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 曾宇茜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不仅需要在功能上满足大众的实用性需求,还需兼顾审美和精神需求,被赋予文化内涵的古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古建筑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损毁甚至消失等问题。如何实现对古建筑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思考的,同时,也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
中国古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体现,更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濒临消失,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古建筑数量每年减少5%以上,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急需引起重视。
古建筑保护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木材同石材、黏土等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加工、适应性强等优势,且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更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量低,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可持续性材料。
从社会观念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崇尚大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要顺应自然规律,建筑多用木材,而木材相对于石材更容易处理,更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建造,供人们使用。因此,中国古代工匠多将木材作为建筑结构的材料,在长期、多次木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逐渐积累了成熟的经验,进而不断发展。
然而,木构建筑由于材料易老化、腐蚀、虫蛀以及自然灾害、战争等各种因素,造成地基沉降与破碎、台基石松动和位移、墙体倾斜与裂缝、柱体分裂、木构件损坏、屋顶渗漏、油漆裂纹和剥落等,在漫长的岁月中很难长期保存,而距今的木构建筑实体,目前仅能追溯到唐代的南禅寺,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建筑消失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更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
古建筑保护现状
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在近几年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推动着古建筑的保护。例如,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2021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 “十四五”专项规划》。由此可见,我国政府一直对古建筑保护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和支持。虽然我国逐步制定了古建筑保护与传承的制度规范,但缺乏有针对性的古建筑保护具体法律条款。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仅对古建筑保护进行了说明,或仅出台了地方性的古建筑保护条例或管理制度。法律条文更新较慢,导致关于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难成体系,各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古建保护操作细则也缺少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在社会层面,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网的日益完善,旅游业得到不断发展,很多古建筑被开发并开放以供游客参观游览。一方面,城市交通网的完善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人际交流,通过游览,游客可以了解到古建筑知识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提高其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对古建筑的过度开发加快了其损坏速度,同时,由于对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较弱,公众缺乏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有的游客随意涂画、毁坏,不利于古建筑长期保存和发展。其中,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古建筑,其收入可以反哺古建筑的保护,但也会加速古建筑的损坏;而偏远地区的古建筑,难以被开发成旅游资源,正在面临逐步消亡的风险,如何平衡好旅游资源开发和古建筑保护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技术层面,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京派、晋派、徽派、苏派、闽派、川派的古建筑各有特色,其修复技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提高了古建保护人员的从业门槛。中国古建筑主要包括斗栱、梁、柱、枋、檩、椽、门、窗等构件,各个构件在不同朝代的叫法也不同,像斗栱下面有包括栌斗、泥道栱、华栱、令栱、昂、耍头等,其组成形式不同和年代不同,叫法也不同。建筑物中的雕刻和彩画,由于其材料和工艺流程的缺失,给修复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有些部分无法准确复原。我国古建筑派别众多,构件、雕刻和彩画复杂多样,知识体系难以实现系统管理,对古建筑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急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对上述保护现状分析,古建筑保护的力度在增加,但动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大众缺乏一定的古建筑常识,从而缺乏相应的保护意识,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古建筑知识体系,学习门槛高,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古建筑保护措施
一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新增建筑物及周边环境与古建筑完美融合,加大执法力度,减少文物流失,同时给予乡村古建筑更多关注。二是通过各种手段普及中国古建筑文化常识,提高大众古建筑保护意识,同时培养大众对我国古建筑的审美。例如,在学校教育中适当增加古建筑常识部分,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目前,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古建筑的科普,但大部分的内容比较呆板,难以激发公众兴趣。一个古建筑就是一段历史,在宣传过程中,要在保证历史正确性和客观性的同时,以更加灵活的现代化的方式讲述古建筑及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增添趣味性,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古建筑。三是加强古建筑知识体系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构件、雕刻和彩画等进行系统研究,统一古建筑的相关名词,形成规范性的书籍,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门槛。
