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媛
艺术介入城市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增强了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了城市不同物种的丰富性,改善了生活环境。2023年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共栖”为主题,通过群展的方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思考。本文列举分析了艺术季展览案例,总结归纳了艺术季展览与自然跨界融合的特点,力图为今后艺术展览与生态环境的联合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背景
为建设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坚定推动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其中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作为系列活动之一,助力了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进程。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弘扬文化,塑造城市”为理念,以“赋予城市艺术氛围、使艺术融入生活”为追求目标。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预期达成有三个方面,一,公众性,公共参与度高、时间持续性大、活动丰富、分布广;二,实践性,激活城市空间、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三,品牌化:成为上海市一张市民活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品牌。艺术季就展览场地结合绿地、滨水区、步行街等户外环境和建筑本身,联结了城市更新与艺术美育。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自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有效践行了“人民城市”理念,推动了本市的城市更新,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2015年9月,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徐汇滨江西岸艺术中心举办,主题为“城市更新”;2017年10月,第二届在上海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举办,主题为“连接this 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2019年9月,第三届在杨浦滨江5.5公里开放空间举办,主题为“相遇”;2021年9月,第四届成为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首次活动,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主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人民城市”。
2023年9月,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徐汇滨江空间南段举办,以“共栖”为主题。“共栖”的英文名称是METro-BIOSIS,是将生物界表达有机“共栖”、物种“共生”关系的Metabiosis进行改写,表达了这个展览的研究是立足于都市(Metropolis)的思考,是探讨在大都市环境的“共栖”。这个共栖,不仅是人类如何与我们的自然环境共栖,但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与不同种类的物种的共栖。艺术季以此为主题,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展览聚焦之处。
二、艺术季与自然联结的内容与特点
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演绎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岸滨江区域,是西岸第二次举办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西岸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源地之一,自2008年城市更新开始重新建设这个区域。艺术季带动区域可持续性发展,才是持久目标。
主题演绎展区由室内、空间艺术、公共艺术总计35处共同组成。位于港口渡口边上的白猫主展馆是本次艺术季室内展览的中心,穹顶艺术中心是本届的开幕式场馆。白猫主展馆从下至上共三层展厅,有四个主题:“与谁同栖”“置身事内”“都市之策”“自然答案”。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其发展有着如同每一个生物体的需求:有光、有风、有水、有绿,这是城市作为一个生态单元的基本需求。那么,主题演绎展区具体如何体现艺术与生态的联结?
其一,将艺术与动植物物种结合。通过植物物种科普与展示、植物艺术装置、植物纸艺展、植物覆盖建筑模型、植物互联网模拟器、植物状雕塑、植物摄影等丰富的形式为人们带来植物盛宴。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等动物的科普与装置贴近了观众与动物的距离。如《木头人》是一个趣味性装置,让人沉浸式参与作品的互动。在作品面前,观者不再被隔离开来,而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当人进入到作品中,通过完成相应动作,就变成了一棵树,有许多本地鸟类栖息在这棵树上。这一瞬间会被相机记录下来,你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留下自己成为树的照片。在这个过程当中,成为树的观众与鸟类和谐相处,人类不再成为鸟类的惧怕对象。绿色树枝成为鸟类的暂时歇脚处。
其二,将艺术与水域结合,展览借鉴了国外水资源处理经验,同时也展现出国内水资源保护的特色。在地性展览关注公共问题,从一个地域、地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去看整个世界,又回到地域。艺术季因地制宜,探讨了水域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如在作品《水粼》中,展出了三江源不同的水资源。它呼吁观者珍惜面前的清澈水资源。每一个被红色标签纸附着的白色瓶子,透过展厅白色自然光展现出它们的神圣。瓶子大小不一,象征着河流独一无二。
其三,将艺术与土壤结合,通过生态绿道、土质介质展出向公众展示土地魅力。比如在作品《土邻》中,上海本地香樟木根吸引了观者的视线。在“连根拔起”之后,香樟木根被悬挂在展示空间中,下面是装载着不同层级土壤的正方形透明玻璃容器。就像这届艺术季本身,将我们容易忽视的环境问题变为不同艺术品直观呈现在观者面前,让我们同时知道土壤对树根的重要性,环境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根是树木的生命源泉,生态城市是人类的生存家园。
