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晓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教育“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1]。国潮风兴起的当下,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是人物造型设计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国潮视域下高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培养符合时尚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构建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合理有效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并在人物造型设计教学实践中验证研究成果,探索优化该课程体系新方向,寻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路径,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人才提供新思路。
一、前言
人物造型设计是在设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化妆造型、服饰搭配等技术手段,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人的形象,对其进行整理和优化,使之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和艺术文化传播性。在如今多元文化融合、国潮大势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物造型设计师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时尚设计,设计出更具文化性和时尚性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人物造型设计注入了更加积极、更具中国风韵的文化理念,丰富了设计内涵。人物造型设计专业课程要以美育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元素的价值与意义
(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
中国传统艺术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呈现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宝贵的资料、中国时尚创新设计重要的灵感源。从中国经典艺术中吸取设计的新能量,让中国文化精神通过传统人物形象艺术形式,体现协同创新带来新价值。以历史学和设计学角度去告诉未来一些信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二)助力国潮产业发展
近年,国潮成了生活中的关键词,国潮加大了对民族特色设计的需求。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与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风尚。传统人物形象常被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符号创作及传播。
高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内容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时尚产业设计实践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物造型设计的结合,构建国潮新风尚,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提升学生文化认知
当下,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兴趣有需求,然而同时存在对传统文化认识肤浅、文化认知错误问题。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等知识的传授,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和原创价值的理解,建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设计教育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促进设计的民族化发展[3],补充高校人物造型设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青少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文化传承使者。通过院校的教育融合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的途径,同时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化,发展先进文化”[4]。培养学生创造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物造型设计创作作品,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我校该类课程为例
(一)课时不足
我校人物造型设计相关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课时有限,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实践练习为主,课程教学重技术,而轻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创造能力。课时不足,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融合,从而对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传统文化教学不足
我校人物造型设计相关教育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课程缺失,只有在史学相关课程中带过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展开传统文化与人物造型设计融合课程对授课教师的文化理论素养和设计创作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特点。传统文化涵盖太广,既有大学问、交叉的学问、也有专门的学科文化,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往往泛泛而谈。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分类,服务于对应的学科,使之更有效地输出。在设计教学的创作设计部分,因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浅薄,学生以“这就是我的理解”来展现他们的作品,而没有真正地很好地理解它。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
(三)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当前大学生设计还是存在“西化”现象[6],因此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得以不断渗透。学生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一味推崇西方设计流派,模仿学习西方设计,对传统文化并不理解或知之甚少,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多见于元素、形制的直接挪用,而忽略了用艺术审美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
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培养较为薄弱。
四、人物造型设计融合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1.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在有限课时的情况下,通过“混合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学生构建新型学习方式,为创新能力提供支撑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结合线上教学资源,优化构建课内外有效结合的学习体系,合理安排课前、课中、课后的知识教授,重视课程思政、审美素养、创意思维、设计和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及其之间关系的安排。通过线上课程平台交流的形式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为线下后续的设计、实践打好文化理论基础。线下课程借助讨论、答疑、互动、实践指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造型设计创作思维、艺术价值表现、人物造型设计实践能力等。并通过传统文化与人物造型设计融合教学,培养学生设计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时尚引领能力,建构起合理有效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将技术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培养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设计人才。
2.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师资是高质量教育的坚实基础。人物造型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需要传统文化理论、造型技术、设计创作等方面的专业教师。设计专业教师除了设计技能外,还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与思源,才能培养出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文化内涵的人物造型设计人才。
联合人文文化史论、艺术审美理论、人物造型设计、服装工艺、饰品设计、文化传播等专业方向的教师,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尽施其才,推动教学环境涌现良好局面。让专业的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认识在大同文明下差异化的传统文化魅力,解读传统艺术中吉祥祝福、道德教育、风雅抒情的文化语意。
3.教学内容设计,艺术感知能力模块课程建设。创新是引领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创新能力、审美修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交通、互联网的发展让当今的设计趋同化严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学生,在高校中经过四年的大学浸润,形成了套路式设计思维,这让我们质疑于高校设计教学的好坏?一方水土一方风格,这是必然的差异,也是设计教育希望学生们能够去关注的东西。文明是趋同的,文化是求异的,这也是设计的魅力所在。传统文化融合设计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与实践中,促进师生挖掘文化精髓、传承弘扬文化内涵,创造文化现实价值。
(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风格特点,加强“学术营养”、培养“文化身份”认同感。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拓宽资源获取,在获取过程中加深认同感。
加强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增加课堂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尝试探究复杂的、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其文化符号,将其转换为一种浅显的、美观的,年轻人一看就懂、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形式。采取小组合作、成果分享、互评讨论、专家讲座等不同形式进行知识传授。注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将教学重点放在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创作设计实践运用上,使学生从心里喜欢并自发地学习、传承、弘扬文化。
(三)打造产教研联通平台
产学研联通,从时尚行业人才需求出发,引导专业能力与企业、行业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人物造型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实践教学适应当下国潮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区优势,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活动,培养创新应用人才。
国潮大环境,促进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情,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知识挖掘,激活大学生求学阶段所积累的传统文化知识。重视文化与设计实践的融合,形成设计特色,使设计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可推广性,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总结与展望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学是有效的传承途径。产教研融合,体现了研的现实价值,提高了高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研究的积极性。人物造型设计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实践是一个持续的、有难度的,而我们必须去面对的课题。笔者在人物造型设计融入“敦煌文化”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取得一些收获,同时也发现更多有待我们去研究和实践的新方向。高等院校教育是具有引领意义的教育,教师要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践行者,确立保护中国文化的理念。在教育的路上,我们还需继续寻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才能提升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31104985241349)成果。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新文科背景下〈形象设计顾问〉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院级教改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云萍.开放办学促改革扎根中国办教育[N].石家庄日报[J],2021.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 3 ] 薛梅.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J ] .铜陵学院学报,2021(4):94-96
[4] 习近平,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5] 张继焦.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5):1-2
[6] 刘杰.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3):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