古建筑保护不能仅局限在还原其历史风貌、文化内涵,还需要不断发掘内涵,并赋予新时代的意义。如果只通过人为的监测保护,有可能会忽略细节,也很难顾及比较偏远地方建筑的保护。如果只对建筑实物进行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难免破损,也可能被各种外来的不可抗力因素破坏,若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保护及保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标准》有效推动了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发展,也为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将BIM与VR、AR、SHM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完善相关的图纸信息、监测损害、精细化施工等,实现协同管理,同时需要培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快软件开发速度,从而促进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
古建筑传承
中国的古建筑经历了从远古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发展,从长江流域地区的干栏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再逐渐发展成现在能看到的官式建筑和各地民居。由于木构建筑较难保存,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实例仅能追溯到唐建中三年(782)的南禅寺大殿。在此以前,《荀子·礼论》中写道,“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墓葬里随身的明器能反映死者生前的样子,因此也可以通过陵墓、明器、绘画等还原当时的建筑。同时,还有宋朝的《营造法式》,清朝有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等官方书籍可供研究学习。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汉武帝之后多以儒学为经世之学,使得建筑也有了严密的等级制度,而建筑的形制在近代以前都有着较好的传承,大体上主要是台基、柱、梁、枋、斗栱、屋顶构成,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地方文化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和各个构件的细部的区别。近代中国经历长达百年的战争,战后因为政治、经济、技术发展等各方原因,传统建筑营造方式逐渐退出主流。而如今的现代建筑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与精神需求,同时,随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作为其中一部分,更需要传承与创新发展。
古建筑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中写道:“最初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术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一种方法。”由此看来,建筑最开始是为了满足实用性的功能,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文化和审美的需要,建筑逐渐变成技术与艺术集成品。例如,斗栱最开始是为了满足结构需要扩大建筑空间,澡井是为了防火,屋顶上的脊兽是为了防水和防锈等,这些构件一开始就是为了考虑实用的需求,而后将功能和艺术创造性结合,融合了时代的人文精神。
纵观中国古代建筑,建筑结构得到很好的传承,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中西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原,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再到隋唐时期,佛光寺声名远播,可以看出匠人在面对外来建筑文化时,致力于将其进行中国化改造。而近代以来,由于工艺,原材料等原因,建筑技术和材料制作方法不断革新,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缺乏文化自信,忽略了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如今,人们开始重新重视古建筑的传承,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当然,传承不是复制粘贴,是创新性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重新体现中国建筑特有的韵味,建筑师可以在传统建筑的外形、色彩、装饰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设计中。
在建筑外形和色彩方面,古有广胜寺飞虹塔、开封铁塔、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等,用材上不是古代木构常用的材料,主体结构也不是木制梁架结构,而是用了砖砌,但建筑外形中仍然保留着传统木构建筑中的梁、柱、斗栱、屋檐等建筑构件的外形,再加以色彩的点缀,看起来精致华丽,蔚为壮观。今有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黑白灰”的色彩体系,在不破坏古建筑原始韵味的基础上,借鉴了江南传统民居中青砖、粉墙、黛瓦这种典型的颜色组合方式,白色的墙壁、几何形墙面上的灰色花岗岩包边、屋顶上的灰色瓦片,一切都融入粉墙黛瓦之中。这种从古代建筑外形和建筑配色中汲取灵感元素,进行创造性设计,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古建筑中的装饰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装饰,如装饰纹样、雕刻、彩绘等,将人们美好的寓意融入现代装饰中。徽州的第一木雕楼,除了木雕工艺本身需要传承外,木雕的内容及寓意也需要传承,其反映了当地的宗教伦理、风俗民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当地以儒学为主的“忠”“孝”“礼”“义”思想。建筑纹样和彩绘现如今仍能看到直观的实例,多数为明清建筑,也可以从石窟、明器中看到其中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深层意义。而将古建的装饰元素有效融入现代建筑,不仅是当代设计师的课题,更是社会的课题,培养公众对古建筑的审美也是古建筑得以传承的基础。
装配式建筑和古建筑相结合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起源于二战后,由于大量的建筑遭到破坏,为了更快地恢复战前状态,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研究装配式建筑,我国也在逐步探索,2016年起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用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装配式建筑虽然是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但是其装配式的理念却是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古建筑发源。古代王朝更替时通常会毁坏前朝建筑,新的朝代又需要建造新的宫殿,居住生活的宫殿需要在短时间内建成,而通过榫卯快速搭建的木构建筑恰好契合这一点,先制作梁、柱、檩、斗栱等构件,在现场将构件与构件通过榫卯结构方式拼装而成,这种方式与现在的装配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由于传统的木构材料在结构性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发展,若能考虑将结构性能良好的新材料替换传统的木材,例如,将原木加工处理成胶合板,或引入钢材、预制混凝土构件、胶等,同时不改变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也不失为一种创新性建造方法。
中国古建筑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在经历了朝代的更迭、战争、地震、火灾后,古建筑数量逐渐减少,传承与创新性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古建筑知识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建筑常识与审美的教育,再通过现代手段进行数字化保护。在建筑设计和装饰装修时考虑古建筑元素,可融入用新材料替换传统的木构材料,将装配式木结构和古建筑相结合,进行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建筑。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