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蒙
摘 要: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也是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文化保育强调还原文化的本真面貌,使其与规划布局、产业形态、公共空间、社区治理等真正融为一体,体现社会发展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皖西南G村为例,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传统村落应动员文化“能人”,加强阵地建设,活化文化资产,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体系,以丰富居民生活、增强居民能力、激发社区活力、盘活社区资源,促进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和完善,为传统村落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农村社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育;社区治理
农村是留住乡愁的主要空间,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通过文化保育传承传统村落社区文化的精髓,同时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皖西南G村为例,探索传统村落在文化保育下的社区发展经验,留住乡愁与文脉,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更新导致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传统社区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社区文化保育成为当前社区建设与治理的重要路径。“文化保育”最初在香港是一个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地区性术语,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接纳,其核心是“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活化”。文化保育强调还原文化的本真面貌,使其能够与规划布局、社会结构、产业形态、公共空间、社区治理等真正融为一体,体现社会发展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社区文化保育不是简单地恢复和复原社区文化,而是要深入挖掘社区文化,对社区文化进行塑造、再生和活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如何建设新农村时特别指出:“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村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面临严峻挑战,传统乡村文化日渐式微和边缘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和功能难以发挥。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保育和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相统一,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案例村概况
皖西南G村处于大别山腹地,于2018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因为这里是笔者的家乡,笔者见证了大别山深度贫困农村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亲历了衣食住行的发展,而且皖西南G村作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皖西南G村位于潜山市东北部,村域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42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 150户、4 380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水资源丰富,传统农业产出低,农业发展受限,属于典型的“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皖西南大别山地貌结构。G村在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现拥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自然文化、建筑文化、手工艺制作文化和其他文化7类文化资源,具体如表1所示。
三、文化保育下皖西南G村社区治理路径
(一)动员文化“能人”,挖掘文化资产
G村内能工巧匠众多,有“豆腐西施”、非遗传人、乡村老艺人、文化乡贤等多名社区“能人”。在他们的带动下,G村的文化资本实现了向经济资本的转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弘扬千年孝义文化,嵌入孝心元素,G村组建了豆制品专业合作社,注册“德馨庄”商标,整合村集体扶贫车间1 100平方米,建成豆制品厂,把做大做强德馨庄牌豆腐系列产品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适合山区农村发展的产业项目。同时,充分挖掘社区的内源力,寻找农村老艺人和乡贤,发挥他们的特长,组建龙狮队、腰鼓队、秧歌队、黄梅戏剧社等队伍,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提升社区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文化素质、创作能力,用文化服务带动和感染更多的群众,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二)加强阵地建设,构建文化空间
G村尊重村镇的历史文化肌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美丽乡村、传统村落、农舍作坊等传统建筑文化,建设乡村特色民宿、精品民宿。同时,活化乡愁资源,提供记忆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乡村文化体验产品和服务。在保护原有村落文化面貌的基础上,完善文化阵地建设,依托建筑文化,围绕红色文化和余氏宗祠等家族文化,打造孝义文化博物馆、村史馆、忠义馆、礼义馆、余氏宗祠等“德馨五馆”。以文化服务处处皆阵地的理念,创新打造实用化、有温度的阵地体系,在公共区域建设百姓大舞台、居民休闲健身场地,积极营造社区文化空间,以承载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居民们在文化空间中形成有效的交往互动,进而孕育出鲜活的社区记忆。
(三)活化文化资产,留住乡愁记忆
在社区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将文化资产转换为具体的活动,搭建居民参与的平台,也就是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使得传统社区文化“活起来”,让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与人们沟通互动,丰富人们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让社区文化变得鲜活、接地气。通过活化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产,打造村史馆,它不仅凝聚着村庄的记忆,更是继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村史馆中陈列的很多展品都是居民捐赠的老物件,依托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等形式,用老照片追忆往事,用老物件唤醒记忆,搭起一座过去与现代之间记忆的“桥梁”,留住乡愁记忆。
(四)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协同共治
