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江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3GZYB1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蔡琮瑶(1983—),女,汉族,江西鄱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摘 要] 深入剖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领域的执教能力。通过构建并验证测量量表,结合大规模调查与统计分析,证实了量表的高信度和效度。研究采用Cronbachs α、KMO值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最终识别出四个核心因子,全面反映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执教能力,包括育人元素挖掘、教学设计管理、科研创新及师生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课程因其独特的专项特征,在英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理解力、文本解读及行业英语应用等子能力上表现出与其他课程的差异。这些发现为提升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049-04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英语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对培养全面人才至关重要。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国家对教育的规划,也满足了社会对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人才的需求。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意识及正确价值观,让学生既掌握语言技能,又坚定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英语教师在此过程中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因此,英语教师需具备课程思政的执教能力,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旨在明确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指标与特征,以期为提升其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英语与思政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二、文献综述
在国外,虽然没有与“课程思政”完全对应的概念,但教育界一直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重要性。许多教育者认为,英语教师作为语言和文化传播的使者,具有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课程思政的理念相契合。如英国的Carter,B.(2016)研究了英国中小学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发现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国内,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学者石坚、王欣(2020)等强调思政的实施者——教师以及课程本身,认为教学和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和课程,教师应有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秋芳(2021)把外语课程思政译为: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即将道德教育融入外语教学。岳曼曼、刘正光(2020)将课程思政译为:morality cultivation in course teaching and learning,即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品德的培养。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能力,更包括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能力。
尽管学术界在英语课程思政领域已有丰富理论成果,但对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具体构成及培养路径的探索仍显不足。深入剖析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核心能力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准确识别影响其能力发挥的关键因素,并探索更有效的提升策略和培养路径。此研究不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坚实教育支持。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内涵,深深植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之中。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明确的职业导向、强化的实践教学、与行业的紧密对接、深度的产学研融合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充分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思政教学呈现出其独特性,既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要紧密结合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执教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力体系。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融入英语教学中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内涵,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思政元素与英语知识巧妙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领会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教师还需拥有强大的教学创新能力。这体现在能够设计具有思政特色的英语教学活动,如开展主题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深入思考和积极表达,从而既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和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方法
我国学者在课程思政执教能力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执教能力的构成指标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对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定义内涵存在分歧,导致指标出现了不同的内容和体系。尽管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多基于主观判断,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学者对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理解和定义也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前,需对各项指标进行严谨的验证。
尽管教师教授课程不同,执教能力指标体系中仍存共通之处。因此,可借鉴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结合英语课程特性及高职院校实际,构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执教能力指标体系。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法与访谈法,基于前人研究形成包含44个题项的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初始量表,随后,借助教育学专家与资深思政教师的智慧,归纳出24个反映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测量指标。设计基于这24个指标的调查问卷,邀请9位资深英语教师评分。利用SPSS 21软件分析数据,剔除得分较低的6个指标,最终确定包含18个题项的量表。基于这18个题项设计的调查问卷向27人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9份。再利用SPSS 21软件分析问卷数据,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构建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测量量表经过检验,显示出高内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为0.942)和良好的信度。KMO值为0.751,高于社会科学类研究的标准(0.7),且Bartlett球形检验证实题项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宜进行因子分析。通过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四个主要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5.496%,超过0.7的阈值。各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均超过0.7,且题项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CITC)值均大于0.5,表明量表设计合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该量表适用于大规模正式调查。
通过手机App向六所双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放16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3%(149份)。数据分析显示,四个主要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925、0.932、0.857和0.765,均高于0.7,进一步证实了量表的高信度。KMO值为0.718,符合社会科学研究标准,且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表明量表效度良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SPSS 21软件对149份有效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Kaiser标准化正交旋转法,识别出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四个核心因子。结果显示,18个题项的公因子方差均超过0.6,表明信息损失较小,提取效果较好。四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77.689%,充分解释了原始信息。其中,因子1至4的特征值占比分别为24.812%、23.384%、18.906%和10.587%。正交旋转后,各题项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6,再次验证了信息提取的有效性。这四个核心因子能够全面反映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的整体状况。
