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敏
“你把希望的种子交给了大地,等待春天的萌芽,你在时间里的犁沟里撒下智慧的种子,让它悄悄的开花。”小时候,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用手中的粉笔吟唱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知识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疯长。如今,我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我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
我常想:“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 作为教师,我要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我要用爱心,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多年来,我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十几年来,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同哭泣!
我的学生大多是留守的孩子们,平时在学校还好,因为有老师的教育。而回到家后,他们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只管玩耍,不说学习,有的孩子更是无法无天,专干一些危险、破坏性的事情,而爷爷奶奶年迈,无力去管教他们。在我班就有这样的几个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不能让这几个孩子把学业荒废了呀!没办法,我就牺牲中午午休的时间,让他们早到校,我比他们还早到校,让他们进班辅导其学习,还和他们做一些游戏,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经过一段时间,这几个孩子的表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次,小培森的奶奶来到学校,拉着我的手说:“ 老师,你是我们孩子的再生父母啊!他的爸爸妈妈不在家,是你的付出让他有了进步,真不知怎么感谢你呀!”这些温暖人心的话语,让我万分感动,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拥有了一个懂事、听话的学生,也拥有了家长们对我们教师的尊重和赞美,我无愧于我的内心、我的职业。
学习上关爱孩子,不能只抓午休时的管理,还要从放学后的家庭作业上来辅导、来关爱。我班的张强,本来学习就不好,再加上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在家,把他放在周托所里。每天放学后,他就在校园里打打闹闹,就是不回周托所,我问他:“你怎么不回周托所呀?”他说:“那不是我家,我不想回去。”说着就掉下了伤心的泪水,他那伤心的泪水灼痛了我的心,我的心如刀绞一般,难受极了!这是一个多么敏感的孩子呀!爱护他,教育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怎么让他把学习成绩上去呢?怎么让他感受到父母之爱?我就采用了放学后让他留在学校,先写作业,再和他谈心,或者和他做游戏的方法。再就是把班里所有在周托所里住的孩子都留下,让他们一起玩耍,慢慢地温暖他的心,让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有老师、同学、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关心着他,他不孤单,他还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尽管这份温馨代替不了温暖的家庭,但也对他们的人格塑造是一份支持与鼓励,我坚信:爱,才是教育的最有力武器。
对学生的爱,还要从生活上关爱他们。这些孩子大多都跟爷爷、奶奶在家,爷爷、奶奶年岁已大,他们在吃穿上对他们照顾的都很好,但如果一发生意外,他们就招架不住了,这时候,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就会站出来,帮助他们。班中赵文雪也是个留守孩子,在校外扭伤了脚,行走不便,照看她的爷爷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非常想让孩子继续来校上课,可一方面又顾虑重重:因为他年岁大了,不能骑自行车,如果把她背来吧,又背不动,怎么办呢?这可愁坏她的爷爷,当我听到这个事情,马上来到她的家中,对她爷爷说:“大爷,你不用发愁,以后,孩子就由我接送了。”她的爷爷非常不好意思,连连推辞。我对他说:“孩子的爸爸妈妈不在家,作为她的老师,我也应该照顾她,你就放心吧。”最后,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她的爷爷同意了。但是,一个女孩子,脚扭伤了,在学校,上下楼梯,上厕所该怎么办?每天上下楼梯,我怕同学搀扶不稳,就亲自把这个学生从一楼背到三楼,直到她康复为止。我的付出没有白费,这个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在班里的前几名,孩子也知道感恩,在教师节那天,给我做了一张卡片送给了我,上面写道:“老师,我多想叫你一声妈妈啊!你给了我无私的爱,就像妈妈的爱一样。”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永恒,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声问侯,一个抚摸,无不洋溢着对学生真挚的爱,
这种爱是用任何金钱买不到的,他们需要的是用真心去付出,用真心去对待。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愿意让老师分享他们的欢笑与悲伤,愿意与老师融为一体,相知相处。更加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也更加努力地像雨后春笋一样茁壮成长!
十几年过去了,我对我的选择也有了真实的感受:教师,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歌唱,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万众瞩目的地位。她只在春蚕到死,蜡烛成灰的时候才被人想起,但她从不介意,依旧言传身教,语化春风不怕烛熄丝尽,只期花红果硕。但我从来无悔,因为我爱我的事业,我爱我的学生,更因为我也有一个梦——把爱播撒在学生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