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

2024-06-19 10:03林国华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玉雕佛像佛教

林国华

数千年来,传统工艺美术创作题材门类众多,但是唯有造像题材是历久弥新,且随时代发展,演化出不同艺术风格表现及审美追求。玉雕造像是以玉石为载体来敬立佛像、菩萨像、阿罗汉直至护法诸天及历代祖师等形象的艺术品。这种雕刻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玉石雕工艺和佛教文化,以玉石的独特质地和光泽表现出佛像的庄严和神圣。在当下玉雕写意佛造像艺术的出现与创新发展,以其态其韵,其神其妙,于法相之中,尽显无遗,一种超脱尘世的平静,可抚慰人心。

一、心华在外,相由心生

相,乃形象或状态之意,相对于性质等而言,指诸法之形象状态。“华”者,花也,乃外在之形。佛教中有妙法莲华之说,菩萨象征法,万相即是万法,万法之内,唯一心而已,即修行者在虔诚与宁静的心态下,通过观看诸佛、菩萨的形象,努力在心灵中显现出庄严相好、光芒无限的佛的法身,在内构建佛的形象,借此获得加持、消减罪业。北魏时期,这一“观像”“想象”合一、通过外在观看而回归内心映现的过程被视为禅修的不二法门。

1.玉雕佛造像艺术的缘起

世人见佛而不得,神道禅心无形,则以造像而生。佛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当时佛陀创立了佛教,并创造了许多法门。佛陀的教诲中强调了“无我”“因缘”“空”等概念,这些概念难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因此佛陀便以自身为模板,创造了佛像这一物理形象,来帮助人们理解佛法。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佛像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佛经中,佛的形象素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说法,“相”是佛的主要形象特点,“好”是其中的细节特征。佛教经意,与传统的工艺美术,特别是玉雕技艺相结合,玉雕佛造像艺术便由此产生。

历史上,玉雕佛造像的造型和风格随着时代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魏晋时期到唐代,玉雕佛造像的造型逐渐从瘦削变为丰满,神情从严肃变为庄重而慈祥。唐代是中国佛像艺术的巅峰时期,造像的造型比例匀称,结构合理,衣饰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宋代以后,直到今天,玉雕佛造像的造型更加多样化,既有继承前代的风格,也有创新的形式。

2.玉雕佛造像艺术的情感关怀

比其他工艺美术题材有所突出的是,玉雕佛造像艺术,它不仅是对佛像的实体再现,更是对佛教理念、人文关怀以及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突出一种独有的情感关怀。

玉雕佛造像首先传递的是佛教的基本理念和教义。佛像的庄重、宁静,以及慈悲、智慧等特质,通过玉雕师的雕刻技巧得以生动展现。玉雕佛像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宣传,更是对信徒们进行心灵洗礼和道德引导的重要媒介。

在佛教艺术中,人文关怀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佛像的造型往往融合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善良的颂扬,通过艺术的形式,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善良和慈悲,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

玉雕佛造像艺术在技术上追求精湛,注重细节的表现和整体的和谐。玉雕师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术,将玉的天然美与人工的艺术美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宗教意义又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情感关怀还体现在对信众的安慰和慰藉上,佛像的慈祥面容、柔和身姿,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些都是本性自足的。人们在见到佛像就提醒自己,皈依自性佛,觉而不迷,不仅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能够在其中寻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释放。

二、度相琢玉,因玉设相

造像礼佛,心而往之,是信仰的守望者。玉雕师以修行的心神将玉石的天然美质与宗教审美、哲思融为一体,“度相琢玉”“因玉设相”,他们把信仰与敬重深深注入了手中的玉石,一遍又一遍地设计琢磨,领神韵则成其形。

1.实体之相

笔者在多年创作中认为,当下玉雕佛造像的写意创作,首先要表现的是实体之相,通过精心设计和雕琢,将玉石原料转化为具有艺术美感和宗教文化内涵的艺术品。玉雕造像艺术实体之“相”,主要是指造像的艺术美感,“相”代表了觉者之相的艺术美感,通过造像的形象展现出庄严法相,抚慰人心,带给社会祥和气象,具有安定社会的力量。

在玉雕单体造像艺术中,“相”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包括圆雕造像、背屏式造像、造像牌等多种形式。笔者曾以和田玉籽料为材,创作一体量尤为震撼《千手观音》造像。该作品,创作以镂空雕及立体雕技法雕就,构图布局严谨,法相端庄,神情庄重而不失慈祥,在千手观音造型上不仅继承了汉传佛教造像的传统雕刻方法,同时也吸收融合了藏传佛教、壁画和当代雕塑技法,用精美的和田籽玉精雕细刻观音坐像来礼佛,功德无量。

观音神情端庄娴雅,流露出恬淡宁静与聪慧的神态,好似俯瞰尘世众生,塑造出无可挑剔的静穆之美。整体雍容华贵,精美异常,且用料颇巨,实为罕见,为和田籽玉观音造像之鸿篇巨制,可谓气势撼人。“能伏众生灾风火,普明圆照遍十方”千手观音作为佛教文化最为普及的元素之一,和玉石雕佛造像重要的实体之相,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以其形象为题材的艺术品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通过造像的形象和所传达的佛教教义,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2.禅意之相

禅意,源自佛教术语,意为清空安宁的心,或指禅心,即清静寂定的心境。它强调通过沉静的心境、内观和深思熟虑来寻求内心平静和真实的觉醒。玉雕造像的禅意核心理念与佛教的修行观念紧密相连,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造像形象设计、姿势和表情等方面来创作表现。