表1展示了四个核心因子及其对应的题项。第一因子包含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文本解读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观察及判断能力等,解释了24.812%的变异,主要反映教师挖掘育人元素的能力。第二因子涵盖思政元素提取与整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教学组织等能力,解释了23.384%的变异,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管理能力。第三因子强调科研、创新、学习能力,解释了18.906%的变异,突出英语教师的科研与创新潜力。第四因子关注教师的倾听和表达、互动引导、冲突处理及指导等能力,解释了10.587%的变异,显示教师的师生交往能力。综上,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主要由挖掘育人元素、教学设计及管理、科研与创新及师生交往四大能力构成,这四个因子共同解释了77.689%的总体变异,其中挖掘育人元素能力最为关键,教学设计及管理能力次之。
五、结果讨论
大学英语作为高职课程的一部分,其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与其他课程存在共性,如挖掘育人元素、教学设计与管理、科研创新及师生交往能力等。然而,因英语课程的独特,使得高职英语教师在多元文化理解、文本解读以及行业英语应用等子能力上表现出独特的思政执教能力。
(一)多元文化理解能力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不仅传递着语言知识,更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价值观。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拥有深厚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上好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这种理解力能够助力教师深入挖掘英语背后的文化意蕴,确保所传授的语言知识精准而富有内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精髓和运用技巧。例如,针对“友谊”的话题,一位具备跨文化理解能力的英语教师不仅会解释课文中的语言点,还会引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友谊观念。西方的友谊往往强调独立和直接,而东方的友谊则更重视互助和默契。通过对比这些文化差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友谊的多维性,并鼓励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包容心。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在教授环保主题的英语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环保理念和实践。例如,一些文化可能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然和谐,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比较这些不同的环保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环保意识,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全球环保行动的热情。
一位具备跨文化理解能力的英语教师,能够像一名艺术大师般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和活力的课堂。他们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提供贴心而精准的教学指导。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更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自信和魅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作为培养未来国际人才的重要力量,其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时代趋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文本解读能力
高职英语教材如同透视镜,映射出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多元场景:购物交易、餐饮交流、旅行导航、会议研讨及电话交流等。教材亦拓宽学生视野,引入新闻报道和时事热点,深化学生对社会动态和国际形势的理解。同时,融合文学作品与多元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然而,为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效用,高职英语教师需具备精湛的文本解读能力。这种能力如同密钥,能解锁文本深层的智慧之门,使教师超越语言表面,洞察文化内涵、历史脉络及社会价值。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更是对英语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极大考验。这种能力使教师能够在字里行间捕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并将它们巧妙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以“环保购物”对话为例,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其中的环保理念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消费行为的环保意义。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文本解读能力还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力武器。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和分析,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对文学作品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和背景,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理解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塑造、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思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和具有针对性,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因此,高职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对于上好英语课程思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深入理解文本、挖掘思政元素的必备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英语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三)行业英语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要上好课程思政,行业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行业英语应用能力是这些人才在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与行业紧密结合,培养的人才需要直接面向行业需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了解并熟悉相关行业的英语应用要求,将行业英语知识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当行业英语应用能力被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时,英语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等紧密相连。高职英语教师通过传授行业英语,不仅帮助学生锤炼语言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他们的职业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于实际职业场景中,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模拟职业场景。例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模拟商务谈判、会议、报告等场景;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模拟导游讲解、酒店前台接待等场景。在这些模拟场景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任务,从而锻炼职业应用能力。将一些来自真实的职场环境行业案例和真实材料,如行业报告、新闻报道、公司文件等引入课堂,供学生分析和讨论。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和材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背景和职场文化,同时也能锻炼英语应用能力和形成批判性思维。
行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高职英语教师跨越学科的界限,实现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完美融合。这种跨学科的教学创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全球化浪潮中,行业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职场成功的关键。高职英语教师具备这一能力,意味着他们能够紧跟职业发展的脉搏,为学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挑战。
参考文献:
[1]Carter,B. Teachers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based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England[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16,45(1):1-14.
[2]石坚,王欣.立德树人 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J].外语电化教学,2020(6):43-45.
[3]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2):47-52.
[4]岳曼曼,刘正光.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理念与路径[J].外语教学,2020(6):15-1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