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的源流、特征及其传承

2024-06-16 08:10常耀文
中国故事 2024年5期
关键词:侗族戏剧贵州

作者简介:常耀文,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导读】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成果,侗戏就是其中之一。侗戏作为侗族人民的文化结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成为贵州对外文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对侗戏的溯源,不仅可以使人们领略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还可以使人们了解贵州的多彩文化。

侗戏是贵州少数民族侗族的特色戏曲,具有独特的戏剧演唱方式、剧目内容,已成为贵州地域文化的一个耀眼标签。侗戏从仅为侗族人民欣赏的剧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各族人民皆可观看欣赏的戏剧形式,经历了长久的发展演变过程。侗戏虽然经过了时间的验证,成为贵州乃至我国戏剧丛林中的一朵奇葩,但在今天仍然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一、侗戏的起源

(一)侗歌的过渡

侗族是一支善于歌舞的少数民族,在侗戏诞生之前,侗族就有着丰富的歌舞文化传承。这为侗戏的产生打下了丰厚的文化基础。

在侗戏之前,侗歌是侗族人民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在唐朝之前,侗族虽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但已出现了与其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表达形式:“耶”(即在祭祀和重大喜庆活动时用的歌舞)、“嘎”(歌)、“垒”(念词)和“碾”(传说)。这种早期的表演形式,承担起了侗族早期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

经过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发展,侗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代表的各族文化,通过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进入贵州地区,对侗族产生影响,促使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文化艺术上,出现了民族史诗类体裁作品,如《萨岁之歌》《祖公之歌》等,与此同时,传统故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昊勉的传说》《林贵的故事》《杨太公救飞山》等。此外,中原地区的言情体裁、说明文学等也催化了一批独具侗族色彩的作品的出现,如《朱桑之歌》《美德之歌》。

元以后,侗族出现了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人们将侗歌的“垒”与“嘎”结合,变单一的演唱形式为复合形式,新的表演方式“绵”出现了。这为侗戏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明清之际,交通的开发使侗族对外交流更加便利,侗族的居住区域、游走范围逐渐扩大,对外接触比之前更甚。相应地,汉族为代表的其余民族也纷纷移居到其周围区域,“汉族戏剧日益深入侗族地区”。而桂戏、湘戏、花鼓戏以及贵州其他地区的剧种也相继传入。这些戏剧新颖的表演形式,深受侗族人民喜爱,“侗族人民也喜欢这些戏剧的表演,有的村寨举办喜事,也邀请汉族戏师去演出”。在欣赏之余,侗族人民也会向汉族戏师进行讨教,汉族戏师也会传教“汉戏”。在侗语中,汉戏被称为“戏嘎”,受到“戏嘎”的影响以及侗族人的学习,侗族说唱艺术以“绵”为基础,于清代中期发展出了“一种用侗语道白和演唱的新的戏剧形式”。为进行区别,侗族人将“嘎”改为“更”,称这种新出现的表演形式为“戏更”——即侗戏。

(二)侗族人的主动接受

对于侗戏的创始人,目前并无具体文献记载。根据民间传说以及调查研究,较为可靠的说法是,侗戏于1830年由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著名戏师吴文彩创立。当时汉戏、湘戏等一众戏种进入侗族,但语言差异使侗族人民难以理解剧情,想去看戏与听不懂戏的矛盾十分激烈。吴文彩面对此种情况,萌生了创建侗戏,以侗族语言唱出侗族人可以听懂的戏剧的想法。经过大量实验和多处改进,吴文彩(据说使用三年时间)创立了以侗语为演唱形式的戏剧,并改善了汉戏唱腔,创立了适合侗族戏人演唱的唱腔——平板唱腔。同时,吴文彩还根据新戏腔改编了两部侗戏,一是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改编的《梅良玉》,一是根据汉族传书《薛刚反唐》改编的《凤蛟李旦》。这两部戏可谓最早的侗戏剧本。在吴文彩的带动下,侗族的歌师、戏师也开始了侗戏的创作,这些人充分发挥才识,为早期侗戏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也有戏师效仿吴文彩,将其他汉族故事改编为侗戏。例如清代出现的改编汉族故事剧目有《毛红玉英》《刘世尧》《刘高》《山伯英台》《门良江女》《陈胜吴广》《陈世美》等。另有部分戏师,在侗族民间传说故事和民族史诗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出了一系列本土侗戏剧本。第一部侗族题材的侗戏是《金汉列美》,这是与吴文彩同时的著名戏师张鸿干(张鸿干,据传说,也是侗戏的创始人之一,但由于广为流传的说法中吴文彩的认可度更高,因此,本文中不将其列为侗戏的创始人)根据侗族叙事诗《金汉》改编的作品,其他剧本还有《三郎五妹》《莽岁榴美》《甫义乃义》《元本》《田八汉》《美道》《花赛》等,这些早期侗戏的经典剧目,受到了广大侗族人民的欢迎。

