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王国维的音乐美育观

2024-06-18 07:03黄艳
三角洲 2024年12期
关键词:王国维美育情感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博采众长,将西方哲学思想结合我国实际社会情况,在美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观点。他在音乐教育领域首次倡导实行“美育”思想,指出音乐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美感教育,并提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观,强调音乐须保持其审美价值。其美育观念虽与当时的主流“德育”观念产生差异,但伴随其主张,一批教育界人士对此引起关注。在时至今日的音乐教育中,美育仍然展现出重要价值。

蔡元培是在中国推广“美育”之人,而最早提出“美育”教育观念的人,是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美学家王国维。王国维,字静安、伯隅,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幼时为中秀才苦读,戊戌变法时弃绝科举,后在机缘下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任教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后潜心文学研究,代表作品有《人间词话》等。在教育领域,他先后发表了《教育宗旨》《小学唱歌材料》等教育方向的理论文章,对教育的功能取向和教材的选编提出了针对性的看法。中国现代审美教育理论研究始于王国维,他首先肯定了审美教育的价值,并将其作为“教育救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证了审美教育在教育体系和教学应用中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后,他试图唤醒和激发人民的意志和情感,从身心出发,提高人民修养,实现全国的团结统一,从而脱离时代环境下的人民群众贫瘠困苦的局面。

非功利主义的文学

王国维生活在风云诡谲、内忧外患的时代,列国的入侵连同清政府内部的衰落迫使我国社会价值体系开始混乱,陷入失控和崩溃。在此期间,底层劳苦大众的思想观念伴随积弱贫苦的生活经历着剧烈的动荡,个人思想在精神上表现为困惑和苦痛的麻木。王国维的生活也伴随着时代的起起落落,经历了痛苦的洗礼。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回国,他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羸弱与性格上的忧郁,从而发出了“人生问题日复一日,决定从事哲学研究”的感慨。此后,生活问题的困扰使王国维陷入了哲学思考的困顿。在困惑中,他在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试图通过哲学揭示生活的真理,以摆脱生活的痛苦和无助。然而,在五年之后,王国维再次陷入思维的漩涡,感叹道:“哲学上说,大多数可爱的人都不可信,可信的人也不可爱”。然而,实际上,这种“可信”或“可爱”也只是以经验事实为边界,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至此,他陷入了学术界的内在冲突,对“可爱”和“可信”的统一的坚持使王国维难以从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对立和对抗中解脱出来。王国维本以为研究哲学可以解决“人生问题”,从中寻找人生解脱。但恰恰相反的是,深度的思考使王国维在“可爱”与“可信”间徘徊两难,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哲学,从哲学思考转战文学研究,以在文学中找到生活苦痛的安慰,寻得解脱。事实上,沉浸在文学研究中的体验,使得王国维感受到文学本身的非功利主义,也确实使得他收获了审美的愉悦,这为其后美育观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音乐的本质——审美教育

在叔本华、尼采、康德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下,王国维在感性与理性的辩证中认识到艺术的审美本质,对哲学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更深的思考与阐释。“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王国维认为,人生的烦恼在本质上常与欲望捆绑,如果人们的欲望在某一阶段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愁闷。而即使欲望得到了满足,新的条件下,新的烦扰又会随之产生,因而,摆脱痛苦的根本途径在于从个体人格的心境出发,即情感需求出发,在教育界,体现为实现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文学、音乐等艺术的非功利主义影响着王国维,他认为,在艺术化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生活的欲望”和各种矛盾的利益,从而进入无私的精神境界,因为美本质上是不功利的,具有“可爱而不可利用”的特点。但从当时的时代条件看,王国维对艺术和美育的独特想法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如在音乐教育界,沈心工等我国早期学堂乐歌的发起者,他们所提倡的音乐教育,在最开始的一些歌曲创作上,也是以育德为原始动机,把德育视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如培养爱国精神的《从军歌》,鼓吹国民革命的《革命军》等。作为归国的留日音乐教育家,他们在乐歌编创中借鉴了日本在音乐教育中提倡的军国民思想。结合我国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亟待在教育上进行国民思想的培育,以改造国民品质,改造旧社会的萎靡之气。因此,这些作品一经发表,便得到广泛推广。对此,王国维不以为然,于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提倡音乐、研究音乐者之大半,于此科之价值,实尚未尽晓也。”

