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九个方面。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引入新概念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抽象出数学概念。具体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比如,利用教室的座位排列,将每个学生的座位视为一个坐标点,通过提问“你坐在第几排第几列?”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又如,在教授“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抽奖游戏”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概念的基本知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归纳能力。
(二)引导探究,培养思维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剪纸、拼接等方式亲自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还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又如,在教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几组全等三角形的条件,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证明这些条件能否判定三角形全等。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联系实际,应用建模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建模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如“某商店以每本1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图书,并以每本12元的价格售出。当还剩下10本时,已获利60元。问该商店购进这批图书共多少本?”比如,在教授“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引入“手机话费套餐选择”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套餐的优劣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套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四)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兴趣、能力和需求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基础练习和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展示图形变换、空间结构等抽象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和理解数学概念。例如,例如,在教授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距离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几种可能的展开图,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每个情况下的距离,再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最短距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多元评价,激励成长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比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加入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数学日记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用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例如,对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创新性见解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和肯定;对于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团队荣誉和个人奖励等。
总之,通过结合具体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注重过程、强化实践、关注差异和多元评价等方式实现有效教学。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应试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促进他们全面而均衡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