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浩洋 罗玲玲 胡善华
一、密切联系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概念的源泉。学生的数学知识和他们现实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学生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每天接触的各种事情都会和数、量、形有关。比如,他们在说到自己的年龄时就要涉及到数;和别人进行比身高时,实际就是量的比较;学生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运用数学加以解决。所以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变成学习数学的机会。另一方面,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看,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学生是很难理解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通向抽象数学知识的桥梁。如学生到商店购物时,会计算钱物的多少,这样抽象的加减运算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运用,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问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完全能够使这些生活经验和这些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
二、创建精彩的情景数学课和其他文化课一样,首先要培养人们对它的积极态度,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的联系,特别是在课上的引入阶段,这种联系能让学生在学习开始就切实的感受到将要学习的东西是有实际意义或学习价值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如果这种联系并不局限于课内的引入,而尽可能的延伸到课外的其他部分,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和使用数学。教师的自然导入使学生带着欢乐,求知好学的心态进入学境。学生也可以全情的投入到思考中去。
三、让学生在操作与探索中学习让学生操作、摆弄具体的事物,并促使其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中,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途径。在动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是真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和他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的知识,也是最可靠的知识。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多设计一些操作性活动,同时还要把学习数学变成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数学关系和规律,自己获取数学经验。当然,教师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可以和学生交往,但必须是在学生的水平上和他们进行平等的相互作用。也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学生才能获得主动的发展。自觉的发现、探索与创造,使熟悉的事物或简单的例证带给学生以乐趣,伟大的数学思考常常就在简单的事例活动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