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思考

2024-06-20 03:29沈玉惠杨天翔范怡董钰洁郝汉舟
兰台内外 2024年16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沈玉惠 杨天翔 范怡 董钰洁 郝汉舟

摘 要: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在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满足学术研究和教学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回顾了学科馆员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功能作用,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学科馆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技术适应性、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创新等,并梳理总结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嵌入式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学科馆员;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知识资源中心,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机构,在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承担的任务。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数字资源的丰富和获取渠道的多样化,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和职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术支撑机构,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学术资源和学习空间,支持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展,从传统的文献收藏和借阅服务,逐渐转变为提供电子资源、数据管理、知识服务等多元化服务。这要求图书馆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科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在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满足学术研究和教学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科馆员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创新服务思考,分析学科馆员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和服务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学科馆员的历史及其角色定位

1.学科馆员的历史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其发展脉络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历史阶段:

萌芽期(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早期)。学科馆员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以及德国的一些大学。这些早期的学科馆员通常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负责管理和提供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源。

发展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随着图书馆学的逐渐成熟和专业化,学科馆员的角色和职责开始更加明确。在这一时期,学科馆员不仅负责文献资源的管理,还开始参与信息服务、参考咨询和学术支持等工作。学科馆员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战期间,当时称为“区域书志馆员”和“学科书志馆员”,主要负责特定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收集和管理。

成熟完善期。从20世纪中期开始,学科馆员制度在欧美地区的大学图书馆中广泛推广并持续发展。这一时期,学科馆员的工作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信息服务和学科支持,还扩展到了信息素养教育、学科研究辅助以及促进学术交流等领域。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学科馆员在管理数字资源和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20世纪5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正式明确了“学科馆员”的角色,并开始重视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率先建立了学科分馆并配备专业学科馆员,这一创举标志着学科馆员制度的正式确立,成为学科服务和图书馆分馆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推出了诸如“跟踪服务”和“网络馆员免费导读”等创新服务,这些措施使得学科馆员制度取得了初步成功,并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认可。

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出现较晚,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其服务范围和职责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设置学科服务岗位,探索专业化、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正式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始。此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开始了学科服务的探索和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制度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科馆员的职责和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涵盖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咨询、研究数据管理等多方面。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要为师生提供传统的文献服务,还需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参与学科知识管理、数字资源建设等工作。同时,学科馆员在促进学术交流、支持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2.学科馆员的角色和功能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中专门负责特定学科领域的工作人员。他们通常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负责管理学科文献资源、提供学科信息服务、支持学科教学和研究活动以及促进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学科馆员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支持学科教学和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馆员负责收集、整理、编目和管理学科领域的图书、期刊、数据库、电子资源等信息资源,以满足师生的学术需求。(2)学科服务和咨询。作为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学科馆员为师生提供有关学科知识、文献检索、学术写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用户解答学科问题。(3)学科馆藏建设。根据学科需求,选择购买、订阅和建立学科相关的馆藏,确保馆藏的完整性和质量。(4)学科研究支持。参与学科研究项目,提供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和信息支持,协助学者获取研究资料,促进学科创新。

二、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的资源获取、存储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字化资源成为图书馆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用户的特征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碎片化利用、多样化需求、个性化服务期望等特点。上述新情况、新特征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技术适应性与数字素养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馆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技能,以适应新的数字工具和平台,不仅要求馆员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还需要他们帮助读者提高信息检索和评估能力。为了满足用户的精准信息需求,馆员还需要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信息资源整合与筛选

在信息量巨大的数字化时代,学科馆员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有效管理和筛选信息。他们需要运用专业技能和工具,筛选和整理海量的数字资源,以便为读者提供准确、相关的信息资源,避免信息过载对用户造成的困扰。