二、侗戏的发展

侗戏诞生之初,只活跃于侗族聚居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虽然各侗族分居地区皆有侗戏诞生,但封闭状态下,侗戏的流传十分有限。清宣统三年(1911年),侗戏《珠郎娘美》才广为流传于广大侗族地区,在此之前,侗戏大多为独自发展,流唱度取决于侗戏戏班的游走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地区对侗戏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深,通过拜师传艺的传承,侗戏传播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早期活跃在黎平、榕江、从江等地的侗戏,在众多侗戏戏班的传播下,沿水而下,一路传播至富禄、梅林等河段地区,再往后,侗戏一度传播至通道、龙胜、融水等区域。在南方,凡是侗族居住区域,皆可见侗戏表演。据不完全统计,在侗戏诞生早期,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地区存在500多个侗戏戏班,平均每个侗族村落都有一个侗戏戏班表演侗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侗戏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侗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民间传说和早期的话本故事,其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大量反映侗族人民现实的戏剧剧本被创作出来,成为侗戏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小高峰。这一时期的剧本有:吴章窗的《奶挑》《喝喜酒》;梁浦安的《留粮四百七》《婚姻法》《张老三思想转变》《双季稻》《颂老三》《互助组》《新修公路》;汤世玺的《两婆媳》《老中青三结合》《婚姻自主》。这些新侗戏紧扣时代与日常生活主题,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侗族人民的全新生活面貌,受到广大侗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1958—1959年,贵州省文化局、贵州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贵州分会,先后前往从江、黎平、榕江侗族居住区域,深入考察调研,对侗戏进行较为全面的摸排,前后收集传统侗戏戏剧26部,其中17部(一说16部)为新编现代侗戏。其中对传统优秀侗戏《珠郎娘美》进行了改编整理,汉译本剧本《珠郎娘美》被发表于《山花》杂志,又于1960年改编为黔剧《秦娘美》,先后在贵阳、北京等地演出,受到众多著名戏剧家的赞赏与好评。其故事情节优美,于1960年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为戏剧影片搬上银幕。

进入20世纪60年代,侗戏的发展进入了沉默期,这一时期,侗戏被视为“四旧”,受到打压。直至20世纪70年代,样板戏的出现,打破了侗戏沉寂的状态。侗戏开始朝着“样板戏”的格式发展。《林海雪原》《红灯记》等样板戏被榕江县文化中心引入侗戏,成为这一时期宣传侗族地区的主要戏目。1978年后,榕江县某侗戏戏剧表演团率先恢复了传统侗戏的表演,并开始巡回演出。受其影响,各侗戏戏剧表演团开始活跃起来。侗戏发展迎来新春。

20世纪80年代,从江县文化中心以黄能赋、石平姣、陈春元、全文武为首的创作小组,创作了第一部侗族歌剧《蝉》,为侗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1983年成立的从江县艺术队,在进行侗戏彩排时,除了对传统侗戏、现代侗戏进行彩排外,还编排了《蝉》这一新剧。

三、侗戏的特征

(一)开放性

开放性是侗戏最大、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自侗戏诞生起,这一特征便伴其左右。侗戏是在汉戏、湘戏、桂戏以及贵州本土其他戏剧的影响下诞生的。吴文彩改编的侗戏《梅良玉》《凤蛟李旦》便是借鉴汉族故事传奇进行改编,使其侗族化。又如《山伯英台》《陈胜吴广》《陈世美》等戏剧,更是直接借鉴汉族故事。这些剧目成为侗戏早期流唱的经典剧目,为侗戏的发展添砖加瓦,使侗戏不至于因缺少戏剧剧本而早夭。

随着时间的推移,侗戏的表演形式、戏剧剧本也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侗戏戏剧家们积极接受新事物,不再局限于传统侗戏剧本,积极迎合时代发展步伐,创立了许多新时代贴合现实生活的剧本,为侗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世纪70年代的样板戏,虽然有些死板,但其经典剧目,放在今天仍然是传唱度很高的戏剧,可以很好地增加侗戏的对外宣传。

