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文化供给赋能共同富裕

2024-06-20 06:49张利永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张利永

摘 要:实现共同富裕是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增进文化福祉的关键要素,其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详细探讨了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旨在推动江苏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公共文化供给;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5-008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其均衡性与可及性,从而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1]。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2]。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本研究梳理了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现状

1.1 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江苏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传播先进文化,为民众提供精神滋养。2015—2021年,江苏省文化(文物)事业财政经费拨款呈稳步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56.0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7.5亿元。2021年江苏省文化(文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共计117.5亿元,其中艺术业(包含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以及艺术教育)为159,166.4万元、图书馆业为142,200.5万元、群众文化业为203,240.9万元、其他文化业(包含艺术展览创作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他文化事业机构及文化产业等)为376,095万元、文物业(包含博物馆、科研保护机构及其他文物机构等)为294,284.7万元,分别占总投入的13.55%、12.1%、17.3%、32%、25.05%。江苏省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推动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打造了一批公共文化高地,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广场、百姓戏台、文化礼堂、非遗传习场所等乡村主题功能空间,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如常州的秋白书苑、高邮的汪曾祺书房、徐州的马庄文化礼堂等“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1.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对于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赋能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江苏省加大公共文化政策扶持力度,致力于打造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普及化,使公众都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如《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江苏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苏州、无锡、镇江等多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省已有8个项目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3.2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保基本、提高效、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1.3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日趋完善

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是共享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3]。江苏省以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为宗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共有121家图书馆、369家博物馆(纪念馆)、46家美术馆、115家文化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显著增强。《2022年中国文化和旅游年鉴》数据显示,江苏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省在加快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标准化建设中以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提升为依托,以村(社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为重点,统筹区域、城乡之间的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高标准覆盖,目前已实现“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中心”的五级公共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1.4 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样

江苏省致力于提升居民的文化体验,通过文化直通车、流动文化馆、流动图书馆等创新项目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催生了众多引人瞩目的文化惠农工程,如“百千万工程”“千场大戏”“文化惠民券”“五个一百”等,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获得感大幅提升。在内容供应方面,江苏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不断推出优秀文化成果,如锡剧《烛光在前》、苏剧《国鼎魂》、淮剧《小镇》以及话剧《枫树林》等,这些剧目展现了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民众的心声。江苏省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作品展示了江苏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5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致力于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普及化,江苏省出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完善了关于“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在此政策引领下,江苏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积极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乡镇分馆覆盖率高达90.7%。此外,江苏省还通过实施“十百千”创新示范工程提升了26个县市的图书馆和文化馆、103个乡镇(街道)以及1,019个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效能。上述举措不仅推动了江苏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为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2 江苏省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2.1 基本公共文化保障和服务不均衡

由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建设,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又不同,建设经费投入有所差异,因此江苏省各地的基本公共文化建设与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现象。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数量遥遥领先,反映了其作为江苏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其他城市与之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与最少的城市之间相差数量高达60家,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文化设施的规模、质量、服务水平,以及能够提供的文化活动种类等各方面。区域发展不均衡会使一些地区的居民无法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继而加深区域间的“文化鸿沟”。

2.2 精准文化供给有待提升

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无法兼顾不同地区在人口构成、年龄结构、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服务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文化需求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现有的文化产品和资源供应已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虽然江苏省每年都有大量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但真正具有原创性且广受好评的精品却屈指可数,如送戏下乡存在“政府端菜”多群众“点单”少、老调旧曲多新曲新戏少等问题,此外地区间的文艺创作也不平衡,如在近年的群星奖评选中,江苏省共有16个作品获奖,仅苏州市就有7个,而南京等地的奖项为零。此外,江苏省文化作品中反映新农村发展、新创编的乡村文化题材作品也较少。可见,江苏省亟须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加强精准供应,以满足公众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2.3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进一步夯实

目前,江苏省的文旅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由于观念认知和体制约束以及政策、标准、技术等支持不足,基于文旅融合的公共服务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精细化不足、专业性不强,供给内容与旅游市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匹配,优质有内涵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整体运营效能不高。

3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3.1 聚焦均等化,提升文化惠民成效

实现文化公平是精神文化繁荣的基础,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则是评估共同富裕的关键指标。政策的引导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级政府需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系统审视现有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与标准,全面掌握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深入调研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及服务成效,优先发展关键文化设施建设,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同时,政府还要通过树立典型、分享经验、调整策略等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以文化先进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全民共享文化成果。

3.2 聚焦品质化,优化文化惠民服务效能

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公共文化部门应加大数字化公共文化内容供应力度,加速公共文化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一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完善和提升各类公共文化平台功能,推出定制化、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如云展览、云演艺和云体验等。二是建设全面的供需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相关数据,预测公众需求,依据需求导向,通过供需匹配机制和公众反馈机制为公众提供精准的定制文化服务。三是利用反馈机制优化服务内容,持续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和期望[4]。

3.3 聚焦集约化,拓宽文化惠民服务渠道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属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公益服务的前提下,要加强与社会组织、文化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一方面,政府可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图书馆、文化馆的分馆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为公众提供多种类型的阅读空间;另一方面要发挥文旅融合的拉动、渗透、催化功能,拓展文旅跨界融合广度,以“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文旅+科技”“文旅+金融”等模式在区域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景城融合、要素融合等方面形成联动,通过更广泛的文旅产业链整合和价值提升,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其满意度和幸福感。

3.4 聚焦融合化,创新文化惠民供应方式

文旅深度融合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文旅深度融合能够打破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首先,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建立省级文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文旅融合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文旅融合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同时制定财税优惠、资金扶持、土地使用、人才配置等层面的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文旅领域[5];其次,公共文化机构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业间的壁垒,推动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联动、信息互通;再次,公共文化机构要借助技术的力量创新文化产品内容和服务,如利用数字技术建设、发展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创意、互动性强的文化旅游精品等,优化民众的文化体验。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政府、社会、市场等只有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袁贵纯,李孝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2(3):85-89.

[2] 尚子娟,王唯华.面向共同富裕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J].图书馆界,2023(1):19-24.

[3]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4-03-08].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ggfw/202103/t20210323_923230.html.

[4] 周宇.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路径[J].江南论坛,2021(7):37-39.

[5] 边继云.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N].河北日报,2023-02-22(07).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