3.服务模式创新

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学科馆员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随着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R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面对面图书借阅服务转变为以智能化为特征和手段的知识增值与创新服务。通过开展在线咨询、虚拟参考等新型服务方式,探索个性化服务和互动性服务,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学科馆员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许多发展机遇。202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规划期末,将基本建立文化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体系。这些政策为学科馆员在数字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创新和学科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服务实践

1.国外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实践

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国外高校在图书馆服务方面创新实践,在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信息素质培训、个性化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学科导航和知识组织四种特征。

(1)国外图书馆十分注重对学科馆员的数字技能培训。美国图书馆界为图书馆馆员提供专业化培训,特别是在数字技能方面,包括数据管理、研究支持、数字资源管理等领域。培训课程针对性强,帮助图书馆馆员掌握正确的技能集合。(2)在国外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性也十分显著。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科偏向,为前来租借图书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书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国外的高校图书馆注重学科导航和知识组织。高校图书馆要求学科馆员掌握学科导航和知识组织系统,能够通过学科导航系统迅速找到图书租借人员所需的资料以及信息,便于提高他们信息的获取速率。(3)国外的高校图书馆也加入了嵌入式学科服务。即图书馆学科馆员主动与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合作,图书馆学科馆员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服务,并融入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当中,使教学和研究更加便捷。

在国外的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支持教学和研究活动,嵌入式学科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实践。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图书馆为在线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三种嵌入式馆员服务:一是基于在线课堂的辅助教学服务。图书馆馆员与教师合作,为在线课程提供支持,帮助学生获取相关资源;二是基于在线课堂的借阅服务。图书馆馆员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方便学生远程访问图书馆资源;三是基于社交网站的课后引导服务。图书馆馆员利用社交媒体与学生互动,解答问题,提供学术指导。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图书馆广泛嵌入社交媒体应用软件,扩展用户服务渠道,提高本科教学服务能力。他们探索了图书馆立体化嵌入式学科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2.国内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学科嵌入式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及应用等特征。

首先,学科馆员深入学科教学和研究中,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馆员与学科院系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保持定期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学术动态和需求变化,确保图书馆的服务能够紧密贴合教学和研究的实际需求。图书馆馆员也会定期收集学科院系对图书馆服务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和优化,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其次,学科馆员主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帮助师生提高信息检索、评估、使用和管理的能力。学科馆员开始提供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帮助研究人员管理、保存和共享科研数据。学科馆员利用数字技术,如数字化、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提升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形成以“学院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各年级辅导员老师+班委联络通道”的工作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双一流”背景下,采用了“三台联动”方式,实现了对人才培养的多维度精准支撑,包括生动的云讲台,通过在线直播和现场讲座,提供广泛、多样的讲座培训,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并通过公众号、学科公众号、学科博客等渠道,宣传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推送实用的服务信息。还利用某信、QQ、留言板等现代媒体与通信手段,建立馆员与师生之间的实时咨询平台。

四、结语

本文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历史及其角色定位、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总结了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服务的特征以及国内外的创新实践案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作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以及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学科馆员在其角色定位、功能作用及其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在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方面。学科馆员不仅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和提供者,还是学术交流的促进者和知识服务的创新者。他们通过深入学科教学和研究,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第二,学科馆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数字化时代,学科馆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技能和信息素养,以应对信息资源整合与筛选的挑战,创新服务模式以适应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为学科馆员提供了拓展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机遇。第三,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通过学科嵌入式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数据管理等方式,不断创新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以便更好地支持教学和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建龙,邵 燕,刘万国,等.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指南针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1):28-36.

[2]Hay F J. The subject specialist in the academic library: a review article[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0,16(1) :11-17.

[3]邱 葵.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6,36(12):13-23.

[4]王 媛,范爱红,韩丽风,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2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6-11.

[5]任欣欣,张 华,王丽华.基于用户信息的“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1):121-126.

[6]祝小静,张 璇.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5):98-101+97.

[7]宋姬芳.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建构与实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03):68-76.

作者单位:1.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2.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与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