早期的侗戏表演舞台简单,表演人员妆造简单,可谓简单朴素。但在不断的发展下,侗戏表演者们广泛吸收各个剧种的优点。表演人员由最初的两人向多人同台发展,表演者的动作神态受到汉族戏曲影响,更富神态,更加传神。

(二)创新性

创新性是侗戏的又一显著特征。早期的侗戏是以侗歌为基础的。但其诞生之时并没有按照侗歌的演唱方式演绎,也没有直接采取其他戏种的演唱方式,而是采百家之长,结合侗族流传的侗歌演唱形式,融合形成适合侗戏表演者演唱的戏腔——平板唱腔。这成就了侗戏独特的风格与色彩,成为我国317个剧种之一。

另一方面,侗戏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发展形式,而是积极采取新的表演方式。一般来说,戏剧的发展无非是创作新剧本,采取新的表演形式。但侗戏在发展过程中却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引入了歌剧这一表演形式。从江县文化中心以黄能赋、石平姣、陈春元、全文武为首的创作小组创作的新侗戏歌剧,无疑是侗戏发展的新标志。

(三)群众性

侗戏作为贵州地区优秀戏剧之一,其受众从最初的侗族人民向其他各族人民扩散,逐渐传播到周边省份侗族聚居的地方,直至成为不分民族皆可欣赏的戏剧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侗戏的表演形式不断进步,从乡间草台逐渐登上正式的表演舞台,为更多的群众所欣赏。1986年10月,在黎平县举行的湘黔桂三省(区)第二届文艺会演时,上演的侗戏全部使用了灯光布景和天幕投影。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使侗戏的观看群体远远超过过去单一的侗族观众,也让舞台侗戏为其他民族观众带去更好的观感体验,从而大幅提升侗戏的流传程度。

四、侗戏传承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传承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经济差异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口流向了经济发达地区。在侗族聚居的区域内,侗族的人口流失量也在逐渐上升,这直接导致了侗戏传承人脉的断层。侗戏的传承,与其他剧种一样,主要依赖于老一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再加上侗戏演唱语言以侗族少数民族语言为主,使得传承的受众十分狭窄,基本限定在了侗族的青壮年人群。

同时,现有的侗戏表演者大多年事偏高,且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在传承侗戏时,他们大多仍采取老一套教学方式,未能与时俱进,缺乏选择和创新教育模式的意识,导致侗戏的教学水平相对滞后。

此外,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化。侗戏的表演主要靠一些节日庆祝之余的顺便演出。而新媒体的出现填补了人们的空余时间。现代新兴娱乐消费种类、样式越来越多,短视频的出现,更是占据了从青壮年到中老年的娱乐时间的大部分。因此,侗戏的表演次数和观看人数越来越少。

(二)发展策略

新媒体的崛起对侗戏传承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是以往的传播媒介不曾拥有的。虽然新媒体的存在冲击了侗戏的生存空间,但反过来看,侗戏也可以搭乘新媒体传播的快车,凭此扩大侗戏的传播范围,使表演者足不出省即可斩获大量观看者。但新媒体对侗戏表演者要求更高,需要其不断创新表演方式,更新剧作内容,以长久不断的新颖度吸引观众眼球,如此方可引起广泛的关注,使侗戏可以频繁地出现在观众视野内。

同时,侗戏要想长久不衰,终究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只有这样,侗戏才能保证拥有永恒的动力。在培养侗戏事业的接班人方面,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拥有民间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其高度的教育水平、完整的教育模式,可以形成一条优于民间侗戏传承模式的教育链。如此便可以为侗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传承人,从而改变侗戏传承青黄不接的状况。

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侗戏等传统艺术,通过设立专业保护部门小组、提供相应的财政基金支持,为其提供坚实的保障。仅仅凭借侗戏自身的自力更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侗戏传承人的经济扶持力度,奖励那些对侗戏传承作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政府也应加大文化宣传力度,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整体服务模式,将侗戏与其他文旅资源相整合,加深游客印象,形成有效的二次传播链节。

五、结语

侗戏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是侗族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一度使其成为侗族人民百年来的娱乐项目。目前,侗戏的发展与众多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窘境,但随着后辈青年的不断挖掘,侗戏这一艺术文化,终究会迎来其灿烂发展的前程。

参考文献

[1] 吴定国. 侗戏的源流及特点[J]. 贵州文史丛刊,1992(2).

[2] 《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 侗族简史[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 《贵州通史》编委会. 贵州通史·第三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4] 罗仙泗. 贵州侗戏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境遇[J]. 四川戏剧,2022(11).

[5] 向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侗戏研究[D]. 吉首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侗族戏剧贵州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