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利
本文主要是以访谈的方式对湖南省小学高年级教师歌唱教学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我们以访谈结果为依据,总结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
访谈对象的选择和访谈内容的编制
本次访谈的教师人数为5人,分别来自湖南省不同的地级市。秉承匿名调查的原则,我们暂且将被访谈者姓名以字母A、B、C、D、E来代替。这5名受访的音乐教师年龄跨度为23~31岁,包括4名女性教师和1名男性教师,且均涉及高年级的音乐教学。教师所在学校的地区分别是长沙市天心区、邵阳市新邵县、长沙市长沙县、益阳市沅江市、常德市鼎城区。其具体情况详见表1。
本研究的访谈主要涉及了被访者对自我教学的认知、教学方法的运用、以美育人的理念三个方面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①您所教授班级的歌唱学习情况如何?②您对自己目前的教学设计感到满意吗?为什么?③您会对新授歌曲做哪些案头准备?④在教授新的知识技能时您会带领学生回顾之前与此相关的内容吗?⑤在进行歌曲教唱环节时,您一般会运用哪些教学方式?⑥在这些歌唱的环节中,您会注意学生的发声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吗?⑦歌唱课堂中,您是否会设计学生表演和创编的环节?⑧歌唱课中,您注重课堂评价和总结吗?⑨您认为歌唱教学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访谈结果的分析
下面我们根据访谈问题,从教师对自我教学的认知、教学方法的运用、以美育人的理念三个方面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
一、自我教学的认知
当被问及“您所教授班级的歌唱学习情况如何”时,A教师和C教师自我感知较为良好,学生上课时的参与度较高,多数人在课间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乐于展现自我。此外,D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参与度一般,其他两名教师则自我感觉课堂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参与度低下。于是笔者对其进行追问:“您对自己目前的教学设计感到满意吗?为什么?”仅A教师感到满意,但她还是认为自己的教学太过于程式化,很少能设计出充满个人特色的课堂。其余四人均认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教学设计还有待改进。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主要从教师备课、知识联结、教唱方式、课堂展示、评价总结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在教师备课方面,当被问及“您会对新授歌曲做哪些案头准备?”时,A、C、D教师会参考教材或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新授歌曲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唱熟旋律和记牢歌词,判断出歌曲中重难点内容,且在脑海中会有关于歌曲音乐要素如调号、拍号、节奏型、句法特征等的大致框架。B、E教师均表示虽然会主动去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和情感特征,但课前并不会对所授歌曲进行分析,甚至不会刻意记住歌词或旋律。B教师还表示,她总是不知道该如何系统性地准备教学内容。
在知识联结方面,当谈及“在教授新的知识技能时,您会带领学生回顾之前与此相关的内容吗?”时,C教师表示,是否带领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取决于所授知识或技能的难度,倘若具备一定的难度则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唤醒他们的记忆。其他4名教师则表示偶尔会有回顾的环节,是否回顾取决于知识点的特殊性。
在教唱方式方面,考察的问题是“在进行歌曲教唱环节时,您一般会运用哪些教学方式?”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有3名教师的教唱方式较为丰富和有趣,主要涉及了聆听、范唱、模唱等,另外两名教师则表示会在歌词和节奏上花费一定的时间,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后便开始将歌词代入旋律进行教唱,这期间并无模唱等环节,不太注重歌唱的形式。当笔者进一步追问:“在这些教唱的环节中,您会注意学生的发声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吗?”A教师表示会以模唱的形式进行专门的练声训练,且模唱练声的素材往往来自待授歌曲的副歌旋律,模唱音型视歌词的发音而定,因此在这一环节会关注学生的发声习惯;C教师表示歌唱课中也会有专门的练声环节,练声的旋律和音型均和待授歌曲无关,但会注重练声环节的设计,为了避免枯燥,往往会以学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练声,事实证明,学生的参与度也较为理想;D教师在歌曲教唱之前会进行范唱,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把握乐曲的情感特征和观察正确的歌唱姿势及方法,同时也设有专门的练声环节,练声方法类似艺考培训时的模式,以“打嘟”“哼鸣”的方式练习为主,但他表示学习者在练声环节的学习兴致并不太理想,其参与度较低。而B、E两名教师的歌唱课堂并未涉及练声的学习内容,极少关注学生的发声方法。
在课堂展示方面,对应的访谈题目是“歌唱课堂中,您是否会设计学生表演和创编的环节?”其中4名教师表示会经常设计,另外1名教师则仅会设计表演环节,基本不会设计创编环节。笔者追问道:“您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每节课都能顺利进行呢?”A、C教师表示基本能够顺利进行;D、E教师表示多数情况下只能进展到表演环节,至于创编环节则取决于课堂所剩的时间,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还未进行创编活动课堂就已结束。
