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晓艳(1990- ),女,回族,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摘要:
消防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知识,加快安全校园建设,更好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要重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培养,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消防教育元素;深入讲解各类防火建筑材料,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讲解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建设中的应用,拓展专业课教学内容;将消防教育融入实训教学中,实现专业课教学和消防安全教育的双赢;搜集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图纸,将消防设施与建筑设计融合,全面提升建筑工程专业消防教育质量。
关键词:消防安全;建筑工程专业;必要性;教学现状;实践路径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还严重威胁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了社会关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要肩负消防安全教育责任,挖掘各门专业课中蕴含的消防安全教育元素,深入讲解消防安全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为他们讲解防火建筑材料类型、消防通道设计等知识点,使他们在学习建筑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消防知识。同时,教师要讲解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安全建设中的应用,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BIM技术设计建筑物模型,督促他们把消防安全融入建筑设计中,培养他们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一、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一)贯彻执行国家消防安全教育法律法规
2019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大高校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指南》,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除校园消防安全隐患。建筑工程专业教师有义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执行国家消防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并把消防安全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督促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火场逃生技能,使他们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一旦发现火灾隐患,要积极报警并进行应急处理,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建设安全校园。
(二)保证学校、师生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
火灾不仅会给学校和师生造成不可避免的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师生生命安全、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要积极贯彻消防安全教育,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讲解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场所消防安全通道位置、灭火器和消防栓位置,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使他们积极配合学校消防安全演练,从而提升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质量。同时,把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有利于督促学生发挥专业所长,使他们自主检查学校消防安全通道、消防栓、楼道烟感器与自动喷淋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消防设施运转是否正常,鼓励他们及时上报消防安全隐患,共筑消防安全防线。
(三)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
消防安全是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督促各个专业教师落实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火场逃生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给学校教学工作、师生生活带来的影响,保障校园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消防安全教育可以督促学生关注学校消防设施建设、消防通道位置,学习灭火器使用,使他们及时发现学校隐藏的火灾隐患,及时向学校上报,防范火灾事故发生,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更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1]。
(四)有利于推进课程建设
建筑工程专业拥有丰富的消防安全教育素材,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优质素材,有利于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鼓励他们发挥专业所长,通过对学校各个场所的消防安全设施、消防通道等进行检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推进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搜集防火材料、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标准等素材,全面落实消防安全教育。
二、消防安全意识培养背景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一)对消防教育素材挖掘不够深入
建筑工程专业包括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制图和BIM建模技术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消防教育素材,但是教师对消防素材的挖掘却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例如,部分教师以我国建筑消防相关法律法规等讲解为主,而忽略了讲解各类建筑材料防火性能、高层建筑消防通道设计、消防照明等知识,影响了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的融合。
(二)教师对消防安全教育不够重视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消防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督促建筑类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降低建筑物火灾事故发生率。然而,很多建筑工程专业教师对消防教育不太重视,把教学重点放在建筑绘图、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等方面,消防教育只是一带而过,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建筑消防设计知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火场逃生能力,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高职大学生更关注专业课学习、社会实践和各类证书考试,对消防安全教育不太重视,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难以发现学校、宿舍等场所隐藏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遭遇火灾,也很难顺利逃生[2]。很多学生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热得快、吹风机、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很容易引起电路短路,从而导致火灾发生。部分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也不熟悉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通道位置,一旦遇到火灾,难以快速从火场撤出。
(四)BIM等数字化技能培养有待加强
随着智慧消防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与消防安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BIM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建筑设计、智慧消防建设注入了活力。虽然建筑工程专业开设了BIM技术相关课程,但是教师重点讲解BIM软件操作步骤、建筑三维模型制作、建筑项目数据实时共享等知识,却忽略了讲解BIM技术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影响了学生对智慧消防的理解。
三、基于消防安全意识培养下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实践路径
