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探析与实践

2024-06-19 17:10赵青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幼儿

赵青

“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正呼唤着幼儿园艺术启蒙教育方式的变革。幼儿园作为实施艺术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通过艺术领域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任务与使命,基于目前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对艺术环境教育价值认识不足、艺术环境设计方法缺乏系统性、艺术环境呈现内容固化等问题,我园以创设“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为突破口,进行了幼儿园艺术启蒙教育方式变革的园本化实践与探索。

一、“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的艺术性特点是促进幼儿艺术核心经验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是学前儿童在该年龄阶段可以获得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艺术能力即艺术领域的核心经验。幼儿园艺术环境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作构思的艺术作品的呈现,是美术语言在幼儿园空间、场景中的表征与表达,因而艺术环境中充斥着诸如色彩、线条、形状等艺术核心经验的关键要素,它既是幼儿艺术感受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的源泉,幼儿的艺术核心经验可在与艺术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并积累。

(二)“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的感受性特点能满足幼儿精神活动的需要。人的生命活动有身体的活动,也有精神的活动,幼儿对艺术环境的感受与欣赏是从感知出发,“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突出了色彩,线条、形状、肌理等艺术元素的表达,幼儿在具有审美属性的环境刺激下,可以自由展开想象,产生一种以喜欢、愉悦为情感主调的心理状态,并在审美感受的满足中达到精神的自由,可见幼儿园艺术环境创设能满足幼儿的精神成长性需要。

(三)“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的感知性特点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能满足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需要。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大脑和心理发展与其和外部环境的不断互动有关,而视觉信息能起到串联大脑的作用,充分运用幼儿园艺术环境的视觉感知性特点遵循了人的学习发生的规律,幼儿在对艺术环境中所呈现的视觉对象或内容细腻而敏锐的视觉经历中,与观察对象产生联结,建立了与外部事物的联系,认知过程也由此发生。

我园基于当下幼儿园艺术环境创设中普遍存在的对艺术环境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环境设计方法缺乏系统性、创新性,环境呈现中艺术元素不突显、艺术内容固化、对幼儿发展作用不彰显等问题,通过“视觉沉浸式”环境的创设与实践,使艺术环境“活化”为“流动的风景、互动的情境、活动的场景”,充分发挥艺术环境的育人价值,实现了艺术教育方式的突破。

二、“视觉沉浸式”艺术环境设计与呈现的思考

(一)理论依据

1.视觉思维理论

视觉思维理论是阿恩海姆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所发展出的理论。这一理论将视觉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同起来,认为这是人的平行于语言和文字思维方式而存在的另一种思维方式——“视觉即思维”,视觉是人类认识活动中最有效的感官,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这种本领不是指人们在观看外物时,高级的理性作用参与到低级的感觉(视知觉)之中,而是指视知觉本身并非低级,它本身已经具备了思维功能,具备了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2.沉浸理论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第一次提出了沉浸理论,提出人们在一些活动中会自动屏蔽所有与之无关的直觉,完全投入到所处的情境中,以此进入沉浸状态。米哈里教授把忘我的高峰级体验界定作心流,当个人全身心投入到某个活动事件中时,心流就会产生,且伴随有非常强烈的愉悦感、充实感。

(二)实践模式

1.概述

“视觉沉浸式”环境设计与呈现是指教师从幼儿园环境中的空间、场景等外部条件入手,通过创造性地运用美术工具或材料等媒介将艺术元素和艺术内容进行个性化表征,使环境中空间或场景等要素优化整合而形成独特的视觉艺术,由视觉形象作用于儿童而使之不由自主投入情境并产生多维度视觉感知及内在体验。

2.实践策略

在“视觉沉浸式”环境创设中我们主要运用环境再定义和环境再合成策略对环境中的空间、场景、材料等物理空间要素进行精心设计与整合,通过空间延展、借形造型、材料重组等具体方法加以操作表征,创设形成了具有“视觉沉浸式”特征的艺术环境。

环境再定义策略是指在空间、场景、材料等物理环境中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艺术元素并通过垂直、平行、重叠等空间延展手段对空间进行再造,形成新的艺术视觉形象。其突出特点在于打破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固有特性或功能,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是一种突破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方式产生新的观念或问题解决的方法。

环境再合成策略是指通过创造性地运用工具或材料对空间、场景中的材料或物品进行再造,重组或合成新的艺术物品,使之成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艺术形象作用于幼儿。环境再合成主要依据创造心理学观点,创造是将许多思想,事实观念,加以有创意的结合而成为一个新奇且有价值的结果。因此,创造的较高层次的思维模式是将物品重组或合成新的物品,是一种思维变通性、新颖性在视觉感受中的具体化呈现。通过环境再合成可引发孩子沉浸于环境中充分打开视觉通道,做有意义的联想、想象,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感受并为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奠定基础。

三、“视觉沉浸式”环境设计与呈现成效

国外有学者研究认为“艺术是可以思考、感知、想象、联系和表达的方式,也可以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将艺术作为我们参与生活、参与这个神秘的世界、参与由不同人士组成的共同体的一种方式。”,正是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将在沉浸式艺术环境视作打开幼儿感知世界,支持幼儿理解事物、表现内心世界的手段或媒介,以此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看见审美活动中儿童的精神自由

