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4-06-16 07:17廖义军刘一凡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

廖义军 刘一凡

收稿日期:2024-02-10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YBA229)

作者简介:廖义军,男,湖南衡阳人,湘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刘一凡,男,河南开封人,湖南工业大学202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应从历史自信的涵义、历史自信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来把握,结合“两个大局”“四个自信”“两个结合”“两个确立”来挖掘其价值,从“四个有利于”探索其实践路径。以期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更好地坚定历史自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四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3-0053-09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信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这种自信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重要精神动力。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内涵、价值、路径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和路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内涵

历史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清晰、客观而自信的认识和评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状态、文化自觉和自信心的体现。历史自信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和精神支柱,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自信和坚定。历史自信不仅是对过去的认识,更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期许。历史自信可以激发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涵义

1.对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理论体系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其历史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融合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体系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向前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理论体系有着坚定的自信。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为动力、人民为中心、法治为保障、创新驱动为引领、共建共享为目标。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1]中国共产党对这条道路有着坚定的自信。

3.对自己的未来前景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保障,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强大的组织力量和丰富的执政经验,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问题,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未来前景有着坚定的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与历史自信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历史自信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用生物学的一个名词来阐释,二者是“共生”的。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在中华民族处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基于对自己及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清晰、客观而自信的认识和评价。这种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带领中国人民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建国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历史和成就的客观、辩证的认识,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前人的敬意,也是对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历史矛盾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独特的历史观和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2]这种历史自信还蕴含着对“过去中国共产党何以成功”“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成功”的科学回答。

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历史的自信是逐渐建立并增强的。这一过程贯穿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为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稳固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自信。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历史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

(一)有利于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歪曲或淡化历史事件和事实的倾向。历史虚无主义引导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人们对当前社会和未来的判断和决策。苏联解体的事实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内部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不断演化,最后出现了震惊世界的惨痛局面。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是有其客观规律和原因的。为此,应坚定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信念,尊重历史事实,避免对历史进行歪曲和淡化。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3]坚定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自信。自信源于自知,自知筑基自信。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同时,还应该自信地面对和解决当前社会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也要保持对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和坚持。

在廓清历史虚无主义迷雾的过程中,坚定的历史自信不可或缺。只有通过坚定历史自信,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更好地维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二)有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在100多年的奋斗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政党,其历史和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了党的奋斗历程、党的理论和思想、党的组织和制度、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坚定历史自信可以让人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党的历史和文化的鉴定和肯定,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同时,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也有助于纠正历史上的一些误解和偏见,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其成就。

坚定历史自信可以让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完善严密的组织体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这些优势是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在“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比较中凸显的。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唯有中国共产党,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才能在列强侵略、西方打压、邻国争端的背景下,凭借自身独有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正是这种满满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人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通过对党历史和文化的坚定和肯定也有助于提高中国人民对历史和文化自信心,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三)有利于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但近代中国却遭受了列强侵略、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等诸多挫折和困难,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长期、坚韧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坚定历史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坚定历史自信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卓越,源于其丰富的历史遗产与文化精华,这些构成了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和珍贵的资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5]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鉴定和肯定,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坚定历史自信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历史自信是民族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从个人层面来说,有利于人们摆脱思想迷茫和肃清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实现精神层面的思想主动和历史自觉。在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就要有坚定的历史自信,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更加自信地参与国际事务。历史自信是国家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才能更加自信地积极参与应对风险与挑战并存的国际事务。

(四)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全球治理的理念,旨在推动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负在肩上:“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6]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历史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坚定历史自信可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国际合作。历史自信是文明自信与合作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才能更加自信地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和互鉴,更加自信地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文明交流互鉴与国际合作是重要的因素。只有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7]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民的一边,在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历史自信,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洞察世情、把握时代脉搏、引导时代潮流,科学地回答了“人类应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始终坚守公平正义,着眼人类共同利益,走全球化、和平化发展道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候,展示出应有的大国风范与责任担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用行动所讲述的中国故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所坚定的历史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路径是建立在党的初心和宗旨、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正确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以及对世界发展大势、未来的信心和使命担当上的,是对统筹规划“两个大局”、有机融合“四个自信”、贯通运用“两个结合”以及深刻坚持“两个确立”方面的正确选择。这种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团结统一、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和动力。

(一)统筹“两个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6]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看准历史先机,统筹规划“两个大局”,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1.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承担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对自身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入总结,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历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的风险挑战就越大。中国共产党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修正错误,改进工作,加强党的建设,使自己更加成熟和稳定,历史自信不断增强。

2.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保证。“两个大局”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对国内国际大局的深刻研判。在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演变的过程中,各种风险及政治冲突不断挑战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注重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当前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历史自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泛支持的发展道路。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统筹规划“两个大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3.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欣欣向荣的面貌,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方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更好地统筹“两个大局”。

(二)有机融合“四个自信”

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思想自觉和精神状态,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四个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有机融合,形成的内在统一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胸怀天下格局的最深沉表达,也是贯穿“四个自信”的“历史密码”,体现了直面自身与正视外来的统一,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

具体来说,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机融合:

1.道路自信与历史自信的融合

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8]历史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自信。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从走“资”到走“社”,经过一系列变革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道路自信和历史自信的融合,可以使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道路自信深植于对历史进程的理解之中,而历史自信亦不断地强化着对所选择道路的信念。

2.理论自信与历史自信的融合

理论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带来一缕闪耀的阳光。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理论自信和历史自信的融合,可以使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两者相互依存,使历史自信拥有更加坚实的历史根基。

3.制度自信与历史自信的融合

制度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奋力前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了伟大事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在历史的“长镜头”下,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制度的优势和内在逻辑。制度自信和历史自信的融合,可以使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为坚持历史自信提供保障。

4.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9]历史孕育文化,文化推动发展。认识当今中国,当代的中国人民,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的融合,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通过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的有机融合,在正确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可以更加自信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贯通运用“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10]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一步规律性的探索。坚定历史自信和“两个结合”的贯通运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具体来说,坚定历史自信可以为“两个结合”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而“两个结合”则可以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具体实践和发展的舞台。

1.坚定历史自信为“两个结合”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1]。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其实质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史。在此过程中,历史自信在大众面前展现,使之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深入挖掘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看到背后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所产生的成果,将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

2.“两个结合”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具体实践和发展的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功,“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2]。二者始终贯通运用在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具体实践要求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坚定历史自信,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具体实践和发展的舞台。

历史证明,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引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星火燎原势已成,危急存亡在旦夕”的形势下,带领中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取得胜利;在面对东欧剧变,国际风云变幻,依旧能够稳定局势,走好自己的路;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下好先手棋,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四)始终坚持“两个确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诞生以来都面临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种深刻坚持源自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使命和历史自信的坚定认识。

1.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体现。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他在加强党的建设、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推进改革开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多个领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获得了党内的广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有助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2.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的科学回答。这一思想体系深入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又一新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实践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自信的深刻坚持。坚持这一方针,对于确保党的一致性和凝聚力非常重要,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结论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只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历史自信的内涵、价值及其实践路径,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好发展的“大棋局”,在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局势中走好每一步“关键棋”。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45-546.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1.

[4]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4-15.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8.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7(2).

[7]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9-40.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10]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11]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53.

[1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7.

责任编辑:王习贤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习近平“四个自信”对实现中国梦的助推意义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