(一)挖掘消防教育元素,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要积极融入消防安全教育,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消防教育元素,把建筑绘图、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消防教育衔接起来,增强学生对消防教育的重视,从而提升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教师在《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入消防安全教育,搜集建筑设计图纸,通过图纸和三维模型相对应,全面讲解建筑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并导入消防图纸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建筑物中如何设计消防通道、消防供水管、烟感器、自动喷淋系统等,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建筑消防图纸。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馆图纸,讲解建筑物防火墙结构与位置、消防通道设计位置、消防设施安装位置,并让学生绘制平面图纸和三维模型,让他们详细标记出消防通道位置、消防栓供水管道、烟感器和温感器位置、常闭式防火门、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位置,提升他们建筑绘图能力。《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消防教育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消防识图知识,加深他们对建筑结构和绘图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建筑物内消防通道、消防设施、消防供水等设计要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二)深入讲解消防材料,全面落实消防安全教育
建筑防火与消防设施作为建筑消防工程的两大专业领域相辅相成,共同保障着建筑的消防安全。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要积极搜集建筑消防材料相关知识,并把其和建筑材料与施工教学衔接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消防安全对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督促他们主动了解各类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并引导他们选用性能良好的防火材料进行建筑设计,全面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3]。首先,教师可以讲解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中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划分,列举A级、B1级、B2级、B3级防火建筑材料类别,为学生讲解建筑外墙、建筑内部结构和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督促他们积极学习各类建筑防火材料。例如,教师常用的防火材料包括防火板、防火门、防火玻璃、防火涂料防火包等,这些建筑材料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防止或阻滞火焰蔓延,从而为火灾现场被困人员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降低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讲解常用的建筑防火材料,并列举相关设计案例,帮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建筑材料性能。例如,在建筑物出口通道、楼梯井和走廊处安装防火吊顶天花板,可以有效阻断火势蔓延,并保护人们免受蔓延火势的侵袭;在防火墙、疏散通道口等位置安装木质或不锈钢防火门,阻断火势进一步蔓延。
(三)巧妙融入BIM技术,拓展专业课教学内容
BIM技术在建筑消防设计中有着广泛运用,可以动态化展示建筑物内部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弱电设计,满足设计方、施工方线上沟通,实时更新建筑施工数据,加快智慧消防建设。第一,教师可以在BIM技术教学中融入消防安全知识,导入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图纸,引导学生分析BIM绘图与建模过程、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参数等知识,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BIM模型是一种高度可视化工具,可以全方位展示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场地坡度等参数,便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根据最终效果图调整相关参数,合理设计消防通道、消防栓供水管道、防火墙位置等,优化建筑设计图纸,进一步提升建筑消防项目设计与施工质量。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BIM技术绘制高层建筑物消防工程设计图,使他们根据给出的高层建筑相关数据进行设计,要求他们在图纸中明确防火墙位置、消防设施位置、消防车道、消防安全通道位置以及选用的防火建筑材料,构建高层建筑BIM模型,全方位展示高层建筑智慧消防设计理念,提升学生建筑设计和绘图能力,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督促他们在未来工作中严守建筑消防工程红线,减少火灾事故发生[4]。
(四)消防教育融入顶岗实习,提升学生自救能力
首先,学校要把消防安全教育融入建筑工程专业顶岗实习中,组织学生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学习,使他们了解建筑工地、室内设计作业现场消防安全规范,了解更多防火建筑材料、建筑消防工程知识,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学生可以深入建筑工地学习,跟随安全监理员了解工地消防栓、灭火器、防火门、消防专用车道设计知识,认识消防安全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做好安全监理日记记录,积极参与建筑工地消防演练,掌握更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火场逃生技能。其次,学校要重视学生实习安全,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学、实习指导教师深入学生实习企业,了解学生实习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和心理健康状况。要联合企业开展消防安全讲座,针对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和室内装修设计消防安全开展培训,为学生系统性讲解国家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规定。督促学生遵守企业相关消防安全规定,使他们熟练使用灭火器、消防栓,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搜集建筑消防设计案例,提升消防教育质量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入当地商场平面设计图,引导学生分析地上、地下建筑结构、消防工程设计,使他们结合平面图构建BIM模型,指出商场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商场要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在各个楼层设置防火墙,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5]。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绘制商场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图,使他们参照国家建筑消防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计,明确地上、下沉式广场的消防设计重点,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建筑设计能力。教师要积极搜集建筑消防设计案例,精心制作微课,动态化展示建筑消防设计内容、规则和模型,结合案例讲解建筑消防安全项目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高职院校消防安全教育质量。
结语
总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要积极融入消防安全教育,挖掘各门专业课中蕴含的消防教育元素,把建筑设计、建筑绘图、BIM技术等和消防安全教育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教师要积极讲解防火建筑材料、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利用企业真实设计图纸、BIM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建筑防火墙、火灾报警预警系统、防火墙、消防车通道、安全通道和消防栓等设计技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专业消防安全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丹,成莉燕.专业名称变更背景下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建筑消防设施操作》课程改革[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0):119-120+123.
[2]周志坚.高职院校提升校园消防安全的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2):44-46.
[3]曹文献.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2):123-126.
[4]侯超.防火分隔技术在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J].今日消防,2022,7(12):94-96.
[5]张亚彬.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研究[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2(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