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但现实是,好多刚刚记住的东西,很快就会忘掉。这是为什么呢?
德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了个著名的实验: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经过对自己记忆效果的反复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记忆内容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规律,即“先快后慢”。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到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6%。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规律,我们可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
1.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首先,确定学习内容的难度和重要性,然后设定合理的复习时间间隔。通常,初次学习后的20分钟、1小时、1天、2天、6天和31天是关键的复习时间点。在这些时间点进行复习,有助于巩固记忆并减缓遗忘的速度。
2.灵活调整复习间隔
虽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复习时间间隔,但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对于较为简单或熟悉的内容,可以适当延长复习间隔;而对于复杂或陌生的知识,则需要缩短复习间隔以确保记忆效果。因此,学习者在应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时,应灵活调整复习计划,以适应自身学习需求。
3.结合多种记忆技巧
在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可以采用联想记忆、图像记忆、重复记忆等方法来辅助记忆。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更快速地回忆起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