在现代中国,伴随着近代化的步伐,新的教育理念伴随着学制的更新与改良开始涌入中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掀开了序幕。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派的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学堂乐歌在教育中的作用,意在改造国民素质,为资本主义政治改良运动的进行提供保障。严格来说,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音乐教育思想依然扎根儒家传统的礼乐教育,仍然是服务封建阶级统治的工具之一。他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源在于教育等外部社会功能,而不是愉悦、审美等内在要求。由此,在同一时代的浪潮下,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王国维此时对“审美教育”的坚持尤显可贵。他认为,音乐等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能够触动人的情感,唱歌课更应该将情感上的美育培养作为其教学目的之一。

完全之人物的教育观

学者王国维的特立独行不仅体现在与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教育功能取向上的差异,也体现在反对当时人人言教育,却总急功近利地利用教育上。他认为,通过教育改进获得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繁荣,这样的教育“工具主义”,实利思想依然摆脱不了沿袭几千年的思想枷锁。至此,他在我国首先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完全之人物”的教育观。

摒弃道德教育中附庸的定位,在“完全人物”的教育目的的指引下,音乐教育在教育领域必须保持其审美性的特质。王国维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完全人物的无二途径,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所有艺术教育的核心任务都是通过情感教育唤醒个体的灵魂。因此,音乐学科的教学应独立发挥其审美价值,而不仅仅是附身于修身、健康等科目的随意教学中。当时,虽然人们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讨论视野逐渐扩大,但大多数人仍然主要强调其道德教育的作用,如邹华民等人说,“唱歌一科,原以进人于道德为主,故与修身科最为切近”,因而主张“将修身、唱歌两科合而为一”而“不欲拘于乐谱形式”。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以修身为主题的歌集,如《修身唱歌书》《修身联络游技唱歌联络教材》等。而在王国维看来,作为小学科目的音乐教育,其价值实际上理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在于:“(1)调和感情,(2)陶冶意志,(3)练习聪明官和发生器。”王国维在音乐研究理论上指出了“音乐形而上学的意义”,即音乐教育要脱离功利主义,就像所有的艺术教育一样,以情感教育为主。情感教育的目的是缓解生活的痛苦,以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和超然无欲的生活境界。这样的思想主张,实际上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儿童中心说”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即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需求出发,促进儿童本能的成长,这与我国传统的课堂模式与讲学内容显示出差异。

基于现实的教育反思和中西“融合”的审美建设,王国维坚持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救国救世的理想,最终将矛盾的中心——民心不振之根本,归结为民族精神情感的缺失。尤其是当时国内鸦片成瘾已经成为常态,这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此,王国维认为“此事虽非与知识道德绝不相关系,然其最终之原因,则由于国民之无希望、无慰藉,一言以蔽之,其原因存于感情上而已。” 在王国维看来,民族精神的觉醒与美育的实现不无关系。

于此,王国维在编写小学音乐教材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唱歌中使用的歌曲应该在旋律与歌词上皆体现“美”。歌曲需要歌词,但歌词需要体现旋律之美与创作之美,而不是用修身、道德等学科的说教之词强行结合旋律进行歌曲编创。歌曲的选词应以其是否具有美的特点或者说能否更好地实现第一目标为标准,这样,“教育”与“美”两个目的都达到了,否则此二者都终将成为泡影。而后,在蔡元培、青主、丰子恺等教育家、艺术家的认同下,肯定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审美作用以及对情感的涵养作用。1923年,审美教育正式被写入教育部编小学与初中音乐课程纲要,在教育法规上最终被肯定。

随着我国学校近代教育的兴起,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与内心的不安,人们将音乐教育的功能推向了德育,可谓延续了传统音乐载道正统音乐教育的理念。而此时,王国维能提出以“美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是十分难得的,这也对其后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反观当下,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里首先明确要求要坚持审美教育,其次是注重艺术体验,最后突出综合课程。其中,审美教育理念已跃居首位。思想的启迪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变换,王国维距今已离世90余年,他在超脱时代的音乐教育中坚持的审美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黄艳,1996年1月生,女,汉族,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作者单位:哈尔滨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王国维美育情感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