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由学校财经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达州分行、达州农商银行为代表的达州市金融系统协同共建的诚信文化教育基地,2016年获批达州市首批“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同年被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四川省首批“诚信文化教育示范学校”。2022年被达州市社科联批准为“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诚信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涵盖校园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商务诚信、司法诚信、社会诚信等广阔的领域。
诚信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自建立以来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组成了跨学校、跨系统的金融研究合作队伍,选编30篇金融研究课题印发《金融问题研究专辑》,又推出了校本企业课程、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第二批应用型示范课程《现代征信学概论》;发布了诚信文化教育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诚信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诚信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等多个课题。诚信教育研究中心既常态化开展诚信演讲大赛、诚信主题迎新晚会、诚信签名活动、诚信手抄报比赛、诚信征文比赛、新生诚信专题入学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又持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诚信志愿者活动,通过设置诚信文化教育专项经费为诚信文化基地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并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充实金融系统的人才储备。学校通过深层次的合作整合资源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育人、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迈向新阶段。
4 诚信文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实践路径探索
4.1 融入教学,持续输出
将诚信文化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是实现创造性转化[7]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学中,课堂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形式,学生们通过听课、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和考试等方式来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也是诚信文化输出最主要和直接的方式,把诚信文化写入教学目标,建立第二课堂指标,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是落实立德树人、打好诚信基础的关键。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塑造诚信意识离不开课堂教学。当然,长久有效的常态化学习,持续输出,才能夯实诚信根基。
融入教学也应有的放矢,讲究方法。首先,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增加诚信文化的相关内容,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其次,可以在其他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融入诚信文化的相关内容,如在经济学中讲解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在法律学中讲解诚信在法律界的地位,在历史学中通过学习历史上的诚信故事、人物等让学生了解诚信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语文学科中阅读经典诚信故事和名人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科研道德、实验守则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诚信意识,在政治学科中可以通过讲解政治诚信、道德规范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等。
4.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诚信文化氛围对诚信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的诚信文化氛围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诚信意识,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诚信。相反,如果学校缺乏诚信文化氛围,学生就容易受到不诚信行为的影响,导致行为失范。因此,学校应该注重营造诚信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诚信水平。
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实施内外两手抓的战略。“内”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内驱力。以激励的方式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类校园活动,如诚信故事会,诚信演讲,诚信微电影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诚信文化;丰富活动形式和活动范围,可以由不同年级、专业、学院组建诚信文化宣讲团,从中国百年奋斗的历程中提炼诚信事迹,也可从学校师生中挖掘诚信故事。“外”是指学校人文环境这一载体。不仅要在学校的外部宣传上营造诚信氛围,包括学校各大网站、广播等一切宣传媒介,还要加强校园舆论监督和管理,对于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批评和纠正,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和形象。
4.3 加强互动,发挥榜样作用
加强社会和学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优秀诚信榜样,表彰诚信典型等方式,促进大学生行为诚信,知行合一。
在社会与学校之间,一方面通过社会诚信人物事迹来传递诚信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办学,吸纳地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建议。
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开展学习先进诚信典型活动,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文化的熏陶。同时,建立诚信示范班级和诚信示范个人。设立诚信班级准则,以日常学习考试和开展活动为准,评定优秀班级;同样诚信个人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评定机制,通过自我总结,小组评议,党团支部点评等,评选诚信个人。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能有效激发崇尚先进、学习榜样的斗志,从而使个人在平时养成诚信意识和行为习惯。
4.4 打造诚信文化品牌
学校诚信文化品牌[8]是建立在诚信、尊重规则、责任担当、积极向上和开放包容的基础之上,旨在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人才。高校诚信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
首先,要明确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中,可以通过明确的校训诚信文化、校园宣传语和标志等进行传播。如各高校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诚信·求索·笃行”,四川文理学院——“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等都彰显诚信内涵[9];又如,“言必信,行必果,实践诚信,从我做起”的宣传标语的设立,通过这些方式将诚信融入日常,体现学校对诚信文化的重视,也会提高学生对诚信的关注度。
其次,构建诚信文化基地,通过高校诚信文化基地建设,探索科学完备的诚信文化教育体系。有基地作为中心,系统地负责统筹和组织诚信文化的发展和活动开展,为高校诚信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最后,营造诚信校园氛围,举办周期性的诚信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并利用广播、校园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学校景观、展板的布置,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加深学生对诚信文化的理解。同时促进诚信文化交流,在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以及与社会企业机构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利用丰富的活动,从理论到实践,把诚信文化根植于心。
综上所述“内修外宣”即内部打实诚信文化根基,塑造品牌形象;外部做好宣传,扩大品牌影响,能够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诚信文化品牌。
4.5 健全学校诚信文化体系
要保障诚信文化教育发挥长效作用,高校应该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10],对师生的诚信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于违反诚信行为的学生和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也要对诚信行为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师生积极践行诚信文化。
制定诚信文化实施方案。从实施目标来说,要有阶段性发展计划,统筹实施达到一定成果和影响力;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说,应把诚信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从入学教育开始到就业实践,结合日常教学贯穿诚信文化教育,有针对性开展系列诚信活动;从组织建设来说,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安排,设立不同的课题小组、研究团队推进体系建设。
总结成果经验,设立档案。对相关活动进行经验总结,肯定成果,树立榜样,把有用的信息留档保存,为诚信文化育人路径提供有效借鉴措施。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诚信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其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塑造个体品格、培养社会责任感及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四川文理学院诚信文化育人路径的初步探索,提出其创造性转化的路径。为高校建设特色诚信文化育人道路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同时,在探究诚信文化育人路径时,还需要关注其面临的挑战:如何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使其更符合时代特点、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如何平衡诚信与利益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品质的长远价值?如何更客观、公正地评价个体的诚信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望未来,期望通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诚信文化育人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尚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也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此外,希望借此引起更多人对诚信文化育人的关注和思考,共同为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徐慧明,王险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11): 253-25.
[2] 钟胥鑫,杨可.关于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30(1):109-115.
[3] 王晓芯.新时代大学生学术诚信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3.
[4] 姚茉莉.健全学生管理机制 改善高校诚信缺失[J].科技信息,2009(10):367.
[5] 王静.高校诚信教育管理体系模式建制透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49-50.
[6] 邹林林,刘洋,张喆.高校诚信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5): 97-100.
[7] 艾红梅,韩莉.诚信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5):201-202,205.
[8] 张开祝,吴树勤.诚信:财经院校的文化品牌[J].山东工商学院,2009,23(5):108-113.
[9] 廖茂吉.大学校训中的诚信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10]陈瑶,许敏.基于“道德—制度—监督”的高校科研诚信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6):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