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宁 庞鑫 姜仁志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致力于多维度培养和评价学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全能人才。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成都市龙泉驿区某学校以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为核心,巧妙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指导辅助之间的协同关系,有效地驱动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更新教育观念,从思想上保障自主管理实施
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推行,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革新,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更新。学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为了确保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全校师生经历了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推动管理层构建民主共治。学校积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管理方式的变革提供有力保障,让师生共同参与决策过程,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只有让师生真正感受到民主的力量,才能确保自主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引导教师转变管理观念。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其从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学校重视对学生自主管理理念的宣传和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主管理的方式和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管理实践,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确保自主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在管理层、教师层和学生层面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加强了理念的传达和方法的教授。因为只有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共识,才能推动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拓宽学生参与路径,从渠道上保障自主管理实施
为确保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让学生参与,并服务于学生,建立畅通的学生反馈渠道显得尤为关键。
积极建立常规渠道。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和心灵驿站,鼓励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不定期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诉求。学校会定期收集并整理这些意见,分职能板块进行细致回复,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学校所重视,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自主管理的热情和意愿。
建立运营学生代表大会。除常规的反馈渠道外,学校在各班级中精心选拔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责任感的学生代表,组建成校级学生代表团队,并制定了完善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规范意见的收集、统计等工作。学生代表大会确保学生代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其他学生更加信赖学校,更加支持自主管理的实施,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
这些渠道的建立,不仅为学校收集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参与管理的平台,为自主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有力依据。
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从技能上保障自主管理实施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习惯于被动地接收指令和安排,缺乏自主决策的机会。面对全新的自主管理模式,学生即便已经接受了新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可能表现得无所适从。因此,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成为保障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培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主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内容、方法,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自主管理,通过角色扮演、任务分配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管理,逐渐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自主管理技能实训、团队合作训练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能,学校定期举办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模型大赛。学生结合日常自主管理经验,提出管理模型,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评委老师根据模型的创新性、实用性进行评分,并选出优秀的管理模型进行展示和推广。通过比赛,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学校还注重将比赛中优秀的管理模型成果推广到学校其他班级或部门,为学校的自主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建构多元评价方式,从结果上保障自主管理实施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坚持多元评价,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例,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值得被肯定和放大。学校设立了多种奖项,如:学科自主管理之星、课堂自主管理之星、作业自主管理之星、卫生自主管理之星、纪律自主管理之星等,旨在全方位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展现优势。这种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更是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关键驱动力。
经过一系列学生自主管理保障措施的实施,学校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形成了完善的保障机制。这一模式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管理压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
本文系2021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波普尔循环模型的‘两自一包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研究”(编号:CY2021Y079)及2021年度四川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与西南区域文明互动研究中心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路径研究”(编号:HDZX20212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