儿童生来就有精神,精神并不是成人教育的结果,但成人需给予儿童精神成长的土壤,儿童的精神力量才得以萌发。当儿童作为审美主体在接触“环境”这个审美客体时,自然而然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作等多种感官通道产生审美注意,并沉浸于其中在多种感官的协同“工作”中自发、自主地知觉着、感受着、体验着,正是一双能感觉事物的眼睛和一颗“有感知”的心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精神自由,而精神自由将是儿童自我成长的强大力量。

实景图示1:打开神秘之门

操作提示:对走道或活动室的“门”进行再造,形成具有美感且新异性的艺术品。

价值分析:“门”变身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带给了孩子们直接、充分的艺术感受与欣赏,也打破了思维桎梏,诱发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自由联想。

实景图2:柱子的畅想

操作提示:“柱子”成为了师生进行艺术创作的“画纸”,而废旧报纸、钮扣、毛线、刷子、木片等易得的物品就是孩子们的艺术创造材料或媒介。

价值分析:活动室内高、硬、冷的柱子被师生延展再造成了艺术作品,艺术语言带着孩子们的思绪自由驰骋在超现实的时空想象之中。

实景图3:我的花园我设计

操作提示:运用帐篷、地垫、鲜花及自制花景等生活材料创设草地小花园。

价值分析:活动室一隅成了充满自然气息的“小花园”,孩子们可以充分感受自然之趣,在露营、涂鸦、玩色等游戏中自由把玩、舒缓情绪,艺术天性得到自然释放。

(二)看见玩美活动中儿童的主动学习

艺术环境本身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它既是课程实施途径,也是课程内容,其空间开放度高、视觉可视性强、具有感染力,是幼儿最便捷、最需要的活动条件,而艺术环境里蕴含的丰富内容将无意义的背景空间变成有意义的学习或探索契机,因此而成为了儿童经验的一部分。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与满足就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沉浸于其中,自主地开始着自己的探究与尝试、表现与创造并乐此不彼。

实景图4:探秘绿野仙踪

操作提示:自然借景使中庭花园与门厅的室内空间融为一体,又形成了强烈的层次感,借形字母变身而成的小动物更是孩子们乐此不彼的活动场景,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单个元素自由组合、变换出不同艺术场景。

价值分析:充满新奇性的艺术场景点燃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并诱发着他们对字母造型,动物本领,前后、远近、重叠等空间关系的主动探究。

实景图5:青铜器面具墙

操作提示:孩子们用自己独一无二的自画像创造了青铜器面具墙。

价值分析:由一次《我们的国宝》绘本阅读引发了孩子们对寻龙三星堆、青铜面具制作、作品艺术展、大众投票评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青铜器面具墙呈现了幼儿探索中华传统历史与文化的经历与创造。

(三)看见创美活动中儿童的人格成长

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提出,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艺术是平衡智力和情感的必要元素。沉浸式艺术环境的创设与实践为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孩子们在与艺术环境的“对话”中好奇探究,在创作中专注于独立思考或协商着解决问题,在与同伴或成人分享作品中感受到被认可与接纳,从而建立自尊与自信,产生积极而丰富的情感体验。而这个过程对于开始拥有独立的行为、自主意识萌发的幼儿而言,将是其人格成长中的重要部分,这些体验将持续影响着个体在各成长阶段对外在现实中的人、事、物的看法或理解,并发展成为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实景图6: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操作提示: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照片装置进磁性粘合的相框里,还可以用画笔变出未来的自己,每周轮换着各班孩子的相片,每次走过或路过大厅,孩子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价值分析:照片墙上每一个孩子灿烂的微笑在空间里弥散,更让孩子们意识到了自己、看到了伙伴,它们正悄悄地滋养着幼儿内心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并终将成为其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实景图7:玩具体验馆

操作提示:孩子们用塑积玩具创造的“机器人”“变形金刚”既是走道拐角的又一道艺术风景,还是“玩具体验馆”游戏的场景、道具。

价值分析:孩子们结伴组成了玩具机器人创作小组,各小组进行着奇思妙想的艺术创造,创造过程需要与同伴协商,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其中,因为只有每个人服从计划或规则才能取得小组成功,个体也会被他人接纳或认同,同时在作品分享中获得了自信。

综上所述,我园在课程实践中注重将艺术元素充分渗透于幼儿园空间及场景的环境中,使环境“活化”为艺术教育中“流动的风景、互动的情景、操作的场景”,让幼儿在视觉沉浸式的感受与体验中实现与环境“对话”,从中获得更丰富的课程经历,切实发挥了环境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价值,实现了艺术教育方式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2] 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2:131-133.

[3] 林琳 李琳.学前儿童艺术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019-023.

[4] 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5

[5] 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5-45.

[6] 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58-164.

[7] 吴哲惠.基于心流理论的移动社交网络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15-20.

[8] Ann Pelo.小小艺术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