其四,将艺术与新能源结合,形成生态系统循环。比如作品《落叶生·风零》,以退役风机叶片为材,完成发电使命后的风机叶片再次变身,实现了环保美学的展现。风机叶片在作为风力发电装置时,装置上的三个叶片以中心为原点,呈放射状分布。一改往日形象,它们被平放在土地上,形成一个三角形,从高大上变成接地气。
通过对艺术季的作品进行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本次展览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时效性,自然环境会随着年代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呈现不同面貌;第二,动态性,自然界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第三,参与性,城市空间以人为本,体现人与自然共同参与;第四,多元性,不同单位和组织群体共同参与到展览当中。第五,在地性,与当地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保障着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笔者相信,随着艺术季对保护生态意识的普及,由工业污染带来的城市环境破坏会受到重视,上海建设生态之城的目标指日可待。
三、对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同时也与其他生物体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具有滞后性,前期,忽略自然景观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较为常见。正如王林老师在“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的国际经验与上海实践”讲座中所说,“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较为成熟,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对城市的建设从一开始仅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升级为追求新功能性。伴随数字化进程,城市发展对遗产保护、生态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
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第一,使人与自然的距离更进一步。第二,让艺术更贴近生活。如与孩童群体的互动。他们以新奇视角在馆内特定区域留下画笔的痕迹,丰富了展览本身。第三,用美育丰富人的精神。在丰富的公共活动中,人们通过聆听与参与实践,真正感受到了作为城市的一员在参与城市的环境生态建设。第四,为西岸带来了崭新艺术面貌。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策展人李翔宇概括了艺术季与西岸共生共融的关系:“2012年,从西岸双年展第一次进入遗迹的处理,看到的是一片荒废的景象,地上堆着混凝土的灰。经过改造,如穹顶艺术中心成为一个好的展场,西岸成为上海乃至世界的文化地标。没有一个人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单纯当作工作来完成,他们投入了很多的热情。”艺术季给西岸带来了更多人流,使西岸增添了活力。回顾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与西岸相遇的第八年,西岸也一直在积极地参与艺术季的建设。
不过,笔者也要客观地说明,此次空间艺术季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一、公共艺术装置设点打卡积分领奖品环节没能充分体现观众的参与度,笔者到现场时,出现“展览开幕但打卡活动还未开始”“打卡活动现在没有,可以帮你直接全部敲章,直接抽奖即可”的活动态度,会降低参观者的观展体验。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笔者对出租司机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对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有所耳闻的较少。三、交通不便利。为带动新城区发展,艺术季的很多展区较远,其中,仅西岸滨江区提供了公共巴士,其他展区交通并不方便。四、志愿者培训不到位。笔者在展厅观展期间,问及志愿者关于展品介绍时,大多回答较模糊,未能解答观者疑惑。综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依旧有可以进一步提升和改进的空间,我们也希望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未来能够有更好地普及,成为上海市一张市民活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名片。
结语
生态审美和艺术介入作为一种生活景观存在于城市空间建设当中,二者的联结使环境与艺术促进了人民群众精神价值的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季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在城市更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回顾过去,艺术季的举办振兴了举办地的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艺术与美。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我们来说,大家更希望未来能在这个展览中继续看到更多城市中被忽视的事物,通过展览去了解城市,热爱城市,也让上海从建设人民城市变为人民参与城市建设,走向双向奔赴。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开幕主题论坛“城市空间与艺术”中,主办单位代表王明颖说:“空间艺术季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活动,在每一次筹备的时候,主题和展区和策展人是未知的。一届一主题,一届一使命。”她的这句话巧妙地概括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特色,未来是未知的,未来也有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 王林.艺术赋能城市空间.艺术社区与规划:面向日常生活的美术新空间及其激活,2023.
[2] 李翔宁,姚伟伟.艺术点亮城市:艺术事件赋能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艺术评论,2023,(6):31-33.
[3] 张亚津.以规划设计为生态手段:关于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0,(1):86-91.
[4] 吕澎.地域的视角出发:吕澎访谈[J].当代美术家,2019,(4):18-19.
[5] 俞孔坚.文化城市时代的景观探索与实践:从生态学“入世”到文化身份的认同[J].建筑与文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