例如玉雕中无相佛像的创作,无相佛像的空白脸部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无限的可能性也表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出自己心中的佛像。这种设计让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和领悟,从而更好地体验佛家所倡导的禅意。同时,传统的佛像通常具有明确的五官和形态,代表着佛教中的特定含义和象征,但无相佛像则更加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特质,而不是外在的形象特征。

从姿势和表情上看,玉雕佛造像的禅意也体现在其静态和安详的姿态上。例如,阿弥陀佛禅定之像通常表现为结跏趺坐,双肩下垂,左手于脐前作禅定印,右手作说法印,这种姿势表现出一种内心平静、专注和冥想的状态,与佛家所追求的内心平静和超越的境界相呼应。同时,佛造像的表情通常也非常平静、安详,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这种表情也体现了佛家所强调的内心平静和超越世俗情感的境界。

在实际生活中,佩戴玉雕佛造像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禅意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它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通过内观和深思,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实现心灵的自由和真正的觉醒。

3.空间之相

玉雕佛造像的空间之相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空间理解方式,它源自佛教的哲学思想,尤其是缘起性空的观念。在佛教中,空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转变化、无常无住的。这种空间观,也影响了玉石雕佛造像在玉石材料空间上的表现方式。

以笔者作品《佛法》为例,作品创作中佛造像的空间之相强调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在作品中,释迦牟尼佛是整体空间的核心,而周围的环境和装饰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这种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佛教中的“一多相容、大小相即”的观念,即有限与无限的相对空间观念。在笔者的创作中,佛像的身体比例和空间尺度都有严格的界定和考量,目的是为了突出佛像与其所在玉料空间上的和谐统一。

玉雕佛造像的空间之相还强调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在笔者作品《千手观音》中,便通过透视、重叠、明暗等手法来营造一种深远、立体的空间感。例如,在观音菩萨的顶部,采用“前佛后菩萨”的布局方式,即佛像位于前方,菩萨像位于后方,形成了一种层次感。同时,在千手观音菩萨的雕刻中,通过衣纹的处理、云纹、莲台的处理等方式来增强空间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一种深远、立体的空间效果。

玉雕佛造像的空间之相是佛家空间观和美学思想的融合,在玉石挂件佛造像牌的艺术形式中也体现了这种美学思想。例如,笔者在玉牌式的佛造像中,通常会采用简洁明快的写意线条和玉料柔和自然的色彩来表现佛菩萨的庄严和慈悲,这种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禅宗美学中的“以简洁表现丰富、以自然表现超越”的空间思想。

三、尘尽光生,归于平淡

玉雕佛造像艺术的宗旨在于使人们“因解得信”,使信仰者从佛教的抽象教义中获得信仰的具体化,从而在玉雕佛造像中由具象的美引发出信仰者心中的意象美。

1.佛教经典中的“写意”

在佛教经典中,“写意”是一种重要的审美理念,强调表达造像的内在精神和意境,而非仅仅表现造像的外在形态。在玉雕佛造像中,写意重视的是创作者对生活、佛家经典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融入作品中,在这过程,体现了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即艺术的内在美。

笔者在玉雕佛造像创作中注意到,结合佛家思想的写意风格雕刻在讲究精细的同时,更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简练概括的刀法,雕琢佛菩萨的意态神韵,这种手法堪称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在当下,写意的玉雕佛造像创作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形态的夸张、形体凹凸隐显的立体感官以及人物瞬时神态的流露,表现出佛教的哲理和修行境界。

此外,在佛教经典的理念中,“写意”也可能与“自在”相关联。自在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指内心的自由和解脱。通过修行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内心的束缚和烦恼,实现自在的状态。在玉雕佛造像创作过程中,“写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表达内心自由的方式,即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或艺术形式,传达出内心的自在和喜悦。

2.儒道“写意”的融合

笔者的玉雕写意佛造像创作,除了佛家思想的影响,还有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儒家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其核心理念包括仁爱、礼义、忠诚、孝道和正义。在儒家的观念中,艺术不仅仅是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更是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手段。因此,儒家的写意观强调艺术家在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时,要注重其社会意义和道德内涵,通过艺术形象来传达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道家则注重与自然、宇宙的和谐、自然无为、宇宙道义等观念。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有道,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在道家的观念中,艺术家应该以一种自然、自由和无为的态度来创作,通过表现自然和人生的本真和内在的美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因此,道家的写意观强调艺术家要追求一种自然、简洁、含蓄的表现方式,通过表现自然与人生的本质和内在的美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结合在创作中,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手法着重雕琢人物的意态神,使作品具有“灵、简、精”的特点。

3.宗教语境的特殊性

玉雕写意佛造像首要特性是其宗教性的特殊。人人本是佛,因迷而为凡。玉佛造像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宗教信仰的载体。它们以特定的造型、姿势、服饰、手印等形式,传达出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佛像的制作遵循着佛教的教义规范,因此,佛造像艺术中的造型、构图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内涵。此外,在不同的时代,佛造像艺术的风格都会受到当时社会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当代玉雕写意佛造像艺术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当代玉雕佛造像创作,要求玉雕师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内涵,佛教艺术高度的艺术美能够“传心”,玉雕师念兹在兹,那份专一的心境,同样也是一种修行。佛像在世,却又超然于世。与之相遇,世界仿佛也只留下了无边的祥和。

参考文献:

[1] 王梅格.十个微笑[D].中央美术学院,2014.

[2] 叶原,李佳.略论禅观对北朝民间造像观念的影响[J]. 荣宝斋,2023,(8):176-181.

猜你喜欢
玉雕佛像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佛教艺术
佛像面前的 菩萨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刘红卫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