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存与繁衍过程中创造力、想象力、智慧与劳动的集体结晶,展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彰显了民众的智慧,深入挖掘非遗价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分析非遗价值,指出非遗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途径,在明确非遗价值的同时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
非遗价值分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主要指中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非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价值。非遗通常反映了特定地域的历史发展、人们的思想追求与文化认知,是该地域人们积累、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部分非遗以口头传颂的形式存在,通过非遗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地方历史,感受非遗的魅力。
精神价值。非遗承载着地域性文化与风俗,是一个地方民族精神内涵的诠释。因此,非遗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价值。当前,非遗在实际功能、社会意义以及呈现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非遗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社会发展的见证,非遗具有一定的社会凝聚力,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艺术价值。非遗凝结了特定地域内人们的智慧,由当地人创造并代代相传。不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展示方式,都体现出深刻的艺术价值。近年来,各地的非遗常以丰富多彩的展示方式呈现给公众,如工艺展览、文艺汇演、节日庆典等,多种展示方式体现了非遗的艺术价值,为人们带来了艺术层面的享受。
审美价值。非遗是艺术与文化的综合体现,这就使得非遗既体现出深刻的文化韵味,又彰显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非遗也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非遗的美学价值与独特的审美意义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遗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途径
建设非遗数据库与非遗网站,加快数字化传播
鉴于非遗的地域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空间层面的传播,非遗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为主,传播范围十分有限。部分非遗通过家族成员间口耳相传传承,无法形成正式的文字资料。因此,必须打破非遗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数字技术建设非遗数据库,整合不同地域的非遗资源,为非遗的传承奠定基础。
1.建设非遗数据库
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地域性非遗数据库。非遗数据库内可以存储该地区的非遗信息,并根据非遗类型设置若干信息模块。例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在创建非遗数据库时,可以把地域性非遗的技术流程、创作过程与相关要素等信息分类记录入库,通过数字化扫描方式存储非遗信息资源,并设置“麦积木雕”“麦积泥塑”“麦积刺绣”等信息模块,确保模块内信息可以轻松提取、立体展示,公众能通过欣赏图片、观看视频等方式领略动态、立体、声色并茂的非遗景观。完善的非遗数据库可以有效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2.建设非遗网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为非遗的宣传推广开辟了新的渠道。相关部门需要建设和完善非遗网站,实现非遗网站与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紧密对接,促进二者的互通互联。从目前来看,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公众最为认可、最为接受的了解非遗的渠道。鉴于非遗的地域性特点,非遗网站的建设需要考虑公众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文化追求等要素,让非遗贴近公众的生活,易于被公众接受。非遗网站应提供丰富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解说,让公众在浏览和使用非遗网站时能乐于观看、主动搜索,从而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此外,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开通与非遗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公众的关注,提高非遗的传播效率,助力非遗的传承。
3.配置多媒体设备
相关部门应配置多媒体设备,完善多媒体系统,并借助多媒体系统对地域性非遗进行立体化展示,促进非遗的传承。现阶段,一些地区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未能实现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全范围覆盖,所采取的非遗宣传手段也相对保守。相关部门可以与地方文化机构合作,以地域性非遗的全方位传播、大范围覆盖为基本目标,打造一流的非遗传播多媒体系统。
例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舌尖非遗”,即天水“八大碗”,是天水人记忆中的传统味道。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拍摄短视频,记录这一典型非遗的制作方式、有关故事等,并上传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更多的人真实地感受到天水“八大碗”的内涵与魅力。又如,麦积区的泥塑,一般被陈列在地方博物馆,然而,一些地方博物馆缺少多媒体的辅助宣传,数字化传播手段相对缺失。因此,地方博物馆可以使用多功能数字触摸屏,从多个角度展示麦积区泥塑工艺品,让入馆游客能更好地感受麦积区泥塑的魅力。
多媒体系统为非遗传播、展示以及宣传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丰富了非遗的体验方式。各地区要充分挖掘多媒体系统的其他功能,丰富非遗传播方式,让地域性非遗“活”起来,促进非遗的传承。
联合教育力量,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非遗价值的挖掘与地域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非遗传承人只有不忘初心,真正热爱非遗,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钻研与探索精神,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助力。基于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应先从教育环节入手,开展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1.将非遗纳入教材,开展专业化教育
地方政府、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应强强联合,尝试将非遗纳入教材、融入课堂,并设置专业的教研人员为学生讲解。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将非遗纳入教学资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入了解非遗和地域文化,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例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各个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泥塑课程、刺绣课程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让他们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切身感受非遗,深入了解地域文化。这种专业化的非遗教育方式不仅能真正地让非遗“活”起来,还能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开设非遗专业,培养非遗人才
地方院校应与地方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设与非遗有关的专业,完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通过校内专业课程培养非遗传承人;第二,鼓励校外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学习。完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利于挖掘和培养非遗传承人才,还能让更多相关从业者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例如,将非遗纳入高职、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并在校内建立非遗实训基地,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与实训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训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学生通过接受专业化的学习、培训,能够转变传统观念,提高非遗的传播效率,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
把握节日契机,面向公众宣传
地域性非遗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非遗传播要选好时机、把握机遇,而传统节日是传播非遗的绝佳时机,相关机构要牢牢把握这一时机,将非遗融入传统节日,面向公众传播非遗,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以节日的方式带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能充实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让节日更有意义,让地域文化更具魅力。
例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高抬,又称高杆戏、铁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也是麦积区春节社火的重要表演形式。地方文化机构可以在春节期间组织这一民俗活动,以社火表演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这一民俗活动的内涵,让公众感受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从内到外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进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
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效果
新媒体不仅能突破非遗传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还能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新媒体能够将非遗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更全面、立体地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以微博、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能有效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地域性非遗的传播效果,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
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地域性非遗工艺品,增进公众对地域性非遗的理解,或对地域性非遗进行类型划分,通过编写脚本文案、制作短视频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地域性非遗。此外,还可以开通非遗直播间,邀请最具人气的“网红”、明星等介绍地域性非遗工艺品,促进非遗的传播,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通过采取以上方式,可以有效打破非遗传播的地域空间限制,为非遗的传承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发展旅游业,促进非遗传播
发展旅游业是促进非遗传播的有效途径,非遗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借助旅游业拓宽非遗的传播渠道。可以在景区内展示地域性非遗工艺品,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充分了解非遗的机会,让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非遗的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
第一,平衡旅游商业化与非遗传播的关系。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非遗的传播,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增进对非遗的了解,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第二,重视游客的体验感。相关部门要尽可能为游客提供真实体验非遗的机会,例如,让游客在工坊中体验泥塑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切身参与和体验,受众可以真正了解地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相关部门要重视对非遗价值的挖掘,丰富非遗传播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联合教育力量,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把握节日契机,面向公众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效果;发展旅游业,促进非遗传播等途径,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作者单位:天水市麦积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