文化保育是以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式挖掘、传承和活化社区文化,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和多方面资源的投入,以推动乡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古村落文化保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促进社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推动乡村基层治理的前进步伐。具体到G村而言,从对孝义文化博物馆、村史馆、忠义馆、礼义馆、余氏宗祠等“德馨五馆”做初期投入到“德馨五馆”的建成,汇聚了众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及企业的关注,他们作为重要的支持性力量参与其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自分工,使得乡村社区支持网络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体系。
四、文化保育下皖西南G村社区治理成效
(一)居民生活丰富
G村坚持以活动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开展人文教育、倡导全民健康、提升全民素养的理念,立足于满足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夯实经济文化工作基础,依托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居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桃花节”“纳凉节”“九九重阳”等特色活动,引导居民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行“乡村夜话”工作机制,将农家小院、休闲广场等作为“乡村夜话”主阵地,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民围坐一起,拉家常、讲政策、商农事、谋发展,使“乡村夜话”成为一项集理论宣讲、文明实践、为民办事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举措,帮助群众解决了诸多实际困难,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居民能力增强
G村注重居民的主动参与,帮助社区“能人”成为社区文化保育的主力军,最大程度发挥文化“能人”的引领作用,从而带动社区居民自身能力的提升,全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孝义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催化出乡村舞蹈队的成立。每逢传统节假日,G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组织村民依托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资源开展文艺演出、全民阅读、体育健身、科技讲座等,村民由被动的文化观赏成为主动的文化参与,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
(三)社区关系融合
我国传统节日和邻里文化所拥有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维系农耕时代的熟人社会结构。社区依托公共的文化空间,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要求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居民通过互动加强彼此间了解,增进感情联结,构建熟人社会。乡村社区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和信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公共利益的引导下逐步形成“我们”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受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社区居民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群体,共同承担着社区发展和建设的责任,建立起更加融洽、和谐的社区关系,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共同繁荣与进步。
(四)社区活力提升
第一,重塑社区文化认同。社区文化保育所取得的较为显著且直观的成效是成功地保存了社区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产,以及那些能够为居民留存集体记忆的文化空间。这些文化空间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与集体意识,成为居民的情感寄托。各类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和熟悉度,孝义博物馆和村史馆是居民们对于乡村文化共同记忆的载体。通过村史馆里老人对小辈讲述的过去的故事,大家感受到小村承载的深厚长远的孝义文化。这两处展馆常年向公众开放,提供各类导览服务,以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访客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上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与文化记忆互动的良好平台,有效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社区文化保育致力于深度发掘社区所独有的文化元素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巨大潜力,利用社区自身固有的资源优势,以蕴涵丰富传统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作为出发点,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带动全域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其成为文化及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积极开拓优质农特产品消费市场和销售渠道,采取定点直销、帮扶助销、平台促销、旅游带销等方式,实现收入效益变优、支柱产业变强、集体蛋糕变大。通过挖掘社区文化,将其培育成社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兴资本,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知识素养和艺术修养,学习并掌握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技能,帮助他们把自己所拥有的内在资源转变为现实可见的产品成果,从而拓宽其参与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能性空间。
五、结语
文化是国家、民族和地区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体现,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随着现代文明高速发展与社会变迁,传统古村落在寻求自身生存空间的过程中遭遇一些困境,蕴含鲜明特色且具有不可估量价值的古村落乡村文化亟待保育。在文化保育下动员文化“能人”,构建文化空间,活化文化资产,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文化保护,激发社区活力,盘活社区资源,促进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和完善,为传统村落注入新的活力,让中华传统村落“留住青山绿水”,让华夏儿女们“记住故乡的味道与乡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4-04-06].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2]吴杰忠.龙舟文化保育的价值分析及实践探索:以福州龙舟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22,26(5):25-29.
[3]周洁.旧城更新中的文化保育与活化传承:以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1):36-42.
[4]唐南.社区文化保育:凝聚社区居民力量参与社区治理[J].教育现代化,2019,6(60):288-290.
[5]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64.
[6]朱卫卿.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23(012).
[7]赵晓芳.透过文化营造社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