在评价方面,基本上5人都会有评价的行为。其中B、E教师表示主要是自己对学生的学习或表现行为进行鼓励性评价,基本不会涉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而A、C、D3名教师的歌唱课堂则会经常设计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在内的评价。在总结方面,A教师表示会十分重视学生总结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自己在旁引导,目的是培养其信息整合和归纳概括的能力;C、D教师则偶尔会让学生总结,这主要取决于课堂所剩时间;B、E教师主要是自己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很少设计学生的总结环节。
三、以美育人的理念
关于育人层面的理念和观点的考察,我们主要是通过问题“您认为歌唱教学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访谈。多数教师认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尤为重要的,此外,受访者们还表示创造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由此可见,教师们对歌唱教学应当发挥的育人作用都较为了解和重视,都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教育和培养学生。
综上所述,被访谈的教师们都深知自己的育人使命,同时也能够正视自己的教学情况。部分音乐教师,尤其是对于那些教龄偏低、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而言,虽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向真、向善、向美,但现实情况是,他们往往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教学也难以系统化,课堂参与度、投入度不够理想,难以体现歌唱课的育人价值。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教师的教学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对现阶段湖南省小学高年级教师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和总结。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歌唱教学准备不够系统化和全面化;二是歌唱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教学准备缺乏系统化和全面化
在被访问者中,虽然不乏教学准备充分的教师,但也有部分教师的备课如同蜻蜓点水一般,不够系统化和全面化,其教学准备的点通常局限于所授歌曲教材页面上的浅显内容,如页面上显示的作词、作曲家的姓名、歌曲的风格特征和表面上的调号和拍号等,缺乏深度。而教学准备得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质量的好坏。倘若教师对所授内容缺乏宏观层面的分析和了解,则难以带领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
根据访谈内容,我们归纳出缺乏教学准备的教师一般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缺乏做教学准备的方法。即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不知从何处着手,脑海中没有教学的全局观念,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对教材的分析,脑海中关于整个学期所应教授的歌曲及其相关音乐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教学计划较为散乱;二是缺乏对新授歌曲的系统性分析,包括歌曲中的音乐信息如曲式结构、句法特征等,因此教师自身往往对歌曲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难以帮助学生理解或感受乐曲深层次的内涵。同时,由于缺少对教材和乐曲本身的分析和归纳,教师难以把握学生过去已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不利于作进一步的学情分析,从而重难点内容也不易把控。
其二,教学准备的理念有所偏差。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歌唱教学是一种技能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因此相关技能方面的准备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根据被访者的回答,他们显然缺乏这方面的准备而不自知,例如不会刻意记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等,理由是多媒体完全能够胜任教师的范唱。由此看来,教师关于教学准备的理念有失偏颇。
二、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处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歌曲教唱的方式和音乐知识传授的方式。在教唱方面,教师所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化,且整个教唱过程缺乏新意和变化。虽然在学生唱熟歌曲之后,部分教师表示会采用卡农、接龙、分组唱等形式进行表演或展示,但在教师教唱、学生学唱的这个过程中,课堂似乎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在知识传授方面,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缺乏独立思考和总结的余地,其参与度、积极性较低。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